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4539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docx

136140语文阅读题天天练

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36-140)

136、乡村的瓦137、向日葵138、行吟阁遐想139、幸福和痛苦的领悟140、轩

乡村的瓦冯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

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

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

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

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

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

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

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

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

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

有一片瓦迷路了。

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

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

这称呼多气派啊!

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

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

乡村药谱如是说:

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

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

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

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

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

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

这叫归乡。

14.文中说: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4分)

15.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

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4分)

16.文中第六段写到:

“有一片瓦迷路了。

”为什么“瓦”会“迷路”?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6分)

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8分)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

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

(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4.(4分)“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15.(4分)①雨中的神韵与魅力;②对称之美;③团结与温情;④对乡村的坚守。

16.(6分)“迷路”的原因:

①对乡村的背弃;②被城市拒绝和抛弃。

意义:

表现现代人在追求新生活过程中的困惑,强调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不要丢掉过去美好的东西。

17.(8分)

(1)实写(“瓦松”名称及药用功能)、虚写(梦中“瓦松”)两方面。

原因:

与瓦“能冲洗出乡村旧事”形成呼应,更能表达出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

(2)表现“我”对“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亲切感;点明主题,表达“我”灵魂归乡的愿望。

向日葵

冯亦代

看到外国报刊登载了久已不见的梵。

高名画《向日葵》,以3900万美元的高价,在伦敦拍卖成交,特别是又一次看到原画的照片,心中怏怏若有所失者久之;因为这是一幅我所钟爱的画。

记得自己也曾经有过这幅同名而布局略异的复制品,是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买的。

有天在陕西南路街头散步,在一家白俄经营的小书店的橱窗里看到陈列着一幅梵。

高名画的复制品。

梵。

高是19世纪以来对现代绘画形成颇有影响的大师,我不懂画,但我喜欢他的强烈色调,明亮的画幅上带着些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感。

当下我花了四分之一的月薪,买下了这幅梵。

高的精致复制品。

我特别喜欢他的那幅《向日葵》,朵朵黄花有如明亮的珍珠,耀人眼目,但孤零零插在花瓶里,配着黄色的背景,给人的是种凄凉的感觉,似乎是盛宴散后,灯烛未灭的那

种空荡荡的光景,令人为之心沉。

我原是爱看向日葵的,每天清晨看它们缓缓转向阳光,洒着露珠,是那样的楚楚可怜亦复可爱。

如今得了这幅画便把它装上镜框,挂在寓所餐室里。

向日葵衬在一片明亮亮的黄色阳光里,挂在漆成墨绿色的墙壁上,宛如婷婷伫立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特别怡目,但又显得孤清。

每天我就这样坐在这幅画的对面,看到了欢欣,也尝至寂寞。

以后我读了欧文。

斯通的《生活的渴望》,是关于梵。

高短暂一生的传记。

他只活了37岁,半生在探索色彩的颠狂中生活,最后自杀了。

他不善谋生,但在艺术上却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虽然到死后很久,才为人们所承认。

我读了这本书,为他执著的生涯所感动,因此更宝贵他那画得含蓄多姿的《向日葵》。

我似乎懂得了他的画为什么一半欢欣、一半寂寞的道理。

解放了,我到北京工作,这幅画却没有带来;总觉得这幅画面与当时四周的气氛不相合拍似的。

因为解放了,周围已没有落寞之感,一切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但是曾几何时,我又怀恋起这幅画了。

似乎人就像是这束向日葵,即使在落日的余晖里,都拼命要抓住这逐渐远去的夕阳。

我想起了深绿色的那面墙,它一时掩没了这一片耀眼的金黄;我曾努力驱散那随着我身影的孤寂,在作无望的挣扎。

以后星移斗转,慢慢这一片金黄,在我的记忆里也不自觉地淡漠起来,逐渐疏远得几乎被遗忘了。

十年动乱中,我被谪放到南荒的劳改农场,每天做着我力所不及的劳役,心情惨淡得自己也害怕。

有天我推着粪车,走过一家农民的茅屋,从篱笆里探出头来的是几朵嫩黄的向日葵,衬托在一抹碧蓝的天色里。

我突然想起了上海寓所那面墨绿色墙上挂着的梵。

高的《向日葵》。

我忆起那时家庭的欢欣,3岁的女儿在学着大人腔说话,接着她也发觉自己学得不像,便嘻嘻笑了起来,爬上桌子指着我在念的书,说“等我大了,我也要念这个”。

而现在眼前只有几朵向日葵招呼着我,我的心不住沉落又飘浮,没个去处。

以后每天拾粪,即使要多走不少路,也宁愿到这里来兜个圈。

我只是想看一眼那几朵慢慢变成灰黄色的向日葵,重温一些旧时的欢乐,一直到有一天农民把熟透了的果实收藏了进去。

我记得那一天我走过这家农家时,篱笆里孩子们正在争夺丰收的果实,一片笑声里夹着尖叫;我也想到了我远在北国的女儿,她现在如果就夹杂在这群孩子的喧哗中,该多幸福!

但如果她看见自己的父亲,衣衫褴褛,推着沉重的粪车,她又作何感想?

我噙着眼里的泪水往回走。

我又想到了梵。

高那幅《向日葵》,他在画这画时,心头也许远比我尝到人世更大的孤凄,要不他为什么画出行将衰败的花朵呢?

但他也梦想欢欣,要不他又为什么要用这耀眼的黄色作底呢?

梵。

高的《向日葵》已经卖入富人家,可那幅复制品,却永远陪伴着我的记忆;难免想起作画者对生活的疯狂渴望。

人的一生尽管有许多波涛起伏,对生活的热爱却难以泯灭。

阳光的金色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前,这原是梵。

高的《向日葵》说出了我未能一表的心思。

(节选自《旷世的忧伤》)

18.综观全文,分析文章为什么以“向日葵”为题目。

(4分)

19.在读了梵。

高的传记后再看他的《向日葵》画,作者认为自己“似乎懂得了他的画为什么一半欢欣、一半寂寞的道理”,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4分)

20.①在解放后,作者丢弃了这幅画的复制品,认为“这幅画面与当时四周的气氛不相合拍”,那为什么过后又怀念起这幅画?

(3分)

②作者描述十年动乱中对农家向日葵的那份依恋,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3分)

2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以梵。

高名画《向日葵》的拍卖开头,以其被卖入富人家结尾,首尾呼应。

作者借此写出了《向日葵》的价值,并且表达了自己虽然不能拥有艺术品,却懂得欣赏艺术的满足感。

B.作者描写向日葵“转向阳光”,“即使在落日的余晖里,都拼命要抓住这逐渐远去的夕阳“,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的矛盾:

”努力驱散那随着我身影的孤寂“,却又觉得”在作无望的挣扎“。

C.“欢欣”与“寂寞”在《向日葵》这幅中分别表现为耀眼的色彩和行将衰败的形象,这也反映了梵。

高的不被理解和他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渴望,还表达丁作者对人生孤凄的体会和对生活的热爱。

D.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墨绿色的墙壁”,这一方面为《向日葵》明亮的色彩做衬托,一方面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尤其是自己被谪放到劳改农场时,“连自己也害怕“的”惨淡心情“。

E.作者写在劳改农场时,绕道去看一朵日渐衰败的向日葵,写果实成熟时农民一家的欢欣,既表达了自己在艰难环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又推进了文章,写出了向日葵这一形象的深层含久。

参考答案

18.向日葵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与作者不同人生阶段以及作者对人生人生的感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作者也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寄寓在“向日葵”这一形象之中。

19.画面上强烈的金黄反映出画家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喜悦;画面上流露出的淡淡哀愁和寂寞,也是画家因无人理解而产生的内心寂寞的体现。

20.①集体的氛围替代不了内心主观的感受,人的孤独感并不会因环境变化而彻底消失。

②作者亲身的经历使更加体会出了梵。

高画中所表现的内涵,极度孤独中的作者同样也像梵。

高那样热爱生活。

21.CE(A作者懂不懂艺术不是文章表达的重点,分析没有根据;B分析与文中的描写对应不上,原句并未表现矛盾心理;D将“墨绿色的墙壁”解释为作者内心的寂寞比较牵强,与作者谪放时的心情联系在一起更是生拉硬扯。

行吟阁遐想

黄秋耘

前几天,翻出一张旧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东湖旁边的行吟阁。

这张已经开始有点褪色的照片,引起了我一段深沉的回忆。

五年前的初春,我因事去广州,路过武汉。

在一个大雪后的晴天,我前去东湖,在行吟阁和屈原纪念馆一带盘桓了大半天。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屈原,我有一种“旷百世而相感”的特别感情。

从少年时代起,我就爱读《离骚》,每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时候,总是“唏嘘而不可禁”。

不过,我真正理解屈原的精神和《离骚》的真谛,还是在直接受到闻一多先生的教诲以后。

说起来,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闻一多先生主讲的《楚辞》是我最喜欢的功课之一。

闻先生上课是不拘形式的,别的教师都在日间上课,他偏偏把课程排到晚间。

我还记得,每当华灯初上,或者皓月当头,他总是带着微醺的感情,步入教室,口里高吟着:

“士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为真名士!

”接着,他就边朗诵,边讲解,边发挥。

时而悲歌慷慨,热泪纵横;时而酣畅淋漓,击节赞赏。

与其说闻先生是以渊博学识、翔实的考证、独到的见解吸引着我们,毋宁说他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沉的悲悯情怀感动着我们。

1935至1936年间,敌人的铁蹄已经越过了长城。

那时候,几千里锦绣河山,几十座繁荣城市,都已经遭受践踏。

旧时在那些暂时还没有沦陷的国土上,南瞻北望,又何处不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这艰难的岁月跟屈原的时代是多么相像啊!

因此,闻先生的孤愤高吟、长歌当哭,就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共鸣同感了。

有时候,我甚至感觉到:

在闻先生的灵魂里就活着一个屈原,他好像就是屈原的化身。

且说我那天来到了行吟阁畔,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装,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

我参观过屈原纪念馆之后,又在矗立湖滨的屈原像前凭吊一番。

我仿佛看到这位项上挂着花环、腰间佩着长剑、足下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披发伫立,蹙额低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我又仿佛看到穿着破旧的长袍、飘拂着长髯、背着双手的闻一多先生,昂首仰天,血脉偾张,作狮子吼: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想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后来这两个形象就合而为一,何者是屈原,何者为闻先生,我都分不清楚了。

我无意以古人喻后人,以后人比古人,但一接触到与屈原有关的事物,总是情不自禁地联想起闻一多先生的风貌。

的确,他们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无论是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还是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颇有些相似的。

因此,漫游之余,我又忽生遐想:

闻先生是湖北人,且曾几度寓居武昌,假如在行吟阁上,屈原馆中,另辟一室,陈列先生的衣冠遗物、著作手稿以及金石创作,使这古今两位伟大的受国诗人相得益彰,也许不见得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吧。

作为一个景仰闻一多先生的学生,我是殷切地期望着的。

14.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

请简要概括。

(6分)

15.结合原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1)作者对屈原“旷百世而相感”,“相感”的是什么?

答:

(2)引发作者对屈原“相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

16.屈原与闻一多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合而为一”,原因是什么?

(4分)

答:

17.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

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6分)

(1)特征:

(2)作用:

参考答案

14.①想到屈原的形象和诗句。

②想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和诗句。

③想到在屈原馆中另辟闻一多纪念室。

(意思答对即可)

15.⑴忧国忧民的情感,九死不悔的精神。

⑵①少年时代爱读《离骚》,感慨不已。

②青年时代聆听闻一多讲授《离骚》,加深了对屈原精神的理解。

③五年前瞻仰屈原纪念馆,心灵再次被触动。

(意思答对即可)

16.因为二人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相似的。

(意思答对即可)

17.⑴特征:

秀美,宁静。

⑵作用:

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意思答对即可)

幸福和痛苦的领悟俞敏洪

有一年夏天,我沿着黄河旅行,无数次站在黄河岸边,看滔滔河水像黄龙翻滚,自天际流下,把我的心都流成了无边无际的壮阔;无数次注视着落日像血一样融入河水,好像生命被一次次重新染色,每一次都有奔腾到海的冲动。

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黄河边上,用瓶子灌一瓶河水。

泥浆翻滚的水,被灌到水瓶里以后,依然十分浑浊,透过瓶子,看到的只是浑浊黄色的世界。

在瓶子背后,看不到天,也看不到地。

面对这样的水,我感到了痛苦和绝望,感到了黄河河床不断提高带来的灾难,感到了人们在这种灾难中的呼喊。

我把水瓶放在边上,痛苦地坐在岸边,看着黄河发呆。

一段时间后,我把眼神从远处收回来,猛然发现身边瓶子里的水开始变清。

浑浊的泥沙沉淀下来,上面的水变得越来越清澈。

我看着这种变化,直到泥沙全部沉淀,只占整个瓶子的五分之一,而其余的五分之四都变成了清清的河水。

我慢慢把瓶子举起来,透过瓶子,我看到了天,看到了地,看到了生命中幸福与痛苦的界限。

原来我们的幸福和痛苦也像黄河水一样。

我们在匆忙和浮躁中,拼命地摇晃我们的生活,直到我们的生活变得一片浑浊,使所有的幸福都掺杂了痛苦的成分。

假如清水是幸福,泥沙是痛苦,那我们一生幸福的总量应该大于痛苦。

我们时时感到痛苦,不是因为痛苦多于幸福,而是我们用不恰当的方式,让痛苦像脱缰的野马,随意奔跑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因为痛苦的渗透,我们本来应该清澈如水的生活,变得像黄河水一样,有了太多的杂质。

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让痛苦沉淀在我们的心底,不管痛苦能不能消失,都只让它占有我们心里的一小片空间,那大部分的空间就会被幸福充实。

每一个人出生伊始,一辈子所经历的幸福和痛苦的总量都应该是相同的,之所以有的人更痛苦,有的人更幸福,不是人们对待幸福的态度不同,而是人们对待痛苦的态度不同。

想到这里,我把水瓶中的水晃动了一下,已经变得非常清澈的水在一瞬间就又变得浑浊不堪。

而生命的难处在于,我们很难让生命静止不动,使我们能够把痛苦和幸福截然分开,并彻底把痛苦沉淀在某个被遗忘的角落不再翻滚。

痛苦和幸福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搅和到一起。

如果我们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生命将失去存在的最本质意义。

那痛苦和幸福相混合的生活是不是就失去意义了呢?

我再次把目光投向黄河,我发现它是那么的壮阔和美丽。

看着滔滔的河水,翻滚着浊浪,从地平线那头流过来,从我脚下流过,又消失在地平线的另一头,使人无法不感受到我们这个星球所蕴含的勃勃生机。

我突然意识到,人的生命如果不断被放大,放大到像黄河一样壮阔,从远古和天边流来,向未来和大海流去,那我们的生命就无所谓幸福和痛苦的混合,而变成了一曲永远唱不完的雄壮的黄河交响曲。

(选自2006年第3期《青年文摘》)

1.阅读第①节和第⑥节,回答:

(1)作者眼里黄河的特点是什么?

(2)从唐诗中找一句形容“落日像血一样融入河水”的写景名句;写出《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

2.在第②节和第③节中,作者两次观察瓶中的黄河水,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目的是什么?

3.阅读第④节,找出人们对待痛苦的两种不同方式。

4.阅读第⑤节,对作者的疑问“那痛苦和幸福相混合的生活是不是就失去意义了呢”作出合理的回答。

参考答案

1.

(1)壮阔、美丽、生机勃勃。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词作者:

光未然。

曲作者:

冼星海。

2.对比手法(看不到天,也看不到地;看到了天,看到了地),目的是为了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幸福与痛苦”的界限。

3.a.用不恰当的方式,让痛苦像脱缰的野马,随意奔跑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b.静下心来,让痛苦沉淀在心底,只让它占有心里的一小片空间。

4.不会失去意义,因为痛苦和幸福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搅和到一起,就像那翻滚的黄河水一样,很难将水和泥沙截然分开,但它却依然能够震撼人们的心灵。

江堤建筑是很有趣的。

12世纪的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建造一座拥有600多根石柱的庙堂的时候,岳麓书院的建筑学家早在10世纪就已经修建了有数十根木柱支撑的百泉轩了,这种柱式建筑的共同性,使人类的居住方式和文化表达方式找到了结构上的统一。

我不知道在西方建筑语汇中关于轩应该如何定义,中式建筑中的轩,古书上有多种解释。

这里所指的轩是以敞朗为特点,而又临水的建筑物。

读《红楼梦》: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

”那种园林的气息从玄妙的远观中已透出来,通过建筑语言象征系统,便知那轩中主人的生活风貌。

建筑之于生活,有一种诱人的新意。

从建筑的诗性角度去打探这座庭院的轩舍,已经精美绝伦。

廊柱漫不经心地排列,沉醉于自然的风华和文化的典雅之中。

重叠的飞檐,即便在清淡的风雨中亦张开它畅想的羽翼,一副要往深壑中飞去的样子。

成排的门窗,雕镂得如同一幅幅经典的水墨,庭院的风景一年四季要借它照自己的装束。

轩前轩后的古树,像一群思想的宿儒,有着典雅的造型和神祗的魅力,轩内轩外的古井和池沼风花雪月,光亮照人。

从建筑历史来说,百泉轩已经跨越了两个千年,设若做一种文物发掘,它的建筑堆积层足以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高贵悠远的情调在地层深处转动,一定有一些文化故事在内心漫步,其历史的气韵,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品赏。

百泉轩建筑的精彩语汇集中在格扇、槛窗上。

临水的一面为全开扇,高达数米,格心的棂条秀巧纤丽,花饰简约,裙板不作多余的装饰,显出淡泊的闲居情趣。

百泉轩的精妙,在于环境融入了建筑,而不是建筑融入环境,每一个建筑构件的内部都有自然在歌唱。

轩前轩后的溪泉像梦一样飘忽,万千的声响都是为这轩而鸣,而且,千年以来保持着坚贞如一的韧性,从不间断。

对于岳麓山来说,溪流就像一条用来栓宠物的链子,时时刻刻将这轩栓着,它知道这“宠物”跑不到哪里去,随便将链子在树木竹石间绕两绕,然后四处望望,到后面闲卧去了。

人、建筑、溪泉三者同处于一种融合状态。

在历史的某些时刻,文化人固守在这种融合里,将美丽的灵魂安放在溪泉竹石之间,为一些学理而穷其心力,体验文化中流泉聒噪、藤葛依依、书巷深寂的情调。

灰墙青瓦、红柱花窗在碧泉沼池中清丽得不留一点余地。

那时候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溪泉一定是看得很透彻。

文化人从经过修茸的书窗下抬起头来,隔着疏疏的花栏,也将流水看得清楚。

“流泉清自泻,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

”(张栻《石濑》)流水知这读书人的用意,叼着一瓣的书声就到园中转悠去了。

至于那池塘,还睁着大眼睛望着那个穿道袍的人,沉重的书本消解了他的诗意,好久才将一种古老的启示悟出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有经验的读书人一有诗句就记在纸上,这读书人却很痴傻,缄默着用树枝写在水上,池塘自然欢愉,800年以后,游人还能听到入池的流水朗诵这首诗歌。

流水的精粹和文化人的迷醉在这样的时候是合二为一的。

在万物酣睡的夜晚,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夜晚,在晨曦来临之前,像一条夜犬一样注视着世界,守护文化的万顷田畴。

它的忠诚是这座庭院财产的一分子,是文化的一分子,是轩舍万年耸峙的原由。

这条溪流的灵魂来自文化,最终将融入文化,作为另一种建筑的构件,打造成一切文化的灵魂。

(选自《山间庭院》,有删改)

16.第3段说“建筑之于生活,有一种诱人的新意”。

百泉轩“诱人的新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答:

17.文中划线句子极富表现力,请作简要评述。

(4分)

答:

18.第7段中说,“流水的精粹和文化人的迷醉在这样的时候是合二为一的。

”“这样的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请用“当……的时候”的排比句式概括回答。

(6分)

答:

19.请就《轩》的艺术手法或构思技巧任选一点作简要的赏析。

(4分)

答:

寓意:

参考答案

16.建筑富有诗性;建筑具有历史气韵和文化(闲居)情趣;环境融入建筑。

(4分。

一个要点给1分,表述1分)

17.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环绕百泉轩的特点,突出了百泉轩的精妙在于环境融入了建筑。

(4分。

三层各1分,表述1分)

18.当文化人将美丽的灵魂安放在溪泉竹石间体验各种情趣的时候,当溪泉看透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文化人也将流水看得清楚的时候,当文化人从溪泉间悟出古老的启示的时候。

(6分。

三层各2分)

19.

(1)作为一篇文化散文,该文通过对岳麓书院百泉轩建筑文化的解读,诠释了“轩”这一中国古典文化建筑的特色。

作者认为人、建筑、溪泉三者融合,才使得百泉轩有了高雅的情调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因而能万年耸峙。

(2)在艺术上,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让读者看到百泉轩与西方建筑的不同理念。

文章引用张栻和朱熹的诗,既说明了百泉轩前溪流的谐趣、灵性、人与溪流的融合,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韵。

此外,比喻手法也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如“百泉轩建筑的精彩语汇集中在格扇、槛窗上”一句,“语汇”之于篇章是极小的单位,而“格扇、槛窗”之于百泉轩则只能算是细节。

两者有相通之处,故有此说。

(3)在构思上,采用了横比和纵比来结构全文,让人清晰地看到百泉轩的鲜明特色。

建筑的诗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历史文化力度上。

建筑工艺所表现出的神韵和建筑本身与环境的融合,则是建筑的美学传统的体现。

所以,文章开头用玛雅人建造拥有石柱的庙堂和岳麓书院的建筑学家用木柱支撑百泉轩作比,说明人类的居住方式和文化表达方式是有其共通性的。

(4分。

任答1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