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089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docx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

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

18年5月29至30日由哈佛大学音乐系音乐理论学科带头人克里斯托弗·哈斯蒂教授领衔的“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2021)”在哈佛中心(上海)顺利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作曲家、理论学者围绕“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等中国当代音乐的不同议题进行了主旨发言。

据会议手册所示此次会议旨在加强哈佛大学与中国作曲家和学者的学术交流鼓励中西方作曲家与理论家围绕作曲技术、音乐理论、研究范式等中国当代音乐的不同命题在世界语境下展开积极与多元的对话促进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成果的世界传播。

此次会议的源头可以追溯至三年前。

自2021年以来哈斯蒂教授每年牵头举办一次以“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活动前两次均以学术工作坊的形式在哈佛大学音乐系举行。

2021年起哈斯蒂教授将其扩大为会议的形式并将会场设在上海的哈佛中心且得到哈佛中国基金的资助由此更加直接地了解中国大陆作曲家的音乐创作。

来自北京的高为杰、贾国平、姚晨三位老中青作曲家参加了2021年3月的会议谈及了其音乐创作中的技法、观念与策略。

同时8位理论学者先后从作曲理论、音乐学、哲学、心理学等不同视角发表了研究成果。

今年为第四次会议规模进一步扩大来自国内外25所院校的近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16位学者进行了主旨发言。

就会议发言人的组成结构而言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关照不同层面学者的研究动向与成果注重平衡参会人的年龄层次、性别、院校等比例。

二尝试“驻会作曲家”理念邀请了在室内乐方面颇为高产的四位作曲家:

贾达群、贾国平、向民、梁雷。

他们提前向组委会提交作品供与会人员研究与讨论。

会议开幕式简短哈斯蒂教授扼要介绍了举办此次会议的初衷、宗旨以及前期筹备情况。

哈佛中心(上海)的执行董事王颐先生介绍了哈佛大学与中国学术交流的历史与当下着重提及了与中国音乐界相关的人物与活动如:

赵元任先生在哈佛大学的执教情况哈佛大学音乐图书馆于2021年举办的《百花争艳——中华钢琴100年》作品展等。

随后会议进入正式发言环节根据不同发言人的议题笔者将其整理为五大板块。

一、基于不同社会与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材料与物质性探讨

“材料”作为音乐创作的根基是建构和认识作品的核心之一。

对于此三位作曲家/理论家先后从创作、理论与分析三个视角谈及了不同社会与文化语境下有关材料的择取、运用与认知问题。

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材料、程序、结构——我音乐创作的基本法则以本人近期创作为例》。

贾老师提出“作曲基本法则归纳起来即为材料的凝练、构造及变化、发展”。

他认为作曲首先要择取并凝练材料;随之对材料进行变化与发展即为程序;而后在程序中有逻辑地安排即构建音乐的结构。

贾老师以自己的作品《漠墨图II》为例阐述了他为不同乐器选择与设计的四个音乐材料指明了材料發展需要遵循的法则以及可以采取的策略进一步明确了结构与材料、程序之间的关联并从时间轴这一视角说明了该作品在不同结构层面上的黄金分割比例显示了他在整体布局方面所采用的方法以及隐藏的逻辑关系。

贾老师进一步对材料、程序及结构的法则进行了总结:

从材料的解剖中揭示乐思的精炼特质从程序的梳理中追踪材料的关联过程从结构的界定中探寻形式的构建逻辑。

美国罗格斯大学饶韵华教授从文化和物理的属性层面谈及了音乐创作中的材料和物质性问题其发言题目为《声音想象的物质性:

陈其钢的〈五行〉及〈蝶恋花〉》。

饶老师认为中国当代作曲家常在西方乐团中融入中国传统乐器创新性地使用乐器和人声使其物质性尤为突显且成为音响特质的一部分由此建议将“物质性”纳入音乐分析的范畴。

饶老师通过“指涉性、身体动作、语调”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当代作品中的声音想象。

在《五行》《蝶恋花》基础之上她进一步通过陈怡的《第二交响曲》、郭文景的《戏》、陈其钢的《乱弹》三个作品片段阐释了小锣、木鱼等乐器音色的指涉性以及京剧表演场面的重构铺排等问题。

饶老师总结到:

新音响的物质性传达了多种表情、历史性及地域性音乐的表情并非仅仅是由音高结构与和声产生的抽象概念而是扎根于社会历史语境之中并通过物理性的运动表现的。

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平教授的发言聚焦于“音高材料”的问题题目为《中国新音乐:

人工调式的理论与实践》。

钱老师概述了近百年来中国新音乐领域有关人工调式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分为“八度周期”与“非八度周期”两大类展开论述并以当代作曲家的创作实践为例进行论证主要包括:

罗忠镕在五声性十二音创作技法中实践的同均三宫;高为杰的《韶II》、周晋民的《将士吟》两部作品中实践的非八度周期人工调式音阶等。

钱老师进一步明确了“人工调式”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与人工音阶、综合调式、音级集合、微分音等的区别与联系。

二、“中”与“西”的平衡:

跨文化语境下的音乐创作与探索

择取西方的音乐体裁如何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三位作曲家/理论家分别从民族室内乐创作、歌剧创作、民族管弦乐的创作与历史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中央音乐学院贾国平教授结合自身创作实践通过2021年的两部委约作品阐述了跨文化语境下的多元传统音乐创作实践其发言题目为《汇流与重塑——跨文化语境下的多元传统音乐创作实践》。

《流散》在编制上将亚洲与西方多件乐器组合并引用中日传统旋律《杏花天影》和《樱花》旨在映射当今的难民问题且体现亚洲多个民族的乐器在欧洲相遇这一场景。

《时空的涟漪》则是以中国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采集到的宇宙中脉冲星的三个信号为素材创作而成。

贾老师分享了如何依托传统重塑新作提出了自己的美学立场:

创作需追求个性化而个性化则体现于作曲家接收到的一切文化信息、生命中经历的一切构成没有个性的艺术创作均没有生命力。

他总结到:

“中西关系的创作思维将随着更多不同地域文化汇流的现实而改变。

《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张萌博士探讨了当代中国歌剧创作中一些突出的现实问题其发言题目为《金科玉律还是僵化程式?

——从歌剧〈呦呦鹿鸣〉看当代中国歌剧创作》。

他首先梳理了近十年来中国歌剧创作的概况进而指出在看似繁荣的表象背后整体作品质量令人堪忧的现象。

张萌提出:

“歌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主题立意之初到最终呈现在舞台上表现出强烈的‘木桶效应’即在剧本编写、音乐创作、舞台表演、导演设计、舞美服装等各个环节中不能存在明显的短板。

”通过对原创歌剧《呦呦鹿鸣》的深入分析张萌认为该剧在情节安排、剧诗写作特别是音乐创作上虽并未使用非常复杂、现代的技法却因充分遵循了具有普适原则的歌剧艺术创作规律最终达成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该剧较好地解决了如何表现主旋律体裁、如何顺应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的问题为中国当代歌剧特别是现实题材歌剧的创作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

福建师范大学黄宗权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的历史与现状》。

黄老师从中国近代民族器乐创作的历史和当代流变谈起先后谈及了明清时期主要作为戏曲伴奏的民族器乐、刘天华和郑觐文提倡的“拯救国乐”的民族器乐改革、郑觐文的“大同国乐社”、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提出的“新型民族乐队”、1979年全国器乐创作座谈会提出的“民族管弦乐队”改革建议、80年以后以中国当代作曲家使用现代技法的“新潮民乐”等。

他进一步以贾国平教授创作的《万壑松风》为例指出了这一类创作如何进一步将技法和理念融合与发展如何逐渐改变民乐的音乐生态等问题。

整体而言黄老师透彻地分析了中国民族器乐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民间的社会语境中所构建的角色和文化功能。

三、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个案研究与作曲理论

音乐作品的个案分析作为中国当代音乐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理论总结提供基础。

基于此四位理论学者分别围绕序列音乐、十二音音乐、泛调性与多调性等不同作曲理论择取具体音乐作品展开技术分析形成观点与结论。

上海音乐学院张巍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序列音乐在中国:

1990—2000》。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序列音乐在中国》的一部分张老师的本次发言先从八九十年代有关序列音乐研究的文献谈起论及了从技术向思维的转化这一论点主要包括序列技术向集合思维的转化和五声性的“标签”到风格的“逃逸”两大方面。

之后张巍教授对6部作品进行了概括性分析分别是:

高为杰的《秋野》和《远梦》、杨衡展的《但曲》、贾达群的《弦乐四重奏》、罗忠镕的《第三弦乐四重奏》和赵曦的《幻想小组曲》。

张巍教授结合90年代人文、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论及了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序列音乐研究的影响与发展、序列音乐创作方面作曲家的工作与贡献、序列音乐中技术到思维的转化、序列音乐创作技法在多样化和风格方面的演进等话题。

香港中文大学张惠玲教授的发言是针对罗忠镕先生的作品个案研究题目为《〈罗铮画意——无题之四十八〉中的抽象美学》。

张老师从技法层面出发对5-35这个具有中国音乐表征的标签性音级集合展开分析重点论及该集合作为重要的音高材料在《罗铮画意》中的形态及其作为结构要素如何勾勒曲式等问题。

她指出作曲家在该作中以复杂而娴熟的五声性十二音技法实现了5-5这一集合在美学上的二重抽象。

一方面5-35已然成为“中国风”的审美抽象而对其进行序列结合点描及微复调等西方技法的写作则完成了对于这一传统因素的现代性审美抽象。

张教授总结称正是这种彰显现代与传统风格的二重抽象结构奠定了罗忠镕创作的基石。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石磊副教授的发言围绕向民的民族室内乐《古典印象》展开题目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向民的民族器乐室内乐音乐分析》。

石磊博士以作品运用的传统音乐元素这一视角为观察点剖析了作曲家如何协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又如何实现融合即宏观上中国民间板式变奏与西方帕萨卡利亚变奏相融合微观上中国民间曲调《寒鸦戏水》的变奏和西方动机发展变奏思维相融合。

石磊博士进一步指出了作品在传递古典美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征与技法包括渐变的速度布局、音乐的线性发展、民族乐器特有演奏法的开拓等并用作曲家本人的话语予以总结:

“传统与现代之间冲突是必然的而融合又是不可避免的。

苏州大学唐荣老师的发言是对杨立青先生的作品个案研究题目为《整合、创新、引领:

杨立青〈唐诗四首〉音乐分析》。

唐荣博士结合作品的诗词意境从音高结构、主题分析、音色音响等方面对《唐诗四首》展开音乐形态与作曲技术的分析这四首诗歌分别选自孟浩然的《宿夜师山房期丁大不至》、白居易的《夏日》、李嘉祐的《咏萤》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重点谈及了调性对置、五声性的人工调式、“单一音调”技术、泛调性与多调性等作曲技术形成以下结论:

杨立青先生以整合的方式运用现代作曲技术将西方技法与中国风格、时代语言与传统题材、主导声部与协奏音响有机结合形成个人独特的音乐语言。

四、创作与分析的多元视角与策略:

跨学科探索下的音乐景观与语言

提及景观人们会想到绘画提及语言人们会想到诵读、声调等呈现方式然而作曲家们却时常将其作为音乐创作的来源。

在此次会议上三位作曲家/学者從跨学科的视域下谈及声音的问题为与会听众提供了创作与分析的多元视角与策略。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梁雷教授从自身的创作实践谈及了音乐景观的问题其发言题目为《从山水画到珊瑚礁:

黄宾虹项目的启示》。

梁雷教授表示这是一个由听景进入文化景观并与多位科学家、工程师合作的项目旨在将科学研究综合到音乐创作中找到学科之间的深入交叉点。

梁雷教授谈及了绘画技巧与音乐的结合展示了根据黄宾虹的绘画技术所开发的电脑声音处理技术、可视化数据以及数据驱动的方法。

随后梁雷讲解了目前正在进展的多媒体交互装置的海景项目谈及了鱼、虾、鲸鱼等海洋中的声音以及水中的声音传播等问题。

整体而言梁雷通过对珊瑚礁以及海景的可视化与声音化处理这一具体案例尝试进一步扩展多学科合作的方法期待通过科学、技术、艺术和音乐的有机转换和整合赋予作曲这门学科更新更强的生命力。

华东师范大学郑艳教授同样在艺术门类这一视域下谈及声音景观的问题题目为《“倾听之眼”还是“观景之耳”?

——贾达群〈墨漠图〉中的声景研究》。

她首先借鉴了法国象征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保罗·克洛岱尔和加拿大作曲家默里·谢弗有关认知绘画和声音的理论作为前提并提出“以耳观景”可能成为解读音乐作品的方式。

基于此她对贾达群的室内乐作品《墨漠图》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景观的作品宏观结构划分通过对作品整体结构、音型动机、织体设计、演奏法等作曲技法的分析探讨了作曲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所承担的叙事者和音响画家双重身份。

此外她进一步同与会学者探讨了以此作为分析与诠释作品的可行性空间以及这种联觉与人们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教师茱莉亚·葛瑞林从语言和音乐的关联与转化这一视角谈及了当代作曲家从语音语调中获取素材与灵感的实践发言题目为《语言与音乐的类别知觉:

常州吟诵和陈逸涵的音乐创作》。

该发言基于她对音韵学和人类大脑认知功能的研究面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提出了三种以音乐表达中文语调的方式:

隐性音调描绘、显性音调描绘和隐蔽/理论性效果。

她先后例举了秦文琛、高为杰、贾达群、朱践耳、陈怡、梁雷、盛宗亮的作品片段论证了作曲家如何结合方言、语言轮廓、朗诵等实现音调描绘。

随后她借鉴心理学的类别知觉探讨人们对音乐感知的问题并以茱莉亚音乐学院作曲研究生陈逸涵的三首作品《从军行》《落花》和《乱弹》探讨了语言和歌曲之间的互通问题。

五、中西方音乐理论家眼中的中国当代音乐创作

近年来中国的当代音乐创作日趋受到世界的关注与西方有了更为频繁的互动与对话。

随之有关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评价呈现出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的局面。

对于此此次会议中的三位中西方音乐理论家在对比西方当代音乐的基础上围绕技法、风格、生存环境等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约翰·罗德教授的发言围绕四位驻会作曲家所提交的作品展开题目为《和声中的声部线条:

近期中国四部音乐作品中的声部协作类型》。

罗德教授从作曲技术本体出发探索了作曲家创作中组合线条的想象方式形成以下分析结论:

向民在《古典印象》中通过改变五种乐器之间的协作关系以渐变的原则使音乐趋于激烈。

贾国平的《清风静想》以四件中国民族乐器塑造不同长度、强度和形状的风的意象从而产生独特的音响组合。

梁雷在《听觉假设》中探索了不同时间里逐渐消失的“单音”营造出书法家笔墨的触感。

贾达群的钢琴前奏曲《缠绕》将短乐句置于多个声部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暗示出若即若离、线条模糊的画面感。

罗德教授指出:

“中国当代作曲家的创作中协作性多于竞争性这一理念反映了中西方个体和社会观念的差异。

线条的结合能够塑造一个融洽的音乐进程。

上海音乐学院陈鸿铎教授以批判的眼光谈及了中国当代音乐的可行性发展之路其发言题目为《超越本民族思维局限融入多元化世界潮流——对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现状的反思》。

陈老师首先提出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泛中国化”现象即作曲家都将表现中国作为主要诉求并认为这会导致音乐创作之路愈走愈窄。

随后陈老师列举了打破本民族思维局限的创作实践包括匈牙利作曲家利盖蒂、韩国作曲家陈银淑等。

最后陈老师提出只有超越本民族思维局限才能真正融入世界。

他进一步引用了陈其钢的话语:

“一部作品要想真正走出去它所具有的第一个特质必须是‘人性’是‘真善美’而不是民族性。

”作为理论家陈老师建设性地提出:

“只有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以世界公民的身份进行创作才有助于把中国的当代音乐创作真正推向世界。

哈佛大学克里斯托弗·哈斯蒂教授作为会议的最后一位发言人结合西方当代音乐创作语境分享了其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音乐发言题目为《对中国新音乐于西方作曲家之启示的断想》。

哈斯蒂教授指出西方当代音乐创作呈现出“排斥和恐惧传统”这一局面而中国新音乐则很少存在抵制传统这一现象。

他先后列举了几位驻会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如何在当代语境下与传统因素进行链接形成以下观点:

“高为杰可以运用无调性组合来突出或隐藏调式和五声音阶的音响效果;梁雷可以通过面上的一条‘单线’去展示实际的复调细节;贾国平以创新的方式重新塑造节奏标记;贾达群擅长将生动的音响世界进行编织排列;向民的《古典印象》是一首为民乐而作的创新型复调作品。

”哈斯蒂教授总结到:

中国作曲家均受到传统审美的启发重视诗、画、书法等艺术的统一这是值得西方作曲家借鉴的强大资源。

结语

此次会议中作曲家与理论家面对面围绕材料与物质性、跨文化与跨学科、作曲理论与个案研究等问题发表见解探寻中国当代音乐发展之路激發出无限的火花。

此次会议的牵头人哈佛大学哈斯蒂教授曾提及关注更多的中国当代作曲家是其未来研究的一部分他也计划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纳入其教授的《后调性音乐分析》的课程。

更加需要提及的是以“中国当代音乐”为主题的会议由哈佛大学主办并得到哈佛中国基金的全权资助实属可贵。

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当代音乐创作已逐渐在国际平台上折射出光芒。

然而其道路依然漫长。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何去何从”仍是当下作曲家和理论家无限深思的问题。

如何平衡传统与当代的关系如何在继承中予以更好的创新如何在分析中形成体系化的理论与会的作曲家和理论学者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自己的视角和观点但这永远是无止境的学术论题。

郑艳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