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0740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docx

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技术交底

钢筋工程质量技术交底资料

 

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

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钢筋的冷加工

钢筋的冷拉是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强力拉伸,使拉应力超过钢筋的屈服极限,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调直钢筋、提高强度的目的。

冷拉Ⅰ级钢筋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受拉钢筋;冷拉Ⅱ、Ⅲ、Ⅳ级钢筋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

钢筋的冷拉控制可用控制应力或控制冷拉率的方法。

钢筋的冷拉计算包括冷拉力、拉长值、弹性回缩值和冷拉设备的选用。

钢筋的冷拔是用强力将直径6~10mm的Ⅰ级圆钢筋在常温下通过特制的钨合金拔丝模多次拉拔成比原直径小的钢丝。

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以改变其物理力学性能。

与冷拉相比较,冷拉是纯拉伸的线应力,而冷拔是拉伸和压缩兼有的立体应力。

钢筋冷拔后,横向压缩、纵向拉伸,钢筋内部晶格产生滑移,抗拉强度标准值可提高50%~90%。

但塑性降低,硬度提高。

钢筋的除锈

钢筋按其表面的铁锈形成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水锈、陈锈和老锈。

水锈在钢筋表面呈黄褐色,可以不予处理,必要时用麻布擦拭;陈锈在钢筋表面已有一层铁锈粉末,呈红褐色,对陈锈一定要清理干净,否则会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受力,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到构件的承载能力;老锈是在钢筋的表面以下带有颗粒状的分离层的铁锈,呈深褐色或黑色,带有老锈的钢筋不能使用。

一般钢筋的直径在12mm以下,经机械调直或冷拔加工以后就已经将钢筋表面的铁锈清除,所以不需要再进行除锈。

钢筋常用的除锈方法有:

钢丝刷除锈、砂盘除锈、机械除锈和酸洗除锈。

钢丝刷除锈效率不高,仅用于个别钢筋局部有锈痕的部位;砂盘除锈就是生锈的钢筋穿过放有干燥的粗砂和小石子砂盘,来回抽拉即可把钢筋表面的铁锈除掉;钢筋冷拔加工前,应用酸洗除锈。

钢筋的调直

钢筋在下料前必须经过调直工序。

而钢筋调直可分为人工调直和机械调直两种。

1、人工调直

(1)粗钢筋人工调直。

直径在12mm以上的粗钢筋,一般采用人工调直。

其操作程序是:

先将钢筋弯折处放到扳柱铁板的扳柱间,用平头横口扳子将弯折处基本扳直。

然后放到工作台上,用大锤将钢筋小弯处锤平。

操作时需要两人配合好,一人掌握钢筋,站在工作台一端,将钢筋反复转动和来回移动,另一人掌握大锤,站在工作台的侧面,见弯就锤。

掌锤者应根据钢筋粗细和弯度大小来掌握落锤轻重,握钢筋者应视钢筋在工作台上可以滚动时则认为调直合格。

(2)细钢筋人工调直。

直径在12mm以下的盘圆钢筋为细钢筋。

细钢筋主要采用机械调直。

但在工程量小或无冷拉设备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人工调直。

人工调直又分小锤敲直和绞磨拉直两种。

不管哪一种都需要先放盘。

前者是按需要长度截成小段在工作台上用小锤平直。

后者是按一定长度截断,分别将两端夹在地锚和绞磨的夹具上,然后人工推动绞磨将钢筋拉直,这种方法简单可行。

但只宜拉直I级钢筋中的Φ6盘圆,且劳动强度较大,目前已不常使用。

(3)钢丝人工调直。

冷拔低碳钢丝一般采用机械调直。

但在设备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蛇形管人工调直。

蛇形管是用长一米左右的厚壁钢管弯成蛇形,钢管内径稍大于钢丝,管两端连接喇叭状进出口,固定在支架上。

需要调直的钢丝穿过固定的蛇形管,用人力牵引,即可将钢丝基本拉直。

钢丝若有局部小弯再用小锤敲直。

2、机械调直

(1)粗钢筋机械调直。

目前粗钢筋一般还是采用人工平直。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大吨位冷拉设备。

如卷扬机拉直法,不但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而且钢筋经过冷拉后,强度提高,长度增加,节约钢材。

但在冷拉前,需将钢筋对焊接头,且大弯需要人工扳直,故很少采用。

在没有冷拉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平直锤平直。

如皮带锤,弹簧锤等,但在平直前,需将钢筋的大弯用人工方法在扳柱铁板上扳直。

然后在平直锤上将小弯逐个锤直。

这种平直锤是利用电动机通过皮带轮变速,带动偏心轮旋转,使平直锤作上下往复运动。

钢筋放在锤墩上,在锤的冲击下达到调直的目的。

(2)细钢筋机械调直。

Ⅰ级盘圆钢筋一般采用卷扬机拉直法。

采用卷扬机拉直钢筋,可以建立一条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自动线。

如钢筋上盘、开盘、拉直、切断等工序连续作业,可减少操作人员,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使调直、除锈、切断三道工序合并一道完成。

所以,在钢筋加工中已被广泛采用。

(3)钢丝机械调直。

直径在5.5mm以下的冷拔低碳钢丝,采用调直机进行加工。

采用调直机加工冷拔钢丝,可使除锈、调直、切断三道工序一次完成。

调直机是由机座、调直装置、牵引装置、切断装置、定长机构、受料支架及电动传动机构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

将放在盘架上的钢丝的一端穿过由电动机驱动的调直筒。

筒内装五组调直块,其中三组调直块的中心孔偏离调直筒的旋转轴线。

钢丝通过旋转的调直筒时,向不同方向弯曲而得以调直。

牵引辊和齿轮刀具由另一电动机驱动,牵引辊拉动钢丝穿过齿轮刀具中的槽口。

当其端头触及受料支架上的限位开关时,接通离合器电路,使齿轮刀具旋转120度下定长钢筋,被切断的钢丝落入托架内。

受料支架上的限位开关可根据下料长度调至相应位置。

一般调直机齿轮刀具切断装置的实际下料长度误差较大。

若在调直机上装一个电子控制仪,使之按给定长度将钢丝切断,并随时示出切断根数,这种调直机叫做数控电子调直切断机。

电子调直切断机适用于冷拔钢丝的调直切断。

它要求钢丝表面光洁,断面均匀,以免钢丝移动速度不均,影响切断长度的准确性。

当切断长度在4000mm以内时,误差仅1~2mm,可直接用于构件中的配筋,不需做第二次切断,从而起到减少材料消耗、节省工序的效果。

钢筋切断

筋切断工序,一般在钢筋调直后进行。

这样,下料准确,节省钢筋。

但是,在设备缺乏和钢筋加工量不大的情况下,粗钢筋也可以先人工断料,再人工平直;细钢筋先人工放盘,尽量做到顺直,以能够丈量为原则,断料后再人工敲直。

钢筋断料是钢筋加工中的关键工序。

在较大的单位工程中,钢筋用量大,品种规格多。

如果在断料时粗枝大叶,就会造成差错或切断长度发生误差。

这不但浪费材料,而且浪费劳力,同时延误了工期。

所以,在钢筋切断工序中,不仅下料长度要准确,而且要核对配料牌上的钢筋品种、规格是否相符,以免造成浪费。

1、手工断料

在设备缺乏和钢筋加工量不大的情况下,手工切断钢筋还是经常采用的。

手工断料按使用工具不同可以分为克子(踏口)断料法和手动切断器断料法。

克子(踏口)断料法中克子由上下克子组成。

下克插在铁砧卡口内。

断料时,将钢筋放在下克的圆槽内,上克紧靠下克,并压住钢筋,用大锤(12~16磅)猛击上克,即可将钢筋切断。

手动切断器断料法中手动切断器是由底座、固定刀口、活动刀口和手柄四部分组成的。

固定刀口固定在切断器的底座上,活动刀口通过轴、连杆和手柄相连,以杠杆原理来切断钢筋。

手动切断器只能切断直径16mm以下的钢筋。

另外,还有手动液压切断器。

如SYJ-16型切断器,重量较轻,可携带到工地操作;钢筋剪可断4~8毫米直径的钢筋,断丝钳是切断钢丝的常用工具。

2、机械断料

在钢筋集中加工场内,一般都配备有钢筋断料设备。

细钢筋和冷拔钢丝,是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切断;而粗钢筋是在切断机上切断。

钢筋切断机是由电动机通过齿轮变速,带动偏心轴,偏心轴推动联杆,联杆端的冲切刀片作往复水平运动,同固定刀片相遇而切断钢筋。

钢筋切断机是常用的钢筋机械切断设备。

国家定型产品有QJ40型和QJ40-1型两种,可切断直径6~40毫米的钢筋。

QJ40型每分钟切断次数为32次;QJ40-1型每分钟切断次数为25次。

钢筋切断机每次可切断的根数,是根据钢筋直径来确定的。

直条钢筋采用机械切断,在工艺线上,切断机左右两侧设置马架。

为了提高工效,减少度量误差,便于控制断料长度,在右侧马架上附设槽钢刻度尺和挡板。

钢筋弯钩或弯曲

1、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2、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的连接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当受拉钢筋直径较大时,混凝土保护层相对变薄,钢筋间距相对减少,因传力间断会引起应力集中,产生劈裂、滑移,使粘结强度降低更明显,所以当受拉钢筋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的应满足以下要求:

对梁、板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原因是同一截面内钢筋搭接接头过多时,将使钢筋间距减少,削弱混凝土握裹层,使劈裂裂缝相对集中,容易产生裂缝贯通而使混凝土保护层成片剥落,从而导致构件的承载力降低。

为保证应有的粘结强度,对搭接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应该加以限制。

当在施工中确有必要增大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板类、墙类及柱类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为了保证梁端和柱端有足够的延性以及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钢筋的连接接头宜避开梁端和柱端加密区,设置在弯矩和剪力较小的区段。

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等强度的高质量的机械连接头,并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箍筋对阻止搭接钢筋的分离趋势、约束搭接钢筋缝间劈裂有一定作用,搭接端头处的箍筋在搭接破坏前由于搭接钢筋外翘,应力会猛增,因此,为约束握裹层混凝土,避免接头区域混凝土崩裂,钢筋搭接区段的箍筋应加密。

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应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mm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mm以下钢筋。

基础

在基础工程中钢筋网(筛底)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扣绑扎)。

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脚(凳仔)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层之间距离。

有180°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向下。

独立柱基础的钢筋网双向弯曲受力,如图纸没有规定绑扎方法时,其短向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边。

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的直径,以便连接。

墙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

钢筋有9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

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

剪力墙上下两边三道水平处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竖筋点焊,以固定墙、柱筋的位置,在点焊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

外墙浇筑后严禁开洞,所有洞口预埋件及埋管均应预留,洞边加筋详见施工图。

墙、柱内预留钢筋做防雷接地引线,应焊成通路。

其位置、数量及做法详见安装施工图,焊接工作应选派合格的焊工进行,不得损伤结构钢筋,水电安装的预埋,土建必须配合,不能错埋和漏埋。

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子纵向钢筋内侧;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圆柱形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梁与板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

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

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2]。

钢筋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钢筋的锚固

在钢筋工程钢筋的长度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图纸不清或未注明地方,及时提出或在施工中征求设计人员意见。

锚固要求也应有基本概念。

1、简支梁或连续梁末端支座,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内锚固长度,月牙纹钢筋≥12d。

光面钢筋≥15d,螺纹钢筋≥10d,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内最小锚固长度,当混凝土C20时,Ⅰ级钢筋35d,Ⅱ级钢筋45d。

连续梁和框架梁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应贯穿其中间支座或中间节点范围内锚固长度,参见简支梁端支座。

2、框架梁的端节点。

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应伸过节点中心线,当水平锚固长度不够,应沿柱节点外边向下弯折,但变折前水平锚固长度不小于0.45la(la为纵向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弯折后的垂直锚固长度不小于10d,也不宜>22d。

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端节点锚固长度,参见简支梁端支座。

框架顶层角节点,梁上部钢筋需伸入柱子与柱子钢筋搭接。

施工时要特别注意上部钢筋弯曲半径,制作中钢筋弯曲半径为5d时往往能保证,面对弯曲半径为15d时,钢筋制作容易忽视,这对大偏心柱是很不利的。

3、弯起钢筋在弯点外应留有足够锚固长度[3]。

钢筋的接头问题

钢筋的接头在钢筋工程中是个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

钢筋连接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采用非焊接搭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任一区段内,和采用焊接接头时在焊接处的45d且不小于550mm的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率:

采用绑扎搭接时不得超过50%。

实际钢筋施工时,因钢筋统一断料,不注意相互错开放置,常造成同一截面或者500mm区段内超过规定的钢筋搭接和焊接接头。

此外,接头位置与钢筋弯曲处相距不小于10d,也不宜在最大弯距处。

在绑扎骨架中非焊接接头长度范围内,当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箍筋的间距≤5d,且不大于100mm;当搭接钢筋为受压时,箍筋间距≤10d,且不大于200mm。

d为受力钢筋中最小直径。

钢筋焊接优先采用双面焊缝。

钢筋宜先预弯,弯好后在地上先拼接,注意预弯角度是否合适,两根钢筋中心线是否在同一轴线,以免偏心受力,检查合适后再焊,不能采用先焊后弯或者干脆不弯。

钢筋绑扎接头是靠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来传递应力的,应用铁丝扎紧、扎结部位的搭接部位的中心和两端,至少三处。

钢筋的位置

确保钢筋位置正确是评定钢筋工程质量好坏的基础。

受力钢筋在构件中的位置,首先确保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力钢筋的直径。

梁板纵向受力钢筋,将直径大的受力钢筋放在顶排(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或底排(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提高梁板受弯承载力。

梁多排钢筋布置时,上下排钢筋相互对齐,并注意钢筋水平向与垂直向净距。

梁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净距不小于30mm。

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的净距不小于25mm。

最简单的方法,用d为25mm、30mm的短钢筋头置于两排钢筋之间扎紧,控制钢筋净距。

不可随意搁置;二排钢筋挤在一处,影响混凝土浇捣密实。

板内受内钢筋距墙或梁边距离太大,一般要求板内受力钢筋距墙或梁边50~100mm开始绑扎,才是正确的。

梁中箍筋在支座部位也存在着箍筋离开支座距离较大的现象。

靠支座处剪力最大,而箍筋是为抵抗剪力而配制的,箍筋离开支座太大,就会造成支座处受力薄弱。

对双向板受力,钢筋往往搞不清楚哪个方向钢筋下面而造成返工。

理论上说,这时应把最大弯距方向的受力钢筋设置在外层,另一方向的钢筋设置在内层。

一般说来,双向板受力钢筋,平行于较短边的钢筋相对受的弯距较大,应设置在外层。

同时要注意将钢筋的弯钩朝上,不要倒向一边,要认识到弯距立起,可以增强锚固能力。

绑扎钢筋骨架位置偏差。

箍筛间距容许偏差20mm,受力主筋间距容许偏差10mm,排距5mm,钢筋弯起点位移容许偏差20mm。

钢筋代换和绑扎安装

在框架结构中,柱梁交叉核心区内,由于钢筋较密,施工困难,柱内箍筋常漏放或故意不放,这对结构抗震、约束点处混凝土侧向变形是极为不利的。

解决方法是将柱内箍筋改为两个半边箍,半边箍可采用搭接或焊接。

框架柱与构造锚固筋漏放,有些单位采用凿出主筋,再用电焊锚固的方法,这不容许,这对结构破坏太大,影响混凝土截面性能外,在焊接过程中烧伤主筋,损害工程使用安全。

对于偏心受压柱配筋,没有按受力截面钢筋进行代换而按全截面钢筋代换。

另外,同一截面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用钢筋,有的直径相差太大。

一般如同品种钢筋直径差值宜不大于5mm,这是钢筋代换时应注意的。

钢筋成型绑扎安装属于隐蔽工程。

无论监理部门、施工单位都必须提高质量意识,认真把关,及时把有些问题搞清楚,否则,一旦钢筋安装完毕发现问题,积重难返,同时延误工期,给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如经过上述步骤并经多方检验无误,或者已进行整改,符合规范和设计图纸,签证隐蔽工程验收单,同意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总之,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钢筋的绑扎进行检查,认真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尽量在绑扎前检查出来,这样发现错误问题就便于改正。

提高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1.加强人的控制

加强人的因素的控制是实现钢筋工程施工质量良好的前提。

应以项目经理的管理目标和职责为中心,合理组建项目管理机构贯彻因事设岗,设立专业钢筋工长和检查人员。

提高施工班组的整体素质,包括技术素质、管理素质,严禁分包工程或作业的转包。

坚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钢筋工程中,如对焊工、电焊工、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等。

并加强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及技术培训。

2.加强钢筋原材料检验的控制

钢筋进入施工现场或加工厂,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或试验报告单,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每捆(盘)钢筋均应标牌,标牌上应有厂标,钢号,炉罐(批)号,尺寸等标记。

进场钢筋应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要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或其他专项检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经过检验后应重视对其仓储和使用管理,避免因材料变质或误用造成质量问题。

为此,一方面应合理调度,避免现场钢筋大量积压,另一方面,坚持对钢筋原材料应按不同类别堆放,挂牌标志,并在使用时现场检查督导,对未进行复检的钢筋,若需紧急放行时,只能放行到制作中,不能放行到成品中。

但制作完毕后,在绑扎安装验收前,必须检验合格。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钢筋检验所得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抗拉强度实测值:

屈服强度实测值≥1.25

(2)、屈服强度实测值:

强度标准值≥1.30

3.加强对钢筋加工机械的控制

  施工机械的选择要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的原则,使其具有特定工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定期校正,并且必须配备相应的操作人员。

4.加强施工方法的控制 

对钢筋加工的控制

工作人员往往不重视对钢筋加工过程的控制,而是等到钢筋现场安装完成后,方对钢筋加工的质量进行验收,因此往往出现由于钢筋加工不符合要求,造成返工,这样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影响进度,对工期非常不利。

因此,应经常深入钢筋加工现场了解钢筋加工质量,在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当设计要求末端作135°弯钩时,II级和III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在加工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应注意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钢筋配料:

由专业班组根据钢筋加工配料单,使用机械统一加工,分品种、型号、规格分别挂牌堆放。

加工成型的钢筋应分类堆放,经过半成品检查合格后,统一领料,分部位、构件,吊运至现场由人工绑扎成型入模。

钢筋加工主要包括调直、连接、冷加工、除锈、切断和弯曲成型,其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为防止钢筋调直过程过度损伤钢筋表面,钢筋穿过调直机压辊之后,要控制调直机上下压辊间隙为2-3mm。

调直时可以根据调直模的磨损情况及钢筋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调直模合适的偏移量,以保证钢筋调直的质量;钢筋切断时为确保切断尺寸准确,要拧紧定尺卡板的紧固螺丝,调整钢筋切断机的固定刀片和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钢筋弯曲成型时,要确保成型的尺寸准确,质量控制措施是加强钢筋配料及下料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预先确定钢筋的下料长度调整值。

为了确保下料画线准确,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画线程序,对形状比较复杂或大批量弯曲的钢筋,要通过试弯确定合适的操作参数。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除了注意检查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外,还要注意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具体要求,一般结构不宜小于5d;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应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

当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方法时,应严格控制冷拉率,对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H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钢筋脆断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特别关注,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对钢筋连接的控制

  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三种方式,绑扎搭接要注意相邻搭接接头连接距离L=1.3L1。

焊接、机械连接首先当然是检查操作工是否有证上岗,这是保证质量的首要条件,下面论述焊接和机械连接的控制:

  1、钢筋焊接方面钢筋焊接形式有很多种,主要有:

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预埋件埋弧压力焊。

  2、钢筋焊接过程控制

  试焊工程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试焊,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