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0508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5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docx

北京昌平区投融资发展规划

 

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融资规划

 

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一章昌平区融资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投资回顾

“十一五”期间,昌平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8%,2006-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145.4亿元、137.6亿元、170.4亿元、290亿元和374.4亿元,2005-2010年全区固定资产总额年均增长幅度达到30.70%;投资率保持在5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40%以上。

从城乡投资结构来看,2006-2010年城镇投资和农村投资(不包括房地产投资)均出现较快增长的态势,而城镇投资增长幅度快于农村投资增长幅度,2006年和2010年昌平区城镇和农村投资结构之比为39:

61和91:

9。

从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来看,2006-2010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投资增长速度不断提高,2006年和2010年昌平区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分别为,1:

8:

91和1:

7:

92,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从三类主体投资结构来看,2006-2010年国有投资增长速度大于民间和外商投资增长速度,三类投资主体投资结构呈现出优化的态势。

2010年,昌平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4.4亿元,同比增长28.9%。

全区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个数达178个,亿元项目完成投资额33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完成总额的90.3%,其中,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0亿元,同比增长34.4%,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18.7%。

在投资结构中,占比最大的为交通运输业,比重达到了基础设施投资的77%。

二、“十二五”重点建设领域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投资建设的重点领域及“三年建设行动规划”投资分类及重大项目如下:

表1-1“十二五”及“三年建设行动规划”领域及项目

类别

“十二五”建设分类及

重点领域

三年建设行动规划分类及

投资额

加快城市化进程

加快南部地区城市化

(未来科技城;沙河大学城;昌平新城;TBD科技商务区)

统筹城乡发展

包括:

一级土地开发项目、整体开发项目、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等。

三年建设行动规划投资金额约为362亿元。

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城市中心区)

打造现代特色小城镇

(推进南口、阳坊、十三陵等重点镇和流村、延寿等建制镇的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城市服务向镇村延伸

“强二优三精一”

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

加快发展三大先导产业

积极发展三大特色产业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提升城市承载力

 

生态环境建设

包括一产农业项目、二产工业项目、三产项目。

三年建设行动规划投资金额约为650亿元。

建设便捷高效交通体系

包括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路网建设;公共交通;智能交通体系。

包括:

道路建设、电力设施、给排水项目、供热工程、清洁能源推广、城市景观体系工程、森林防火工程等。

三年建设行动规划投资金额约为222.2亿元。

 

包括:

生态屏障建设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水处理工程、噪声及垃圾处理项目等。

三年建设行动规划投资金额约为59亿元。

健全能源供应体系

 

推进节能减排

包括电力;天然气;煤炭;热力供应;新能源利用。

清洁能源推广等。

 

建设完善水务体系

 

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包括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污水处理;防洪系统。

包括大面积构筑山区绿屏;大尺度建设平原绿网;高品位营建城镇绿景;高标准打造景观水系。

大力保障和改善

民生

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乡居民住房需求;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发展体育事业。

和谐社会建设

包括:

医疗卫生、高等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养老服务、行政服务、新农村建设等领域。

三年建设行动规划投资金额约为146亿元。

塑造优势教育品牌

完善教育基础设施。

提升信息化水平

水务信息化建设等

来源:

根据“昌平区十二五规划”及“三年建设行动计划”整理。

三、投融资主体及方式

1、投资主体及结构

昌平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非国有内资(民间投资)所占比重最高,2010年达257亿元,占比为68.6%;2009年占比为64%。

2006-2010年国有投资增长速度大于民间和外商投资增长速度,2006年和2010年国有、民营、外资三类投资主体投资额之比分别为,7:

90:

3和27.8:

68.7:

3.6,国有投资主体投资占投资总量的比例提升较快。

表1-22007-2010年昌平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亿元)

年份

国有投资

民间投资

外商投资

2007年

19.1

116.8

1.7

2008年

33

125.7

11.8

2009年

93.1

185.7

11.7

2010年

104.1

257

13.3

来源:

昌平区2007-2009年统计公报;昌平统计局:

《昌平区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财政资金供给方面,2010年,昌平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35.6亿元,同比增长12.6%,较“十五”末增长169.6%。

“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130.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5倍,五年间平均增速为21.9%。

 图1-1“十一五”期间昌平区财政收入及增速

2010年,昌平区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73.6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85.5%,“十一五”时期财政支出累计达到25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01倍,平均增速为23.3%,较“十五”时期平均增速低6.1个百分点。

表1-3“十一五”期间昌平区地方财政支出情况

“十一五”时期昌平区财政支出进度加快,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更加倾向于民生领域,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年间,财政支出主要集中于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的资金投入累计支出分别为32.9亿元、40.2亿元、52.6亿元、34.7亿元和35.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2.8%、15.6%、20.5%、13.5%和13.7%。

“十一五”期间,昌平新城建设步伐加快,高教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旅游文化度假区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功能区蓬勃发展,财政支出中各项目的增速比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2010年与2006年相比,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城乡社区事务支出比重提高10.3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支出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

2、融资主体

昌平区现有政府融资平台主要以昌鑫公司、农业投资担保公司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平台;以土储中心为主体的土地储备项目融资平台及以区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重点功能区融资平台组成。

2010的10月,区政府将昌平融资平台公司按照第四类融资平台公司的要求向北京市进行了确认上报,昌平区符合要求的融资平台公司有两家,分别是北京昌鑫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北京昌平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1)北京昌鑫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

北京昌鑫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本金为7.48亿元人民币,是一家从事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的国有独资公司,2008年正式作为昌平区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融资平台。

截至2010年,公司共签订合同金额约35.6亿元,到账资金约26.9亿元,为昌平区轨道交通、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

(2)北京昌平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北京昌平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于2009年7月1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人民币,该公司主要为政府扶植的农业产业、农村基础设施的融资项目运作;为农业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提供贷款担保。

公司成立至2010年,共签订合同金额4.3亿元,为昌平区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及涉农产业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3)昌平区土地整理储备分中心。

昌平区土地整理储备分中心是实施市、区政府土地整理储备的办事机构,具体承担本区土地整理、征收、收购、置换、储备和供应等工作。

2009年,土地储备分中心与相关银行共签订合同金额44.9亿元。

为昌平区土地储备、“未来科技城”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2010年,土地储备分中心还作为沙河镇重点村城市化工程项目的融资主体,为重点村拆迁筹集资金。

(4)其他重点功能区投融资平台。

包括:

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兴昌高科技发展总公司;北京振邦承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北京铭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投融资方式

(1)基础设施类项目。

昌平区基础设施类项目如轨道交通、道路改建、路网建设、供水供电工程等的融资方式主要采取以区属平台公司(昌鑫公司、农投公司等)为融资主体,向商业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农发行、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申请中长期项目贷款,还款基本以区财政还款付息为主。

(2)重点功能区类项目。

昌平区未来科技城、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创新基地、新城东区等区内重点功能区的融资方式主要采取以区属国有企业(未来科技城公司、振邦公司、铭嘉公司、兴昌公司等)为融资主体,向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申请土地一级开发或基础设施类项目贷款,基本以所开发土地未来上市收益作为还款来源。

(3)其他土地一级开发类项目。

其他住宅类用地及部分工业、商业类用地的土地一级开发工作由昌平区土地整理储备分中心承担,通过直储或市区联储的方式,向相关商业银行申请土地一级开发贷款,基本以所开发土地未来上市收益作为还款来源。

4、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融资

近年来,为促进昌平区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昌平区政府分别与北京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就政府融资、重点功能区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与银行开展广泛合作,充分利用银行在项目融资和金融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构建全面、长期、互惠的战略合作关系。

其中,于2009年3月与北京银行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授信额度60亿元,重点支持区内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10年底前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约17亿元;2009年4月,昌平区与民生银行签订了授信额度为50亿元的《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支持区内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截至2010年为昌平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约5亿元;2009年12月,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授信额度为500亿元的《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支持“未来科技城”等重点区域、重要产业、社会民生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2010年11月13日,昌平区与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农行将重点在未来科技城、中关村核心区昌平部分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土地一级开发、产业用地储备、中小企业融资、三农领域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等领域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在未来3年(2011-2013年)提供不少于人民币180亿元的意向性信用支持(每年不少于50亿元)。

2011年4月19日,昌平区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北京市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农发行承诺每年向昌平区提供不低于30亿元的授信额度用于支持昌平区新农村建设。

在资本市场融资方面,昌平区目前已有包括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16家;完成股改的企业有中海阳(北京)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具备上市潜力企业30余家。

四、融资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

1、优势

目前昌平区产业结构升级突出,京北创新中心的建设,科教研发事业的发展,将有助于形成区域内金融资源的聚集。

同时,昌平区与大型金融机构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如国家开发银行、中投公司、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昌平区支持力度大,合作范围广泛。

此外,昌平区与其他区县相比,区内上市公司较多,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再融资。

2、不足

一是区域内总体金融量能小,基础薄弱。

二是外商投资总量存在不足。

三是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融资来源,融资方式单一。

四是金融创新,包括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小城镇建设融资、农村金融等方面创新动力不足。

五是政府投资规模大,形成较大的后继投资压力。

3、机遇

首先,国家鼓励扩大直接融资的金融政策,为昌平区提供了融资方式改革的良好机遇。

其次,北京市“两城两带”的发展布局及建设,将加大北京市对昌平区的财政资金支持。

再次,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未来科技城的建设,将会吸引大型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投资入驻,而科技商务区(TBD)的开发,科技金融岛的建设,将为昌平区完善金融体系、发展科技金融注入新的活力。

4、挑战

一是如何扩大融资规模,满足昌平区“十二五”期间,包括“三年建设行动规划”巨大的投资资金需求。

二是如何改革与完善昌平区融资平台公司以实现新的发展。

三是如何转变投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多渠道引进社会资金参与昌平区建设。

四是如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昌平区金融特色品牌。

五是如何针对不同需求创新融资模式,并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有效防范融资创新中可能的风险。

六是政府部门如何提有力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

第二章昌平区金融体系及发展

一、已建立合作的金融机构

(一)银行体系

1、国有大中型商业银行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

昌平区目前已经与国有大中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广泛开展合作,建立起以关注政府热点、规划先行、融资推动、机制建设并举的、体现开发性金融特点的银行融资体系。

2、区内银行分支机构。

昌平区一方面积极吸引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在昌平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区域内重大项目建设。

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北京银行在区域内新设网点,延伸服务网络。

(二)保险体系

泰康郊区总部及健康管理中心位于昌平生命科学园,一期健康研究管理中心已于2009年12月举行奠基仪式。

同时,泰康人寿将建设小汤山国际健康城养老社区。

此外,中国太平洋财险、人民财险、新华人寿等保险机构也在昌平区分别设立了支公司。

(三)证券体系

2008年10月,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昌平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外资占比33%,主要经营股票及债券的承销与保荐、债券的经纪与自营以及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此外,西南证券、中信证券也在昌平区分别设立营业部。

二、昌平区内金融机构

昌平区积极响应北京市建立新型金融机构的号召,大力培育发展创新型金融机构。

主要包括:

1、北京金典小额贷款公司。

2009年7月,北京金典小额贷款公司正式营业,是北京市首批、昌平区首家经市金融局正式批准的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2、北京昌平农业投资担保公司。

2009年10月,北京昌平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以“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为经营宗旨,通过农民自愿、市场运作的方式拓宽农民融资渠道,树立农民还款意识,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服务农村经济。

3、北京昌平兆丰村镇银行。

2010年10月,北京昌平兆丰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试运营。

该公司是经北京银监局批准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北京地区获准筹建的第4家村镇银行,也是昌平区内筹备组建的首家独立法人银行机构,将为昌平区三农及城乡中小企业、居民以及个体工商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4、其他创新型金融企业。

包括:

北京晨光昌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北京晨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晨光宏盛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三、昌平区的金融改革与探索

1、探索城乡金融综合改革。

提出了建立昌平区城乡金融综合改革重点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体系、民生金融体系、后台金融体系四大金融体系。

2、研究制定相关扶植政策。

为促进金融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大对于农村金融的扶植力度,通过研究制定《昌平区促进金融产业暂行办法》,提出设立金融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其他配套政策,鼓励各类金融企业加大对“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并对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增加的偏远山区金融服务网点进行补贴,在政策上对农村金融发展进行扶植和保障。

3、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投资体制改革。

具体包括: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十一五”期间昌平区建立了绿色审批通道,极大地加快了投资核准进程。

2009年昌平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初步形成了前台受理、后台办理的“一站式”审批服务模式。

公有经济的调整。

“十一五”期间,昌平区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有效地推进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截止2009年底,累计完成80个村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华都公司等企业的划转重组工作;通过产权改革和公有经济的布局的调整,公有经济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健全国有投资监督管理体制。

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投资和使用效率,昌平区坚持一手抓管理、完善审批制度,一手抓监管,强化制约机制。

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下,投资项目管理与监控信息系统发挥了对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的监管职能,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从“管住”向“管好”迈进,努力实现了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阳光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促进民间投资。

2007年昌平区发布了《昌平区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从放宽非公有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经济的金融支持和完善对非公经济的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办法。

为了促进社会投资参与公营事业,昌平区大力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准公营性项目BOT制度、公共资本的社会参与等制度,极大地提升了民间资本在非竞争性领域的投资比重。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为了促进农业投资和中小企业投资,昌平区先后成立了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大厅和中小企业信用促进协会。

截止2011年5月底,进驻中小企业融资大厅的银行、担保机构共计为区内中小企业办理业务2358笔,提供62.94亿元贷款、41.04亿元担保额度,为一批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及时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昌平区的金融发展

2010年,昌平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134.9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居民储蓄余额566.1亿元,同比增长23.1%。

各项贷款余额274.6亿元,同比增长12.2%。

2011年上半年,昌平区金融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存贷款余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截止6月底,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119.9亿元,同比增长20.2%;居民储蓄余额618.1亿元,同比增长22.0%;各项贷款余额322.6亿元,同比增长24.1%。

第三章昌平区融资规划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全面建设世界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战略要求,加快完善昌平区金融体系建设,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与产业支持的作用;通过投融资改革与融资方式的创新,支持昌平功能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的快速发展。

推动昌平区向现代化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迈进。

二、发展目标

昌平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目标,为深化与完善融资制度及机制,昌平区融资规划的目标是:

近期目标:

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推进融资平台改革;突出发展科技金融,打造科技商务金融品牌;创新文化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积极利用银行授信额度,支持重点项目及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引进股权投资。

远期目标: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搭建新型融资服务平台;推进城乡金融综合改革,支持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制定政策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推进投融资的改革与发展。

相关指标:

一是“十二五”期间在昌平主城区、昌平新城、未来科技城、科技商务区(TBD)等区域,吸引一批银行类金融机构入住,并吸引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资产管理机构、股权投资及风险投资公司、金融中介机构入驻。

二是“十二五”期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年均增长25%以上;各项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5%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三是到2015年全区引进外商年度投资额达3亿美元以上,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以上。

四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处于可控范围。

五是组建成立政府引导基金;新设村镇银行;设立小城镇发展基金。

六是加快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力争到2015年,全区股份有限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新增上市公司15家以上,培育和辅导具备上市潜力企业30家以上。

七是到2015年区内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八是积极探索市政债券、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方式。

九是到2015年,通过资本市场及社会投资的直接融资比重大幅上升,融资结构更加合理,融资产品更加丰富。

三、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昌平区融资规划的战略定位是:

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改革融资平台、完善融资方式为基础;以满足三年建设行动规划的资金需求为重点;以功能区建设、产业发展、社会进步为动力;以扩大与银行合作、发展直接融资、吸引社会投资为契机;在风险防范基础上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构建昌平区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型金融相互补充、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金融支撑和服务体系。

第四章昌平区融资规划主要任务

一、完善政府融资平台

目前,昌平区对认定的两家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情况进行了梳理,包括对公司的债务进行分类、对资金缺口及公司结构与运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思路。

建议昌平区融资平台的改革路径:

一是对承担有稳定经营性收入的公益性项目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以及承担非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的融资平台公司,整合现有融资平台,增强实力。

按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充实公司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运作。

二是增加融资平台公司净资产规模,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开展经营,加强平台公司自身信用。

三是以项目法人公司作为承贷主体,融资项目符合政府政策、规划、行业准入标准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要求;向融资平台公司新发放贷款要直接对应项目,并执行国家有关项目资本金的规定。

四是抵押合规、投向合理、风险分类。

将符合抵质押条件的项目资产或项目预期收益等权利作为贷款担保。

五是区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实现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内部化。

六是建立融资平台公司重大项目审核制度和融资平台公司年度财务审计制度;建立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联席会议制度和政府债务信息交流机制;逐步将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融资平台安全、高效运行,提高融资平台管理水平。

总之,对融资平台公司须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重新定位,加快平台公司重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做实资本金,限制负债率;必要时,通过引进民间投资等市场化途径,实行股权结构多元化,改善融资平台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融资平台的信息披露制度等。

此外,还可建立与地方平台债务规模相适应的偿债基金,完善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机制。

二、突出发展科技金融

首先,打造TBD“科技金融”品牌。

积极参与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建设,在科技商务区(TBD)发展科技金融集群。

吸引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机构、投资银行、股权投资及风险投资基金、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集聚,为科教研发企业提供项目策划、融资、财务顾问、购并、重组、上市等服务。

其次,依据昌平区良好的环境、交通与低碳经济优势,争取在TBD建设金融要素市场—北京碳金融交易市场,推动排污权、节能量、清洁发展机制、自愿减排项目的交易。

第三,聚集整合金融服务资源,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推动科技型小额贷款公司、科技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发展,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引进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创新信用贷款、信用保险与贸易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小额贷款融资等产品。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创办企业、承接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企业、并购重组企业、重点产业技术联盟、获得创业投资的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的综合融资支持。

第四,加大政府资金对中关村昌平园的支持力度,面向昌平园科技企业,建立企业改制产权确认机制、企业上市联动机制,加快吸引风险投资,推动科技企业境内外上市,协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