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7940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docx

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学生版

高考如何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

第一节底蕴成句

一、概念:

二、底蕴成句的三种情况:

(一)。

它是底蕴写作的基础。

作文的、、、都可以直接引用和化用古诗文,丰富作文内涵,增加作文文采。

(1)如:

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2)(请写出解说(或阐述)部分的类型)

如:

①“生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②“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③生命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

我憧憬归隐于“层上春鸠(jiū)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

(3)。

如:

①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

②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③我喜欢“灯如昼”的元夜“花市”。

④我喜欢“暗香盈袖”的“黄昏”。

(4)。

(请写出解说(或阐述)部分的类型)

如:

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

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③“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2)是用简洁的语言排列出来,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和理性的认同。

表达式:

(1)。

如:

“项羽兵败乌江,令英雄扼腕。

”“屈原汨(mì)罗投江,让忠臣垂泪。

(2)。

请写出解说(或阐述)部分的类型。

如:

①“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

””

②“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三:

将相关历史人物与表现该人物等特点的诗文句子相结合,共同表现文章主题。

第一个层次:

表达式:

(请写出解说(或阐述)部分的类型)

如:

①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②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③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

第二个层次:

表达式:

(熟背化用的原诗)

如:

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

②“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

③“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

④“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⑤“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

⑥“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

⑦“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小结:

解说或阐述名句名言的类型有等等。

 

第2节底蕴成段

1、表达式:

(根据表达式划出相应组成部分的文字,仔细体会解说部分与诗句的关系)

  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yān)“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f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二、表达式:

(1)表达式:

N个名句+议论

(根据表达式划出相应组成部分的文字,仔细体会议论部分与诗句的关系)

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

感动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玄妙,陶醉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飘愁,沉浸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哀怨,顿然领悟:

用旁观的眼神,是与心深刻对话后偶得的一种风骨,一种锤炼后的进发与升华!

(2)表达式:

N个名人+N个名句+议论(或议论在前)

(根据表达式划出相应组成部分的文字,仔细体会议论部分与诗句的关系)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沟通友情的效果。

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沟通友情的效果。

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

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

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3)表达式:

N个名人+N个名事+议论

(根据表达式划出相应组成部分的文字,仔细体会议论部分与诗句的关系)

  当屈原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在悲风中发出阵阵哀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4)表达式:

N个名人+N个名言名事+议论

(根据表达式划出相应组成部分的文字,仔细体会议论部分与诗句的关系)

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事物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

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葬送了赵国大好江山。

诸葛亮“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

李白才气超人,“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

(5)表达式:

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议论

(根据表达式划出相应组成部分的文字,仔细体会议论部分与诗句的关系)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

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

他渐臻圆满。

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寂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

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

他的内核充实了。

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

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

这便是真正的成熟。

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6)表达式:

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N段+议论

(根据表达式划出相应组成部分的文字,仔细体会议论部分与诗句的关系)

  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

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

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洛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苏东坡)

小结:

以上六种情况其实就是、、和的组合,议论是,并,这样就能使纵横散乱的诗句、人物、故事挂在主题的红线上,共同服务。

这样的文段就有底蕴,有文采,有厚度,更有深度。

三、运用和,艺术地再现成段。

  例一: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

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

(再现了历史人物:

  例二:

这时候,那弯浅浅的月跌进了洒对面的山坳。

一只乌鸦凄凉的鸣叫越过夜空,溅落了满天的寒意。

薄薄白白的霜就铺满了船舷。

一位诗人独立船头,他长长的胡须已被秋天染白。

  岸边一丛红红的枫叶,被船上的渔火隐隐地映出,在微风中悄悄摇曳,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好深好深的秋啊!

诗人斜倚船舷,一些淡淡的往事,如手中那杯苦涩的浓茶,袭上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而夜色中的寒山寺,静静地立于繁华的苏州城外,送走了多少个春秋,目睹了多少离愁和别恨?

只有那株与它一样苍老古槐,知道这数不清的故事了。

  突然,一阵清晰的钟声穿过寂静,惊飞了船篷上的一只小鸟,它扑拍着翅膀,飞进了浓浓的夜色。

它会找到黑暗中的家吗?

诗人看到又一艘客船,停在了枫桥。

  隐约中,一些人上船,一些人下去。

还有一些手,一些泪,在眼中晃动。

(化用意境)

例三:

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

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

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

  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

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魅。

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

然而挂着的一纸官文仍然可见,金色的字,朱红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

  是的,这就是司马迁的命运。

日出之前,他必须做出选择。

是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白?

还是活着———当然是有条件的活着,从此他将成为不完全的男子。

(再现了历史人物:

附录:

(要求熟背以下诗歌)

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3.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9.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1.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2.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14.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5.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8.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9.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0.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3.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24.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25.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6.别董大二首(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2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8.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9.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30.纵笔三首其一(苏轼)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3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3.月下独酌四首(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34.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宋)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35.满庭芳·归去来兮(苏轼)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36.枫桥夜泊/夜泊枫江(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熟背下文

金陵,春帷掩映的绝代

余显斌

1.

不用去金陵,一去一断魂。

金陵,就那些地名,都鸟语花香的,朱雀桥、乌衣巷、秦淮河、桃根渡……那不是地名,那是一首首隽永的诗。

有人说,我打马江南走过,那季节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这些地名,如果是女子,也一定有莲花一般容颜,韵华永远,不会凋谢,不会在秋风中瓣瓣凋零,只会绝世独立,在灯火阑珊处,回眸一笑。

历史的马蹄,已经走远。

金陵,却不会远去,一直存在着,至到永远。

2.

一切,在金陵,都是那么情意婉转,那么风流潇洒。

当年的孙权,长剑一挥,在这儿筑下石头城,从此,一方绝世之地,就在历史深处诞生。

周郎骑了青鬃马,得得而来,一把剑,一架琴,将江南风流,挥洒成一方儒雅的风景,以至于江南的儿女,红唇贝齿间碎碎念念的二字,都是“周郎”,一个“郎”字,有仰慕,有遥望,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心向往之。

因此,有歌儿舞女,宴前弹琴,逢着周郎,故意误弹曲调。

因为,周郎深通音律,因为周郎每有曲子弹错,必会回头一望。

因此,金陵朱门绣户,小家碧玉,无不知一句谚语:

“曲有误,周郎顾。

”因此,诗人以诗咏之,“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周郎身边,总有小乔,眉眼一眨,迷醉整个江南,也迷醉了北国枭雄,以至于曹操横槊赋诗,驻马江边,旗帜蔽野,鼓声如雷,发誓要“铜雀春深锁二乔”,结果,在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样临风披发衣襟带春的男儿,和这样眉眼生花倾人心魂的女子,使得多少年后的大诗人亦向往不已,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倾慕不已道: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周瑜,是江南一棵竹。

小乔,是金陵第一花。

从此,江南金陵,帝王之都,纯情男儿,都有一种儒雅,一种多情,一种水木清华,袍袖一拂,提笔填词,“别来春半,阶下落梅如雪乱”,或“昨夜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让文坛失色,让文人一个个张口结舌,难以比肩。

李煜,是金陵的又一幅风景,清新淡雅,犹如墙头雨里盛开的一朵杏花,如江南依约笛声下的月夜。

而小周后,则将金陵女子的另一种柔媚,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朱唇贝齿,清歌如梅子雨,“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她眉眼含情,万般羞涩,都在“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中一一闪现。

金陵,是江南的一朵荷。

金陵儿女,是荷花中洁净无尘的荷蕊。

3.

金陵的山水,金陵的月色,总是带了几分灵性,总是含了几分感情。

那一轮月,照了六朝,照了石头城,照了千年的烽烟鼓声,照了管弦歌舞,还有月下一曲悠悠的清唱。

即使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仍轻灵一轮,照在城墙上,照着扑打空城的寂寞浪潮,照着金陵周遭的山水楼台。

当然,它还照过水边的蒹葭,照过隔水歌唱情歌的人,照过“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悲凉;还照过多情王子,白衣出降时“垂泪对宫娥”的凄楚。

江山更替,明月依旧。

空山新雨,历史沧桑。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一切都变了,不只是朝代,不只是皇帝。

石头城里,就连小巷的燕子,都叽叽喳喳,在平平仄仄的鸣叫声中,有一种王朝兴废之感,时代沧桑之情。

可是,月光仍然如昔,风韵依旧不变。

月下,秦淮河水一如千年,静静地流过,流过宋朝,流过大元,再流到明朝。

月下的秦淮八艳,长袖在清冷的光中,舞成一片轻盈的云彩;腰肢如一片弱柳,在箫音里幻化为一片翠绿的珠帘。

誰在江的那边高唱“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国家的灭亡,好像是红颜绿鬓的罪过,好像是朱唇柳腰的结果。

商女,尤其秦淮女子,绝非如此。

当一声鼙鼓响起,当大明朝灰飞烟灭时,当一群衣冠贵族屈下膝盖时,秦淮河边,一群纤弱的女子停止歌舞,站了起来。

李香君一曲《桃花扇》,血如桃花,艳丽壮烈;柳如是劝夫殉国,性情如铁。

这些,一轮照过六朝的月色,可以鉴证一切,也可以注释一切。

而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月白如玉,月光如水,澄江如练,一切,仍一如当初,丝毫未改。

4.

金陵的山,总是与城相依,总是能让人一见之后,诗韵大发,无论是“三山半落青天外”的空明迷蒙,还是“白下有城皆绕过”的水光宛然,都是画里江山,水墨山水。

山与水间,是一座六朝古城。

山与水之间,是一群江南儿女,或“小鬟红粉薄,骑马佩珠长”,华美无边;或“水光兰泽叶,带重剪刀钱”,绮丽富艳;或“十骑簇芙蓉,宫衣小队红”,热闹非凡。

因为是帝王都,这儿就有弦管之声,在月夜下悠悠回旋,在白净的水面上浮荡,飘向天边;就有歌舞翩跹的身影,在烛光之下摇曳生姿,花枝乱颤;就有歌喉婉转的采莲曲子,大珠小珠落玉盘,飘散在夜空里。

因为是帝王洲,这儿就有“雕栏玉砌应犹在”的楼台;就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无边美景,就有万千宫阙,宫女如花。

因为是帝王都,这儿就有了金戈铁马,就有了刀光剑影,就有了千船竞发。

因此,金陵是一座儒雅的城,儒雅中有风骨,有个性,如百炼钢化绕指柔,如青花瓷中的釉色,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

金陵,是王羲之的书法,秀而有骨。

金陵,是六弦琴上的曲子,优美中有铁骨铮铮之音。

金陵,若是人,在女子,为击鼓金山的梁红玉;若是男子,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陆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