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新案例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478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大赛新案例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赛新案例1.docx

《大赛新案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赛新案例1.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赛新案例1.docx

大赛新案例1

1.有受伤的危险(2道)

1.病历摘要:

患儿玲玲,女,6个月。

因间歇性抽搐3天入院。

患儿3天前出现抽搐,每次发作历时1分钟左右,自行缓解,抽搐停止后一切活动如常。

无发热、无呕吐,食欲可。

平时睡眠不安、多汗、易惊。

查体:

T36.8℃,P120次/分,R42次/分,BP81/54mmHg。

有枕秃,乳牙未出,轻度肋外翻。

血钙0.8mmol/L。

初步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问题:

针对该病人“有受伤的危险”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病室应保持安静,以免噪声诱发痉挛。

病室内应备有氧气及吸痰器。

(2)观察病情变化,喉头痉挛发作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喉痉挛者需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窒息。

(3)对已出牙的小儿,应在上、下门齿之间放置以纱布包裹的舌压板,避免舌咬伤,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按医嘱应用钙剂及镇静药。

静脉注射钙剂时需缓慢推注(lOmin以上)或静脉滴注,以免因血钙骤升,发生呕吐甚至心搏骤停,避免药液外渗,以免造成局部坏死。

(5)健康教育:

指导患儿家属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合理安排儿童日常生活,坚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95.病历摘要:

患者黎某,女,30岁。

8日前在割芦苇时,左足底不慎被芦苇根刺伤,在当地卫生院给予简单清创处理。

昨日感全身无力,今出现张口困难,四肢抽搐。

体格检查:

T38.5℃,P96次/分,BP126/82mmHg。

神志模糊,“苦笑”面容,颈项强直;心肺正常;腹平坦,腹肌有抵抗,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左足底见1cm长创口,局部红肿。

初步诊断:

破伤风。

问题:

针对该患者“有受伤的危险”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有头晕或眩晕症状发生时〃嘱病人卧床休息。

2、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操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3、病人上厕所或外出时有人陪伴。

4、对意识障碍的病人

(1)绝对卧床休息〃侧卧位〃稍微抬高床头

(2)保持安静(3)加床挡防止病人坠床〃躁动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必要时给镇静剂。

5、对视力减退的病人加强防护措施〃如活动或外出时有人陪伴〃室内光线充足。

6、对低血压/头晕/眩晕的病人:

(1)病人下床活动时有人搀扶

(2)嘱病人避免突然改变体位(3)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4)保持周围环境没有障碍物〃注意地面防滑。

7、把病人安排在离护士站近的房间里〃便于巡视病人

2.“气体交换受损”(8道)

34.病历摘要:

患者刘某,男,68岁。

慢性咳嗽、咳痰12年,近3年来在劳动时出现气短。

2天前开始发热,咳黄粘痰,痰不易咳出,喘息加重入院。

查体:

T38.6℃,P102次/分,R30次/分,Bp130/70mmHg。

神志清楚,消瘦,口唇发绀,胸廓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低,叩诊过清音,呼吸音粗,双肺满布哮鸣音,肺底散在湿哕音。

血常规:

白细胞12.2×109/L。

X线胸片:

两肺透亮度增加。

初步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

问题:

针对该病人“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选择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卧位。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维高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

避免过饱。

(3)观察病人咳嗽程度,咳痰及呼吸困难的程度。

(4)让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幅度及其变化特点,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5)指导病人做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

(6)遵医嘱基于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7)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7.病历摘要:

患者叶某,男,69岁。

因咳嗽、咳痰20年,近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而入院。

查体:

T37.2℃,P65次/min,R30次/min,BP130/90mmHg。

患者意识清楚、双下肢水肿;视诊桶状胸,触诊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听诊呼气延长;肺部闻及干、湿啰音;动脉血气分析示:

pH7.35,PaCO269.7mmHg,PaO257.5mmHg,SaO274.9%。

肺功能检查提示:

第一秒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为65%。

初步诊断为肺气肿、肺心病。

问题:

针对该病人“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选择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卧位。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维高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

避免过饱。

(3)观察病人咳嗽程度,咳痰及呼吸困难的程度。

(4)让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幅度及其变化特点,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5)指导病人做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

(6)遵医嘱基于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7)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5.病历摘要:

患者王某,男,56岁。

今晨,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端坐位,咳粉红色泡沫痰,大汗淋漓,面色青紫,四肢湿冷,不能平卧而入院。

患“冠心病”12年,近2周常感胸闷。

查体:

T36.8℃,P110次/min,R30次/min,BP100/60mmHg,神情紧张,烦躁不安。

查体:

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初步诊断为急性肺水肿。

问题:

针对该患者“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取舒适且利于改善呼吸状态的体位。

半卧位或坐位。

(2)观察有无休克表现。

(3)遵医嘱给予高浓度吸氧。

并观察氧疗效果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

,尤其是呼吸困难和紫绀

(5)配合抢救

64.病历摘要:

患者王某,男,69岁。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第6天,神志清楚,面罩雾化吸氧。

晨起主诉夜间伤口疼痛,未休息好,稍有憋气,生命体征:

T36.8℃,P97次/分,R28次/分,BP127/84mmHg。

午饭后患者突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大汗,咳粉红色泡沫痰,听诊双肺哮鸣音,湿罗音加重。

初步诊断:

急性肺水肿。

问题:

针对该患者“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每天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2、保持室内温度20-22摄氏度。

湿度50%-70%。

3、给予舒适的体位〃如:

抬高床头、半坐位。

4、改变病人体位〃q2h〃有利于痰液的移动和清除。

5、遵医嘱吸氧。

6、随时观察鼻导管是否通畅。

7、如病情允许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8、活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9、必要时吸痰。

10、如果病人不能保持适当的气体交换〃预测是否需要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11、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69.病历摘要:

患者王某,男,59岁。

一小时前因车祸伤及左侧胸部,致左侧胸部疼痛胸闷,拟“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左侧气胸”收住入院。

查体:

T38.2℃,P90次/分,R24次/分,BP97/65mmHg,左侧前胸壁创口有活动性出血,患者出现反常呼吸运动,X线检查示气管、纵膈略向右侧移位,左肺压缩65%。

初步诊断:

左侧气胸。

问题:

针对该患者“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有明显呼吸困难,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

(2)遵医嘱给予吸氧,必要时排气治疗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做好补液的护理,保证静脉输液通畅,观察生命体征改善情况。

(5)观察病人有无休克体征。

77.病历摘要:

患者王某,男,46岁。

被汽车撞伤后,感左侧胸部疼痛,呼吸困难急诊入院。

查体:

T36℃,P110次/分,R24次/分,BP90/60mmHg,面色发绀,四肢冰凉,左侧胸壁有2cm×3cm裂口,见肋骨断端,伴出血,在伤口处可听到“嘶”“嘶”声。

X线检查:

第4、5肋骨骨折、开放性气胸。

问题:

针对该患者“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有明显呼吸困难,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

(2)遵医嘱给予吸氧,必要时排气治疗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做好补液的护理,保证静脉输液通畅,观察生命体征改善情况。

(5)观察病人有无休克体征。

3.病历摘要:

患儿俊俊,男,出生4小时。

因呻吟、气促、鼻翼扇动,吐沫、发绀立即转入新生儿科。

患儿系孕29周+2出生,因其母妊娠期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行剖宫产术,出生体重1200g,1分钟Apgar评分8分,产时羊水清。

查体:

T36.3℃,P130次/分,R48次/分,BP80/50mmHg。

患儿全身发绀,三凹征明显,肺部听诊管状呼吸音;肝脏右肋下3cm,四肢张力低。

SaO2:

75%。

X胸片检查呈毛玻璃样改变。

初步诊断: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问题:

针对该病人“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配合医生按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价

(2)保暖: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暖,应在30-32摄氏度的抢救床上进行抢救,胎儿出生后立即揩干体表的羊水及血迹,减少散热。

(3)加强新生儿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

(4)密切观察面色、呼吸、心率、体温,预防感染。

(5)遵医嘱给予吸氧

6.病历摘要:

患儿阳阳,男,4个月。

因发热、咳喘7天,加重2天入院。

查体:

T38.2℃,P148次/分,R36次/分,BP86/54mmHg。

精神较差,面色苍白,口周发绀,鼻翼扇动,咽充血,呼吸急促。

两肺有痰鸣音及密集的细湿啰音。

心音有力,律整,肝右肋下1cm,无压痛,腹胀。

实验室检查:

WBC18×109/L,N:

74%,L:

14%,M:

10%。

X线:

双肺纹理增粗,有斑片状阴影。

初步诊断:

支气管肺炎。

问题:

针对该病人“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18--22℃),湿度(55%--60%)。

(2)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3)遵医嘱给予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1L/min,浓度不超过40%。

(4)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5)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儿经常更换体位,指导患儿进行有效的咳嗽,定时拍背或体位引流。

(6)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7)遵医嘱给予祛痰药,平喘药。

(8)补充营养及水分

(9)密切观察病情,防治并发症。

3.体温过低”(1道)

4.病历摘要:

患儿明明,女,5天。

因吸吮无力、喂养困难4天入院。

患儿系G2P1,孕31周出生,出生体重1400g。

出生后因家庭经济困难未住院治疗。

查体:

T30℃,P140次/分,R42次/分,BP78/50mmHg。

反应差,哭声弱,两下肢、臀部及后背部硬肿,皮肤黄染、色暗。

尿量少。

初步诊断: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问题:

针对该病人“体温过低”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复温:

自产热复温(6--12h体温恢复正常),外加热复温,其他方式复温(母亲怀抱)

(2)合理喂养:

提供能量与水分,保证足够热量供给。

(3)预防感染:

加强消毒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持患儿皮肤完整性。

(4)观察病情:

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并记录。

(5)预防多器官衰竭:

积极治疗原发病,观察有无DIC、肺出血等,并备好抢救药品和设备。

4.“体温过高(14道)

39.病历摘要:

患者潘某,男,46岁。

今日与人争执后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心动过速、高热、出汗等症状急诊入院。

2月前医院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药物治疗后有所好转。

查体:

T39.8℃,P138次/min,R28次/min,BP100/60mmHg。

病人烦躁,疲乏无力,巩膜无黄染,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体重下降,HR138次/分,心尖部有收缩期II级杂音,第一心音增强。

初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

问题:

针对该病人“体温过高”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将病人安置在安静低温的环境中,密切观察神志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2)遵医嘱给予药物和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异丙嗪进行人工冬眠。

禁用阿司匹林

(3)积极控制感染,肺水肿等并发症。

(4)补充足液体,鼓励病人多饮水,防止发生脱水。

(5)协助患者擦汗更衣,估计失水量。

(6)嘱病人卧床休息,做好安全防护。

14.病历摘要:

患儿花花,女,1岁。

因发热、流涕、咳嗽半天入院。

半小时前突然抽搐1次,持续约5分钟,为全身抽搐。

4个月前发热时曾抽搐1次,情况与本次类似。

查体:

T39℃,P120次/分,R28次/分。

神志清楚,—般情况好,咽红、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初步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惊厥。

问题:

针对该患者“体温过高”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测量,并记录。

(2)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头部、腋下及腹股沟处置冰袋冷敷或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每4h测量体温一次,并记录。

(3)遵医嘱给予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合并细菌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4)保持室内温度18--22℃,出汗后及时协助患儿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5)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大量出汗后应补足水分,给予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

(6)保持口腔清洁:

饭后喂少量温开水以清洁口腔。

(7)预防热性惊厥:

密切观察病情,有既往史的患儿,更要及时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预防性镇静剂。

(8)就地抢救,保持安静

15.病历摘要:

患儿小小,男,9个月。

因发热4天、吐泻2天入院。

查体:

T39.9℃,P140次/分,R42次/分。

精神差,时有烦躁、嗜睡。

体重7kg,前囟未闭合,稍隆起。

颈抵抗阳性,Kernig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肝脏肋下1cm。

实验室检查:

WBC19.7×109/L;脑脊液白细胞数2800×106/L,蛋白0.474g/L,氯化物、糖均降低。

初步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

问题:

针对该患者“体温过高”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或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

7、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8、遵医嘱给与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9、遵医嘱静脉补液。

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16.病例摘要:

产妇韩某,女,25岁,初产妇,产后40天,母乳喂养,出现右侧乳房胀痛,全身畏寒、发热。

查体:

T39.5℃,P93次/分,R21次/分,BP100/64mmHg,双侧乳头略内陷,右侧乳头皮肤破损,右乳外下侧皮肤红肿明显。

初步诊断:

急性乳房炎。

问题:

针对该患者“体温过高”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或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

7、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8、遵医嘱给与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9、遵医嘱静脉补液。

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18.病例摘要:

产妇徐某,女,30岁。

初产妇,产后第4天,出现发热,伴下腹阵痛。

体格检查:

T39.3℃,P98次/分,子宫底脐上一指,软,有压痛,会阴切口红肿,恶露量多,色暗红、臭味。

初步诊断:

产褥感染。

问题:

针对该患者“体温过高”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或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

7、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8、遵医嘱给与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9、遵医嘱静脉补液。

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29.病例摘要:

孕妇田某,32岁,经产妇,3天前自然分娩一女婴,现出现发热,伴双乳胀痛。

体格检查:

T39.0℃,P102次/分,子宫底脐下2指,无压痛,会阴切口红肿,恶露量多,色暗红、腥味。

双乳肿胀,有硬结。

问题:

针对该产妇“体温过高”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或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

7、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8、遵医嘱给与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9、遵医嘱静脉补液。

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47.病历摘要:

患者许某,女,36岁。

尿频、尿急、尿痛3天。

今晨自感发热,精神萎靡,来院就诊,门诊查体:

T39.5℃,P100次/分,R24次/分,BP110/80mmHg。

实验室检查:

WBC1.0×109/L;尿液浑浊,WBC(+++),RBC(+)。

入院后测T38.2C,排尿10余次,量约800ml。

主诉小便时有疼痛。

初步诊断:

急性尿路感染。

问题:

针对该患者“体温过高”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高热病人应卧床休息。

(2)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3)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

(4)观察体温的变化,若高烧持续不退或体温升高,应报告医生

(5)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6)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和停用抗生素五日后留取尿标本。

56.病历摘要:

患者孙某,男,57岁。

2天前突然畏寒,发热,剧烈咳嗽,伴胸痛入院。

1周前曾患“感冒”,咳嗽一直未愈。

查体:

T40ºC,P108次/分,R26次/分,Bp90/60mmHg。

患者神智清楚,精神萎靡,痛苦面容。

听诊:

肺泡呼吸音减弱,左下肺闻及湿啰音。

实验室检查:

WBC20×109/L,N80%。

胸部X线:

左肺下叶有炎性浸润影。

初步诊断为肺炎球菌肺炎。

问题:

针对该患者“体温过高”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嘱病人应卧床休息,协助病人采取高枕卧位。

(2)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1500至2000ml。

(3)鼓励病人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

(4)注意保暖,适当增加被褥。

(5)高热时遵医嘱物理降温,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防止大量出汗和虚脱。

(6)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7)健康知识指导,出现高热,心率增快,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58.病历摘要:

患者孙某,男,29岁。

2天前在田间劳动遭雨淋后发热、头疼、咳嗽、胸痛。

入院后主诉:

全身无力,痰多。

查体:

T40.8℃,P118次/分,R24次/分,BP110/76mmHg;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听诊右下肺湿啰音;实验室检查:

WBC18×109/L,N89%;X线检查:

右下肺片状模糊阴影。

初步诊断:

右下肺炎球菌肺炎。

问题:

针对该患者“体温过高”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嘱病人应卧床休息,协助病人采取高枕卧位。

(2)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1500至2000ml。

(3)鼓励病人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

(4)注意保暖,适当增加被褥。

(5)高热时遵医嘱物理降温,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防止大量出汗和虚脱。

(6)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7)健康知识指导,出现高热,心率增快,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71.病历摘要:

患者李某,女,39岁。

今天上午在烈日下田间劳作三小时后,突感头晕,头胀、头痛、恶心。

回家后出现发热、面红、心慌气短而入院。

查体:

T40.2℃,P126次/分,R24次/分,BP96/62mmHg,神志恍惚,呼之能醒,颜面潮红;心率快、律齐。

初步诊断:

中暑。

问题:

针对该患者“体温过高”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或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

7、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8、遵医嘱给与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9、遵医嘱静脉补液。

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83.病历摘要:

患者田某,女,42岁。

3日前全身多处烧伤,送当地医院,给予清创、输液、抗感染等治疗。

今日上午转入我院。

查体:

T39.8℃,P110次/分,R24次/分,BP110/80mmHg,神志清楚,心肺正常,左上肢、腹部等多处深Ⅱ度烧伤,面积达40%,实验室检查:

WBC15.6×109∕L,GR85.4%。

问题:

针对该患者“体温过高”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或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

7、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8、遵医嘱给与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9、遵医嘱静脉补液。

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89.病历摘要:

患儿豆豆,女,10岁。

平素体弱。

体育课时摔伤,未见明显异常。

3天后左下肢局部红肿、疼痛,寒战高热,活动受限入院。

查体:

T39.5℃,P120次/分,R28次/分,BP100/60mmHg;实验室检查:

WBC10×109/L。

MRI显示左下肢胫骨中段广泛骨质破坏及骨膜反应,髓腔内病灶及周围软组织见不均匀斑片状强化。

初步诊断: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问题:

针对该患者“体温过高”的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或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

7、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98.病历摘要:

患者陈某,女,54岁。

右上腹间歇性疼痛10余年,加重1周,伴畏寒发热及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查体:

T39.5℃,P104次/分,R24次/分,BP8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烦躁不安,巩膜黄染,呼吸稍急促;肺部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平,肝肋下1cm,边缘钝,有轻触痛;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