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154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

《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docx

让我们学会合作心理健康团辅教案

让我们学会合作

——心理健康团辅教案

课题

让我们学会合作

活动目的

1.通过录象、故事和小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合作的事例,了解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学会怎样与人合作。

2.通过学生分小组合作,体会到合作成功的喜悦。

3.通过活动获得感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合作成功的喜悦,感受怎样与他人合作才会取得成功。

认识在自身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橡皮泥若干,课件,纸板,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视频歌曲故事《蚂蚁搬豆》

师:

同学们,《蚂蚁搬豆》这首儿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生答,师相机板:

让我们学会合作。

全班齐读课题。

2、“大风车”节目引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

同学们,咱们班的合作水平如何呢,一起进入大风车这个游戏单元就知道了。

走,一起上大风车。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大风车栏目)。

大风车为我们准备了哪些精彩的节目呢?

(课件出示<风车游乐园><风车动画城><风车巧巧手>。

[设计意图:

在儿歌和大风车游戏的刺激下,课堂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自己参与合作的欲望。

]

二、游戏体验,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1.小组合作捏大熊猫,体验什么是合作。

(课件出示风车游乐园)过渡: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大风车的第一个环节――风车游乐园。

有没有信心挑战成功?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

师:

好!

我们第一个游戏就是捏熊猫。

(课件出示要求)

(游戏要求:

1、每个小组合作捏一个2、每个同学捏其中的一个部分3、必须在3分钟内完成。

 

(1)播放课件:

学生分小组进行捏熊猫,师巡视。

(2)师采访获胜组和失败组,让他们分别谈谈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2.小组合作,站立于看似仅容3人的小纸板上,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课件出示第二关:

在一块看似仅容3人的纸板上,10个人一起站立10秒钟。

师出示一块小纸板,师:

老师想请大家猜一猜,这块纸板可以站几个人?

如果要站10个人,该怎么站才能站在一起呢?

游戏开始前,各小组进行商量。

学生活动。

现在两个小组先上来试一试。

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看他们这样站行不行,想一想怎样才能站在一起?

师生一起总结经验,分析问题。

再请两组学生活动。

师:

说说刚才你们为什么会失败或成功呢?

3.师生总结合作的含义。

师:

从刚才大家亲自尝试后,大家知道合作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合作不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

师:

刚才大家都听到了同学们的心声。

其实,像你们刚才那样,为了共同做好一件事情,互相商量,(板书:

商量)各有分工(板书:

分工),相互配合,就叫做合作。

[设计意图:

课堂上,选择了学生感兴趣并且能体现出合作重要性的游戏活动,穿插其中。

游戏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有点挑战性。

通过“活动”这个载体,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合作、了解合作、学会合作。

]

三、联系生活,认识合作的广泛性。

1.课件出示“千手观音”录像,形成合作成功的感性认识。

导入:

你们可别小看合作。

它能帮助我们完成很多事情呢。

有些看起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因为有了合作,就做成功了。

大家看:

(课件出示千手观音图片)

师:

这是什么节目?

你觉得这个节目美吗?

师:

请大家看大屏幕,你只能看到几个人在表演?

那到底有几个人在表演呢?

引导学生进行猜测。

(千手观音录像)

师:

这儿有21人表演,看起来就像一个人在表演,你们说容易吗?

师:

请你想一想这个节目这么美关键在于什么?

2.引导学生回顾、交流生活中的合作现象。

教师适时点拨。

师:

其实,在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事情也离不开合作。

你曾经和谁合作过什么事呢?

你知道做哪些事情需要合作?

请你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生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是呀,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合作是无处不在的,合作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如(课件)。

3.课件展示合作的具体事例,认识合作的广泛性。

师: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好多事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做不好的,需要许多人的密切合作。

老师收集了一些照片,你们看。

(多媒体展示各类关于团结合作的图片)。

学生看图片说图意。

师小结:

生活中处处有合作,人人离不开合作。

师:

可是,有时候人多也未必能办好事情。

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答案就在动画城,请看。

[设计意图:

根据教材提供的图形,进行大量充实后制成课件,并选用千手观音为内容制成录像,使本课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加深。

]

四、欣赏动画,认知合作条件。

(课件出示风车动画城)过渡: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大风车的第三个节目――风车动画城。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动画城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动画呢?

1.课件展示天鹅,梭鱼、大虾往不同方向拉车,探究合作的条件。

播放课件:

《天鹅、大虾和梭鱼》,边看边想:

天鹅、大虾和梭鱼都用力拉车,为什么车子还是停在老地方,一动不动呢?

要想拉动车子该怎么做?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2.探讨交流受到的启示。

师:

你们的办法很好!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3.师生总结:

合作要能成功,关键在于齐心。

小结:

看来,合作要能成功,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齐心协力。

(板书:

齐心。

师:

同学们将来走上社会,会有许多与人合作的机会,学会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

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合作的法宝。

(课件出示合作制胜法宝歌:

合作制胜有法宝,事先商量不可少,齐心协力最重要,合理分工效率高,人人负责做得好。

总结:

这些法宝就象一串串的金钥匙,有了他们,我们做很多事情都能成功。

(板书:

成功)

五、巧手制作,体验合作。

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集体中健康地成长,快乐的校园生活伴随着我们度过每一天。

集体就像这个美丽的花环,我们每个人就像其中的一朵小花。

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风车巧巧手,让我们动手合作做个花环吧!

让它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更加美丽。

学生动手制作(1、每人用彩纸剪一朵花。

2、将剪好的花朵粘贴在老师准备的“集体”大花环上。

六、总结提高,提出希望。

师:

同学们,这节课快结束了。

这节课,你们开心吗?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发言。

师总结:

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呀。

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小到日常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都需要合作。

有了合作,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了。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能和别人合作成功,合作愉快。

教学后记

考虑到学生喜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的正确方法,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发展。

因此,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我觉得以下几方面,我做得比较好:

1.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后感悟,在感悟后运用。

“活动、体验、感悟、运用”是本课设计的最大特点。

“让我们学会合作”关键在于“学会”,怎样学会合作呢?

本节课,主要通过玩合作的游戏来探究合作的方法。

整节课中,我以“大风车”为主线,选择了学生感兴趣并且能体现出合作重要性的游戏活动,穿插其中。

通过“活动”这个载体,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合作、了解合作、学会合作、运用合作来解决问题,并且指导自己的生活。

2.开放性地使用教材,体现了创新精神。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再单纯是文本的展示与学生被动地接受。

教材以“捏熊猫”这一活动,让学生讨论“合作成功的条件”和“合作不成功的原因。

”我认为只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以上问题的感悟不会太深,因而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多次感悟后明白道理。

其次,我根据教材提供的图形,进行大量充实后制成课件,并选用千手观音为内容制成录像,使本课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加深。

3.合作意义的内涵在体验、感悟中不断加深。

“合作意义”内涵是很深的,学生通过身边事例只是对其有了浅显的了解,老师通过游戏活动——讲身边事例——延伸到社会大舞台,这一由浅入深的设计安排,使合作意义的内涵在体验、感悟中不断加深。

通过这节课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缺憾:

1、未能很好地安排调控好各环节所用时间,导致整堂课前松后紧,以致于“风车巧巧手”环节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完成,只能留待课后。

虽然这个环节只是为了增添合作乐趣,并不是课堂的中心或重点,但不能锦上添花总也感到遗憾。

2、对于学生的举手总是不忍错过,造成了面面俱到,发言中的平均用力也使得时间上的浪费,造成了拖沓。

所以,我以后应该在提问方面多注意,提问的人数多少应该视问题的难易而定,不能再搞面面俱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