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0325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上)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生物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下列物质中,作为储能物质的是

A.磷脂B.脂肪C.胆固醇D.维生素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详解】磷脂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A错误;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等作用,B正确;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错误;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D错误。

故选B。

【点睛】识记脂质的分类及其功能便可解答本题。

2.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A.核糖B.葡萄糖C.脱氧核糖D.半乳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不能水解的糖类为单糖。

常见的单糖有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等,其中核糖、脱氧核糖是五碳糖,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是六碳糖。

【详解】核糖是组成RNA的五碳糖,A错误;葡萄糖是六碳糖,B错误;脱氧核糖是组成DNA的五碳糖,C正确;半乳糖为六碳糖,D错误。

故选C。

【点睛】识记糖类的分类及其功能便可解答本题。

3.下列几种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大肠杆菌B.酵母菌C.变形虫D.水绵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分类:

1、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病毒,如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乙肝病毒等。

2、细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等)、原核生物(衣原体、支原体、蓝藻、细菌、放线菌等)。

【详解】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水绵是多细胞植物,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A。

【点睛】准确判断题中各生物的所属类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所以

A.细胞内有大量的ATPB.ATP与ADP能够快速转化

C.细胞从外界环境不断吸收ATPD.ATP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于正常细胞,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详解】细胞内只有少量的ATP和ADP,但ATP与ADP的转化速率很快,A错误,B正确;正常情况下,ATP在细胞中合成,不会从外界环境吸收,C错误;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无专一性,D错误。

故选B。

【点睛】理解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及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5.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和中心体

C.观察黑藻叶临时装片时,光线太亮应改用凹面反光镜、小光圈

D.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均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把其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或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同时旋转细准焦螺旋调焦,使物像更清晰。

【详解】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光圈或转动反光镜,A错误;核糖体太小了,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清,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错误;观察黑藻叶临时装片时,光线太亮应改用平面反光镜、小光圈,C错误;转动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均不动,说明异物不在物镜和装片上,因此可推测异物在目镜上,D正确。

故选D。

【点睛】熟记并理解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关于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Mg是微量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B.土壤和植物根细胞内的元素种类、含量相同

C.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可有可无D.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的含量最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按含量是否超过万分之一,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

Fe、B、Cu、Mo、Zn、Mn等。

【详解】Mg是大量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A错误;土壤和植物根细胞内的元素种类相同,含量差异很大,B错误;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C错误;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的含量最多,D正确。

故选D。

【点睛】注意: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7.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下列对实验材料和试剂的选择,错误的是

A.大豆种子——蛋白质鉴定——双缩脲试剂B.花生种子——脂肪鉴定——苏丹Ⅲ

C.西瓜汁——还原糖鉴定——斐林试剂D.白面馒头——淀粉鉴定——碘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选材:

为了排除颜色干扰,应选择含还原糖量较高(或脂肪含量较高或蛋白质含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生物组织。

【详解】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且颜色较浅,可作为鉴定蛋白质的材料。

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颜色较浅,可作为鉴定脂肪的材料。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正确;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但颜色较深,会干扰实验结果,不是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C错误;白面馒头富含淀粉,且颜色为白色,是淀粉鉴定的理想材料,碘液和淀粉混合变蓝色,D正确。

故选C。

【点睛】识记“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和选材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动物组织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核酸是

A.RNAB.DNAC.DNA和RNAD.DNA或R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核酸,考查对核酸种类、功能的理解。

明确核酸的种类及其在不同生物中的分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动物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为DNA或RNA。

选C。

【点睛】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碱基、遗传物质归纳

生物种类

核酸种类

碱基种类

核苷酸种类

遗传物质

细胞生物

DNA和RNA

5种

8种

DNA

病毒

DN病毒

DNA

4种

4种

DNA

RN病毒

RNA

4种

4种

RNA

9.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A.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B.酶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能够起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是RNA。

【详解】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错误;酶无法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蛋白质或RNA),而无机催化剂是无机物,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注意:

酶只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也不能改变最终的化学反应平衡状态。

10.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为C、H、OB.动植物细胞中都有葡萄糖

C.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D.细胞中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据水解情况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1、不能水解的糖类为单糖。

常见的单糖有核糖、果糖、半乳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等。

2、二糖由两分子单糖缩合而成,常见的二糖包括乳糖、蔗糖和麦芽糖等。

3、常见的多糖有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等。

【详解】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为C、H、O,A正确;葡萄糖是最常利用的呼吸作用底物,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中,B正确;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C正确;细胞中的糖类不一定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具有支持、保护作用,D错误。

故选D。

【点睛】注意:

纤维素、核糖、脱氧核糖一般不提供能量。

11.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染色质,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C.③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是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可知,①是核膜,②是染色质,③是核仁,④是核孔。

【详解】①是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②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③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④是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B。

【点睛】识记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结构组成及其相应的功能便可解答本题。

12.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是群落层次B.一个变形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C.一片农田不是一个生态系统D.构成生命系统的各结构之间是完全独立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通常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生活在培养皿中的同种生物(大肠杆菌)的一个群体,为种群层次,A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因此一个变形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一片农田是一个生态系统,C错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层层相依,紧密相联的,D错误。

故选B。

【点睛】注意:

单细胞生物只有细胞和个体两个层次。

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

B.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D.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魏尔肖等人发展了细胞学说。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C正确;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D错误。

故选C。

【点睛】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和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如图为浸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图中的⑤为细胞质基质

B.图中①具有全透性,②③④可以看作一层半透膜

C.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可以使细胞恢复实验前的形态

D.如果该细胞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可能会失去活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质,④是液泡,⑤是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间隙。

【详解】由题图可知,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开,说明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图中的⑤为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间隙,A错误;①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

原生质层由②细胞膜、④液泡和③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正确;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使细胞逐渐恢复成实验前的形态,C正确;如果该细胞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持续失水,细胞可能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进而失去活性,D正确。

故选A。

【点睛】识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实验原理便可解答本题。

15.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需要下列哪种环境条件()

A.具有NH3及缺氧B.具有NH3和氧

C.具有硝酸及缺氧D.具有硝酸和氧

【答案】B

【解析】

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时,需先将环境中的NH3氧化为亚硝酸和硝酸,释放化学能,再利用这部分化学能将H2O和CO2合成为有机物,所以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名师点睛】1.硝化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故属于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2.根据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可知硝化细菌适宜生活在富含NH3和氧气的环境中,并且其细胞呼吸的方式应该是有氧呼吸,但其场所不是线粒体。

16.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

C.干种子加热出现在试管壁的水为种子中的自由水

D.夏季在室外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应多喝纯净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水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

自由水的作用:

1、良好的溶剂;2、参与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3、多细胞生物的绝大多数细胞生存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结合水的作用: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解】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A正确;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代谢越强,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高,B错误;干种子加热出现在试管壁的水为种子中的结合水,C错误;夏季酷暑,室外工作的人们在丢失大量汗液的同时,也丢失了无机盐离子,因此需要多饮用淡盐水,D错误。

故选A。

【点睛】识记水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细胞膜中的③只与主动运输有关

D.细胞癌变时膜上的成分会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知,①是糖蛋白,②是磷脂双分子层,③是蛋白质。

【详解】在细胞膜的外表,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和糖类结合形成①糖蛋白,故具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A正确;②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正确;细胞膜中的③蛋白质除了与主动运输有关外,还与协助扩散等有关,C错误;细胞癌变时膜上的成分会发生改变,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D正确。

故选C。

【点睛】识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无机盐、糖类、核苷酸等B.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

C.能进行多种化学反应D.含有与细胞化学反应有关的所有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质基质呈现胶体状态,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

2、细胞质基质中含有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可以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

3、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进行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详解】细胞质基质呈现胶体状态,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A、B正确;细胞质基质是多种化学反应的场所,C正确;细胞质基质含有多种酶,而不是与细胞化学反应有关的所有酶,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质基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19.下列关于溶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多种水解酶B.能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C.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D.对细胞自身的结构无分解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溶酶体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详解】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A正确;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正确;吞噬细胞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故其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C正确;溶酶体能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溶酶体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20.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肽键的结构都相同

B.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的作用,如性激素

C.鸡蛋清加盐,出现白色絮状物,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D.熟鸡蛋比生鸡蛋易消化,原因是高温破坏了肽键的结构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如肌肉蛋白;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有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胃蛋白酶。

【详解】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肽键的结构均为-CO-NH-,A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不属于蛋白质,B错误;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后,会出现白色絮状物,加水后絮状物消失,此过程蛋白质结构没发生变化 ,C错误;鸡蛋高温煮熟后,蛋白质发生变性后,其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易被水解,所以吃熟鸡蛋更易消化,高温没有使肽键结构被破坏,D错误。

故选A。

2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文顿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内容相同

C.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膜的通透性开始的

D.人细胞和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欧文顿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科学家从红细胞中分离得到膜,并分析其化学组成成分,发现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由此可得,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成连续的两层。

4、20世纪40年代,曾经有学者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

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有暗-明-暗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6、1970年,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7、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细胞膜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

【详解】欧文顿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内容:

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因此,两种模型的内容不相同,B错误;当年科学家对生物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性的现象产生疑问,开始探索生物膜结构的,C正确;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点睛】了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代表腺苷B.ATP中的能量只能来源于光能

C.ATP中有3个高能磷酸键D.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语缩写,结构简式:

A-P~P~P,其中:

A代表腺苷,T表示其数量为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详解】ATP中的A代表腺苷,A正确;ATP中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或光能,B错误;ATP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C错误;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错误。

故选A。

【点睛】熟记ATP分子的结构以及ATP与化学反应的联系便可解答本题。

23.某同学在研究苹果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新鲜苹果,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苹果碎屑,并充入N2,安装成如图装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说明苹果碎屑产生了CO2

C.实验前可以将苹果碎屑煮沸消毒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2、二氧化碳及其量的检测:

①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溴麝香草酚蓝:

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进行检验(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详解】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使苹果细胞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说明苹果碎屑产生了CO2,B正确;实验前应对苹果碎屑消毒,消除苹果碎屑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但煮沸苹果碎屑会杀死苹果细胞,故不能采用这种方法消毒,C错误;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可判断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石灰水,D正确。

故选C。

【点睛】识记“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下列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实例,正确的是

A.将蔬菜、水果放在无氧环境,可长期保持新鲜

B.定期给农田松土透气,是为了改善作物根部的氧气供应

C.水稻根系适于在水中生长,需保证水长期淹没根系

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保证人体细胞的需氧呼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蔬菜和水果应放置在零上低温、湿度适中、低氧的条件下,其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和保持新鲜度。

【详解】将蔬菜、水果放在无氧环境,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或乳酸,酒精或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无法长期保持新鲜,A错误;经常松土可改善作物根部的氧气供应,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进而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水稻淹没根系,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导致水稻烂根,C错误;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是依靠血液运输氧气到组织实现的。

透气性好的创可贴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厌氧致病菌,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25.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滤纸条上的色素从上到下的颜色顺序为橙黄、黄、黄绿、蓝绿

B.层析液没过滤液细线,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

C.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

D.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实验原理

1、绿叶中的色素溶于无水乙醇,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