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96791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信息化教学设计

  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

下面是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1.学习目标描述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3.问题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的选择学习环境包括:

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

  2.学习资源的应用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看,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1)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

网络课件:

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网络课程:

整门课程的教学专题站:

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案例库:

典型个案的分析题库:

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

  

(2)学习资源内容要点及来源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内容。

  (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举例验

  证,建立概念;

  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

  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K、自定义。

  (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

  B、设疑—播放—讨论;

  C、讲解—播放—概括;

  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

  G、边播放、边讲解;

  H、边播放、边议论;

  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J、自定义。

  四、学习情境的创设1.学习情境的类型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

  2.学习情境的设计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

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

  五、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内容。

  1.自主学习的设计:

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支架式学习:

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抛锚式学习:

指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随机进入式学习:

指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各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

  2.协作学习的设计:

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角色扮演竞争:

教师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

  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完成。

  辩论:

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习主题,先确定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反两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

通过辩论学习者可对问题进一步理解。

  伙伴:

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

  问题解决:

根据确定的问题,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等。

  角色扮演:

指由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

角色可以互换。

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有新的体会,还会增加成就感和责任感。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是指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网络资源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形式。

可按时间关系或空间关系进行设计。

时间关系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即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等;空间关系则主要指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教学过程的逻辑关系等。

可按建议图标绘制,也可使用Inspiration或MindManager等工具,创设教学流程图。

  六、学习评价的设计1.测试形式与工具包括

  

(1)课堂提问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等2.测试内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

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交到程度、资源利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目标达到、任务完成、达标测试、创新精神、实践作品和信息素养的评价;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

对教学活动组织、学习资源利用和教学过程指导的评价;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

目标与内容、结构与功能、超链接与导航、多媒体、素材质量和技术规范的评价;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

针对技术水平、教学功能、资源提供和咨询服务的评价。

  七、备注填写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包括参阅的文献、借鉴的案例,以及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帮助过自己)表示的感谢和其它要说明的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