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7648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政务》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意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为电子商务专业的选修课,着眼于使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因此,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就学生培养而言,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使学生熟悉电子政务基础知识,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技能,能利用Internet进行信息收集、发布和更新,了解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运营理念、发展战略、发展基础与法制建设,熟悉电子政务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电子政府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

2.从社会效益而言,提高学生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政治环境的认识,使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具备更好地专业素养,能够以更符合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式从事电子商务活动。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根据本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相关的信息技术的一般知识,认识和掌握知识经济时代政府各种管理和服务变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既懂得如何做好政府经济工作,又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督政府的职能,为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作出贡献。

二、职业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了解电子政务的相关技术。

(二)能力目标

具备利用电子政务开展相关活动的能力。

(三)技能目标

会利用电子政务开展相关活动,如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等。

(四)观念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的认识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电子政务管理理念。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

通过对电子政务活动的具体流程进行分解,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建议总课时为36,项目内容组织与学时分配如下所示:

项目一:

电子政务的产生(参考学时:

3学时,其中理论学时:

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点:

(1)信息化及信息化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2)重塑政府理论以及克林顿的“重塑政府”运动;

(3)电子政务的兴起;

(4)政府信息化的深远影响。

技能点:

(1)了解电子政务兴起的背景;

(2)了解信息化的含义及影响;

(3)了解政府信息化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教学内容:

信息化及信息化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重塑政府理论以及克林顿的“重塑政府”运动;

电子政务的兴起;

政府信息化的深远影响。

教学实施:

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由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和思考,通过课堂发言,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和理解和掌握,老师归纳点评。

考核评价:

教师安排课堂讨论,按等级进行计分。

项目二:

电子政务概述(参考学时:

5学时,其中理论学时:

4学时,实践学时:

1学时)

(1);

“政府”与“政务”的含义;

(2)电子政务的定义与本质;

(3)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

(1)理解电子政务的定义与本质;

(2)理解电子政务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关系。

电子政务的定义和本质;

电子政务与相关概念辨析;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

实训项目:

了解电子政务;

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加深学生对电子政务基本概念理解与掌握。

教师布置个人完成浏览电子政务网站的实践作业,进行课堂讨论,按等级进行计分。

项目三:

电子政务的结构、模式和功能(参考学时:

(1)电子政务的分层逻辑结构;

(2)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3)电子政务的功能。

(1)理解电子政务系统的分层逻辑结构;

(2)掌握四种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3)理解电子政务的功能。

电子政务的分层逻辑结构;

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电子政务的功能。

了解电子政务的结构。

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帮助学生形成对电子政务基本结构和应用模式的理解。

项目四:

电子政务下政府运行机制的转变(参考学时:

(1)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管理;

(2)电子政务与政府组织结构变革;

(3)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改革;

(4)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5)电子政务发展需要建立新理念。

(1)理解电子政务对政府信息管理的影响;

(2)理解电子政务与政府组织机构变革的关系;

(3)理解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改革的影响;

(4)理解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关系;

(5)了解电子政务发展需要建立的新理念。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管理;

电子政务与政府组织结构变革;

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改革;

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电子政务发展需要建立新理念。

(1)政府信息管理现状分析;

(2)政府行政改革趋势分析;

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帮助学生分析电子政务对政府的全面影响。

教师布置个人完成实训项目,按等级进行计分。

项目五:

政府门户网站(参考学时:

3学时,实践学时:

2学时)

(1)政府门户网站的定义和功能;

(2)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

(3)政府门户网站的应用现状。

(1)理解政府门户网站的定义和功能;

(2)理解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

(3)了解政府门户网站的应用现状。

政府门户网站的定义和功能;

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

政府门户网站的应用现状。

(1)政府门户网站浏览及评价;

(2)国内外政府门户网站对比分析。

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作用及发展现状。

项目六:

全球电子政务透视(参考学时:

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

(1)电子政务在全球的发展,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

(2)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模式,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划分,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模式,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特征;

(3)国外电子政务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1)了解电子政务在全球的发展状况;

(2)理解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

(3)理解国外电子政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电子政务在全球的发展,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模式,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划分,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模式,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特征;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1)国外电子政务网站浏览;

(2)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及发展经验总结;

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全面了解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和经验积累。

教师布置个人完成实训项目,布置小组作业,提交小组报告,进行课堂讨论,按等级进行计分。

项目七:

中国电子政务的实践探索(参考学时:

7学时,其中理论学时:

5学时,实践学时:

(1)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中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时代背景,中国信息化建设回顾,中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划分,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特点,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4)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

(1)了解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背景和历程

(2)了解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

(3)了解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4)了解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5)了解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策略。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中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时代背景,中国信息化建设回顾,中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划分,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特点,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

(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分析。

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表

序号

项目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权重

1

电子政务的产生

3

2

10%

电子政务概述

5

15%

电子政务的结构、模式和功能

4

电子政务下政府运行

机制的转变

政府门户网站

6

全球电子政务透视

7

中国电子政务的实践探索

20%

合计

18

100%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教学。

一是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电子政务是新兴的学科,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与电子政务的应用有联系,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来理解、研究课程的有关问题。

二是要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联系的教学方法,把整个教学的内容串联起来,把握教材的总脉络,以及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做到融会贯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内容。

强调掌握和弄通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三是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案例分析等作业,在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有重点、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督促和辅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三、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

职业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体现。

1.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学生实践教学体会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意学生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考核知识点与技能点全面开放,以项目带动知识点的学习。

(一)对学生的评价

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采用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相结合的形式。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10%;

实践操作成绩占20%;

理论考核占70%。

1.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出勤情况)10%;

2.实践操作(学生实践操作状况、完成情况和基本技能考试)20%;

3.理论考核70%。

(二)对教师的评价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三)对课程体系的评价

按照《课程建设工作条例》评价。

四、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建议教材

《电子政务基础》,蒋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2.主要参考书

《电子政务》,杨兴凯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电子政务导论》,张基温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要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电子政务理念为基础,引入必须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信息技术应用

(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岗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

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和双向交换转变;

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规范学生操作流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4)建立习题库及答案,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版本的参考书,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5)建立学习资料库,推荐国内与专业有关的网站地址,积极引导与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资料查询等能力。

3.工学结合

(1)产学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2)建立一支适合本专业的、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工作规范

(1)有计划地组织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

(2)在实训场所认真组织各种实训;

(3)学生应做好预先复习,指导教师不得擅自脱岗,应记好考勤;

(4)在实训中,学生必须服从指导教师,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启动电源,使用仪器、设备等;

(5)凡违反操作规程、损坏仪器、设备者,应按规定赔偿损失。

六、说明

1.授课:

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2.环境:

电子商务实验室。

3.能力培养要求:

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先修课程:

管理学基础、电子商务概论等。

主讲教师根据本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