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0224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docx

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30

米易县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名称

米易县特色原汁糖技术改造项目

1.2项目承建单位

承建单位:

米易华森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张家华

1.3项目拟建规模

年产1万吨特色原汁糖系列产品。

1.4拟建项目生产的主要原料

高糖、高产优质甘蔗

1.5拟建项目总投资

预算项目总投资2190万元人民币

1.6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攀枝花市米易县米易华森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糖厂内

1.7技改项目的主要内容

公司现有两条白砂糖生产线,设计日处理甘蔗能力为2500吨,其中一条是上世纪70年代初投产,日处理能力为1000吨,另一条是上世纪80年代未投产,日处理能力为1500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设备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设计生产的,随着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公司二条制糖生产设备都处于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期,主要反映在能耗高、技术上落后、运行费用高和糖份损失大,经济技术指标和同行业比,存在一定差距;拟定技术改造方案的主要内容:

1、将现有的两条制糖生产线通过技术改造合并为一条生产线,生产能力不变,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制糖企业先进水平;2、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和高新技术,通过技改后将目前白砂糖单一品牌增加到白砂糖、赤砂糖、特色原汁砖糖和特色原汁糖粉系列四个品牌;其中年产1万吨米易特色甘蔗原汁糖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是全国最大的原汁糖生产基地,产品严格按照QB/T2343.1-1997质量标准和QS卫生安全组织生产,不含添加剂,其营养价值、产糖率均高于白砂糖;3、通过技改达到规模生产、达到节能降耗、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产品的经济技术指标和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

1.8项目建设时间

2007年4月至2007年10月

1.9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

技改项目建成后,其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榨季生产时间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技改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每年可生产米易特色原汁糖系列产品1万吨,年新增销售收入:

4000万元,上交税收306万元,实现利润758万元。

每年蔗农新种植甘蔗收入2142万元以上,能有效带动米易县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社会效益

米易特色原汁糖系列产品不加任何添加剂,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风味纯正,原汁原味,具有地方特色,富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融营养、特色美味、健康于一体的绿色食品,是传统的滋补佳品;蔗农每种植1亩高糖、高产甘蔗公司收购加工后,可生产1吨米易特色原汁糖,附产物甘蔗渣可生产1立方米蔗渣刨花板,节约森林资源,其余废弃物全部进行综合利用,达到环保要求;项目建成后,能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能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发展。

2.企业简介和项目改造的目的及必要性

2.1企业简介

米易华森糖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于2003年,是由原国营企业四川米易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改制而建立。

公司占地658亩,总资产12258万元;现有员工296人,平均年龄36岁,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占员工总数24%;公司目前是四川省最大的以甘蔗为原料的制糖综合加工企业,是四川省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也是省级重点扶贫龙头企业之一,是攀枝花市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也是中国糖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外加剂协会理事单位,四川省企业家联合会理事单位。

公司是国家经贸委表彰的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企业,也是攀枝花市50强企业之一,公司2003年获得四川省农业厅颁发的“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证书”;公司目前生产产品的设计能力为年产白砂糖3万吨、食用酒精5000吨、蔗渣人造板5万立方米、糖钙混凝土缓凝减水剂1万吨和有机复合肥5万吨。

公司利用制糖废弃物生产的糖钙混凝土缓凝减水剂是中国外加剂协会指定的缓凝减水剂生产基地和全国重点扶持的五户企业之一,其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60%。

米易华森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糖为主谋发展,综合利用创效益的战略目标,加强新产品开发和自主创新;公司与其他制糖企业相比,优势就在于综合利用搞得较早也较好,制糖废弃物全部进行了综合利用,不仅为社会提供了产品,也节约了有限的资源;目前公司已基本达到了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2.2改造项目的目的和必要性

米易县的传统经济作物甘蔗的种植历史悠久,几十年来,蔗糖业作为米易县的一大优势传统产业,蔗糖业的发展起到了稳定农民收入、稳定地方财政、解决就业、稳定社会的作用,对促进全县经济,尤其是中山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蔗糖业存在很多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使我县的制糖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如何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及更好的带动当地农民致富,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基础和动力,是我们面临的具体问题;为此,公司制定了今后的发展规划:

立足特色资源,立足糖业,立足高新技术,向制糖业的产业化、多元化、纵深化发展,实现制糖产业链的全循环发展;开发新产品,改变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发挥产品地方特色,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通过在近几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后,决定通过技术改造,开发生产目前国内最大的具有米易特色的甘蔗原汁糖系列产品;通过技改后,公司糖产品将由现在的单一品牌增加到白砂糖、赤砂糖、特色原汁砖糖、特色原汁糖粉四个品牌,将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能有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甘蔗是乔本科高大而粗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都有栽培,甘蔗的茎杆内汁液丰富且味甜,是糖的主要来源;甘蔗的糖分是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成分构成的,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一千克原汁糖含钙900毫克、铁100毫克,含钙量是白糖10倍,含葡萄糖量是白糖的22倍,含铁量是白糖的36倍;原汁糖还含有人体发育必不可少的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和微量元素锰、锌、铬等各种元素,具有强烈刺激机体造血的功能。

祖国医学界共认:

甘蔗味甘性寒,甘可滋补养血,寒可清热生津,故有滋养润燥之功,适用于低血糖症、心脏衰弱、津液不足、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虚热咳嗽等病症。

米易县位于雅砻江与安宁河交汇区,属亚热带立体气候,区域内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资源拓宽了多种经济动、植物共栖共生的生态环境,使农作物普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的特点,米易县因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光热资源极利于甘蔗的种植和积淀糖份,这里种植的甘蔗芳香甘甜,具有地方特色,是生产原汁糖的绝好原料。

米易县是《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重点开发区、长江上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区之一,1998年被确立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域,是西南资源“金三角”攀西地区安宁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的宝地。

米易华森糖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40多年的发展,从地理位置、农产品资源、技术水平、工业基础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得出通过技术改造生产甘蔗特色原汁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显著的优势。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优势:

米易县的传统产业甘蔗种植有100多年历史,甘蔗种植和其它农作物相比,甘蔗种植风险小,成本低,经济效益能够得到保证。

(2)、资产优势和技术优势:

公司现有两白砂糖生产线,将其中一条生产线技改为特色原汁糖生产线,大部分设备可以利用,可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减少投资;公司在40多年的发展中,培养了一支高素质和技术实力强的职工队伍,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3)、基础设施、交通运输:

目前公司二糖厂内水、电、汽等基础设施齐全,成昆铁路、省道214横跨南北,交通运输方便,厂区距米易县火车站仅1.5千米。

公司拟定生产米易特色原汁糖,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的包装,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增长保质期,提升产品附加值,严格执行QB/T2343.1-1997质量标准和QS卫生安全,并按ISO9004国际标准规范生产流程。

3.市场预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食品的需求开始向营养、安全、卫生、保健的方向发展。

甘蔗作为纯天然生长的植物,在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由甘蔗制成的各种原汁原味食品长盛不衰,如巴西的甘蔗原汁饮料,日本的纯正红糖等近年来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

我国的传统产业红糖的生产有几百年的历史,目前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这一产业仍在劳动密集型中徘徊,分散、工艺单一,甚至有些原始,卫生条件差;二是科技含量低,糖中的杂质多,产品单一;三是标准化生产水平、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操作水平低;五是一些不法生产者为了调制颜色,在糖中加入有害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失去了营养价值,损坏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

从全国糖料市场分析,2007年全国食糖需求量将为1210万吨(不包括糖精),产需缺口将达到近300万吨。

具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年红糖需求量在28万吨左右,采用机械化操作,规模化生产的制糖企业05/06榨季,共生产红糖系列产品47541吨,出口量约2.5万吨,大部份产品都是出口到日本、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红糖约60%是无任何生产经营许可证和QS证的小作坊生产的红糖,无法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尽管如此,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供需缺口较大。

我公司拟定的技改方案,所生产的米易特色甘蔗原汁糖系列产品,结合百年传统工艺经现代技术精制加工而成、不含添加剂、原汁原味,其糖份、口感、卫生、品质均高于红糖,在产品方案上,设计采用不同规格的包装,提高产品包装档次,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卫生、营养和健康;米易特色甘蔗原汁糖系列产品开发成功后其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公司将以“为人类带来绿色健康的食品”为崇高使命,坚持发展融营养、特色美味、健康于一体的绿色食品,以一流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回报社会和广大消费者。

4.技改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4.1原料种植规模

本项目所需优质甘蔗原料由公司农务部负责高糖、高产量能源甘蔗和甜菜的种子引进和示范种植;为满足生产1万吨特色原汁糖对原料的需要,采用合同订单收购的方式;本项目按正常生产年甘蔗蔗糖份13%,产糖率14%计,需优质甘蔗7.2万吨,按亩产8吨计,需要耕地面积约9000亩,按目前米易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完全能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4.2技改建设规模

本项目技改建设规模为年产1万吨米易特色原汁糖,其中特色原汁砖糖5000吨,特色原汁糖粉5000吨,建设规模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甘蔗原汁糖生产基地。

4.3产品方案

4.3.1米易特色原汁砖糖

米易特色原汁砖糖设计为三个系列9个规格,第一系列以小包装或礼品包装为主,主要消费群体为收入水平高的家庭和节日礼品,规格分为0.25千克、0.5千克和1千克;第二系列以小型包装为主,主要消费群体为中、小城镇和农村,规格分为1.5千克、2千克、2.5千克;第三系列以大包装为主,主要消费针对食品制造单位和制药厂等,规格分为10千克、15千克、30千克;也可根据用户订单要求的规格组织生产。

4.3.2米易特色原汁糖粉

米易特色原汁糖粉设计为三个系列9个规格,第一系列以真空小包装为主,主要消费群体为饮食业、宾馆、咖啡厅和旅游业等,规格分为7克、25克和50克;第二系列以玻璃瓶装包装为主,主要消费群体为城镇家庭等,规格分为100克、250克和500克;第三系列以真空纸盒包装为主,规格分为2.5千克、5千克、10千克;也可根据订单要求的规格组织生产。

5.技术、设备与工程方案

5.1技术方案

采用传统工艺经现代技术精制加工米易特色原汁糖、不含添加剂、保持原汁糖特有的香味和营养元素;严格按照ISO9004国际标准规范生产流程生产,产品不含硫。

5.2产品执行的国家技术标准

米易特色原汁糖执行标准QB/T2343.1-1997质量标准,主要理化指标:

总糖分≥92%,干燥失重≤3.5%,不溶于水杂质≤120mg/kg。

5.3生产所需的主要设备

为了节约投资,拟定将公司二厂白砂糖生产线技改为特色原汁糖生产线。

主要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行车1#

10T

1

利旧

2

行车2#

10T

1

利旧

3

称蔗台

链条式5×6米

1

利旧

4

卸蔗台

TLC

1

利旧

5

切蔗台

¢1350

1

利旧改造

6

链板输蔗机

链板式B1370

1

利旧改造

7

撕解机

¢1680

1

利旧改造

8

理平机

¢600×1350

1

利旧改造

9

除铁器

XTLS-1400

1

利旧改造

10

圆筒曲筛

TTZ7.5

1

利旧改造

11

压榨机1#

QXZ1400-1

1

利旧改造

12

压榨机2#

QXZ1400-1

1

利旧改造

13

压榨机3#

QXZ1400-1

1

利旧改造

14

压榨机4#

QXZ1400-1

1

利旧改造

15

压榨机5#

QXZ1400-1

1

利旧改造

16

中间输送机1#

胶带式L1400

1

利旧改造

17

中间输送机2#

胶带式L1400

1

利旧改造

18

中间输送机3#

胶带式L1400

1

利旧改造

19

中间输送机4#

胶带式L1400

1

利旧改造

20

刮板机

10吨/小时

3

利旧

21

打包机

6吨/小时

5

利旧

22

蔗汁称

TGY

1

利旧

23

无阻塞泵

T11106

3

利旧

24

复渗泵

T11101

2

利旧

25

混合汁泵

TKG5-8

2

利旧

26

蔗汁称

TGY

2

利旧

27

预热器

TLG120-42

1

利旧

28

一、二次加热器

TLG60-42

7

利旧

29

中和器1#

TPH450

2

利旧

30

清汁加热泵

TLG60-42

2

利旧

31

沉降器

TDJ168

2

利旧

32

真空吸滤机

TGR35

2

新增

33

清汁泵

IS100-65-200

2

利旧

34

清汁箱

2400*1700*1600

1

利旧

35

蒸发罐

TZS550

3

利旧改造

36

蒸发罐

TW*700

2

利旧改造

37

热水泵

80R-60

4

利旧改造

38

降温器

Ф1400

2

利旧改造

39

糖浆泵

TKG4-7

5

利旧

40

砖糖成型机

1

新增

41

糖粉成型机

1

新增

42

包装设备

6

新增

5.4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产品消耗指标

备注

单位

数量

1

甘蔗

糖含量13%

7.15

2

吨/吨

17.80

3

380/220V

KWH/吨

6

4

29260KJ/Kg

标吨/吨

0.17

5

石灰

公斤/吨

30.00

本项目以二糖厂为基础进行技改,现有热电站一个,配有BG-35/3.82-TM电站锅炉和QF-3-2型3000KW·H汽轮发电机一套,供配电设施完整,完全能满足本项目需要。

米易县电力公司专线一组至公司高压配电室,米易县电力公司电力供应充足,能保证公司的外电供应;发电后产生的废气送到制糖煮糖,能满足生产用汽的需求。

5.5土建工程方案

本项目从原料入榨到蒸发浓缩工序以原有建筑和厂房,为了减少土建投资,只需在原制糖分厂后新建特色原汁砖糖成型和包装厂房1幢,特色原汁糖粉成粉机和包装厂房1幢,成品库房可利用现有糖库房,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5.6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蔗渣刨花板生产生物有机肥料

甘蔗渣杂质

甘蔗卸蔗破碎压榨混合汁沉降清汁蒸发浓缩

成型成粉机

包装包装

特色原汁砖糖特色原汁糖粉

甘蔗渣:

压榨后的甘蔗渣经打包、堆放、自然干燥后送至微粒板分厂生产蔗渣刨花板。

杂质:

经微生物发酵后,送到公司肥料厂生产生物有机肥。

6.环境影响评价

6.1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

有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机械噪声、锅炉烟气和各类固体废物等。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在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与三废治理同时设计、施工和生产。

6.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名称

厂区主要污染物详见下表。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名称

序号

污染源名称

污染物名称

废水

废气

废渣

噪声

1

原料处理间

蔗渣

机械噪声

2

蔗汁澄清浓缩

有机废水

滤泥

3

热电分厂

锅炉除尘水

锅炉烟气

煤渣

空气动力性噪声

4

污水处理站

粉煤灰

6.3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的排放量

1.废水:

本项目的废水主要是冷却用水,小时有机废水排放量为250吨;

2.废气:

主要为锅炉烟气,其中:

烟尘排放量为184kg/d,二氧化硫放量为kg/d;

3.废渣:

主要为锅炉煤渣,年产生量为0.3万吨,环保处理粉煤灰年产生量为0.1万吨;

甘蔗渣:

年产生量1.69万吨;

滤泥:

年产生量1440吨。

6.4环境保护措施及综合利用方案

主要治理方案是采取先进的工艺及设备,包括回收、循环、综合利用等措施,实行清洁生产,尽量减少污染。

执行以下环保标准:

(1)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2)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二级标准,锅炉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Ⅱ时段标准;

(3)噪声排放在生产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中的Ⅱ类标准,在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有关规定。

6.4.1废气处理

热电分厂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水膜除尘加喷淋净化处理,除尘效率≥98%,处理后经60米烟囱对空达标排放。

6.4.2噪音处理

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较大的加装隔音罩或消声器,隔离噪声源,减少噪声外溢;采取这些措施可使噪声得到有效地控制;员工8小时工作日内接触的噪声可控制在70dB以下。

6.4.3废渣处理

锅炉煤渣:

在厂区内新建免烧砖厂一个,能全部处理锅炉煤渣和粉煤灰;

甘蔗渣:

年产生量1.69万吨,压榨后的甘蔗渣经打包、堆放、自然干燥后送至微粒板分厂生产蔗渣刨花板,可生产1万立方米蔗渣刨花板。

滤泥:

经微生物发酵后,送到公司肥料厂生产生物有机肥。

6.4.4废水处理

锅炉除尘器冲灰水:

利用原水处理设施,全部回收处理循环使用;

制糖有机水:

目前公司建有1500吨循环冷却水池一座,需投资改造后,废水可全部回收循环使用,达到零排放。

6.5环境保护投资

该项目包括污水处理、绿化及其它一些环保设施投资估算约1515万元。

详见下表。

环保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

投资额(万元)

备注

1

污水处理

160

包括部分改造

2

锅炉烟气处理

96

3

噪声控制

15

4

煤渣处理

41

建免烧砖厂

合计

312

6.6环境影响评价

加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本项目把环境保护作为项目的重点内容考虑,严格依据国家及省、市、县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生产中形成的各项污染源进行认真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案进行综合利用和污染控制,做到项目建设与环保工程“三同时”。

为可能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本项目首先在确定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时尽可能采用污染低的工艺和设备,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及污染物量尽可能减少,确保清洁生产,使“三废”排放符合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

7.技改工期和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从2007年1月至3月,主要工作内容是可行性报告编制、技术考察、场地规划等。

其中1月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3月进行技术考察和技改方案的制定及申报。

项目工程建设期为7个月,从2007年4月开始至2007年10月竣工。

其中2007年4月进行土建施工;2007年的4-7月同时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改和新增设备的采购;2007年8-9月进行部份设备的安装,10月进行设备调试和操作人员培训,10月底试生产;2007年11正式投入生产。

建设工期应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确保按计划完成工期。

8.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8.1技改投资估算

本工程建设投资2190万元。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

建筑工程355万元;

设备购置840万元;

利旧改造420万元;

安装工程210万元;

环保治理312万元;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53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

320万元。

8.2融资方案

本技术改造项目需投资2190万元,企业自筹2090万元,

申请国家专项资金补助100万元。

9.财务评价

9.1财务评价说明

本技改项目是在利用现有白砂糖生产线作部分技术改造,不影响原白砂糖和赤砂糖的生产。

9.2评价依据

a.公司销售公司提供的市场价格和市场销售情况;

b.公司财务部提供有关计算生产成本和费用情况。

9.3产成品成本估算

米易特色原汁糖单位产品成本核算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单耗

单价

金额

备注

1

原材料

2169.00

甘蔗

7.2

300.00

2160.00

石灰

千克

30

0.30

9.00

2

水电汽

48.75

17.80

0.55

9.79

KW·H

60

0.65

39.00

3

锅炉费用

370.12

0.50

360

180.00

3.3

0.55

1.82

KW·H

74

0.65

48.10

动力费用

元/吨

140.20

4

工资

元/吨

116.40

5

福利

元/吨

9.31

6

制造费用

元/吨

131.30

7

生产成本

元/吨

2844.88

8

财务费用

元/吨

15.00

9

销售费用

元/吨

40.00

10

企管费用

元/吨

26.00

11

工厂成本

元/吨

2925.88

12

上缴税费

元/吨

306.00

13

完全成本

元/吨

3231.88

平均销售收入

元/吨

4000.00

单位利润

元/吨

768.12

9.4产品的经济效益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