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0787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docx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教学内容说明

北京师范大学朱汉国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模块共设有9个专题: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在上述专题中,前五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后四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世界历史中不同发展阶段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

九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的主要学习内容。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由于学时的限制,我们要事无巨细的学习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

我们选取的九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则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力图通过这九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宗法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皇帝制度的创立郡县制

(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监察制度选官制度

(4)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明内阁制清军机处

本专题讲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上起先秦,下讫明清,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在不同阶段的重要内容及演变过程,认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影响。

本专题的重点与难点是:

1.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如何理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及其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形成:

皇帝与三公九卿(君权与相权);郡县制(中央与地方)

(2)影响:

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官僚政治的形成;君主专制独裁。

3.如何理解从汉到元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行政机构的变化;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监察制度的发展;选官制度的变化。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2)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3)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抗日斗争抗战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本专题讲授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内容包括近代前期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日军侵华的罪行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主要史实。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理解民族团结对于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如何把握“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问题的深度和宽度?

2.如何讲授中国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内容?

讲授中国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简单地罗列一些史实显然是不够的。

那么,如何来讲授呢?

我认为应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应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

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

第二,应选择典型案例来讲授。

教材中涉及的事件,“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无论是政府官兵,还是普通百姓,都是中国近代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一些典型例子。

讲授这些典型例子,不仅仅要了解他们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过程,更重要的是体会他们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材选择的这些典型例子,所体现的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都是有其特定含义的。

“三元里抗英”,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土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扰斗争的壮丽诗篇。

3.如何评价国共在抗日斗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4.如何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

“探讨”其“历史地位”,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去思考:

一是“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意义”;二是“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经验”。

抗日战争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

1、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弘扬。

3、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4、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抗战的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5、抗日战争胜利,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

这就是坚持团结,共同抗敌。

抗日战争的胜利,向我们昭示了这条经验。

在中共倡导、推动并坚持和发展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是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人民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加快了抗日战争决定性胜利的进程。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完全可以说是团结抗战的结果。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失败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起义红军长征国共合作抗日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

本专题讲授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包括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通过讲授,要使学生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本专题中,由于抗日战争已在前一个专题讲授,这一部分抗战内容的教学可从简。

本专题的重点难点:

1.如何来讲太平天国。

2.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成败。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成功的标志: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

•创建了中华民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如何理解失败?

说辛亥革命又是失败了,这同前面所说的是不是自相矛盾?

不是。

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没有能从根本上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中国的统治,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

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

中国仍是一个贫穷、落后、分裂、混乱的国家。

从这个意义上,人们不能不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辛亥革命的失败,同样也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导致失败的原因,除客观的力量对比悬殊以外,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所代表的社会力量还很薄弱,政治上也不成熟,确实存在严重的弱点:

1、他们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政治纲领,许多人在推翻清朝政府以后便以为大功已经告成,失去了继续前进的明确方向。

2、他们没有发动并依靠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人民,因而在强大的旧势力面前便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找不到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力量源泉。

3、他们没有形成由一大批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党,作为革命队伍的核心力量,因而难以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中顽强地进行坚韧不拔的斗争。

在当时还不成熟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做不到的。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及其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践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提出

(4)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谈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1992年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本专题讲授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历程,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初期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历程,“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及其深刻教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以及“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与实践。

通过讲授,要让学生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艰巨性和必要性,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对于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3)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在联合国中的外交活动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外交活动

本专题讲授的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包括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及其重大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实践、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活动。

通过讲授,要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方面走过的基本历程及其重要成就,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理解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希腊的城邦制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梭伦改革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

(3)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罗马法的内容和作用

本专题讲授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包括希腊文明的产生、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及其作用。

通过讲授,要求学生理解民主制度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认识民主制度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认识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作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法国与德国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本专题讲授的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主要包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和法国的共和制。

要求学生通过认识他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来认识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代议制的多样性,评价代议制的作用。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意义《共产党宣言》

(2)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的成立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及其意义

本专题讲授的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通过讲授,要让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看待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在教学过程中,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及其意义”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与中国现代史的有关内容结合起来讲授。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1)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3)两极格局的瓦解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欧盟的成立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区域性集团的形成印度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专题讲授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主要包括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级化趋势的发展和两级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内容。

通过教学,要求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确评价两极格局和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