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752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可以让一组的同学提出问题,其他组同学回答,教师小结并解释书名的含义。

解答问题后,师结合课本《司马光手迹》图,提出问题:

“我们应学习司马光的什么精神?

结合自己的学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

”以此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

师小结,《资治通鉴》被视为与《史记》并列的史学名著。

指导学生列出表格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

(书名、作者、成书时期、体例、叙史范围、史学地位)

提问:

同学们知道哪几种宗教?

家喻户晓的是什么?

(佛教)

学生回答后导入下一目题:

3、佛教的中国化

因为宗教较抽象,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借用表演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投影《少林寺》图,让同学们说出知道的佛教建筑和石窟。

(2)请一位同学用一个形体动作让别人知道你是佛家弟子。

(3)通过以上两题让学生觉得“原来宗教就在我身边,肯定能学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教师分析讲解佛教的教义和“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什么能不断发展?

”(佛教的中国化;

教义的吸引力;

统治者的支持。

)。

(4)结合《中国历史教学软件》(七年级下)的佛教图片视频及课本上的《三教图》帮助学生理解佛教的中国化。

投影问题:

我国古代反映佛教的一部文学作品是什么?

(《西游记》)

《西游记》中有另一种宗教的影子,有哪一位同学知道是什么宗教?

(道教)

4、道教的兴盛

(1)投影《道教圣地青城山》,师介绍“道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后期形成。

”请一位同学用动作表示道士心中想什么?

(找一位同学到前面用拂尘表演)

(2)投影问题:

“佛教与道教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种宗教的基本教义得出“佛教等待来世而道教更注重现实”的结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道教的基本教义。

(3)指导学生对佛教与道教从起源地、主要教义、政治作用和对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列出表格。

(4)联系现实,展示《刘思影自焚后被抬上救护车》的图片,设计题目“今日说‘法’”:

你认为法轮功是宗教吗?

为什么?

作为刘思影的同龄孩子,你有何感受?

你想对还在练习的法轮功者说点什么?

通过此题对学生进行法制思想教育,提醒同学们对法轮功要“警钟常鸣,斗争到

第十九课文学艺术(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样式及其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和对古代名诗、名作的分析,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以及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课堂上的朗诵、讨论等活动为切入点,广泛搜集历代文

学名篇和课本中提到的著名文学家的生平事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文学作品和作家的理性认识。

2、整理文学领域中的杰出成就,并制作简单的表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吟诵、欣赏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古

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深挚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2、伟大的诗人和作家,都有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通过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伟大的作品离不开作者高尚的人品。

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唐宋以来,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学样式丰富多彩,风格题材丰富多样,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

重点:

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及代表作,词人苏轼、

辛弃疾及代表作,四大古典名著。

难点:

如何使文学作品的讲述和学习体现历史课的特点。

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出:

《早发白帝城》、《赤壁怀古》、《窦娥冤》、《西游记》

等图片。

以上作品的题材、作者及生活的历史时期?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

以上四部作品分属于不同的文学样式,

分别是诗歌、词、杂剧、小说,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据了当时文学的主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学艺术”(板书课题)

唐诗

1、教师讲: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辈出的名家,

如林的杰作,不仅为时代增添了光辉,也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请学生根据所学及了解的,列出所知道的唐代诗人及其著作。

教师强调,在灿如星斗的诗人中,最耀眼的是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

2、课件展示: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王维的《鸟鸣涧》、白居易的《卖炭翁》。

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诵。

(注意体会诗的不同风格)

3、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四位诗人在以上四首诗歌中所体

现的风格。

它们与诗人的性格、经历、生活的社会背景有何联系?

4、教师对四位诗人及其诗作作进一步介绍。

李白深受屈原的

影响,诗歌极富想象力,具有瑰玮绚烂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生活在盛唐时期,性格放荡不羁,才华横溢,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补充《早发白帝城》写作背景。

)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指导学生找出不同内容的代表作。

(歌颂祖国锦绣山河的《望庐山瀑布》;

写朋友之情的《赠王伦》;

写思乡之情的《静夜思》等。

)杜甫是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人,他经历了唐朝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变化时代,在颠沛流离的贫困生活中,深刻地感受到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人民的痛苦,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际的紧密结合是他诗歌的显著特点,(补充《三吏》、《三别》,使学生由“诗”入“史”,由“诗”见“史”,实现文学与史学的结合。

)他有一句深刻反映民生疾苦的名句是什么?

(朱门酒肉臭,路有

冻死骨)。

王维的诗宁静恬淡,以优美的田园山水诗闻名。

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主张反映现实生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宋词

1、请学生朗读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结合教材,分组讨论“三位词人的写作风格”(课件展出柳

词多写离愁别绪,风格婉约;

苏词纵论古今;

辛词多金戈铁马,皆风格豪放。

)课件展示:

想想看,在现代人的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吗?

能不能举例说明?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3、课件展示: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反映了什么历史

事件?

对“一时多少豪杰”一句,请学生举出三个以上的豪杰(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

4、请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苏轼与密州”(诸城),(教师提示

《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元曲

关汉卿的《窦娥冤》: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关汉卿及代表作,

教师强调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英国的莎士比亚齐名。

明清小说

1、结合明清政治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明

清时期,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地位,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明代,工商业得以进一步发展,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要求他们的生活和思想能在文学中得到反映)

2、请阅读过这四部长篇小说或连环画的学生讲述这四部小说

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情节或片断,并尝试概括其思想性、艺术性。

3、教师对四部小说进行总结分析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善于表现大量历史

事件,写人物各具性格,提醒学生注意历史事实与小说演义的区别。

《水浒传》应明确此书的作者,至今尚无定论,它揭示了当“官

逼民反”的社会现实,挖掘了产生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和黑暗。

《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通过神魔斗争的故事,

曲折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红楼梦》代表了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以贾宝玉、林

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具体解剖了封建社会后期衰败的过程及原因,向人们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小结: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几个高

峰,我国古代文学领域、名家名作灿如星斗,值得我们吟咏诵读,从中获得生动的史实材料,吸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课堂练习

1、中国是诗歌的王国,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

峰,词兴起于代,至两宋达繁盛,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元代文艺以最为光彩夺目,其中最负盛名,他的代表作是《》,明清时期,十分兴盛。

2、材料分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宋代哪一位著名词人的作品?

这位女词人的作品,以宋室南迁为界线,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思

想感情,造成宋室南迁的是哪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诗中涉及了中国历史上哪一场重要战争?

3、动脑

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教学后记

第二十课文学艺术(下)

学习目标

知识识记: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苏轼等书法家及其名作

阎立本、吴道子、黄公望等画家及其名作。

能力培养通过指导学生欣赏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历史想象力。

情感教育和价值观

在欣赏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艺术成就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古代艺术家杰出的创造才华,刻苦的钻研精神和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一定的艺术作品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通过各类艺术的发展演变以及艺术作品风格特点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艺术创作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学情分析

重点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苏轼等人的书法艺术;

吴道子、范宽、苏轼、李公麟、张择端、黄公望、徐渭等人的绘画艺术;

唐代的歌舞。

难点较准确的讲解各类艺术的发展演变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深刻领会艺术作品中的丰富内涵。

上册书中已学习过文学艺术,学生对如何学习该部分内容已心中有数。

因该部分内容欣赏性较强,故学生愿意学习,同时因为该部分内容机械识记性亦较强,且本节课课堂容量较大,故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法自主探究,多为互动欣赏讨论并重

提问上一节课所学过的内容后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

续学习文学艺术,主要从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来了解古代中国人民所创造的辉煌的社会文明。

导入新课1、我国文字是有什么发展演变而来的?

2、说出我国文字字体的演变顺序。

3、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谁?

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引入新课:

书法艺术到了隋唐时期,呈现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

一、书法

⑴隋唐的书法

a学生看书116页—117页,回答下列问题

唐朝有哪几位书法家?

他们所擅长的字体分别是什么?

代表作品有哪些?

b师生共同欣赏课本上书法家的作品(生分小组讨论作品的不同特点,说出自己特别欣赏哪一个人的字,并就该字体说说自己写字的不足。

让三个组进行发言。

师做总结陈述)

c组织学生阅读张旭和怀素练字的故事,启迪思考:

怎样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圣自由发言,师让学生明确一点:

任何艺术上的成功,都离不开坚实的基础和心志的投入。

⑵宋代的书法

a看书回答问题:

宋代的书法有何特点?

宋代新书风的代表人物是谁?

b放多媒体,引领学生欣赏苏轼的《寒食诗帖》,并阅读课文对苏轼的介绍性文字。

c启迪学生思考课本119页思考题:

苏轼曾在诗中说: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义,常谓不学可。

”你能理解苏轼诗的意思吗?

谈一谈你对这首诗的看法。

明确苏轼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成就,其关键就在于创新,大屏幕打出江泽民总书记的话: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永不衰竭的动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⑶元代的书法

看书回答:

元代的书法家是谁?

他的字体风格是什么?

代表作品是什么?

师生共同欣赏赵孟頫的作品。

⑷明代的书法

明代有哪些书法家?

其代表作是什么?

学习完书法这一框题后,引领学生总结归纳:

书法家的作品为什么会流传后世?

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二、绘画

学生看书解决下列问题(问题用大屏幕展示)

⑴初唐的画家是;

盛唐的画家创造了一种笔墨圆润、富有粗细浓淡变化的线条,后人称他为“”。

⑵唐代山水画画家是、。

其中所作的《》是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作品。

宋代山水画作品是画的《》和画的《》

⑶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品是画的《》。

⑷北宋中后期,花坛上出现了一股讲求笔墨情趣和诗文意境、忽略形似,强调神似的画风,后人称这些画为“”。

对文人画的勃兴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是《》。

⑸元代画坛画成为画坛主流,其中做的《》备受后人推崇。

⑹明代绘画最富创意的是泼墨大写意花卉画,代表人物是明后期的其作品是《》

学生边看书边解决问题,同位互对答案。

教师强调重点

a放多媒体欣赏阎立本的《步辇图》,体会大唐盛世局面的繁华,培养民族自豪感。

b欣赏课本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白描手法,强调他被誉为“画圣”,他的创精神。

c放多媒体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艺术和现实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张择端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张择端是我们诸城人的骄傲,你作为新时代的诸城人,应该为诸城做点什么呢?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意识。

d文人画是怎样兴起的?

那一人物对文人画的勃兴起了重要作用?

他的画如何?

与他同时代的文人画画家是谁?

其作品是什么?

欣赏二位的画作。

突出苏轼的创新精神。

e欣赏课本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揣墨山水画的风格:

雅淡空灵,意境深远。

陶冶情操。

f欣赏课本徐渭的《墨葡萄图》,教师简介其生平事,领会画为心声,画是精神生活的寄托,是对现实生活的或曲折或直接的反映。

三、雕塑艺术

复习提问隋唐以前雕塑艺术的成果,如秦兵马俑,北朝佛教石窟中的雕塑作品,指出这些雕塑大都表现政治或宗教题材,生看书,明确宋代以后,雕塑走向生活化实用化引领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宋代雕塑艺术以为题材,具有风格。

明清的雕塑作品水平如何?

师生欣赏北宋定窑的白瓷孩儿枕、北京故宫太和门前的铜狮(见课本)

四、舞蹈艺术

学生自己看书回答问题我国的原始歌舞出现于时代。

商代和西周,乐舞已经很盛行。

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成套表明我国古代音乐在春秋战国达到较高的水平。

唐朝是我国著名的宫廷乐舞有《》和《》

小型娱乐性舞蹈大体有两类:

舞和舞

首先请音乐课代表归纳问题:

在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有何特点?

请举一例说明之。

在回答特点这个问题时,要强调中外吸收、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使自己不断的提高和进步。

引领学生欣赏课本124页、125页插图

形成性测试:

见课课练,可根据自己的训练要求,自由组合测试题。

课堂小结

老师一方面强调重点,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鼓励其学习,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充分认识艺术来源于实践的科学论断,张扬其学习的风帆。

同时引领学生归纳,这些作品有的流寓海外,被外国博物馆收藏,学生思考原因,培养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的豪情

板书设计文学艺术(下)

书法隋唐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

宋代的苏轼米芾,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文征明董其昌

绘画山水画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宋代的范宽

花鸟画宋徽宗

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文人画苏轼的《古木怪石图》元代的黄公望明代的写意花卉画

雕塑白瓷孩儿枕

舞蹈战国青铜编钟隋唐的宫廷乐舞《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

第二十一课科学技术(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发展过程及其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认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文实验的制作、参观、讨论等活动,亲身体会发明创造的艰辛,认识四大发明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四大发明背后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些发明对世界发展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过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形成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的初步认识。

[重点难点]

本课教材讲了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其中重点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及其对世界的重大影响;

难点是简明扼要地讲清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经过,深入浅出地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学生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上册历史又已经学习过造纸术。

因此,对于四大发明,他们并不陌生,学习起来,困难不大。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主要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本,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展的大致概况。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讲解,播放相关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问学生:

“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吗?

”在学生们回答之后,教师说:

“四大发明在世界上有口皆碑,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上册历史书中我们已经学习了造纸术的有关知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四大发明的其余三项: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1、印刷术:

教师让学生一边阅读课本126~127页,一边解决下列习题。

①印刷术的发明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印刷术和印刷术。

②印刷术的发明过程:

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书;

、时期雕版印刷术更加成熟,逐渐取代手工抄写,成为古代复制和传播图书的主要形式;

中期,平民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③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是什么?

④现存有确切日期的早期雕版印刷品是刻印于868年的《》卷。

⑤元代的不仅创造了木活字印刷,还发明了转轮活字盘。

在学生阅读完了找出答案后,让他们分小组对答案,然后教师再作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要结合课文有关印刷术的图片,讲解印刷术发明的两大过程。

雕版印刷术,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刻印于868年的《金刚经》卷和印刷于明代天启年间的《萝轩变古笺谱》(多媒体展示)。

活字印刷术要指导学生观看“毕昇像”(多媒体展示),提问学生:

毕昇手里拿着什么,神情如何以及活字印刷的有关情况。

同时教师要讲明白两点: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是位出身平民的发明家,他的这一重要发明,体现了人民群众杰出的智慧。

(2)近代盛行的铅合金活字是德国人谷登堡发明的,较北宋毕昇的发明晚了400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另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橡皮泥制作活字,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活字”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指南针

教师首先要解释指南针是利用磁体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级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南仪器。

其发明基于人们对磁体物理性能的认识。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28-129页第二段,了解发明指南针的大致经过及传播:

①在   时期,我国用天然磁石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

②   时期,人们用磁针制成多种形式的指南针,并且应用于航海。

 

③约12世纪指南针经      人传到欧洲。

在学生阅读完课本,解决了上边的习题后,教师再结合“汉司南”图、“缕悬法指南针”图、“水浮法指南针”图和明代“旱罗盘”图(这个可以用多媒体一一展示),对照说明,仔细讲解,让学生明白指南针的使用原理,并教会学生如何制造指南针。

教师要讲明白,用磁铁磨制指南针,在磨的时候要分南极和北极。

1、火药

教师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本129页最后两段——131页,了解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①火药是我国古代    家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明的。

②    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主要是燃烧型的   、                 等。

    时期,火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

③13世纪,火药传到   地区,14世纪,火药传到   。

对于课本插图,教师要结合课本小字部分,认真领着学生观看、欣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一下,火药除了应用于军事外,还可以用来干什么。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

这可以结合课本“阅读与思考”中培根的一段话和引入马克思的一段话来进行。

马克思曾经高度评价中国三大发明的世界意义,他指出:

“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

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的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动力。

”通过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同时鼓励同学们从小就要热爱科学、热爱发明,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作业设计]

1、列表整理四大发明的发明经过、传播及作用。

2、课后动手用橡皮泥做五个活字,并会制作指南针。

第二十二课科学技术(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启光和《农政全书》、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赵州桥、长城、北京城、故宫。

2)通过对《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著作的同异比较,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3)通过对赵州桥、长城、北京城和故宫的观察和鉴赏,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提高整体审美能力。

4)通过将本课知识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初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分组对三部科学著作和古代工程建筑进行材料搜集、形成文字,在了解古代科技和建筑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科学发展背后的历史现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