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0544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ocx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密级公开学号201120607111

衡水学院

毕业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论文作者

姜海然

指导教师

王建芬

系别

应用化学系

专业

化学

年级

2011级专接本

提交日期

2013年5月18日

答辩日期

2013年6月01日

毕业论文学术承诺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存在抄袭情况,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他人或其他教学机构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了解并遵守衡水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或向有关部门送交毕业论文的原件或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开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及相关资料。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论文题目: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摘要:

化学知识都是在一定情境中形成的,在化学教学中创设知识产生发展的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本文基于化学教学情境的文献研究,论述了进行创设化学教学情境需要把握的问题,探讨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途径和步骤,在上述基础上对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方法进行了案例研究。

关键词:

化学教学;情境创设;

 

Title:

ResearchofScenarioDesignChemicalTeachinginJuniorMiddleSchool

Abstract:

Chemicalknowledgeisformedincertaincontexts,Thecreationoftheknowledgeemergenceanddevelopmentsituationinchemistryteachingcanenhanc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chemistry,Furtherdevelopstudentsability,Toencouragestudentstoactivelyparticipateinteachingactivities.Inthispaper,basedonliteratureresearchchemistryteachingsituation,Discussedthechemicalteachingsituationneedtograspcreationproblem,Thewaysandstepsofcreatingteachingsituationofchemistry,Basedonabovemethodsinchemistryteachingcircumstancesasthecasestudy.

Keywords:

Chemistryteaching;situationalcreation;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化学教学情境概述1

1.1化学教学情境的涵义1

1.2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和意义1

1.3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功能及作用2

1.3.1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功能2

1.3.2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2

1.4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特点2

2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3

2.1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出现问题的原因3

2.2创设化教学情学境的具体要求3

2.3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应注意的事项3

3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途径和步骤4

3.1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途径4

3.2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步骤4

4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主要方法及案例研究5

4.1利用生活实例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及案例研究5

4.2利用化学史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及案例研究6

4.3通过巧妙设置问题来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及案例研究7

4.4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及案例研究8

研究结论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1化学教学情境概述

1.1化学教学情境的涵义

情境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创设适学适教的情感氛围[1];教学情境即在教学过程中,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创设适学、适教的各种情境,教学情境中包含情与境,是“情”与“境”的相互融合贯通[2];化学教学情境的涵义即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依据教学目的借助相应的教学手段,创设形象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和氛围,来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学习热情[3]。

1.2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和意义

Brown,Collin,Duguid提出了教学情境的概念,他们认为知识只有在情境中才具有意义,知识绝不能从环境中独立出来,学习知识要在情境中进行[4]。

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环境和背景。

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乐于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5]。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充分体现学习化学的价值,人人都要具备化学素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6]。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口号,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部分,教师上课时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着学生展开,创设恰当合理的教学情境,使课本上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德国一位学者曾经的一个精辟的比喻:

如果将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是将它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美味佳肴的同时将盐吸收了。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接受[7],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是非常有意义的。

1.3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功能及作用

1.3.1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功能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连,运用生活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化学家研究化学的艰辛历程、坚持真理的精神来激励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运用化学史的真实性来换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知识、情感和科学素养和谐发展[8];问题情境是指使学生察觉到的一种有目的,但是不知到如何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所产生的心理困境[9],学生为了摆脱困境会积极思考,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与探究的能力;化学实验可以将知识生动、真实、直观的表示出来,通过动手动脑相互结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10]。

1.3.2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至关重要,化学源自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利用生活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产生好奇,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体会知识存在的意义,对知识记忆更深刻;化学史记录了化学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利用化学史来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需要思维,思维来自于疑问,利用问题来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从中体会获取知识的乐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实验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或者老师做演示实验可以直观的把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4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特点

创设真实、逼真的教学情境来反映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提供真实、逼真的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模拟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扮演多重角色;构建学习、实践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对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从中汲取经验;清晰表述使抽象知识转变为明确知识[11]。

2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2.1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出现问题的原因

新课改后,许多教师都比较注重对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然而很多教师认为创设化学教学情境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参与就是教学的目的,一味的创设教学情境导致大部分教师迷失了方向。

然而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要吸引学生,还要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学生反映积极并不代表创设的情境得当,创设的情境要蕴含学科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加强学生倾向所要学习的知识;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能够吸引学生,但是要注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要体现出教学情境的价值;谈到化学往往会使人联想到爆炸、有毒、有腐蚀性的一些现象,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化学产生恐惧,那有谁还愿意去接触化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正面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2]。

通过创设适宜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2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具体要求

要想通过创设的化学教学情境成功完成教学,创设情境应做到以下几点:

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针对性;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启发性;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趣味性;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新颖性;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生活性;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实验性;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简洁性[13]。

按照以上要求进行情境创设,才能充分体现情境的价值,如创设情境要针对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启发性能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趣味性则可以使学生从学中作乐,以良好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新颖性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

总之按照要求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2.3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应注意的事项

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时不要太过于形式化,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如果创设的情境脱离了教学内容,这样的情境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创设教学情境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起学生的共鸣,使新旧知识相融合,如果创设的教学情境超出了学生的知识与经验,新旧知识不能相连接,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迷惑,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创设的教学情境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但是教师要能控制好课堂,掌握好学生,课堂管理过程中松紧得当,使教学效果更突出,如果控制不好课堂,使学生成为一盘散沙,再好的情境也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途径和步骤

3.1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途径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有很多途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化学学习中。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象、生动、幽默的语言是设计心理情境的重要工具;巧妙设计问题诱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学情境设计的关键;加强实验教学,重视课外科技活动,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是教学情境设计的基础;结合课文穿插一点化学史,是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一种途径[14]。

不同的途径有不同作用,如果将这些途径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全方位的培养学生。

3.2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步骤

创设化学教学情境要以学生为主体,首先,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在讲新课之前,先大概了解一下学生的预习结果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程度来创设教学情境;

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难度适当,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再次,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有抽象且导致学生很难难理解的知识,教师要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便加深学生记忆,要时刻关注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最后,要组织好教学内容,使其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基准,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科学探究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解释、说明,最终成为自己的知识。

从教学需求出发,与学生共同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使课堂充满情感氛围,以便师生之间更好的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15],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16]。

4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主要方法及案例研究

4.1利用生活实例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及案例研究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连,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的参与、主动思考,从而有利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1:

《奇妙的二氧化碳》

利用生活实例引出主题,在学生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

[生活情境]:

当天气很热时,同学们都会喝上一瓶冰凉可口的汽水,当打开汽水瓶时,我们会看到很多气泡产生,这就是二氧化碳气体。

当今一个热门话题“温室效应”,同学们多少都会知道一些吧。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加强了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温室效应过于严重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那如何控制温室效应?

分析:

通过生活中常见现象引出主题,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相融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构建知识结构,加深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温室效应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积极倡导学生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但是在谈论温室效应的时候如果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可能会使学生感受更深,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还能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案例2:

《化学与环境》

向学生展现生活中的存在的现象,引出新课。

[生活情境]:

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同学们都知道吧,其中的一个人物贾宝玉,相传他是女娲用来补天所遗弃的一块五色石,那天真的能漏吗?

同学们是不是不相信,的确前些年在南极和北极上空分别出现了“大漏洞”,这就是臭氧空洞,臭氧可以阻止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到地面上,这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保护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如今臭氧层被迫坏,就是由于科技的发展,飞机排放的废气,高空核实验的污染,以及用作冷冻剂逸出的氟利昂都是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

结合图片,让学生自己从中去体会。

[分析]:

首先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引出臭氧空洞,在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臭氧空洞,在通过图片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图片中反映了环境的起始态,如何被破坏以及破坏后带来的危害,从而引出本节的教学内容。

创设此情境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让学生自觉地去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是此情境还是缺少学生活动,应该增加学生活动,让学生课下做好充分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4.2利用化学史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及案例研究

化学史的真实性能换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使知识、情感和科学素养和谐发展,而化学家研究的艰辛历程,以及化学家的坚持真理的也时刻激励着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案例3: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在进行有关元素的教学时,先介绍一下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

[化学史情境]:

1834年2月7日,门捷列夫诞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父亲是中学校长。

16岁时,进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自然科学教育系。

毕业以后,门捷列夫去德国深造。

1861年回国,担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

当他编写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章节时遇到了难题,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方法,他迈进了圣彼得堡大学大学的图书管,在数不尽卷帙中开始整理以往人们研究化学元素分类的原始资料,夜以继日的思考,一天清晨,门捷列夫在一个晚上的研究以后,疲倦的躺在沙发上,他预感问题即将迎刃而解,因此他格外的努力,由于过度劳累,他不知不觉的睡着了,在梦中得到了灵感,结合自己多年的努力元素周期表诞生了。

[分析]通过讲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以及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精神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学习化学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的追求真理,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奋斗。

创设此情境只是用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兴趣,其中没涉及到教学的具体内容,所以还要对教学内容进一步进行创设。

案例4:

《侯氏制碱法》

运用化学史设计教学情境,引入新课。

[化学史情境]:

中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1890年出生于福建省的一个农民家庭。

1921年十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他,满怀报国之志回国创业,1926年生产出纯度为99%的“红三角”牌纯碱,并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但在当时产品在国内不畅销,而在日本和东南亚非常畅销,这为中国化工产品赢得了市场,在抗日期间研究非常艰苦,他创造出了新的制碱方法联合制碱法,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侯氏制碱法”是侯德榜先生在1942年研究成功的制碱工艺。

[分析]:

通过侯德榜先生的研究经历以及他对国家的贡献,来教育学生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给学生做出榜样,为学生树立了实践创新的动力,告诉学生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只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成功,不付出努力是觉不可能成功的。

此情境中如果涉及侯氏制碱法的制碱方程就会更完美了。

4.3通过巧妙设置问题来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及案例研究

巧妙的设置问题情境是使学生察觉到的一种有目的,但是不知到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所产生的心理困境,学生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会积极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与探究的能力,这就是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

案例5: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在本课中,通过设置问题来设计教学情境。

[问题情境]: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都发生了变化,并且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参加反应的个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火柴燃烧完全后剩下灰烬,酒精燃烧后没有灰烬留下,难道物质消失了吗?

铁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大了?

[分析]: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来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了排除疑问学生会积极思考,教师给出三种假设,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学生之间合作交流,教师给与相应的指导,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判断三种假设哪种正确。

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些问题会给学生带来迷惑,认为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变化,给学生带来错觉,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先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在正确结论的基础上在深入的提出问题,这样会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案例6: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讲到燃烧条件时,通过问题来设计教学情境。

[问题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燃烧并不陌生,那你知道燃烧需要有什么条件?

结合生活经验和已学的知识,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

可燃性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能燃烧?

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蜡烛,与同样在空气中燃着的蜡烛相比,那个燃烧的时间长?

比较火柴、蜡烛、木条和煤那种易被点燃?

在高温干燥的季节里,为什么在没有明火的时候,森林里也会发生火灾?

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分析]: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设计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使学生产生疑问,并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利用实验比较结果得出结论,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知识,在整个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对所提的问题通过举例做出解释,以便学生能够得出正确结论。

比如所有物质是否都能燃烧举出具体特例,否则学生很难全面的做出回答。

4.4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及案例研究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实验教学情境,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或者老师做演示实验,可以直观的把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从中实验中得到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案例7:

《性质活波的氧气》

化学是一们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讲氧气的性质时设计以下实验。

[实验情境]:

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分别是木炭、蜡烛、铁丝、硫、铜、磷、镁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进行比较,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最后得出结论。

[分析]:

这几个实验非常简单,不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只需要学生做实验时注意一些问题。

设计实验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通过实验记住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如果没有实验,学生容易把现象记混,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通过自己观察而得出的结论就不会将现象记混。

此情境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但其不足之处就是学生不用思考,会导致学生思散慢,为了避免其不足,设计情境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在其设计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指导。

案例8: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但每年世界上都有很多金属被腐蚀而生锈,因此被废弃掉。

那金属是怎么生锈的,如何来防止金属生锈?

[实验情境]:

以铁为例,铁生锈同学们都见过吧,那铁为什么会生锈?

家里用的铁锅在什么情况下易生锈,通常用的铁制工具很长时间不用也会生锈。

那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总结一下铁生锈的条件。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教师给与相应的指导,从问题中学生会知道用过的铁锅如果锅底有水会使铁锈产生,铁在空气中也会生锈,说明铁生锈可能与水和空气有关,因此学生会自己设计实验。

将铁丁分别浸没在水中、空气中、干燥的空气中,参照课本进行实验,认真观察总结现象,最后得出结论导致铁生锈的因素,防止铁生锈就是隔绝铁与导致铁生锈的因素接触。

[分析]:

此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首先逐步引导学生并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了解决疑问,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积极思考、互相探讨得出结论,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总结的能力。

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家里用的铁锅如果有水学生容易观察现象,如果铁锅中没有水会很难观察现象,使学生认为干燥的铁锅不生锈,这与老师所说的结果不一致导致学生矛盾,为了避免矛盾的产生,可以让学生提早观察不用的铁锅在没水的情况下是否会生锈。

 

研究结论

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使我对化学教学情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教师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兴趣,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对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为以后教学工作中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指明方向,根据创设情境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创设,这样才会使创设的情境更有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也会存在一些缺陷,因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创设的情境更贴近学生;有时候要创设好的情境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实验情境,如果器材有限就很难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要想创设更合适的教学情境避免其不足,就要充分利用资源多种创设方法有机结合,创设出更适合学生的情境。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6,189

[2]毕华林,刘冰.化学探究学习论[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112

[3]曾凡玲.新课程理念下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探讨[D].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2007

[4]BrownJS,CollinA,DuguidP.SituatedCongnitionandtheGultureofLearning.EducationalResearch.1989,18

(1):

32-34

[5]温彭年,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