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5376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docx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

 

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

 

2009年1月10日

目录

第一部分国际钢结构产业特征与演进3

一、世界钢结构演进史3

二、国际钢结构产业发展历程3

三、钢结构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5

四、发达国家钢结构产业发展大体规律6

1、钢结构工业与钢铁工业呈明显正相关关系6

2、钢结构产业高速发展期约为20年7

3、钢结构产量约占钢铁产量的20%至30%7

4、钢结构行业是工业化进程中后期的产物7

五、国际钢结构产业发展的特征7

1、全球钢结构市场出现明显分化,并出现不同特征7

2、成熟的钢结构企业向产业链两头延伸,在产业链局部走专业化发展道路8

3、钢结构住宅成为保障钢结构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柱10

4、产业集中是发展的必然趋势11

5、资本扮演了核心角色12

六、国际钢结构产业发展小结13

第二部分中国钢结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4

一、中国钢结构产业发展史简述14

二、中国钢结构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14

1、具备钢结构产业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14

2、钢结构产量与消费量年均增长30%左右15

三、中国钢结构产业竞争格局16

1、市场空间大、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16

2、从原材料区域布局到全国布局16

3、未来呈现出产业融合、规模化发展趋势18

4、一体化发展是产业结构转型的主流18

5、行业将全面进入洗牌阶段19

四、中国钢结构产业发展态势小结20

第一部分国际钢结构产业特征与演进

一、世界钢结构演进史

现代钢铁与钢结构工业源自欧洲,以1889年埃菲尔铁塔为标志。

钢铁与钢结构工业发展浪潮首先由英国传至美国,1953年在美国开始茁壮成长,1975年达到了最高峰,钢构产量约5000万吨。

大约二十年后,1970年至1996年间,日韩及台湾地区成为继美国之后的新兴钢结构产区。

中国钢铁产量在1996年超越美国、日本,成为世界新兴钢铁强国,钢结构行业也随之兴起,2001-2008年中国钢结构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图1:

世界钢结构演进路线

世界钢结构的发展同工业化进程一样,沿着一条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东亚的发展途径演进。

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崛起,国际钢结构产业发展重心已转到中国。

二、国际钢结构产业发展历程

同其他产业一样,钢结构产业的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了四个阶段:

萌芽发育期、逐渐发展期、高速发展期和成熟稳定期。

美国从1890年开始发育自己的钢结构产业,成为继英国之后世界钢铁工业中心;1953年,钢结构行业伴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在美国茁壮发育成长;1975年钢结构在美国达到顶峰,钢构产量约5000万吨;随后进入了成熟稳定的发展期。

如图2所示:

图2:

美国钢结构产业发展历程

从美国钢结构产业发展历程看,钢结构工业与钢铁工业之间呈现出明显正相关关系,钢铁工业进入成熟期之后,钢结构行业才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从1950年至1975年,美国钢结构行业经历了20年左右的高速发展期。

日本从1925年开始发育钢结构产业,以松尾钢结构的成立为标志。

松尾钢构在桥梁建筑方面有专长,曾参与建造世界最著名的拉索大桥——日本明石大桥以及世界弯曲度最大的吨aisho-ku大桥。

日本的钢结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925年至1945年为发育期;1945年到1975年为逐渐发展期;1973年日本钢铁产量达到1.19亿吨,钢结构产业从1975年开始高速发展,到二十世纪末达到顶峰;1995年后,钢结构产量稳定在2500万吨左右,进入了成熟稳定期。

如下图3所示:

图3:

日本钢结构产业发展历程

从上图可以看出,钢铁工业的发展是钢结构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钢铁工业逐渐成熟,钢结构行业才逐渐进入高速发展期,从1975年到1995年,日本钢结构产业高速发展期也大约为20年。

三、钢结构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

美国学者H.钱纳里用人均GDP、人口城市化率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率作为判断工业化进程各阶段的指标,如下表1所示:

表1:

工业化进程指标【来自《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H.钱纳里)】

钱纳里把工业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分别对应不同的指标标准。

美国钢结构产业从1953年开始高速发展,当时的人均GDP为2018美元/人,人口城市化率为50%,第一产业就业比率为5%;日本钢结构产业从1975年开始高速发展,当时的人均GDP为1978美元/人,人口城市化率为76%,第一产业就业比率为25%;韩国钢结构产业从1981年开始高速发展,当时的人均GDP为1878美元/人,人口城市化率为65%,第一产业就业比率为34%。

如下表2所示:

表2:

发达国家钢结构产业高速时期的工业化进程指标

钢结构高速发展起点

人均GDP

人口城市化率

第一产业就业比率

美国

1953年

2018

50%

5%

日本

1975年

1978

76%

25%

韩国

1981年

1878

65%

34%

从钢结构产业发展的代表国家美国、日本的统计结果来看,钢结构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的时间一般为即将进入工业化进程中期——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左右,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0-45%。

四、发达国家钢结构产业发展大体规律

1、钢结构工业与钢铁工业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钢铁工业的发展是钢结构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钢铁工业逐渐成熟后,钢结构行业也逐渐进入高速发展期,如日本1973年钢产量达最高,1.19亿吨,钢结构产业从1975年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2、钢结构产业高速发展期约为20年

如美国,从1955年至1975年为高速发展期,日本从1975年到1995年为高速发展期,大致都约为20年。

3、钢结构产量约占钢铁产量的20%至30%

钢结构产业进入成熟期后,钢结构产量趋于稳定,约占钢铁产量的20%至30%,如日本维持在2500万吨,此时,钢产量稳定在1亿吨左右,占比约为25%;美国在高峰期时钢结构产量5000万吨,钢产量在1亿1千万吨,占比达到了45%。

4、钢结构行业是工业化进程中后期的产物

钢铁工业的发展,为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资基础;人口城市化率的加大,为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而人均GDP的增长,为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一个国家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为钢结构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五、国际钢结构产业发展的特征

1、全球钢结构市场出现明显分化,并出现不同特征

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等)钢结构产业结构趋于稳定,供需基本平衡,技术性含量高,主导世界钢结构技术的深化和发展。

新兴国家(如中国、韩国、印度、巴西、阿根廷等)钢结构行业处在上升期,本土钢结构企业逐渐崛起,行业协会正在形成规范,国家大力推行钢结构的使用。

资源主导型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等)由于重工业的缺失,本国钢结构产业尚未发育,但国家相对富裕,钢结构工程市场规模庞大。

非洲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处在工业化初期,钢铁产量与需求之间存在缺口,本土钢构产业还处在萌芽阶段,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轻钢结构和厂房建设。

2、成熟的钢结构企业向产业链两头延伸,在产业链局部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美日韩等钢结构公司在产业结构趋于稳定后,企业发展模式趋于“依托大型建筑工程商或钢铁企业”、“在产业链局部专业化”的战略发展方向。

如下图4所示:

图4:

成熟钢结构企业的业务发展模式

美日韩钢结构公司依托于大型钢铁制造公司或建筑工程公司,基本是以钢结构制造加工为主业,安装是外包给其他专业工程公司。

钢铁企业控制着钢结构企业的原材料,其发展战略影响钢结构企业的发展。

随着市场进入成熟稳定期,国际大型钢铁制造公司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主要是“钢矿一体化”,解决原料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的困境;向产业链中游延伸,主要业务模式包括钢材生产、钢材贸易、加工制作为主,但在产业链下游的设计、工程安装、运营管理等建筑领域环节,却并非钢铁制造公司的优势领域,依托于钢铁制造公司的钢结构企业更多的还是专注于注重钢结构设计、制作技术、加工工艺的研发。

日本、韩国的钢结构企业多属于此类型,注重钢结构设计、制作技术的研发,尤其是在桥梁和住宅钢结构方面有特长:

①钢结构总量稳定,98年后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占钢材产量的30%左右,总量约为2000万吨;②选用钢材高强度化、高性能化,耐火钢结构、耐候钢结构成为主要钢结构产品;③耐候桥梁用钢量保持高速增长,2002年后保持在桥梁用钢量的20%以上;④阪神大地震之后,设计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开发了钢结构焊接机器人。

建筑总承包商则控制着钢结构企业的市场,其发展战略也影响着钢结构企业的发展。

国际大型建筑工程公司主要占据产业链的中下游,以设计、工程安装、运营管理为核心,业务模式以BOT、BOOT、BTO或TURNKEY等工程总承包方式。

BOT(修建-运作-移交)模式即承包商取得工程项目的建设权和一段时间的营运权,进行有关设施的融资、设计、兴建及启用、营运,营运权到期后将设施无偿移交给业主管理;业主利用承包商专业经验和技术的同时,节约大量投资资金而降低投资风险。

美国、欧洲的钢结构企业多属于此类型,大多数企业已经依托于大型建筑企业或转变为专业的建筑工程企业,且已摆脱恶性竞争状态,走精品路线:

大型建筑商与国际一流建筑设计所联合投标海外项目,以工程总包为主,带资承包,获取产业链下游“项目营运权”的高额回报;工程质量好,技术含量高,施工安装环节机械化水平高,施工质量管理严格;高附加值产品在整个钢结构产量比重大,注重环保。

3、钢结构住宅成为保障钢结构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柱

从北美、日韩的钢结构行业的产品结构发展路径分析,钢结构住宅近年来占主导地位,而重大钢结构工程则已接近饱和并呈大幅下滑趋势,重型厂房、桥梁、风电、海洋石油平台等钢结构工程所占比重较小。

当钢结构产业结构趋于稳定时,大中型钢结构工程数量呈下降态势,而民用住宅的钢结构用量却呈稳步上升,成为保障钢结构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柱。

美国是最早采用钢框架结构建造住宅的国家,住宅建筑市场发育完善,住宅用构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及其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

在美国新建的普通低层民用住宅中,轻型钢结构体系所占建筑市场的比例已从1965年的15%发展到2000年的75%,并且在钢结构设计规范、施工机械和技术、建筑材料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钢结构建筑数量最多,钢结构建筑占建筑总量的50%左右,是世界上率先在工厂里生产住宅的国家。

近几年来,日本钢结构住宅发展很快,其工业化住宅已占日本新建住宅的20%,约为5千万平方米。

2006年,日本钢产量达1.16亿吨,用于建筑的钢材约5000万吨,用于住宅建筑的钢材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4、产业集中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钢结构企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逐渐进入衰退期,最终归宿于钢铁集团或大型总承包商的下属企业,行业并购和产业集中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钢结构市场已经进入中等垄断阶段。

以美国钢结构市场集中度为例,市场份额前三名占有量CR3为51%,钢结构建筑行业集中度比较高,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3家大的企业集团手中。

如下表3所示:

表3:

2007美国钢结构建筑销售表

Company

07Revenue(KUSD)

Rate

NCI

927,366

20%

Bluescope

880,998

19%

Nucor

556,420

12%

Others

2,272,047

49%

Total

4,636,830

100%

从上表可看出,美国大多数钢结构企业已归属于NCI、Bluescope、Nucor三家公司。

NCI集团除经营钢结构建筑业务外,还有两项主要业务分别是金属部件和彩涂钢卷业务。

通过一系列的收购,现在A&SBUILDINGSYSTEMS,INC.,GARCOBUILDINGSYSTEMS,MESCOBUILDINGSOLUTIONS等都是它的成员。

Bluescope是从澳大利亚的矿业巨头BHP分离出来的澳大利亚上市公司,2004年出资2.04亿美元收购美国巴特勒集团(Butler);2007年10月收购HCISTEELBUILDINGSYSTEMS,INC。

2008年2月以大约7.3亿美元完成对美国IMSA钢铁公司的收购(包含VPBUILDINGS)。

Nucor是美国著名的钢铁企业,其自身本来已经在钢结构建筑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2007年6月以2.8亿美元收购Magnatrax集团,Magnatrax拥有一系列金属建筑企业和钢部件企业包括AmericanBuildingsCompany,KirbyBuildingSystems,GulfStatesManufacturers,CBCSteelBuildings,Magnatran(transportation)和JenisysEngineeredProducts。

5、资本扮演了核心角色

在钢结构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本扮演了核心角色:

以资本为利器,通过兼并整合、贯通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增长。

——资本是成长型企业的跳板。

在钢结构产业的高速发展初期,产业内部企业间的收购、兼并也随之活跃起来,各专业公司以扩张生存空间、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盈利模式为目的,开始向产业上游、下游延伸,呈现典型的“跑马圈地”格局,钢结构产业一体化进程得以加速发展。

——资本是垄断性型企业的利器。

在钢结构产业的成熟期,市场集中度逐步增加,几个大型行业领先者垄断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呈现典型的“挤出效应”,其他中小型钢结构企业发展空间开始萎缩,再次向专业化分工聚集,最终成为行业领先者的收购整合对象,或逐渐消亡。

——资本是企业二次发展的基础。

在钢结构业务模式发展过程中,资本的角色依然是浓墨重彩:

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带资承包的方式,并实现盈利模式多元化。

业务模式的发展路径,已经从初期设计、制作加工或工程安装的单纯专业化分工业务模式,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被行业领先者或垄断者以BOT或TURNKEY等一体化工程服务的方式所逐步取代,产业链中附加值高的专业环节被贯通,即呈现“能者通吃”的局面。

六、国际钢结构产业发展小结

钢铁工业进入成熟期之后,钢结构行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并将持续20年左右,钢结构产量占钢产量比重约为20%-30%;钢结构企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逐渐进入衰退期,最终大多归宿于大型钢铁集团或建筑承包商的下属企业。

依托于钢铁制造公司的钢结构企业,专注于注重钢结构设计、制作技术、工艺研发;依托于大型建筑企业的钢结构企业,主要占据产业链的中下游,以设计、工程安装、运营管理为核心。

发达国家钢结构产业结构趋于稳定,供需基本平衡,重大钢结构工程则已接近饱和并呈大幅下滑趋势,而民用钢结构住宅保持一定增长态势;新兴国家钢结构行业处在上升期,本土钢结构企业逐渐崛起。

在钢结构产业发展史中,资本扮演了核心角色。

第二部分中国钢结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钢结构产业发展史简述

中国的钢结构产业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

建国后,通过向前苏联选派优秀人才学习并直接引进专家,我国在很多大型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始使用少量的钢结构。

——停滞阶段。

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钢铁短缺以及文化大革命冲击,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而政府也发出提出节约用钢的政策,整个钢结构行业开始萎缩。

——恢复阶段。

改革开放时期,在沿海地区开始出现了钢结构建筑和钢结构住宅,我国的钢结构行业开始了恢复性的增长。

——快速增长阶段。

1996年之后,我国钢铁工业产量突破一亿吨,国家开始鼓励使用钢结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规则相继出台,我国钢结构行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期。

二、中国钢结构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

1、具备钢结构产业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发达国家钢结构产业发展规律看,钢结构行业高速发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钢产量达到顶峰,二是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中后期。

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到2007年我国钢产量已达4亿多吨,已成为继英国、美国、日本、韩国之后的世界钢铁工业强国,具备了钢结构高速发展的物资基础。

到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2456美元,人口城市化率达43%,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42.5%,已进入了工业化进程中后期,具备了高速发展钢结构产业的经济基础。

2、钢结构产量与消费量年均增长30%左右

2001-2007年,我国钢结构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左右,虽然从2004年开始,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整体依旧保持超过10%的增长速度;我国钢结构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左右,考虑到未来各大场馆、公共工程的建设,2008年钢结构的需求量预计可达到2800万吨。

如下图8所示:

图8:

2001年至2007年钢结构产量与消费量

三、中国钢结构产业竞争格局

1、市场空间大、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

建筑钢结构行业年产量约占全国钢产量的比例约5%,其中建筑钢结构用钢约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3%。

而发达国家钢结构用钢量一般占钢材产量的20%-30%左右。

按此比例,我国钢结构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应用领域和发展空间。

根据我国“十一五”期间钢结构行业规划,到2010年,建筑钢结构用钢将达到全国钢材产量的6%,到“十一五”期末,全国钢材产量将达到5-6亿吨,据6%比例计算,届时国内建筑钢结构市场容量将达到3000-3600万吨。

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的局面是从事钢结构的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实体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

全市场2000多家公司,其中年产量在2万吨以上有约50家,仅有部分企业的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大部分公司集中在低端市场,以轻型钢结构厂房和仓库为主,竞争异常激烈。

如下图9、图10所示。

图9:

03年至07年CR3(产量)图10:

07年钢结构产量集中度

2、从原材料区域布局到全国布局

上游原料成本在钢结构产品成本占65%左右,运输成本约占10-15%,原料布局很大程度决定钢结构企业布局。

从我国去年钢产量布局情况来看,以华东和华北地区钢材产量比较突出,分别达到32%和36%。

如下图11所示:

图11:

2007年钢产量分布(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协会)

钢材原料布局很大程度决定钢结构企业布局,钢结构企业与钢材生产区域相匹配。

目前,华东地区产业集群已形成,江浙沪地区钢结构加工量约占全国钢结构加工量1/3以上。

华北和中部地区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京津、湖北、安徽等地年产量比例逐年上升,并正在形成产业集群。

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中南地区正在成为钢结构行业发展的新兴地区。

应该说,中国钢结构企业已由原材料区域布局发展到实施全国布局,呈现狼烟四起、群雄并举的局面。

钢结构产业的发展状况,犹如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

2004-2007年各大钢构企业逐渐完成在全国市场内的战略布局,原先以产业地域划分的上海、苏杭、天津、北京、闽粤等钢构五大板块边界已不明显。

从竞争的角度来说,激励程度必然会日益加剧,各大诸侯“短兵相接”的状况将随时出现。

3、未来呈现出产业融合、规模化发展趋势

市场集中度反映了市场势力的大小,一般用产量或产值的排名前三位的市场占有率之和表示(CR3)。

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越容易形成规模垄断。

集中度低则说明企业过于分散,可以通过并购增加市场的集中度。

目前中国钢结构市场集中度(产量CR3)平均在5%左右。

将钢结构产业集中度对应于“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下图12),可分析出:

中国钢结构产业已逐步由初创期向规模化过渡,产业集中度将逐渐增强,未来呈现出产业融合、规模化和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

图12:

中国钢结构产量CR3位置

 

4、一体化发展是产业结构转型的主流

在产业结构转型期,“结构效率大于运营效率”是业内共识的,处于产业结构高速上升期的中国钢结构企业,呈现出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钢铁厂向钢结构制造延伸。

钢铁厂利用钢铁原材料优势向钢铁深加工延伸,建立钢结构加工制作厂,继而发展钢结构安装业务。

此类企业以宝钢钢构(包括冠达尔、大通等)、首钢钢构等为代表。

这类企业占有钢铁原料资源,熟悉钢结构加工的工艺技术,并拥有相应的技术力量;但对建筑市场不甚熟悉,在钢结构工程管理方面并不擅长。

——制造厂向钢结构安装延伸。

民营钢结构加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决策速度快,达到一定规模后向安装业务延伸。

如浙江杭萧钢构、长江精工等。

——建筑商向钢结构制造延伸。

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总承包的需要,发展钢结构安装业务,然后进军加工业务,如宝冶钢构、二十二冶金属结构等。

这类企业依靠工程总承包企业母体,故占有钢结构产品的市场先机,熟悉建筑市场的运作特点。

5、行业将全面进入洗牌阶段

钢结构行业呈现出一派跑马圈地、逐鹿中原的商业景象,实质上是在中国转型经济下的产业结构变迁。

在这种经济大势里,钢结构行业也未能超然于事外,产业整合是大势所趋,行业领先者将积极展开并购重组,并购沿着扩大产能、丰富产品线和北上、西进、南下“跑马圈地”两种思路展开。

整个钢结构行业是在转型经济中的结构性调整,而且这种调整还处于初级阶段,还远没到位。

在钢结构行业整合过程中,半数钢结构企业将出局,钢结构企业的产能开始日趋集中,大者恒大,小企业淘汰出局,中国钢结构产业也必将逐步打破藩镇割据局面。

中国诸多产业格局的发展之路或许可以成为钢结构产业竞争格局发展的镜鉴:

从小国寡民的“春秋”时代到诸侯割据、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从“战国七雄”到“三国演义”。

四、中国钢结构产业发展态势小结

中国钢结构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初期;中国钢结构产业处于产业发展初创期,市场空间大、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各大钢结构企业实施全国布局战略,呈现群雄并举的局面;产业整合是大势所趋,行业领先者积极展开并购重组,呈现出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