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8480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docx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

高中文言文实词复习3

22、达

(1)动词。

①通,透。

屋极有窗以达气。

(《狱中杂记》)

②畅达。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送东阳马生序》)

③至、到。

自昏达曙。

(《促织》)

④到达。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愚公移山》)

⑤通晓,明白。

仆山海狂人,不达世务。

(《南史》)

⑥得志。

不求闻达于诸侯。

(闻达:

得志扬名。

)(《出师表》)

⑦表达,告知。

词不达意。

(2)形容词。

①显贵的。

达官贵人。

②豁达。

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

(《汉书》)

(3)复合词。

达人:

显达的人。

昔正考父煮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

(《训俭示康》)

23、怠

形容词。

(1)懈怠,松懈。

天大寒,砚水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

(2)轻慢,不恭敬。

守卒皆怠炎。

(炎:

人名)(《宋史?

杨愿传》)

(3)疲倦。

怠而后游于清池。

(《史记》)

24、殆

(1)形容词。

①危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谋攻》)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为政》)

③通"怠",懒惰。

农者殆则土地荒。

(《商君书?

农战》)

(2)副词。

①表测度或不肯定。

大概,恐怕。

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石钟山记》)

②表约略。

几乎,接近,差不多。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指南录〉后序》)

25、当dāng

(1)动词。

①两者相抵。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捕蛇者说》)

②抵御,抵抗。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赤壁之战》)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门宴》)

③占据,把守。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④阻拦。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中山狼传》)

⑤承担。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⑥主持,执掌。

北邀当国者相见。

(《〈指南录〉后序》)

⑦应当。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赤壁之战》)

⑧判决,判罪。

吏当广所失亡多。

(《李将军列传》)

(2)介词。

①表处所。

对着,面对。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木兰辞》)

②表时间。

值,在,正在。

当时时也,商君佐之。

(《过秦论》)

(3)副词。

①表必然。

必定,一定。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孔雀东南飞》)

②表时间的未来。

将,将要。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dàng

(1)动词。

①符合。

惴惴恐不当意。

(《促织》)

②当作。

安步当车。

(《战国策》)

③以为。

我当是相公呢!

(2)形容词。

适宜。

此殊未当。

(《采草药》)

26、道

(1)名词。

①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

②途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③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已。

(《师说》)

④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

⑤思想,学说。

墨之道,兼爱为本。

(《中山狼传》)

⑥道理,规律。

臣之所好也,道也。

(《庖丁解牛》)

⑦意向。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

⑧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名。

唐分全国为十五道,隶属于中央。

清末和民国初分一省为数道。

(2)动词。

①取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

②走路,赶路。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赤壁之战》)

③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

④料想。

故园谁有书来。

⑤通"导",引导。

道之以政。

(《论语》)

⑥通"导",疏导。

不如小决(决口),使道。

(《左传》)

27、得

(1)名词。

收获。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促织》)

(2)动词。

①取得,获得。

遂不得履。

(《郑人买履》)

②得意。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史记》)

③所愿。

于彼计则得。

(《中山狼》)

28、度

(1)dù

①计量长短的标准

吾忘持度。

(《郑人买履》)

②限度,法度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限度)《谏太宗十思疏》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论积贮疏》

③制度,法度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后汉书?

张衡传》

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秦论》

④度量

常有大度。

(度量)《高祖本纪》

⑤常态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荆轲刺秦王》

⑥量词,次、回、个

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江南逢李龟年》

⑦谱曲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扬州慢》

⑧通"渡"渡过,越过

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梦游天姥吟留别》

春风不度玉门关(过)《凉州词》

⑨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红楼梦》

(2)duó

①量,计算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量,计算)《过秦论》

②推测,估计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鸿门宴》

③考虑

度义而后动(考虑)《答司马谏议书》

29、短

①与长相对: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促织》

②陷害,说人坏话: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屈原列传》

③缺陷,不足:

莫若以吾所长,攻敌所短。

《冯婉贞》

30、多

①数量大,与“少”相对: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隐公元年》

②增多:

天下多事,吏弗能纪。

《秦始皇本纪》

③赞扬:

士亦以此多之。

《汉书?

灌夫传》

④大多: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

31、发

①把箭发射出去:

射者正己而后发。

《孟子?

公孙丑上》

②发射:

于是众枪齐发。

《冯婉贞》

③发出,送出:

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④派遣,征发: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赤壁之战》

⑤散发,打开: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⑥开花: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⑦拨动:

中有都柱,傍形八道,施关发机。

《张衡传》

⑧发现:

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

《中山狼传》

32、方

①两船并列: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

《赤壁之战》

②方形: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

《促织》

③正直:

方正之不容也。

《屈原列传》

④方位,方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论语?

学而》

⑤方圆,纵横:

荆之地,方五千里。

《墨子?

公输》

⑥方法,办法:

助画方略。

《赤壁之战》

⑦才: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雁荡山》

⑧正在,刚刚:

方共瞻玩。

《促织》

33、非

①违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论语?

颜渊》

②没,没有: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过秦论》

③非难,反对: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

《秦始皇本纪》

④不同寻常: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

⑤意外的变故: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⑥除非,除了: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屈原列传》

⑦无,没有: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⑧不: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

《过秦论》

⑨不对、不正确: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34、复

①返回,回还: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回复,回答:

有复于王者曰。

《齐桓晋文之事》

③恢复,还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

④再,又: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触龙说赵太后》

⑤繁复,重复: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阿房宫赋》

⑥通“覆”,覆盖,盖住: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促织》

35、负

①依靠,凭借: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背: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

③担负,承担: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覆盖: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登泰山记》

⑤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违背,背弃: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

⑦失败:

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论》

36、盖

①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

被苫盖,蒙荆棘。

《左传?

襄公十四年》

②车盖,伞盖:

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

③遮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敕勒歌》

④超过,胜过:

英才盖世。

《赤壁之战》

⑤大概,大约: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⑥因为,由于: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六国论》

⑦句首语气词,表议论的开始:

盖一岁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

37、鼓

①击鼓:

再鼓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②鼓:

噌吰如钟鼓不绝。

《石钟山记》

③振动: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石钟山记》

④弹奏,敲击:

令赵王鼓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张大:

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中山狼传》

38、故

①原因,缘故: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老朋友,老交情:

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

③衰老:

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

④旧的,原来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⑤故意,特意:

故久立与其客语。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⑥本来:

此物故非西产。

《促织》

39、顾

①动词,回看,环视,回头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

《廉颇蔺相如列传》

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顾野有麦场(回看,环视,回头)《狼》

②动词,看,视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促织》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伶官传序》

③动词,关顾,顾念,顾惜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顾惜,顾念)《赤壁之战》

三岁贯(伺候)汝(你),莫我肯顾。

《硕鼠》

④动词,看望,拜访,探问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出师表》

将军宜枉驾顾之。

《隆中对》

⑤动词,顾虑,考虑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考虑)《鸿门宴》

⑥副词,表示轻微转折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荆轲刺秦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但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表反问,反而,难道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为学》

⑧顾玩:

仔细端详

40、固

①动词,巩固,安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天时不如地利》

②动词,坚守,安守

秦数败赵兵,赵军固壁不战。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形容词,固执,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④形容词,坚固,牢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赤壁之战》

⑤形容词,坚决,坚持

少年固强之。

《促织》

蔺相如固止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副词,表本来,原来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

⑦副词,表确然。

确实,实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

⑧副词,表让步。

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41、归

①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来归。

《项脊轩志》

②妇女被遣回娘家: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孔雀东南飞》

③返回,使……归: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归还,送回:

臣清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归附,归顺: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赤壁之战》

⑥归聚,集中:

则津泽皆归其根。

《采草药》

⑦同“馈”,赠送: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

《论语?

阳货》

⑧出嫁的女子回娘家(复合词):

吾妻归宁。

《项脊轩志》

42、国

①国家: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谭嗣同》

②国都,京城:

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③地方,地区:

逝将去汝,适彼乐国。

《诗经硕鼠》

④地域,土地: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赤壁之战》

⑤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六国论》

⑥复合词,掌握国家政权,主持国政:

北邀当国者相见。

《(指南录)后序》

⑦复合词,国事,国家大事:

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

《谭嗣同》

43、过

①走过,经过:

行过夷门,见侯生。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超过,胜过: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促织》

③探访,拜望:

愿枉车骑过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犯过错:

人恒过,然后能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指出过失,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鸿门宴》

⑥过时: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采草药》

⑦过错: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过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44、何

1、代词,哪里。

(却看妻子愁何在)

2、什么,代词。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怎么,为什么,状语。

(又何间焉)

4、何如:

怎样,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

5、奈何:

怎么办,奈---何:

对---怎么办。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6、如--何:

把---怎么办。

(如太行王屋何)

7、多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8、hè背、扛。

(何蓑何笠)

45、恨

①遗憾,不满意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不满意)《出师表》

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怨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决期(怨恨)《长恨歌》

只恨鄙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

《水浒传》

③复合词:

恨恨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恨恨:

惆怅、悲伤)《孔雀东南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