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0754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docx

高二政治我国的中华文化阶梯训练

第六课 我国的中华文化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出现的最早文字是(  )

A.楔形文字  B.甲骨文  C.希腊文  D.拉丁文

思路解析:

甲骨文起源于中国,B错误。

希腊文、拉丁文是字母文字的演变,字母文字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故C、D不选。

故选A。

答案:

A

2.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的形成时期是(  )

A.殷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思路解析:

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封建文化达到极致。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故A、B、C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3.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著名的四大发明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文明的面貌。

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比较注重(  )

①理论性强 ②实用性 ③整体性 ④广泛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思路解析:

重视整体性和广泛联系是我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显著特点,即重视从整体上认识研究对象和重视对象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我国古代的农学和医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

故③④正确。

实用性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另一特点,中国古代数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历法、建筑、水利、赋税、商业运输等行业服务的。

因此②正确。

答案:

C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  )

①黄河 ②尼罗河 ③长江 ④两河流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思路解析:

本题的选项可采用排除法。

尼罗河、两河流域不属于中国,故也不可能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所以A、B、C不选。

答案:

D

2.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区生活习俗同中有异,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地区色彩的多样性。

有的蕴藉深沉、古朴苍凉,有的豪迈不羁、自由奔放,有的华丽繁复、活泼跌宕。

这说明蒙古民歌的(  )

A.多样性是以统一性为基础的

B.多样性是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

C.统一性是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

D.统一性是共同经济生活的直接体现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体部分,它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变迁,充实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据此回答3~5题。

思路解析:

A说法错误,统一性是以多样性为基础的。

多样性与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是矛盾的,B的说法不对。

民歌属于文化范畴,故D错误。

答案:

C

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主张“兼爱”“非攻”,和平共处

B.主张实行“仁政”,强调以德治民

C.主张以法治民,强调适时规格

D.主张生活节俭,力戒奢侈浪费

思路解析:

主张“兼爱”“非攻”的是墨家的思想,所以A不符合题意。

主张以法治民是法家的思想,故C不选。

主张生活节俭、力戒奢侈浪费也是墨家的思想,故D不选。

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

答案:

B

4.汉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根本上讲是由于(  )

A.儒生董仲舒的建议和汉武帝的决策

B.儒家思想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儒家思想顺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D.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路解析:

A有正确的一面,但不能成为根本原因。

B的说法错误,儒家思想主张“兼爱”不等于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D与题目的要求不构成因果联系。

根本原因是由于儒家思想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答案:

C

5.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朝的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宋朝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C.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思路解析:

明末清初儒家思想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并不意味着为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故D的说法是错误的。

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6.都江堰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设计最科学、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水利生态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瑰宝。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都江堰兴建于什么时候?

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思路解析:

解答此题要求要有一点历史知识。

首先要知道都江堰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水利工程,它的意义主要在于防洪、灌溉。

答案:

战国时期秦国。

都江堰作为综合性的防洪、灌溉过程,既免除了水灾,又灌溉了田地,为川西平原变为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7.辨析:

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源远流长,一直延续至今。

思路解析:

辨析此题的关键要理解“源远流长”“一直延续至今”。

世界其他古老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答案:

(1)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发祥地中,除两河流域文明湮灭外,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恺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

(2)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与史学经典就是见证。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多年前,刻画在的符号是汉字的雏形(  )

A.五千 陶器  B.六千 陶器  C.七千 石器  D.六千 铁器

思路解析:

这是一条识记题。

汉字的雏形是六千多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

故A、C、D不正确。

答案:

B

2.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是(  )

A.苏州园林  B.埃及金字塔  C.都江堰  D.古巴比伦遗址

思路解析: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

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

答案:

C

3.下列有关儒家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汉代确立了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 ②儒家的创始人为孔子 ③儒家学派的经典是《论语》 ④儒家学派的经典是《诗》《书》《礼》《乐》《春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思路解析: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整理编成的,里面记录了孔子的主要言行,是儒家学派的经典。

《诗》《书》《礼》《乐》《春秋》是孔子整理出的一些文献,故④不正确。

答案:

B

4.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  )

A.文字  B.建筑  C.园林艺术  D.国家

思路解析:

建筑、园林艺术、国家虽然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但并不能将其作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故B、C、D不选。

答案:

A

5.下列有关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④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唯一特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

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特有特征而不是唯一特征,中华文化还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特征,所以①②正确,④错误。

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故③正确。

答案:

B

6.下图《苏州园林一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国的园林艺术独树一帜 ③中国园林集世界之大成 ④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思路解析:

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曾说:

“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说明②正确,③错误。

园林艺术是文化的代表,因此从这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①正确。

④表述不准确。

答案:

C

7.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是由西北少数民族首先培育和饲养的;藏族的《四部医典》是重要的医药学著作;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到崖州学习黎族的纺织技术,促进了中原纺织业的发展。

这些事实共同表明,我国各民族(  )

①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经济文化 ②共同完成了祖国的统一 ③共同书写了中华文明史 ④共同对祖国作出了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据此回答8~9题。

思路解析:

材料中未涉及祖国统一问题,所以排除②。

“沙漠之舟”的骆驼是由西北少数民族首先培育和饲养的;黄道婆到崖州学习黎族的纺织技术,促进了中原纺织业的发展,这些属于经济。

藏族的《四部医典》属于文化。

因此①③④正确。

答案:

D

8.中华文明有“天人合一”、与人为善、对美好事物向往的传统,这种价值取向依然具有积极意义,这是因为它(  )

①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②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唯一因素 ③符合事物发展的趋势 ④能够为人的行为提供价值支撑和道德规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思路解析:

“天人合一”、与人为善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

正确的价值取向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的,所以①③应选。

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利于人生的选择,故④应选。

②表述错误。

答案:

B

9.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  )

A.全面挖掘和抢救古代优秀剧目

B.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精粹

C.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

D.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

文化是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因此文化带有时代的烙印。

据此回答10~11题。

思路解析:

解答此题要抓住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这句话。

全面挖掘和抢救古代优秀剧目只是保护京剧的一种措施,故A不符合题意。

B、C说法不准确。

答案:

D

10.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时期,它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列叙述能够反映秦汉文化繁荣原因的有(  )

①统一的社会环境 ②频繁的对外交流 ③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 ④民族融合与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思路解析:

秦朝统一中国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两汉时期不仅同西域联系密切,而且同欧亚等国也有着友好往来与联系,频繁的对外交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融合,所以①②④正确。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思想交流的表现,故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11.隋唐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空前繁荣,反映在文化上具有鲜明特色。

下列对隋唐文化的正确表述有(  )

①国家统一、经济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②隋唐文化的繁荣得益于对历代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③隋唐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④当时的中国和罗马帝国是世界上的两个文明中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思路解析:

隋唐时期,古代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所以①②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2.2018年11月,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举行。

我国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我国文化产业之所以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

这表明(  )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引导生产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思路解析: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由此可见,选项C、D错误;选项A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13.简析:

统一的汉字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

思路解析:

解答此题要从文化的作用以及汉字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作用来说明。

答案:

(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3)在今天,汉字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时候,但这些朝代也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

14.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跻身世界文明古国行列的重要标志,是我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的巨大贡献,推动了世界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的历史进程。

(1)列举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结合本课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认识。

思路解析:

四大发明属于识记,第

(2)问谈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认识,应综合考虑我国古代科技的地位、特点及意义。

答案:

(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①北宋科学家沈括发明的指南针。

北宋后朝,指南针已用于航海。

它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②北宋时期,古代炼丹家制成火药。

③东汉时期,蔡伦在前人造纸术的基础上,改革和推广了造纸技术。

④自从有了纸之后,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成就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5.材料一: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材料二:

2018年9月18日,中宣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

论坛宣言指出,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材料三:

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

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1)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道理?

(2)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异同?

思路解析:

三则材料都强调要德治,第

(2)问谈异同,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相同点,二是不同点;或讲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

(1)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以德治国的道理。

(2)二者所处的社会阶段不同。

前者在封建社会,甚至在近代社会仍有很大影响;后者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二者的基本内容不同。

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上尊下卑的封建等级制度;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

前者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后者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儒家的“德治”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治”;而今天的“德治”是在肯定“法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把“德治”看作和“法治”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德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