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678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8 大小:1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8页
亲,该文档总共1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1、神话: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语),是远古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它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自然神和神话了的英雄人物。

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我国古代有丰富的神话,但保存下来的极少,主要见于《山海经》《淮南子》等。

神话的功能

神话内容

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上古神话的散失演化

上古神话对文学的影响

2、山海经:

我国一部最古的地理书,主要记载古代传说中的地理知识,成书于春秋、战国之时,秦汉间又有附益。

现有晋郭璞注本,全书共十八卷,约三万一千字。

书中记述各地山川、道里、部落、物产、民俗等情况,多及异物灵怪,充满了神奇色彩,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宝库。

3、诗三百: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共有305篇,称为“诗三百”或“诗三百篇”,是举其成数作《诗经》的代称。

收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最后成书,公元前6世纪。

到西汉初年,诗三百篇被奉为经典,才尊之为《诗经》。

《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诗和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

有“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①献诗说:

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

据《国语》、《左传》等先秦等古籍记载,《诗经》主要来自公卿列士的献诗,公卿列士通过献诗的方式进行讽谏或赞颂。

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大雅》《小雅》和《国风》中的许多诗可能便是通过献诗的途径搜集出来的。

②采诗说:

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

汉代学者明确提出采诗说,认为周代有采诗制度,周王朝及各诸候国的乐官到民间采集诗歌,借以了解民情。

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可能是通过采诗的途径汇集起来的。

③孔子删诗说:

孔子删诗说最早出自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认为《诗经》原有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复,取可施于礼仪”,删定为三百五篇。

删诗说长生在汉代,在传统社会一直影响很大。

早在孔子的时代已有与今本《诗经》相近的诗三百篇的存在。

孔子对诗做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

但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孔子删诗说不够可靠。

4、风雅颂

这是《诗经》内容的分类,最早见于《荀子

儒效》。

“风”也称“国风”,“风”是乐歌曲调的意思,“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卫、王等十五个地区的乐歌,共160篇。

“雅”即正,朝廷正乐。

是西周王畿的乐调,包括“大雅”“小雅”两部分,“大雅”31篇,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74篇,作者上层贵族、下层贵族、地位低微者。

“颂”是宗庙祭祀乐,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音乐特点的形成,与其用途和地域的特点也密切相关,而不同特点的音乐,应用场合也不同,风雅颂最初只是一种音乐分类,在流传中,也有了内容的区别。

5、四家《诗》:

指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和古文“毛诗”。

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

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

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

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6、变风、变雅

《诗大序》将《风》《小雅》《大雅》各分为正、变。

“正风”“正雅”是两周王朝兴盛时的特点,“变风”“变雅”则是西周王朝衰落之后的作品,所谓“王朝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郑玄《诗谱》将十五国风中的《周南》《召南》列为“正风”,其余十三国均为“变风”。

将《小雅》中《鹿鸣》至《菁菁者x》十六篇,《大雅》中《文王》至《卷阿》十八篇列为“正雅”,其余则都属“变雅”。

正变说反映了汉儒将作品与政治,社会历史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阐释的批评方法。

或讽刺不劳而获,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作者以诗来针砭时政和社会弊端,感叹身世遭遇。

大雅中

小雅中

国风中

7、赋比兴:

与风雅颂合成为诗之“六义”。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赋比兴是《诗经》广泛运用的形象化手法,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三种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

 

8、六义

《毛诗大序》总结了《诗经》的艺术经验,把《周礼

春官大师》中的“六诗”说发展为“六义”说。

其云: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风雅颂是对《诗经》的分类,而赋比兴是对《诗经》表现方法的归纳。

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文

大序》“诗有六义”句《疏》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焉,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这就是所谓“六义”的由来。

9、四始说

始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认为《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此四始是指《风》、《小雅》、《大雅》、《颂》四者的开始。

《毛诗序》也提到“四始”,认为《风》、《小雅》、《大雅》、《颂》四者为王道兴衰之所由始。

10、二南

包括《诗经》中的《周南》、《召南》。

周南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域,召南是召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域,二南包括长江、汉水、汝水流域的诗歌。

北宋苏辙等人认为,《诗经》分风、雅、颂、南四类,《周南》、《召南》应当从《国风》中独立出来,今人多不取此说。

笙诗:

又称“六笙诗”,指《诗经

小雅》中的《南X》《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田仪》六篇,有声无辞,据《礼仪》记载,这六篇都以笙奏,故名笙诗。

《诗经》的内容

 

《诗经》现实精神

 

《诗经》艺术特点

 

《诗经》地位、影响

 

11、春秋三传:

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历史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又简称《三传》。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相传作者为左丘明,难以考证。

《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作者是齐人公羊高,《谷梁传》又名《春秋谷梁传》或《谷梁春秋》,作者是鲁人谷梁赤,《三传》中《左转》的成就最高,《公羊传》和《谷梁传》侧重阐发《春秋》经义,叙事较少,以议论为主。

二书文学价值不能与《左传》并论,但在经学史、思想史、学术史上都有深远影响。

12、春秋笔法:

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

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于准确,浅显平实,表现出修辞学的发展,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严格的倾向性,也产生了消极作用,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为春秋笔法。

13、楚辞:

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其本义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场”(宋黄伯恩《翼骚序》),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大的区别。

直接渊源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它突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句式以六字为基本句式,并大量运用语气词“兮”,形式自由,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表现楚国的风俗民情,又吸收楚地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浪漫主义情调。

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

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汉代人还普遍吧楚辞称为“赋”。

由于楚辞和汉代赋作之间的渊源关系,所以屈原赋又有“屈赋”之称。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

①创造新的诗歌样式

②突出表现浪漫的精神气质

③象征手法

楚辞章句

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完成的《楚辞》注本,西汉成帝时,刘向辑“楚辞”十六卷二十五篇,东汉王逸增入已作《七思》一篇,或《楚辞章句》十七卷,并为之作注,在资料训诂方面,多有依据。

保存了不少汉代的旧说。

风骚

《诗经》和《楚辞》代称,《国风》和《离骚》分别是《诗经》和《楚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高峰,成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流派的典范。

“风骚”的优良传统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极为深远。

14、九章:

《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九篇作品。

“九章”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

《九章》的内容与《离骚》基本接近,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较之《离骚》具有更多的纪实性。

艺术上主要采取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手法,所表现的较为直接奔放,浪漫色彩则略逊于《离骚》。

15、《九歌》

背景

内容

 

艺术上:

 

16、“美政”理想:

屈原“美政”理想的主要内容就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

首先,国君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国家。

其次,应该选贤任能,罢黜奸佞。

另外,修明法度也是其“美政”的内容之一。

总之,相对于楚国的现实而言,屈原的“美政”理想更加进步,并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向。

18、“香草美人”: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

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造,但它们又是与楚国地方文化紧密相关的。

这些较为原始的楚地民间文化中的文学意象不但被屈原借以描述现实,同时也帮助屈原进入古代神话或原始宗教的情境之中,通过对来自历史和人类心灵深处的自由和激情的体验,达到对现实的超越。

18、《天问》

《天问》是一篇“述往事、思来者”的咏史诗。

以咏史为内容,而史与论兼备,情与理相融。

全诗全用问句结撰而成,共计172个问题。

前部分是就自然界发问,是关于宏观宇宙和宇宙观的问题。

后部分就人世间历代兴亡发问。

关于《天问》的主旨主要有三种说法:

舒愤说、诘问说、究理讽谏说。

《天问》表示了对天命的怀疑、不肯迷信盲从的态度。

现实政治态度;强烈的情感色彩;特点

19、屈原的影响

节操、精神:

①中国封建社会正直士子都经历的,受到认同

②突破儒家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

 

20、宋玉《九辩》

内容

 

秋景描写

 

风格

 

21、淮南子:

是西汉皇室贵族淮南子刘安招门客编成,共21篇,十几万字。

是两汉一部大著述。

原称《淮南鸿烈》,“鸿”是广大之意,“烈”是光明之意,作者自以为此书包含广大光明的道理,可出于诸子百家之上,为汉代治国法典,实际是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来说理,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特点:

⑴铺张扬厉

⑵浪漫色彩

 

22、庄骚

《庄子》和《楚辞》的并称,语出唐代韩愈的《进学解》。

《庄子》是我国第一部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散文著作,与屈原《楚辞》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其相似之处,故庄骚并称。

23、贾谊

《新书》类别

特点

做法

《过秦论》对比

气势来自

政论文特点

 

24、“发愤著书”说

“发愤著书”出自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中,他认为,《周易》《春秋》《离骚》《诗三百》等著作的作者们,都是在遭遇不幸,“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情况下,为了把自己的主张想法表达出来,留传后世,以求后世的理解,才“发愤”从事著述的。

司马迁的意思主要是说痛苦和不幸恰可以激励作者的志向,坚定他们“立言不朽”的决心,成为写作的动力,而不是说以愁怨悲愤倾诉于作品之中,因此与后人的某些意见,如韩愈的“穷苦之言易好”,还是有区别的。

但这一提法对后世文学批评是有影响的。

(一方面继承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另一方面也符合于对黑暗现实极其愤慨的特点。

司马迁把修史和自己的身世之叹练习在一起,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分,许多人物传记中都蕴含着作者的寄托。

25、结构分类:

十二本纪

十表

八书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26、互见法

司马迁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有的是用多维透视的方法,即在一篇传记中同时写出人物性格的几个侧面,如项羽;有时则采用旁见侧出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的塑造。

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的传记中显示。

如写刘邦。

《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

《史记》选择安排材料,以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方法,可分为有无互见和详略互见两类。

对某些人物的某些材料,在本传中未写,而在他传中写了,这是有无互见,对某些史实和某些人物的某些事迹,在一篇传记中详写,在其他传记中则略写,这是详略互见。

采用互见法,有时是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有时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多面性。

《史记》的叙事艺术:

①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

②因果关系探索展示

③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能力

《史记》的人物刻画:

①人物传记覆盖面广

②个性和共性的展现

③刻画人物手法

《史记》的风格特征:

①雄深雅健的风格

②浓郁的悲剧气氛

③传奇色彩

《史记》的地位:

①纪传体史学奠基之作,传记文学开端

②先秦文学传统继承和融合

 

《史记》的影响:

①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②散文、小说、戏剧与它的渊源关

27、汉赋(新体赋、骚体赋)

新体赋由骚体的楚辞演化而来。

屈宋等作家的楚辞富于楚国的地方特色,是一种形式自由,句法散文化,以批判现实,抒发个人愤懑感情为主的诗歌体裁。

新体赋首先在内容上改革为帝王的歌功颂德,劝百而讽一,形式上则改变楚辞句中多用虚词,句末多用语气词的句式,进一步散体化,成为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

新体赋的根本特色,就是以铺张为能事,以适应统一帝国的需要。

所以刘勰说: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文心雕龙诠赋》)。

新体赋的散文化以及经常使用排比整齐的句法,都与这一根本特色有关。

与汉人所称的“楚辞”为“赋”分开。

28、骚体赋

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

骚体赋的大都是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抒发一种“不得帮闲的牢骚”。

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服鸟赋》等。

骚体赋创作从未间断,与汉大赋一明一暗,淮南小山《招隐士》,司马相如《大人赋》《长门赋》等,另外还有一系列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九怀》《九思》《九叹》等,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虽然规模未大,却具备了独有的格局,与大赋中的“七体”互相辉映,是为“九体”。

29、散体大赋

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师承屈原、宋玉及《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

它的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思想倾向比较空泛,艺术形式过于简单僵化。

散体大赋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作品篇幅巨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

从形式上来说,它更像散文,直接继承了先秦散文。

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

30、七体

赋的体裁之一,其特点是通过虚设的主客反复问答,按“始邪末正”的顺序铺陈七事,这种赋体由枚乘首创,典型作品即《七发》。

《七发》的结构形式引起后世很多人模仿,如傅毅有《七激》,张衡有《七辩》,马融有《七广》,曹植有《七启》,徐干有《七喻》,张协有《七命》等等,以至于《文选》于赋体之外,特立“七体”,所以“七体”始于枚乘的《七发》,而各称始见于《文选》。

(在赋中形成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号为“七体”。

 

贾谊的骚体赋创作:

《吊屈原赋》

《鵩鸟赋》

体制

梁园文学群体:

枚乘《七发》:

①对先秦文学的借鉴

②逐步盘升手法的运用

③移步换行和铺夸手法的运用

④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司马相如《子虚赋》

《上林赋》文学意义:

⑴内容:

①帝国形象的塑造

②一统观念的弘扬

③时代精神的体现

⑵形式:

①按时空顺序和以类相缀兼用的铺陈方法

②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与夸张笔法的融通

③句法灵活多变,句式长短不一

扬雄:

前期:

《蜀都赋》

四大赋:

《羽猎赋》《长扬赋》

《河东赋》

《甘泉赋》艺术成就

后期:

辞赋理论

31、乐府

乐府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是以楚声为主的曲调。

最初的是《安世房中歌》。

西汉乐府扩充和发展在武帝时期,组织文人创作,搜集各地歌谣,用于享宴、祭天。

武帝到成帝间昌盛,哀帝后汉代再没有乐府建制。

东汉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保存。

至梁沈约《宋书》,《乐志》收录两汉乐府诗众多,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汉书·艺文志》收西汉歌诗,基本都是乐府诗。

32,乐府诗在思想上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痛苦,如《病妇行》。

②反映战争徭役给劳动人民造成的灾难,如《十五从军征》。

③反映青年男女婚姻恋爱方面的问题,如《孔雀东南飞》。

④反映社会动乱给文人造成的忧惧漂泊之痛,如《西门行》。

 

两汉乐府诗表现的内容:

①对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②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③乐生恶死的愿望

两汉乐府诗的叙事手法:

①镜头选取

②故事情节完整曲折

③人物刻画各具特点

④叙事详略得当

⑤寓言诗

影响两汉乐府诗的:

楚声

北狄西域乐

五言歌谣

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

继而在唐代出现了不同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或“系乐府”。

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

因这两种诗歌的分支,最初也都配乐演唱的。

32、《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昭明文选》,作者为东汉时期已不可考的一些下层文人。

他们或直抒胸臆,或借题发挥,书法的大都是个人的厉害得失,怀才不遇,以及穷困潦倒的各种忧愤之情。

由于这些作品本无统一名称,但在内容风格上相近,萧统讲这些作品编在一起,题名为《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古诗十九首》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对后代具有很大影响,钟嵘说它“几乎一字千金”,亦被刘勰喻为“五言之冠冕”。

思想内容:

游子

思妇

艺术成就:

起兴发端

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语言明白晓畅、深衷浅貌

揭示人生哲理:

永远与有限的关系

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

忧郁与欢乐的关系

来去亲疏的关系

独特感受:

敏锐的节序感

微妙的空间感

深切的世态炎凉感

33、五言诗的起源发展

这种诗体在西汉多见于歌谣和乐府诗,文人五言诗在东汉开始大量出现,班固、张衡、秦嘉、蔡邑等,《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

34、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这一称谓包括了其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

这一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家,“三曹”“七子”和蔡琰是其中的代表。

他们都曾被卷入极度动乱的时代漩涡,生活和思想都有较大的变化。

一,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二,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反映社会动乱和抒写报国壮志的充实内容,慷慨悲凉的情辞和苍劲雄浑的风格形成了“建安风骨”,对魏晋南北朝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我国古典诗歌也从此摆脱了四言格局,完善了五言体制,开创了七言新体,这一时期,赋与散文也表现出新的面貌。

35、建安风骨

指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所谓“风”主要指建安诗歌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

两者结合指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刚健的特点。

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

这些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风骨,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建安风骨”,但他无疑是将建安文学作为风骨的典型来看待,后来钟荣在《诗品》中则直接用了“建安风力”一词。

“建安风骨”内涵:

⑴政治理想的高扬:

①慷慨

②悲风

⑵人生苦短的感叹:

①单纯的哀叹

②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

③努力突破天命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⑶强烈的个性表现:

①风貌

②诗体

③语言

⑷浓郁的悲剧色彩:

后世影响:

后世的作家在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和单纯的修辞之美,而强调文学的热情和内在的感染时,往往就标举“建安风骨”的旗帜,如陈子昂。

在文学发展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

代表作家:

曹植等

(《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哀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

36、曹植

创作:

前期:

理想、抱负、乐观、浪漫

后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激起的悲愤。

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

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

述志诗

游仙诗

风格: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这是锺嵘《诗品》中对曹植诗的评价。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

这一切都通过他凝聚在五言诗的创作上,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他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后世的认同:

谢灵运: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受到推崇的原因:

文采富艳

对无言诗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不幸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

37、正始文学(诗歌)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两晋立国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

后者又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