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767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材内容

1观潮

主备人

彭景霞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

感受并想象大潮的壮观,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准备

教师从网上下载钱塘江大潮的录像,学生预习课文。

第一课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

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十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结构:

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部分来写文章。

 3、重点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读懂些什么。

二、教学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

 2、钱塘江潮的录像片段。

3,学生预习课文,把课文读五遍,读通读熟,自学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看到课题《观潮》,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2,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观潮的地点、时间、简单概括当时的情形)

(二)检查自学情况,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重点交流的几个字的读音和字形:

字音:

大堤dī薄bó雾踮diǎn着脚

闷mèn雷漫天卷juǎn地风号háo浪吼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的字形,学生每个练习书写三遍:

  "若"为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右,不是古;

  "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

  "崩"的形近字区别,嘣,蹦,繃,漰等;

  "震"注意下面部分是辰字。

 3、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

 4、认读下列词语:

天下奇观观潮大堤宽阔据说笼罩薄雾

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闷雷水天相接沸腾

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

(三)了解文章结构

  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课文。

集体评议哪种分工方法好。

  可能的几种情况:

1、四人小组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肯定。

  2、三个小组朗读,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分工,对此方法要表扬,是正真的读懂了课文。

  老师点拨,这篇文章就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顺序写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潮来前)

  1、明确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地点是在海宁市盐官镇;这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潮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从两方面进行描写。

   一是周围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远处的小山(特点非常平静);

   二是当时的人们(人山人海、昂首、等着、盼着)

  3、指导朗读该段

(五)课堂检测:

1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笼罩(lónglǒng)  薄雾(bóbáo)

 余波(bōpō)    风号浪吼(háohào)

2.写近义词。

 霎时(  )  昂首(  )  颤动(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

 

(2)形容隐隐约约。

    (  )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

4.填空:

  鼎查(   )部,再查(   )画,第六笔是________

 “人声鼎沸”的意思是________

 “屹立”的意思是________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课本以外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3、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钱塘江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能够背诵三,四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述后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挥,一个词、一句话等等都可以)

(二)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全班交流:

 1、听到的:

(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分析: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潮水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

请学生体会"闷雷"一词,播放闷雷的声音与潮水来时的声音,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说明潮水越来越近)

 (3)人们的反应:

人声鼎沸、沸腾起来(反衬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4)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夸张的用法,的把潮水的声音与山崩地裂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明声音之响,气势之大,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说明潮水给人们的一种冲击力。

 

2、看到的:

(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重点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以及与潮水来时的关系。

明白"白线"指的就是潮水。

 

(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潮水越来越近,越来越急,越来越高)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比喻,把翻滚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墙)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比喻,给浪潮以特写镜头,比作白色战马,这就是文章开头所写到的"天下奇观")

(三)三读,看谁读得好

  指导感情朗读,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

(四)指导背诵

1,自由练读;

2,分段做口头填空练习;

3,练习背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人群又()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变粗,(),再近些,只见白浪(),形成一道()。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起来。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抓住表示时间的词给课文分段。

 2、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段,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并与课文比一比,看谁写得更好。

二、教学过程

(一)指导分段

 1、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早上,午后一点左右,霎时)

 2、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各段的大概意思。

(二)观看录像,进一步了解钱塘江大潮

 1、观看录像,结合课文想想,作者哪些地方写得好。

 2、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录像配上解说词

 3、集体交流,看谁的描述最准确,最能吸引人。

(三)课堂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

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

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______________.

2.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3.把下列句中用得不妥的词改过来。

 

(1)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若隐若现)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的滚动,顿时人声沸腾。

(人声鼎沸)

 (3)过了很久,钱塘江才重复了平静。

(恢复)

板书设计:

备注

教材内容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主备人

彭景霞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把课文读通读熟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把课文读五遍,读通读熟,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它的奇异和壮丽体现在什么地方?

2,查找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

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

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

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

(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课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预习情况。

(重点指导多音字和难理解的词语)

提醒学生注意。

文中的“秘鲁”读bìlǔ,不读mìlǔ,

“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堪称”,“堪”是“可以、能”的意思,“堪称”是指“可以称作、可以称为”,这样的壮丽景观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

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奇)

三.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四、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

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

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

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

  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默读,谁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

长、深、窄。

  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6、3千米……”(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说什么吗?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第四自然段抓住“自然博物馆”学习。

第五自然段学习:

这一段作者用了几个“最”?

可不可以换成“非常”?

为什么?

五、拓展实践

  教师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六、作业布置:

 1、掌握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将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给父母亲人听。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二、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

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三、学写提纲

四、教师总结(略)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奇:

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3、自然博物馆

           4、最后一块秘境

 

 

备注

教材内容

3鸟的天堂

主备人

彭景霞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巴金的资料;老师下载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

你知道吗?

(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

这棵大榕树在哪儿?

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

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

被当地人称为“神树”。

“天堂中的乐园”。

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每个书写三遍)

  梢:

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

左边是“日”,不是“目”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

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

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

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

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

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

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暇:

空间。

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

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五,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

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

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

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

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

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

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学生甲:

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

哪儿读得好?

为什么?

你听出了什么?

从哪儿听出来的?

(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

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

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

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

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

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

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

(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

(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

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

(学生答:

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

合几个操场?

几个教室?

(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

(简直太大了。

 2.茂盛。

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

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

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

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看录像:

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1.播放课件:

“群鸟纷飞”的场面。

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学生甲: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学生乙: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

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学生丙: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学生丁: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

(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7.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

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

 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

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

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

 2.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

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

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学生分头准备。

 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

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

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巩固练习

一、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两个词。

    

二、多音字组词。

    

三、按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

    展示 裂缝 颤动 陆续 留恋 茂盛

   1.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

   2.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

   3.不忍舍弃或离开。

()

   4.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

()

   5.植物长得多而茁壮。

()

   6.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

四、缩句。

   1.太阳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

   2.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3.我回头看见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用“_____”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