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080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送元二使安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送元二使安西.docx

《送元二使安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元二使安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送元二使安西.docx

送元二使安西

1、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教学目标:

1、背诵。

2、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wèichéngzhāoyùyìqīngchén 

渭城朝雨浥轻尘,

kèshèqīngqīngliǔsèxīn 

客舍青青柳色新。

quànjūngēngjìnyībēijiǔ 

劝君更尽一杯酒,

xīchūyángguānwúgùrén 

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见《鹿柴》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元二:

作者的朋友。

二,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使:

奉命出使。

  安西:

当时是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渭城:

地名,在今西安西北,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此送别。

  浥:

湿润。

  客舍:

旅店。

  柳色:

既是指初春嫩柳的颜色,又因为“柳”与“留”谐音,也暗示对朋友的留恋不舍。

  更:

再。

  阳关:

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因位于玉门关之南而名阳关。

古诗今译

  早晨的细雨润湿了渭城浮尘,旅馆中看到嫩柳的青翠清新。

我劝您再多饮一杯离别的酒,出阳关西行就再遇不到老朋友了。

名句赏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首差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

前两句,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和地点。

初春的早晨,一场细雨使尘埃落定,空气变得湿润清凉;从渭城的客舍放眼看去,到处是青青的柳色,一片生机盎然。

诗中用“浥”字形容雨湿尘埃,用“新”字形容柳色翠嫩,准确生动地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而柳色的“柳”与留恋的“留”谐音,更表达出诗人对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

后两句写在送别的酒席上,诗人劝他多饮几杯,因为从渭城西行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熟悉的朋友了,何况此行的目的地,是比阳关更遥远的安西呢?

这两句,字面上似乎只是劝酒,实际上却是衷心地祝愿着好友,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

诗中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三、背诵

2、别董大

高 適

教学目标:

1、背诵。

2、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iānlǐhuángyúnbáirìxūn 

千里黄云白日曛,

běifēngchuīyànxuěfēnfēn 

北风吹雁雪纷纷。

mòchóuqiánlùwúzhījǐ 

莫愁前路无知己,

tiānxiàshuírénbùshíjūn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高適(702-765),唐代诗人。

字达夫,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人。

性格落拓,不拘小节。

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注词释义

  董大:

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善弹琴。

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曛:

昏黄。

太阳落山时的余光。

  知己:

知心朋友。

  识:

赏识。

  君:

您。

这里指董大。

古诗今译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

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名句赏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前两句写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

如此荒凉的时候各奔一方,自然容易伤感,但此诗的情调却明朗健康。

后两句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会示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物呢?

这两句,既表达了彼此这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

送别诗能够写得如此豪迈向上,实在难得。

三、背诵

3、赠汪伦

李 白

教学目标:

1、背诵。

2、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lǐbáichéngzhōujiāngyùxíng 

李白乘舟将欲行,

hūwémànshàngtàgēshēng 

忽闻岸上踏歌声。

táohuātánshuǐshēnqiānchǐ 

桃花潭水深千尺,

bùjíwānglúnsòngwǒqíng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汪伦:

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踏歌:

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桃花潭: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不及:

比不上。

古诗今译

  李白坐船正准备出行,忽然听到岸上的以脚踏为节拍的唱歌声。

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名句赏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

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

前两句叙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

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

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

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三、背诵

4、独坐敬亭山李 白

 教学目标:

1、背诵。

2、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zhòngniǎogāofēijìn 

众鸟高飞尽,

gūyúndùqùxián 

孤云独去闲。

xiāngkànliǎngbùyàn 

相看两不厌,

zhǐyǒujìngtíngshān 

只有敬亭山。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敬亭山:

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山上旧有敬亭。

  闲:

悠闲。

  两不厌:

诗人把山拟人化了,觉得自己与敬亭山互相看不够。

厌,满足,厌倦。

古诗今译

  成群的鸟儿高飞无踪影,一片云儿独自飘去悠然。

和我终日相对却看不够的,只有闲静的朋友敬亭山。

名句赏析

  首小诗是李白在政坛上遭到打击以后,第二次漫游安徽宣城时所作。

前两句写眼前景,借“高飞”的“众鸟”和“独去”的“孤云”,创造出一个孤寂清幽的意境,寄托了诗人超脱现实、追求心灵平静的愿望。

后两句将山人格化,说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真正的知己,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世态炎凉的厌恶之情,在这两句看似平淡的诗句里得到了含蓄的表达。

三、背诵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教学目标:

3、背诵。

4、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gùrénxīcíhuánghèlóu 

故人西辞黄鹤楼,

yānhuāsānyuèxiàyángzhōu 

烟花三月下扬州。

gūfānyuǎnyǐngbìkōngjìn 

孤帆远影碧空尽,

wéijiànchángjiāngtiānjìliú 

惟见长江天际流。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黄鹤楼:

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

  之:

往,去。

  广陵:

扬州的旧名。

  西辞:

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烟花:

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下:

沿江顺流而下。

  惟:

只。

  天际:

天边。

古诗今译

  老朋友离开西边黄鹤楼,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扬州。

孤帆远去在水天尽头,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

名句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首诗前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来。

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西辞”,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

诗中没一个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

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三、背诵

6、秋浦歌李 白

教学目标:

1、背诵。

2、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báifàsānqiānzhàng 

白发三千丈,

yuánchóusìgècháng 

缘愁似个长。

bùzhīmíngjìnglǐ 

不知明镜里,

héchùdéqiūshuāng 

何处得秋霜。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秋浦:

在今安徽贵池西南,那里有秋浦河。

  缘:

因为。

  个:

这样的意思。

  秋霜:

形容头发像秋霜一样的。

古诗今译

  白头发已经长到了三千丈长,因为忧愁才有这样长。

不知镜子中的我啊,从哪里来的满头秋霜。

名句赏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内心深长的愁绪。

前两句出语天真,白发竟然有“三千丈”那么长,在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如此夸张的描写,却把作者内心的愁苦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后两句水到渠成,用“不知”两字写出一种惊奇和叹惜,年华逝去的感慨得到深刻的抒发。

“秋霜”两字用语自然,但却发人深思。

如果不是仙才,根本作不出这样的诗!

三、背诵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教学目标:

1、背诵。

2、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jiànwàihūchuánshōujìběi 

剑外忽传收蓟北,

chūwéntìlèimǎnyīshāng 

初闻涕泪满衣裳。

quèkànqīzǐchóuhézài 

却看妻子愁何在,

mànjuǎnshīshūxǐyùkuáng 

漫卷诗书喜欲狂。

báirìfànggēxūzòngjiǔ

白日放歌须纵酒,

qīngchūnzuòbànhǎohuánxiāng

青青作伴好还乡。

jìcóngbāxiáchuánwūxiá

即从巴峡穿巫峡,

biànxiàxiāngyángxiàngluòyáng

便下襄阳向洛阳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词释义

  官军:

唐王朝军队。

  收:

收复。

  河南河北:

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

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

今河北省北部。

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

乍听到。

  涕泪:

眼泪。

  却看:

回头看。

  漫卷:

胡乱地卷起。

  纵酒:

纵情饮酒。

  青春:

春天。

指春光明媚。

  巴峡:

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

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

在今湖北襄樊。

古诗今译

  在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没有了愁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禁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且纵情饮酒,明媚的春光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走巴峡穿巫峡,然后经襄阳而转向那旧都洛阳。

名句赏析——“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是杜甫52岁流落到梓州时被称为生平第一首快诗的佳作。

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

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

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

后人说:

此诗句句有喜悦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如此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三、背诵

8、赠花卿杜 甫

  教学目标:

3、背诵。

4、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jǐnchéngsīguǎnrìfēnfēn 

锦城丝管日纷纷,

bànrùjiāngfēngbànrùyún 

半入江风半入云。

cǐqǔzhǐyīngtiānshàngyǒu 

此曲只应天上有,

rénjiānnéngdéjǐhuíwén 

人间能得几回闻。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花卿:

即花敬定,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功。

卿是对男子的美称。

  锦城:

指成都。

成都旁有锦江,所以称成都为锦城。

  丝管:

弦乐和管乐,此处泛指音乐。

  纷纷:

多而乱的样子。

这里指看不见、摸不着的乐曲。

  闻:

听到。

古诗今译

  锦成里日日飘荡着美妙乐声,一半江风吹散一半袅袅入云。

这悠扬曲调莫非是神仙演奏,在凡俗的人间能够几回听闻。

名句赏析——“半入江风半入云。

  这首绝句是为赠送花敬定而作,内容是赞美花家所演奏的音乐。

其中“半入江风半入云”是点睛之句,它不但写出了音乐从城中向空中、向郊外的弥漫,写出了花家音乐的繁盛,更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描摹了抽象的音乐之美。

那流淌不息的江水,江上柔媚的清风,以及袅袅婷婷的行云,给人一种流畅、轻柔、悠扬的感觉,使人联想起“行云流水”、“响遏行云”这样的词语,这些都加深了人们对所描写的音乐的感受。

后两句感叹这样的音乐只应天上才有,人间难得一听,直接给音乐以无可比拟的赞誉。

整首诗围绕音乐,或作具体形象的描述,或记述自己的遐想,有虚有实,巧妙地写出了音乐的美妙动听。

三、背诵

9、江南逢李龟年杜 甫

教学目标:

1、背诵。

2、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qíwángzháilǐxúnchángjiàn 

岐王宅里寻常见,

cuījiǔtángqiánjǐdùwén 

崔九堂前几度闻。

zhèngshìjiāngnánhǎofēngjǐng 

正是江南好风景,

luòhuāshíjiéyòuféngjūn 

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李龟年:

唐代著名歌唱家,安史之乱后流落到江南。

  岐王:

名李范,唐睿宗的第四个儿子,受封岐王,喜欢结交各样朋友,接待各种人士。

  寻常:

经常。

  崔九:

名崔涤,任殿中监、秘书监等官职,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臣。

也喜欢结交待友。

九,在兄弟中排行的顺序。

  江南:

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

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君:

您。

这里指李龟年。

古诗今译

  在岐王宅里经常看见您,在崔九堂前数次听到你的歌声。

而今江南已是风景如画,在这落花时节又碰见您。

名句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是一个受到皇帝特别优待的著名歌唱家,但在安史之乱后,却流落江南,只是在酒席上为人演唱。

当时杜甫自己也经历了落第失子的磨难,晚景凄凉。

这一相会不能不使杜甫感慨万千。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不但有开元盛世的繁荣,也有年轻杜甫的充满了浪漫情调的生活和理想,而这一切随着岁月的流逝,都已成为过去而荡然无存。

“寻常见”、“几度闻”,流露出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眷恋之情,也流露出了希望破灭后的哀怨。

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了眼前的现实,所以,即使是在景色秀丽的江南,而诗人所看到的只是花瓣的飘零,它象征着这个美丽的春天已经永远地消失。

这首短小的绝句包含国势哀变、人世沧桑,而看起来自然流畅,毫无痕迹,显示了极为高超的艺术功力。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富有时代生活的二十八字。

因此,本诗被推举为杜甫七绝的压卷之作。

三、背诵

10、绝 句

杜 甫

教学目标:

1、背诵。

2、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chírìjiāngshānlì 

迟日江山丽,

chūnfēnghuācǎoxiāng 

春风花草香。

níróngfēiyànzǐ 

泥融飞燕子,

shānuǎnshuìyuānyāng 

沙暖睡鸳鸯。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迟日:

春天的太阳。

《诗经》里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

  融:

暖和。

泥融:

泥巴融化又软又湿。

古诗今译

  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

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

名句赏析——“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如画的景色。

前两句对大好的春光作概括的描写,短短的十个字囊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去体会、感受春天的美好。

后两句则集中笔墨写燕子和鸳鸯。

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飞翔,衔泥筑巢,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印象;而鸳鸯却相互依偎着,在两幅生动的小景,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极其恰当地渲染出春意盎然、自然和谐的欢乐融和气氛,表达出诗人的兴奋快乐之情。

三、背诵

11、江畔独步寻花杜 甫

教学目标:

1、背诵。

2、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huángsìniángjiāhuāmǎnxī 

黄四娘家花满蹊,

qiānduǒwànduǎyāzhīdī 

千朵万朵压枝低。

liúliánxìdiéshíshíwǔ 

留连戏蝶时时舞,

zìzàijiāoyīngqiàqiàtí 

自在娇莺恰恰啼。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独步:

独自散步。

  黄四娘:

“娘”或“娘子”是唐代惯用的对妇女的美称。

  蹊:

小路。

  留连:

因喜欢而不愿离去。

  自在:

自由自在。

  恰恰:

唐代人的口语,正好。

古诗今译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寺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名句赏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

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

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

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诗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

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

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1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rìmòcāngshānyuǎn 

日暮苍山远,

tiānhánbáiwūpín 

天寒白屋贫。

cháiménwénquǎnfèi 

柴门闻犬吠,

fēngxuěyèguīrén 

风雪夜归人。

  

作者背景

  刘长卿(726-790),唐代诗人。

字文房,祖籍河间(今河北河间),自小生长在洛阳。

自视为洛阳人。

他的诗工秀委婉,格调清淡,很有韵味自称五言长城。

注词释义

  苍:

青色。

  白屋:

指贫穷人家的房屋,屋顶常用白茅草覆盖,或用木板而不涂油漆。

  柴门:

篱笆门。

  闻:

听。

  吠:

狗叫。

古诗今译

  傍晚路经远方苍山下,天寒茅草板房更清贫。

敲响柴门听见了狗叫,我是风雪夜投宿的人。

名句赏析——“风雪夜归人。

  这是诗中有画,画中见情的四句诗。

叙写诗人在一个风雪的冬日远游芙蓉山夜间投宿到一户贫农家的情景。

前两句寥寥数语,点明了时间是冬日的傍晚,地点是苍山的脚下,而且通过房屋的“贫”与天气的“寒”相互映照,生动刻画了这户人家的清贫境况。

后两句转而叙写自己冒着风雪前来叩门求宿,引得狗叫起来。

全诗简练含蓄,写到此处悄然而止,没有再进一步交待主人开门、自己进屋以后的种种场面,而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回味。

 

寻隐者不遇贾 岛

  

sōngxiàwèntóngzǐ 

松下问童子,

yánshīcǎiyàoqù 

言师采药去。

zhǐzàicǐshānzhōng 

只在此山中,

yúnshēnbùzhīchù 

云深不知处。

  

作者背景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

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诗以五律见长,注重字句锤练,刻意求工。

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注词释义

  隐者: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不遇:

没有见到。

  言:

回答说。

  云深:

指山中云雾弥漫的深处。

古诗今译

  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他说师傅已上山采药去。

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山高云深不知在何处。

名句赏析——“云深不知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