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7365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docx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答案

《质量与安全》复习题

(13~14学年第一学期)

第1章质量管理概论

简答题

1.以你使用的产品(如手机、牛奶)为例,分析该产品的固有特性有哪些?

每一项的特性表现是什么?

每一特性举两例说明。

功能。

物质的作用或产品的用途

功能

性能:

物质功能的优劣,实现产品功能的程度和持久性的度量。

可靠性:

即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信性:

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集合术语

维修性

安全性:

即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程度。

经济性:

即产品寿命周期的总费用,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个方面。

适应性: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美观性

1功能:

我使用的手机手机能打电话,发短信;性能:

功能较好而且多,触摸屏灵敏,程序运行稳定;可靠性:

质量可靠,打电话及发短信没有发生过意外事件,储存的文件不会莫名丢失:

安全性:

安全可信,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摔过四五次仍能正常使用;可信性:

维修保障齐全,保质期达一年,售后服务很好;适应性:

这部手机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在寒冬酷暑也能正常使用。

2.以你享受的服务(如乘火车、购物,医疗服务)为例,分析该服务的固有特性有哪些?

每一项的特性表现是什么?

每一特性举两例说明。

功能性:

组织提供的服务所具备的作用和效能的特性,是服务质量特性中最基本的一个。

经济性:

指被服务者为得到一定的服务所需要的费用是否合理。

安全性:

是指组织保证服务过程中顾客、用户的生命不受危害,健康和精神不受到伤害,货物不受到损失。

时间性:

为了说明服务工作在时间上能否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时间性包含了及时、准时和省时三个方面。

舒适性

文明性:

属于服务过程中为满足精神需求的质量特性。

被服务者期望得到一个自由、亲切、受尊重、友好、自然和谅解的气氛,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这样的条件下来满足被服务者的物质需求,就是文明性。

乘火车:

固有特性有功能、可靠性、可信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

1.功能:

把我从A运到B。

可靠性:

较差,经常晚点,而且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目的地。

可信性:

较好,工作人员能及时维修损坏设备,有安全保障;安全性:

适中,我坐火车还没发生过安全事故,但其他地区火车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并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性:

坐火车这项服务还是比较实惠的,我的花费一直很少,而且票价也比较稳定;适应性:

很好,基本上不受环境影响,白天夜间都可以运行。

3.什么是质量管理?

包含哪些内容?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1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2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3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4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4.简述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质量教育工作、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责任制。

1)质量教育工作(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管理知识教育专业技术与技能教育)

2)标准化工作: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含义:

(1)制定标准的目的:

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大社会效益。

(2)本质属性:

对标准对象的“统一规定”;(3)制定标准的对象具有重复性;(4)标准是协商一致的产物;(5)产生基础:

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6)标准有一套规定的格式和制定颁发程序。

3)计量工作: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或者说,是保证单位统一、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

计量工作主要包括基础数据的采集、传递、保存计量手段的研究计量设备的管理

4)质量信息工作:

质量信息(质量情报):

是指反映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质量情况数据。

质量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为质量决策提供确切可靠、及时有效的信息。

保证质量信息流畅无阻,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为内部考核和外部质量保证提供依据。

建立质量档案,全面的积累质量数据、资料,以便随时利用。

5)质量责任制:

明确规定组织中的每一部门、每一职工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以便做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

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含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部分。

5.质量管理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1)质量检验阶段;特点:

三种职能分开(设计制造检验)、强调事后把关、信息反馈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特点:

预防为主,预防和把关相结合(生产过程:

数理统计方法控制;产品检验验收检查:

统计抽样方案;管理方式:

质量责任由质量控制工程师,质量保证工程师承担)。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特点:

全面的质量管理、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管理方法的多样性。

1、工业革命前的产品质量管理,特点是产品质量由各个工匠或手艺人自己控制

2、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30年代,特点是三种职能分开(设计、制造、检验)强调事后把关信息反馈。

工业革命时代3统计控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50年代,特点是控制制造过程

4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60年代~至今,特点是控制所有与质量有关的过程。

6.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整个公司从上层管理人员到全体职工都参加质量管理,不仅研究、设计和制造部门参加质量管理,而且销售、材料供应部门和诸如计划、会计、劳动、人事等管理部门以及行政办事机构也参加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不仅用于解决生产过程、进厂原材料管理以及新产品设计管理等问题,而且当上层管理人员决定公司方针时,也用它来进行业务分析,检查上层管理的方针的实施情况,解决销售活动、人事劳动管理问题,以及解决办事机构的管理问题。

7.简述质量概念及其发展。

概念: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

事物本身就有的,尤其是永久特性。

特性:

可区分的特征。

是通过设计和开发及其后的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

发展:

由于质量定义的内涵,越来越向主体满意倾斜,从而扩展了质量研究对象的外延,质量科学研究的对象,就从传统的企业产品质量领域,向其他方面、其他领域扩展。

8.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什么?

如何理解?

强调运用哪些管理方法?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立场)

原则2——领导作用(关键)

原则3——全员参与(基础)

原则4——过程方法(方法——控制论)

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方法——系统论)

原则6——持续改进(基本原则)

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方法——信息论)

原则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兼顾)

如何理解八项原则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

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原则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

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良好内部环境。

原则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原则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原则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原则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运用以下三种管理方法:

a)过程方法;b)管理的系统方法;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第二章企业质量管理

简答题

1.质量螺旋包含的质量形成过程有哪些?

2.1.产品的质量形成过程包括市场研究,产品开发、设计,制定产品规格、工艺,采购,仪器仪表及设备装置,生产,工序控制,产品检验、测试,销售及服务等共13个环节。

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3.2.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不断提高的过程。

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需要,产品质量要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4.3.要完成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就必须将上述各个环节的品质管理活动落实到各个部门以及有关的人员,要对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5.4.品质管理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企业内各部门及员工,还涉及企业外的供应商、零售商、批发商以及用户等单位及个人。

6.5.品质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

朱兰螺旋曲线所揭示的各个环节的品质活动,都要依靠人去完成。

人的因素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品质管理应该提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

此外,要使"循环"顺着螺旋曲线上升,必须依靠人力的推动,其中领导是关键,要依靠企业领导者做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工作,形成强大的合力去推动质量循环不断前进,不断上升,不断提高。

7.6.瑞典质量学家L·桑德霍姆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出发,将主力质量螺旋归纳为企业内部八大职能---市场研究、产品研制、工艺准备、采购、制造、检查、销售和企业外部的两大环节---供应单位、,形成质量循环图。

2.为什么要重视设计开发的质量?

设计是在制造产品之前预先形成的构思、方案、计划、安排、图样等等。

设计的质量是产品质量最为核心的部分。

产品设计缺陷指产品的设计存在着不合理的危险性.它往往是导致产品存在潜在危险的根本因素。

设计缺陷一般由配方、处方的错误、原理的错误、结构设计的错误等方面造成。

设计缺陷有如下特点:

第一,危害的严重性。

设计缺陷是产品的先天不足,其影响的面是广泛的,可以说影响到所有同类产品。

其影响所及就不仅仅是个别产品。

而是整个生产线,将造成依此设计生产出的所有产品存在缺陷,随之而来的是大范围的损害事故。

据美国有关部门统计,仅在汽车小型节能化运动中,每年要造成1300多起死亡事故。

第二,设计缺陷往往难以在保险公司投保产品责任险。

3.为了保证新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减少风险,哪些活动可以起到早期报警的作用?

风险意识:

新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活动始终是以减少风险为目的的。

活动:

1风险管理:

投资风险,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2设计评审、验证、确认3故障分析4实验室实验5现场试验6小批量生产

4.什么是质量的变异性?

引起产品质量变异的因素有哪些?

又称质量的波动性,是生产制造过程的固有本性,具有客观必然性。

人:

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文化素养、熟练程度和身体素质等。

机器:

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态等。

材料:

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等。

方法:

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正确程度等。

测量:

测量设备、试验手段和测试方法等。

环境:

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含尘度、照明、噪声和震动等。

论述题

1.结合本专业特点论述为什么要对质量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电力生产和电力供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转,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

保证电网安全,不仅涉及到电力企业和员工的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旦发生电力事故,影响面广,造成的损失巨大。

目前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开展的反事故斗争,对电力企业做好安全工作意义重大。

解决安全问题需要实行全过程管理。

从战略规划、设计布局、设备选型、基建施工到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检修维护,任何一个环节各种影响因素都必须纳入安全这个概念之中,我们的每一个行为、每一步工作都事关安全这个大局,不能不慎之又慎。

对质量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把质量管理看作是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从而将质量问题由过去的只与某些人有关提升到与人人工作都有关系这样一个高度;其次,把质量管理看作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认为质量问题与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和各种因素有关。

第三,强调质量管理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由此引起了大量数理统计方法和各种专业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第四,推崇持续改进的思想。

始终不断的寻求改进的机会,不断地提高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它起源于美国,尤其是日本在20实际60年代以后,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被称为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革命。

具体来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及社会收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的成功和发展。

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全面质量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即从管结果转化为管因素。

(二)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化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

(三)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

(四)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满足顾客需要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五)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

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以电力企业为例,为了实现安全、可靠供电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活动都属于质量管理的范围。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作为质量管理理论的集大成者,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一)质量检验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即所谓“检验员检验”阶段,是标准的事后检验。

具体到电力系统中,就是在每一项工作完成后,才对其安全、可靠性进行检验,这样的方法显然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理论产生于二战时期,起初是为了满足二战时期大量生产的弹药的需求。

这种理论今天仍被普遍应用,我们平时所常见的抽样检验就是其中的重要形式。

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种理论不能普遍应用于系统。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20世纪6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先后多次邀请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朱兰等去日本传授质量管理思想,同时,日本组织认真学习,开创性的实施,使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产品凭借过硬的品质,从美国人手中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如今,全面质量管理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从控制成本、现场管理到安全生产,全面质量管理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了许多企业制胜的法宝。

三、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安全生产中应用的意义

电力企业,由于其传统的特殊性,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无形性影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

今天,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电

力行业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高峰。

因地制宜地应用各种管理方法,完善企业产品质量,成为电力企业的当前的首要任务。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决定了它与电力行业的结合是必然且有效的。

(一)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电力行业中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工作质量对安全生产的作用都至关重要。

由此,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提供了适合的环境。

(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贯穿电力行业的始终。

采用全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更适合电力企业实际。

(三)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在电力行业内的应用,就是从“三大体系”独立运作的环境中跳脱出来。

全体参与,“三大体系”辩证合作,更好地落实了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

(四)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

将电力企业的质量管理交与全社会参与。

有效地分担了监督体系的工作之余,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供了方向。

四、全面质量管理具体应用

近年来,电力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全面质量管理的领域不断扩展、形式不断创新。

(一)在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实施质量管理。

在企业内部建立统一工作质量标准。

工作质量标准涵盖了安全生产相关各个部门的各项工作。

现今在本企业内部,运行人员的巡视、操作、事故处理,修试人员的设备评价、施工、应急检修,均制定了相应的模板。

模板化工作建立了职工在生产

(或工作)中必须遵守的标准,确保了工作质量和安全生产。

(二)实施全过程管理,不断优化工作。

1、严格的过程控制。

对现场进行的工作实施控制起始于工作文件的准备,每项工作须有明确的工作指令、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工作程序、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工作执行过程中,推行STRA自检,即停下来(Stop),想一想(Think)、核对(Review)、执行(Act)。

此外,根据活动的类型和内容,再附加程度不同的监护验证或独立检验。

在执行每项工作时做好现场记录,形成计划执行情况的客观证据,并为以后进行缺陷分析和设备故障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2、通过实施PDCA循环,优化工作模式。

通过在公司系统内广泛开展QC活动,员工不仅参与了工作的过程,更是通过不断地创新,改进了工作模式。

为实现提供更好地电力产品、更优质的

电力服务提供了新动力。

(三)积极创造系统内全员参与形式,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1

通过设立安全监督网,鼓励员工全员参与工作质量的管理。

对工作中任何过程出现的问题,任何员工都可以纠正、可以制止。

全员参与的热情高涨。

2、组织职工代表巡视,鼓励全员参与。

通过职工代表对不同专业的巡视、检查,建立员工的全局观,使员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对各工种的衔接更加顺利。

(四)营造全社会参与的管理模式。

鼓励全社会对公司质量管理的参与。

通过参加行风评议、安全生产月展览等活动,接受社会大众对电力企业服务质量的评价,并不断改进。

结束语:

如今,电力行业不再是过去的“电老虎”,而是通过全面质量管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通过各体系的紧密配合,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国民生产提供更可靠地保障。

第三章

1、ISO9000系列标准的核心标准有哪些?

其中哪个标准可以用于认证?

ISO9000:

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

2009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式ISO19011:

2011审核管理体系的指南

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认证)

2、什么是质量认证?

质量认证的目的是什么?

质量认证的对象是什么?

质量认证也称合格认证,简称认证,是指认证机构证明产品、过程或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法规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目的:

指导消费者选购商品,维护消费者利益;推动先进标准的贯彻执行,

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节约大量社会检验费用;促进国家计量水平的提高;实现国家对产品质量的宏观管理;

认证的总体目标是使所有相关方相信产品、管理体系满足规定要求。

对象是产品和管理体系

3、简述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及规定。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中国政府为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体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

规定:

要求列入《目录》的产品,通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得到检测和审核,以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

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没有获得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证书,没有按规定加施认证标志,一律不得进口、不得出厂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

4、简述我国有哪些产品认证?

举三例说明。

国家免检产品认证农食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

玩具电路开关低压电器

5、简述我国有哪些体系认证?

举三例说明。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ISO/PAS28000

2005供应链安全管理(反恐认证)

ICTI国际玩具业协会商业行为守则、SA8000

2001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

6、实施质量认证制度的作用。

指导消费者选购商品,维护消费者利益;推动先进标准的贯彻执行,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节约大量社会检验费用;促进国家计量水平的提高;实现国家对产品质量的宏观管理

第四章

1、什么是宏观质量管理?

宏观质量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总体质量现象,并对总体质量进行有效监管的科学

对象:

一个国家或区域

2、质量有哪两个维度?

区别点是什么?

质量安全:

因质量问题给人们造成的安全影响(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公共产品属性;不能自我定义和自由选择;主要由政府提供强制性标准予以规制

质量发展:

质量所给人们带来的利益或价值;私人产品属性;多元化和多层次;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企业产品竞争能力的体现

3、简述宏观质量管理体制构成及各自作用。

市场质量监管:

依靠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主要是一些市场中的盈利性机构,对质量的供应方所构成的事实上的监管

社会质量监管:

一些非盈利的社会组织,从事的对质量监管的行为。

政府质量监管:

政府成立的专业质量机构,对质量进行的监管。

4、产品质量的基本法是什么?

产品质量方面的法律有哪些?

写出5个法律名称。

《产品质量法》

《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食品安全法》

5、简述政府监管的原则与方法。

政府质量监管的核心——质量安全;政府质量监管的资源——有限性;政府质量监管的权力——法定授权;政府质量监管与监管对象无任何利益的关联;政府提供整体质量的公共信息

6、简述市场质量监督主体构成。

市场质量监管机构,包括一些专业从事质量检验和质量认证的市场化公司。

检测与认证是重要的监管工具

众多企业的竞争,构成对质量有效的市场监管

在一个竞争的市场制度中,一个企业能够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在于它比其他竞争对手,能够向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

因而,能够约束市场经济中众多微观企业主体的质量行为,其最根本的制度就是来自于竞争的市场机制

基于市场竞争的质量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价格对“质量”行为的信号显示作用;竞争对“质量”行为的激励作用;消费者的选择对“质量”行为的规范作用

7、简述社会质量监督主体构成。

用户、消费者的监督;非盈利性社会组织的监督;主要的社会质量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企业或企业家行业组织;质量和标准的行业组织;公共媒体的社会组织;专业性的社会组织,如大学、科研机构

第五章安全管理

简答题

1.安全的概念;安全管理的概念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2.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什么?

人物环境

研究人在生产过程中保证自身与他人的安全和健康,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对象。

人是生产和安全管理的主体,管理保护的主要也是人,因此人是安全管理的根本。

研究物在生产过程中保证自己与对人的安全和健康,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

物是生产和安全管理促进(削弱)的媒体,管理好物是主要的,因此物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研究环境和自然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不受损害和污染与对人和物的安全是安全管理的又一对象。

第6章安全管理理论基础

1、什么是事故?

举2例说明。

《辞海》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