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0542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 蒸馏 萃取和分液.docx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13蒸馏萃取和分液

课时作业3 蒸馏 萃取和分液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双选题)下列有关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采用蒸发的方法

B.除去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采用蒸馏的方法

C.将碘晶体中含有的少量沙子除去采用蒸馏的方法

D.从碘水中获得碘的晶体采用过滤的方法

解析:

本题物质的分离问题实质属于除杂问题。

答案:

AB

2.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解析:

萃取的基本操作是本题考查的内容。

答案:

A

3.下列仪器:

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①②⑥D.②③⑥

解析: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溶液的;燃烧匙是少量固体和液体反应的仪器;天平是用来称量物质质量的仪器;胶头滴管是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答案:

D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KCl溶液

I2

酒精,萃取

B

KNO3

K2SO4

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盐酸,过滤

D

CaCO3

CaO

H2O,过滤

解析:

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可以改为四氯化碳或苯等。

答案:

A

5.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除去N2中的少量O2,可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FeCl3溶液中Fe(OH)3沉淀可以过滤

C.除去乙醇中的少量NaCl,可用蒸馏的方法

D.重结晶不能用于提纯物质

解析:

C项中蒸馏得乙醇,即除NaCl;D项中重结晶可用于提纯物质。

答案:

D

6.下列每组中的两对物质,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且油层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是(  )

A.汽油和水、四氯化碳和水

B.汽油和水、苯和水

C.食用油和水、醋酸和水

D.葡萄糖和水、酒精和水

解析:

A项中四氯化碳比水重,分液时油层从下口倒出;B项中都不互溶,且两组中的有机物都比水轻,分液时均从上口倒出;C项中醋酸与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项中都是均相体系(溶解在一起),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答案:

B

7.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中,所选用的方法或仪器不正确的是(  )

序号

A

B

C

D

实验目的

制取蒸馏水

分离水和植物油

分离食盐水与泥沙

从浓食盐水中得到氯化钠晶体

分离方法

蒸馏

分液

萃取

蒸发

选用仪器

解析:

A项中的仪器为带有支管的蒸馏烧瓶,A项正确;水和植物油不能互溶,需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B项正确;蒸发食盐水得到氯化钠晶体所用仪器为蒸发皿,故D项正确。

答案:

C

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完全蒸干

D.洗涤沉淀的方法是向漏斗中加水,使水没过沉淀,等水流完后再重复操作几次

解析:

在蒸发结晶操作中,当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液体蒸干。

答案:

C

9.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

海带灼烧成灰应在坩埚中进行;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碘的苯溶液在分液漏斗中位于上层,应待下层液体放出后从上口倒出;分离碘并回收苯应用蒸馏的方法,用水浴加热能控制温度,温度太高碘易升华。

答案:

D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Cl-的试剂是硝酸银和硝酸

B.检验SO

的试剂是氯化钡和盐酸

C.检验CO

的试剂是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

D.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SO

解析:

向含Ag+或CO

、SO

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也会生成白色沉淀,D错误。

答案:

D

11.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解析:

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须从上口倒出。

答案:

D

12.现有三组溶液:

①含有水分的植物油中除去水分;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

植物油与水互不相溶,用分液法分离;碘溶解在CCl4中,要分离得到CCl4应采用蒸馏的方法;酒精提纯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是利用其在酒精中溶解度大的性质,属萃取。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0分)已知乙醇的沸点为78.3℃,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且在78.15℃时与水可形成95.57%(体积分数,下同)的恒沸混合物(即水和酒精可同时挥发)。

酒精中的水可加入生石灰除去,反应如下:

CaO+H2O===Ca(OH)2,CaO和Ca(OH)2均不溶于酒精。

某化学活动小组要用35%的酒精制取无水酒精,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

方案一:

对35%的酒精直接蒸馏得无水酒精。

方案二:

先对35%的酒精蒸馏得95.57%的酒精,再加入生石灰,然后进行蒸馏得无水酒精。

方案三:

用CCl4对35%的酒精进行萃取,然后对酒精的CCl4溶液进行蒸馏得无水酒精。

方案四:

向35%的酒精中直接加入生石灰,然后进行蒸馏得无水酒精。

请对四种方案进行评价,回答下列问题:

(1)最好的方案是________,错误的方案是________,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余方案的不足是________。

(3)用最好的方案进行实验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4)蒸馏操作中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三项即可)。

解析:

酒精与水可形成95.57%的恒沸混合物,直接蒸馏无法得无水酒精。

CaO和Ca(OH)2都是不溶于酒精、难挥发的固体,95.57%的酒精中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可以制取无水酒精。

若向35%的酒精中直接加入生石灰进行蒸馏,水太多,消耗生石灰太多。

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CCl4萃取。

故四个方案中最好的是方案二,错误的是方案一和方案三。

蒸馏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和酒精灯。

蒸馏操作中要注意: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冷凝水的流向,加热时温度的控制,为保证蒸气的及时冷却,还应该先通冷凝水后加热。

答案:

(1)方案二 方案一和方案三 方案一,酒精与水可形成95.57%的恒沸混合物,直接蒸馏无法得无水酒精;方案三,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CCl4萃取

(2)方案四的酒精中水太多,要消耗大量的生石灰

(3)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和酒精灯

(4)温度计水银球要在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要下口进上口出;加热时要适当调整酒精灯的位置,以控制温度;先通冷凝水后加热(回答三项即可)

14.(10分)工业酒精是含水约4%的液态乙醇。

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aO+H2O===Ca(OH)2],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

要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乙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填写代号)________。

A.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过滤

B.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蒸馏

C.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分液

(2)在你选择需要加热的实验方法中,需用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以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方法的实验步骤里,紧挨加热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并且对此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酒精灯作热源,在加热过程中要适量调整酒精灯的上下或左右位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CaO、Ca(OH)2是不溶于酒精、难挥发的固体,酒精是易挥发的液体。

因此,由蒸馏的定义及适用情形,可知采用蒸馏最佳。

(2)蒸馏操作中的玻璃仪器,不要答铁架台。

在蒸馏操作中,为了确保馏出的蒸气及时得到冷却,要先向冷凝管内通冷却水,然后才能进行加热。

为了提高冷却效果,一般采取逆流操作。

(3)进行蒸馏操作时,要根据组分沸点,使蒸馏烧瓶内的支管口保持恒温。

温度的显示靠温度计,温度的调节可通过控制热源的强弱来实现。

答案:

(1)C

(2)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向冷凝管内加冷却水 使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

(3)使蒸馏烧瓶内的支管口处保持某一恒温

15.(10分)已知A、B、C、D四种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下表。

A

B

C

D

分散到水中

悬浊液

无色溶液

液体分层,且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无色溶液

熔点/℃

1452

-21.3

-11.5

801

沸点/℃

1703

78.9

117

1210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知A与D不发生反应,且均不与水反应。

①欲从A、D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D,需进行的操作:

a溶解;b________(填操作名称,下同);c________。

②上述a、b、c操作过程中均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__。

(2)从B的水溶液中分离出B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

(3)从C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C,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解析:

(1)①根据题中信息可知,A不溶于水,D溶于水,因此,欲从A、D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D,首先要进行过滤,得到D的溶液,再蒸发结晶即可得到D。

②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

(2)B与水互溶,但其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差较大,因此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3)C与水不互溶,因此从C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C,可采取分液的方法。

分液时需要用到分液漏斗和烧杯。

答案:

(1)①过滤 蒸发结晶 ②玻璃棒 

(2)蒸馏 (3)分液漏斗、烧杯

16.(11分)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所示实验。

已知:

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1)写出提取流程中①③实验操作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

(2)四氯化碳是无色、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3)从F中得到碘单质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解析:

(1)从实验流程看①操作为过滤,③操作为萃取。

(2)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KCl。

(3)分液后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用蒸馏的方法可得到I2。

答案:

(1)①过滤 ③萃取 

(2)紫 KCl (3)分液、蒸馏

17.(11分)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K+、Cl-、Br-,还有少量的Ca2+、Mg2+、SO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这种废液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图(提示:

图中“……”是使Br-变为Br2的反应过程)。

试剂a须从以下试剂中选择:

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K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稀盐酸。

请根据以上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④、⑤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填字母)

A.萃取、过滤、分液、过滤、蒸发结晶

B.萃取、分液、蒸馏、过滤、蒸发结晶

C.分液、萃取、过滤、过滤、蒸发结晶

D.萃取、分液、分液、过滤、蒸发结晶

(2)除去无色液体Ⅰ中的Ca2+、Mg2+、SO

,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至pH=7”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名称)。

(4)操作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________(填仪器名称)。

解析:

(1)由流程图知,无色液体Ⅰ中含有K+、Cl-、Ca2+、Mg2+、SO

,无色液体Ⅲ中只含有K+、Cl-,则试剂a的作用是除去Ca2+、Mg2+、SO

操作①是萃取,操作②是将互不相溶的两液体分开——分液,操作③是将沸点不同的两液体分开——蒸馏,操作④是将溶液与沉淀分离——过滤,操作⑤是将KCl从其水溶液中提取出来——结晶。

(2)除杂时,除杂试剂应过量,且不能引入新杂质。

除去Ca2+,用K2CO3溶液;除去Mg2+,用KOH溶液;除去SO

,用BaCl2溶液。

所以除去KCl溶液中的Ca2+、Mg2+、SO

,只要满足加BaCl2溶液在加K2CO3溶液之前即可。

(3)由以上分析知,溶液中还含有杂质CO

和OH-,所以需用盐酸来中和过量的KOH及K2CO3。

(4)由于操作⑤的实验步骤是蒸发结晶,蒸发时需要用到蒸发皿,蒸发皿需要放在铁圈上,需用酒精灯加热和玻璃棒搅拌。

所以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还有玻璃棒。

答案:

(1)B 

(2)BaCl2溶液、饱和K2CO3溶液、KOH溶液(或KOH溶液、BaCl2溶液、饱和K2CO3溶液或BaCl2溶液、KOH溶液、饱和K2CO3溶液) (3)中和过量的KOH及K2CO3 稀盐酸 (4)玻璃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