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一.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70238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一.ppt(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第一.ppt

社会心理学,王渭玲西安交大人文学院哲学与心理学系,一.为什么要学社会心理学?

1.认识自己:

成功的前提是对自己的认识,一个敢于剖析自己的人常常会赢得对手的尊重,并取得成功。

正如诸葛亮在空城计中对自己的分析一样,使得司马懿不战自退。

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们可以对自己的需要、价值、人格尊严和社会适应性有一个良好的认识,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与人相处。

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的业鼎足三分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争南北缴保定乾坤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俺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亮琴音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一.为什么要学社会心理学?

2.认识社会以及他人哲学家托马斯曼:

“人不只是像一个个体那样经历着他个人的生活,而且也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历着他的时代及同时代的人的生活。

”社会心理学的学习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认识社会及他人的思路。

一.为什么要学社会心理学?

3.认识生活的意义与动物不同,人类的生活具有社会意义,在这种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可能对他人产生影响,并同时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

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意义,我们有必要了解对我们的生活起主导作用的东西,正如在:

Rocks-Ameaningforlife哲学教授所提到的,抓住你生活中的基石,它会使你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体系,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与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由于吸取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而成为两个学科交叉点上具有广阔前景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本课程主要讲授人际关系、社会知觉、社会动机、社会感情、社会态度、群体心理、大众心理、心理健康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的社会行为、人格特征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培养其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指导社会生活的能力,掌握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课程总学时32学时,理论讲授及讨论28学时,课外4学时。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体系,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二章社会化2学时第三章人际关系4学时第四章社会知觉3学时第五章社会动机2学时第六章社会感情4学时第七章社会态度3学时第八章群体心理4学时第九章人格培育2学时第十章心理健康2学时,本课程主要参考书:

倪晓莉主编,社会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麦独孤主编,社会心理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时蓉华主编,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侯玉波主编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

1、社会心理学的产生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3、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4、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内容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一、准备时期二、以学科名义登场,一、准备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孕育时期,即霍兰德所说的社会哲学阶段,其母体是从古代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辨哲学。

这一时期与其后的几个时期相比,时间跨度较长,而且由于在这一时期中“社会心理学思想同一般的心理学思想的见解紧密相连,因此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观点划分出来”(安德列耶娃,1984:

24)。

但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接为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各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如果说要在该时期找出和现代社会心理学较为接近的主题的话,那么,这一两千年中社会哲学家们围绕“人性”所展开的争论算得上是“正宗”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一、准备时期,

(一)两条基本线索:

1、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一、准备时期,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苏格拉底说过:

“如果善不是由于本性就是善的,岂不是由于教育而成的么?

”从这一观点来看,人性及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决定的。

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能够由适当的教育加以适当的塑造。

柏拉图的理想主义观点在后来的社会哲学家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的学说中继承下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认为,人具有潜在的善性,使人趋向邪恶的是邪恶的社会;因此,改变人性的前提在于改变社会。

一、准备时期,2、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社会源于人的本性,人性由生物或本能力量支配。

一、准备时期,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为当代社会心理学直接开辟了诸多研究领域:

“现代社会心理学许多有关态度或劝说的研究是与亚里士多德直接联系着的。

亚里士多德将这些内容归入修辞学的范畴”(威廉S.萨哈金,1991:

1)。

他在诗学中提出的“宣泄说”孕育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并进而影响到当代社会心理学对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他在尼考马可伦理学中阐释的人类行为的交换论观点也称得上是现代交换论的滥觞;而他关于社会和人性的学说则经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由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给予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一、准备时期,

(二)直接准备:

1、德国民族心理学:

代表人物拉扎劳斯(M.Lazarus)施坦泰尔(H.Steinthal)哲学家拉扎劳斯和语言学家施坦泰尔提出,历史的主要力量是“民族精神”或“整体精神”,并由此成为民族心理学的直接缔造者。

通过拉扎勒斯和施坦泰尔的杂志,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深受黑格尔的影响,他历时20年(19001920)写出了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冯特认为,民族心理学的较为合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由共同的人类生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产品,因此,仅凭个体意识是无法对它加以说明的”(Wundt,1916:

3)。

比如,语言、神话和习俗就不是由个体创造的,而是社会的产物;因此,民族心理学应当采用自己的方法对这类文化产品进行分析。

一、准备时期,

(二)直接准备:

2、法国群体心理学:

代表人物G.塔尔德(G.Tarde)、迪尔凯姆(E.Durkheim)、勒朋(G.LeBon),一、准备时期,这一理论形态是法国早期社会学的直接产物,塔尔德在他那本被誉为“值得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任何一种说明中简略提上一笔”(查普林等,1984:

309)的著作模仿律(1890年)中创设了模仿理论,并借此来解释人的全部社会行为。

塔尔德写道: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并且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连犯罪也是通过暗示、模仿和欲望等社会原因产生的。

由于塔尔德将模仿和暗示视为最简化的个人活动,因此他认为对群体行为最为成功的说明应该是个体的或心理学的,而不是社会学的。

迪尔凯姆则与此恰恰相反,他认为社会的事情是无法还原到个人水平的。

因此,社会心理学只能从群体开始并终至于群体。

一、准备时期,勒朋接受了塔尔德的观点,以具有催眠性质的暗示感受性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尤其是个人聚集而成的“群众”行为。

他认为,群众具有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去个性化、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失去个人责任感是群众的三大特征。

另一方面,群众行为的研究者黎朋也接受了迪尔凯姆的观点,认为群体意识是不同于个体意识的一种独立的存在,因为群体本身就具有“与作为构成群体的各个体完全不同的特征。

群体意识服从于群体心理统一律(LeBon,1896:

26)。

一、准备时期,(三)重要事件1859年,拉扎劳斯、施坦泰尔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并发表民族心理学序言一文,成为民族心理学创始人1875年,美国的詹姆斯.鲍德温以“一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为副题,描述了个人是个体化了的社会我;同年,特里普斯特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首次发表了一份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报告,由此1897年被称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主要特征:

从描述转为实证、从定性转为定量、从理论转为应用、从大群体转为小群体标志:

1908年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出版,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二十世纪初,沿着其同胞达尔文的进化论线索,麦独孤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并将这种动力毫不犹豫地归为人的本能。

在他那本标志着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年)中,麦独孤坦率地写道:

“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的基本源泉或动力”(McDougall,W.,1921:

20)。

他在该书中列举了诸如求食、拒绝、求新、逃避、斗争、性及生殖、母爱、合群、支配、服从、创造、建设等12种本能,并认为正是从这类潜伏在行为背后的本能中衍生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

达尔文的进化论:

英国人和美国人汲取了不同思想,本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但其中的思想却最早是由达尔文提出的。

本能心理学表现出从遗传因素而不是社会因素出发解释社会行为的倾向,而且体现出了浓厚的个体主义色彩。

美国的罗斯则基本上沿袭法国群体心理学、社会学派。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一、两种研究传统二、社会心理学在美国三、社会心理学在亚洲四、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关系,一、两种研究传统,1、个人心理为主线:

心理学家的观点:

解释个人行为心理学家肖和康斯坦佐: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作为社会刺激之反应的个人行为的科学研究”;G.奥尔波特: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认为,社会心理学旨在理解或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他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Allport,G.,1968)右图:

非典时期的个人行为,一、两种研究传统,2、社会原因或人与人相互作用为主线(社会学家的观点:

解释群体互动)社会学家G.麦考尔和J.西蒙斯:

社会心理学“关注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它所强调的重点是各种“塑造群体”的因素,如社会自我与社会化;尹恩罗伯逊: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在我看来“人类行为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属的群体和群体间的互动及影响”。

右图:

群体互动与恐慌,二、社会心理学在美国,

(一)发展阶段1、3040年代:

态度的测定2、5060年代:

态度变化的形成和概念化3、70年代:

出现危机4、70年代后:

构建新理论,奥尔波特与心理学取向的实验,F.奥尔波特是美国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学家,他在其同胞N.特里普利特(1897年)和德国人W.莫德(1913年)所进行的有关群体对个人行为影响的实验的基础上,于19161919年间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促进”的实验,他富有成效地观察到:

“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会使个人工作在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

这一增进在涉及外部物理运动的工作中要比纯智力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Allport,F.,1924:

284)他的那本包括了这些实验成果的社会心理学(1924年),也因此被人们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奥尔波特的后继影响,

(1)瑟斯顿(1928年)和李凯尔特(1932年)对态度测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M.谢里夫1935年完成了有关社会规范形成的研究,他发现,人们的认识受到以往的学习和现在的态度的影响,但在群体中,却主要受制于群体认识的影响;(3)K.勒温这位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都作出了卓越贡献,自30年代初从德国移居美国后,勒温从自己所受的种族歧视中产生了浓烈的改造社会的愿望,他对现实群体中人与人的关系、群体的形成,以及群体内聚力、领导作风、种族歧视等问题都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理论研究。

勒温及其场论,K.勒温,卓越贡献的犹太学者,早期提出了心理学的“场论”学说,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人的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二、社会心理学在美国,

(二)理论倾向1、从行为理论向认知理论的变化2、理论的微观化倾向,三、社会心理学在亚洲,

(一)日本的研究日本人论的研究和国民性研究(计量性日本人论)

(二)中国的研究杨国枢的“本土心理学研究”、沙莲香的中国民族性研究,

(二)中国的研究,经过1946-1949年的三年内战,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大陆和台湾经历了长时期的隔绝。

从1949年到1980年,受(前)苏联的影响,这三十余年是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停滞阶段,但社会心理学在台湾和香港则开始了自己的历程。

在台港学者开始推进社会心理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之时,1981年,中国大陆的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

这一年夏天,北京心理学会首次举办了“社会心理学学术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学者就社会心理学的对象、性质、方法和其他一些理论问题发表了意见。

这是大陆社会心理学重建的重要标志。

(二)中国的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至今为止在学术圈内尚未获得一致意见但却被广泛使用的术语。

这一术语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述,所谓“欧洲化”、“日本化”、“加拿大化”和“中国化”(在中国更常用的一个相近的术语是“有中国特色的”)。

无论这些表述有什么区别,总的说来都是一国或一地区的知识分子对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外国的学术范式的不满做出的一种反应。

尽管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学者就提出了使西方社会科学的范式适应自己国家的社会现实的设想,但“本土化”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成为头号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大国,并因此成为头号学术大国以后。

本土化的倡导者:

杨国枢,中国是这场本土化运动的另一个中心。

在70年代以后首先提出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问题的是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学者,但现在这一学术运动已经得到了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界的呼应。

在前述1982年台湾地区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召开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讨论会上,杨国枢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指出了中国化的层次和方向。

四、文化、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文化:

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这一定义至少包括如下几层涵义:

文化不仅包括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态度这类非物质形式,也包括了各种体现这些非物质文化的意义的物质表现形式。

不论是非物质文化还是物质文化,都既是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或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人们主体生活的产品或创造物。

文化是有层次的,我们将一社会中的某些群体所具有的既包括该社会的主流文化同时又具有自身特点的生活方式称为亚文化。

四、文化、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社会:

一种独特的人群共同体,具有四大基本特征:

1、有共同生活的区域;2、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3、能够自我繁衍;4、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或者说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四、文化、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

(一)文化和社会对社会心理的作用1、影响社会心理状态2、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四、文化、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

(二)文化和社会两因素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文化和社会对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除自然条件以外的全部生活环境,并也因此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全部客观制约因素,所以社会科学家在说明外在世界对人的影响时,往往会混用或并列使用“社会”与“文化”这两个概念;但是,“社会”与“文化”毕竟又是有区别的:

社会由共享某种文化的、受制于特定社会关系的人构成,是一种人群共同体;而文化则是该社会或共同体共有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生活的产品或曰创造物。

四、文化、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如何解释文化、社会和心理?

四、文化、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文化?

四、文化、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社会?

*心理?

四、文化、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二、社会心理的定义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研究社会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过程及其规则性社会行为的涵义与特点

(1)“社会行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

这样一个定义包括哪些基本涵义,又从哪几方面规定的社会行为的性质呢?

一、研究对象,社会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过程及其规则性社会行为的涵义与特点

(2)社会刺激是各社会客体对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作用于人的全部社会客体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社会情境,这是与某个个体或群体直接发生联系的其他个体或群体;另一类为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地位与经济状况、社会规范、风俗、时尚、信仰体系、舆论、民族与阶级群体、交往方式等等,即我们通常说的社会存在。

社会情境对人的作用是直接的、简单的,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刺激则是间接的、复杂的。

社会心理学家所理解的社会刺激应该说既来自前者,也来自后者。

一、研究对象,社会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过程及其规则性社会行为的涵义与特点(3)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刺激作出的回答或曰反应。

比如,一个人从电视中看到约翰逊或崔建的摇滚乐演唱会为之感到神情激奋;而在演唱现场观看的成前上万的歌迷们,由于相互间的暗示、模仿和感染,会有相互一致、更为激烈的内心体验与外部表现。

这种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刺激的作用下发生的体验与表现,就是我们所说的反应。

显然,在这里,刺激是引起人们产生反应的前提,而反应则是人这个主体受刺激后的内心体验与外部表现形式。

阅读图片:

1950年代三反五反期间上海里弄里组织唱革命歌曲,右图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是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对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同时又能够成为他人行为的刺激。

换言之,社会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首先,社会行为是对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同时又能够成为他人行为的刺激。

换言之,社会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其次,社会行为是包括内在体验过程和外部表现过程的“连续统”,也就是说它既具有内隐性又具有外显性。

在这里,内在的体验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的心理过程)是外在的表现过程(狭义的行为过程)的基础、潜在状态,或曰准备阶段。

再次,社会行为的主体既包括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包括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也就是说它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

二、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胡寄南: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相对于其他学科尤其是邻近学科而言的。

与社会心理学邻近的学科有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这些学科不仅构成了社会心理学最直接的理论来源,而且至今仍与社会心理学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与这些学科的对比中,我们能够发现,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同样也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第一种观点以心理学家为代表,而且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不应当被看作与个体心理学截然不同的学科,它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也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第二种观点以社会学家为代表,在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吉丁斯、埃尔伍德看来“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孙本文也曾说过:

“就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及近时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趋向而言,我们似乎应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社会学的一重要部门,”,讨论:

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在解释人类行为及其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

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是一门独立学科。

社会心理学虽然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上述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形成后的社会心理学具有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

一、基本理论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内容,一、基本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阿尔波特(Allport,40年代)、班杜拉(Bandura,60年代)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等人曾在60年代设计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不能用传统的学习理论来解释,现实生活中个体在获得习得行为的过程中并不都得到强化。

班杜拉主张把依靠直接经验的学习(传统的学习理论)和依靠间接经验的学习(观察学习)综合起来说明人类的学习。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主要形式。

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所作所为以后进行模仿学习学会的。

一、基本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具有的特点:

强调行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强调人运用符号的能力;强调观察学习尤其强调模仿对象及其特征激发特定行为的重要性;强调自我调节过程,不仅强调外部事件,也强调内部事件的作用,认为行为的增强来源于外界反应与自我评价。

一、基本理论,

(二)社会认知心理学理论:

代表人物费斯廷格(Festinger,50年代)认知理论的认为:

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

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时候发现,有关社会知觉的定律和与对物体知觉的定律极为相似,人们常常很自然地把对某一社会情境的知觉、想法和信念组织成一种简单而又有意义的形式,就象对物体的知觉一样。

并且不管社会情境如何错综复杂,人们都会将它变得有规律。

这种对环境的知觉、组织及解释影响了一个人对社会情境的反应,而这个解释社会事物的过程被心理学家称为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

社会认知的范围极为广泛,它不仅包括我们对他人外在特征的认识,也包括我们对他人内在特征(象人格、情绪)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

一、基本理论,(三)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人S.弗洛伊德。

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的主要基石是在梦的解析(1900)和精神分析引论(1917)等著作中提出的潜意识理论和人格三部结构说,但他涉足群体或曰社会心理学的标志则是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一书。

在这部著作中,弗洛伊德借助文化人类学的资料进入了社会心理学,用他的“俄迪浦斯情结”这一核心假设来说明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起源。

一、基本理论,(四)符号交互作用理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德,认为人们的心理就是一种符号行为,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象征符号进行交往,把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相互作用理解为符号交换。

G.米德的研究显然代表着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学取向,因为“米德分析的出发点,不是个别个体,而是被理解成群体中、社会中个体交互作用过程的社会过程。

”(安德列耶娃,1987:

156)。

这种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过程来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思想,直接孕育了“社会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社会戏剧理论”、和“社会标签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一)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现象1、个体社会心理:

影响个体心理特征形成的社会因素和探讨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对个体社会化的意义,揭示人际互动模式、领导方式、个体动机、认知、态度等,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一)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现象2、群体社会心理:

人际互动、群体内聚力、群体的社会心理气氛等,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一)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现象3、大众社会心理:

流行、模仿、暗示、流言、舆论、恐慌、大众骚扰等,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二)应用社会心理学1、边缘性的:

工业、教育、临床、老年、环境2、专业性的:

政治、文化、军事、司法、宣传、消费等,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调查研究法四、心理测量,一、观察法,参与观察。

这是观察者进入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之中进行观察、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这种观察状态下,由于研究者或是作为被观察群体的一员,或是作为被观察群体可以信赖的“外人”出现的,它减少了对所要观察对象的干扰,可以使被观察者作出比较自然的反应。

根据参与的程度,参与观察分为完全参与观察与半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

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