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0774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教学时间

第1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

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难点

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

教具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导语导入

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

生交流。

3教师相机讲解,板书“颧雀楼”。

(学生齐读“鹳雀楼”)

4.识字。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课件出示古诗。

教师示范读古诗。

3.请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4.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5.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6.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7.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三、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自主交流。

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

“白日”是什么意思?

3.读一读前两句来。

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

(生齐读后两句)

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6.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谈谈。

四、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

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五、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1.教师简单介绍古诗的背景。

2.教给学生诗的节奏和停顿。

3.学生练读。

4.自由背诵。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 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教学时间

第2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

3.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个生字。

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并背诵。

难点

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

教具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谈话激趣:

揭题:

指课题,齐读。

谁知道诗题的意思?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初读:

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确的读出来,就马上带小朋友们去!

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②认识生字:

相机区别“庐、炉”

③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④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⑤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3)全班齐读

2.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①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想去游览一番吗?

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师解说:

庐山山峰重叠……

三、再读:

想象画面,领悟诗情。

`

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的心情非常的激动(师配乐读)。

生闭眼想象画面。

四、吟读:

细品诗韵,抒发胸臆

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

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朗读一番。

个读、配乐朗读。

背诵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五、拓展:

赠送诗文,课外延伸

1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李白写的诗《望天门山》,喜欢吗?

请自由读一读。

六、作业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9.黄山奇石

教学时间

第1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

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具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新课导入。

1.(出示黄山图片)师解说。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黄山的课文。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从课题中我们看出黄山的石头有什么特点?

(奇。

)你能给“奇”组个词吗?

(神奇、奇怪、奇特、奇形怪状等。

二、识字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

2.本课识字法:

3.检查识字情况。

(1)指名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2)指出多音字“都”、“弹”。

4.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三、初解文本。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3.你喜欢哪一种奇石,就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指导朗读。

四、朗读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

配乐读出感情。

(2)该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这一段有几句话?

(一句。

(2)读后说说仙桃石奇特在哪里。

(①形状像桃子;②大;③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④险,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3)这段话中的“好像”能不能换成是“是”、“犹如”呢?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齐读第2自然段,体悟仙桃石的奇特之处。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五、课堂小结。

学习第1、2自然段后,同学们对黄山的奇石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那就是“怪”“有趣”。

下节课我们再接着来欣赏黄山的奇特、有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9.黄山奇石

教学时间

第2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

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难点

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教具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上节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读了课文,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欣赏了奇特有趣的仙桃石。

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黄山其他的奇石,请大家齐读课题。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朗读感悟。

1.“猴子观海”。

过渡:

“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石头呢?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具体的。

(2)抓住动词“抱”、“蹲”、“望”体会,这是用拟人手法把猴子写成人了;“一动不动”又把猴子与石头联系起来。

(3)猴子为什么一动不动地望着翻滚的云海呢?

仿佛在想什么?

谁能把猴子想的说一下?

(4)指导朗读。

2.“仙人指路”。

(1)自由读,抓住句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仙人指路”写具体的。

(板书:

更有趣)

(2)你们能通过课文的描述把仙人的动作表演出来吗?

(3)这真是有趣的巨石,现在大家能读出更有趣的语气吗?

3.“金鸡叫天都”。

(1)读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描写“金鸡叫天都”有趣的句子。

学生交流。

(2)这么冷冰冰的石头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它写活了,让人觉得它们确实有趣呢?

(拟人)请同学们用小圈圈出描写“金鸡”姿态、动作的词,自读体会。

4.学习第6自然段。

(1)课文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还介绍了哪些奇石?

有没有具体写?

为什么?

(2)作者是怎样简单写的呢?

再读有关内容。

5.指导朗读全文。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大家有没有对黄山的奇石感到叹为观止呢?

其实,祖国的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同学们可以从课外书或者电视、网络上去领略它们的风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10.日月潭

教学时间

第1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会写“环、绕”等12个生字;运用熟字换偏旁、形声字特点等方法会认“环、绕、茂、晰、朦、胧、境”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学习生字。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谈话引入,引出话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那同学们都去过什么地方?

(学生畅所欲言)

2.书写课题。

齐读两遍。

重点强调一下“潭”字的写法。

(边写边强调“潭”的写法)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赶快在文中找找答案)同学们找的又准确,找的速度又快。

表现不错。

接下来认识生字。

2.出示字词认读。

(1)(带读音)(自由读、指名读。

齐读)

(2)出示字词(不带读音)

(3)出示字:

a.同桌互读、齐读。

b.重点强调:

4.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认识这些字的?

5.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巩固一下刚才学的字词,看谁读的又准又有感情。

三、指导写字,书写美观

1.出示我会写的字“环绕隐约茂盛岛纱胜省展建”12个字,学生自由读。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呈现字之后先找同学来说自己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

隐:

左窄右宽,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展:

下面是衣服的衣去掉一点,最左边是竖勾。

茂:

记得草字头下面有一点。

千万不要忘记。

省:

省字第一笔是竖。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走一走纠正学生的坐姿)

5.展示,同桌之间互相评价。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四、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出示课后“读读记记”

(1)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2)扩展填空

五、再次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10.日月潭

教学时间

第2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清晰、朦胧、仙境、隐约”等词语,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点

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难点

品味文中的佳句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复习导入

1.以开火车的形式复习生字词。

2.师:

看来同学们都记住了课文的生字词,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日月潭的景色。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朗读悟情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日月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日月潭风光秀丽的句子,并读一读。

3.全班交流。

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谈体会。

(2)结合图片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3)那你知道日月潭周围有哪些名胜古迹吗?

想不想知道到底有哪些名胜古迹那?

结合图片理解。

(4)那我们就通过朗读来读出日月潭的美丽。

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谈体会。

(2)日月潭的水很深,你们猜猜日月潭会有多深,一个一个的猜。

(3)你们见过碧绿的湖水吗?

结合图片理解。

(4)日月潭的形状。

学习第三段

(1)你还从哪段体会到日月潭的风光秀丽?

(第三段)谁也找到这一段了?

(2)那谁来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指名谈体会。

(3)这些词语表现了清晨的日月潭的什么特点?

(4)指导朗读。

(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学习第四段

(1)中午的日月潭给人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学生读句子谈体会。

(3)师:

这是一种清晰的艳丽之美。

(4)雨中的日月的美景又是什么样子的那?

找个同学来回答一下?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拓展运用

出示三、四段,你发现这两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11.葡萄沟

教学时间

第1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9个。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激趣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请班级里的小舞蹈家某小朋友给大家跳一跳新疆舞。

(播放音乐,学生也可自由地做动作)

  2.师:

新疆舞很优美,其实新疆还有更吸引大家的地方,想不想去了解一下。

(出示课题:

《葡萄沟》)学习生字“沟”。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初步感知

  1.学生观看葡萄沟的课件。

  2.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三、自主学习

  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

  ⑴ 小老师领读生字。

  ⑵ 识字游戏一:

摘葡萄。

  教师画一串大葡萄,每个葡萄上写上本课生字,让学生摘一个葡萄,认读生字,其他学生跟读。

  ⑶ 识字游戏二:

找朋友。

  让学生把结构相同的生字圈一圈。

新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吃个够、

碉堡。

学生边轻声读边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好。

涂好后站起来轻轻地读几遍。

再指名读一读。

  ⑸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⑹ 指导书写:

份坡枝起

⑺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

(课件出示地图:

找找浙江、新疆;放大新疆的地图,找找吐鲁番)

  2.出示词语,让学生给词语排排顺序:

  吐鲁番 在 葡萄沟 新疆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沟的水果很有名。

有哪些?

人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说话练习:

用句式“有……有……还有……”。

  4.指导朗读这一段。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5.小结:

  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下堂课再带你们去葡萄园看看那里的风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11.葡萄沟

教学时间

第2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

重点

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难点

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

教具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检查

  1.卡片认读生字,扩词。

  2.师生引读第一段。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感悟体会

  1.请同学们坐稳了,老师带你们去葡萄园观光旅游了。

(播放课件)

  2.葡萄沟到了。

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

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

  ⑴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

为什么时绿色的凉棚?

  3.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⑴看课件,然后用图片,让孩子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

  ⑵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6.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

(看课件)说说阴房是什么样子的?

  7.老乡还有个问题要考考你: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8.读课文,看录象悟,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9.观察、品尝葡萄干。

(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

根据学生的感悟板书:

色鲜味甜)

 10.推销葡萄干:

  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怎样推销葡萄干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

  四人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全班交流。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升华

 1.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了葡萄沟,请你们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结:

  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3.用句式“因为(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说话练习,总结课文。

四、指导写剩下的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语文园地四

教学时间

第1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

昌、铺、调、硬。

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教育学生认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

学会使用词语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

学会使用词语。

重点

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难点

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

学会使用词语

教具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谈话引入。

1.师:

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3.引入新课。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识字加油站。

1.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

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认识上面的生字:

昌、铺、调、硬。

3.读生字:

同桌读、抽生读。

4.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5.讨论: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3、字词句运用。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像什么?

说一说。

2.试着说一说。

3.学习句子:

(1)弟弟的鞋像鸟窝。

(2)爸爸的鞋像小船。

4.读词语:

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

5.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

6.学生全班交流。

(1)柳条像姑娘的发丝。

(2)云朵像羊。

(3)枫叶像邮票。

7.师:

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8.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语文园地四

教学时间

第2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重点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

难点

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教具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谈话引入。

  师:

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

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揭示新课:

学写留言条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学习留言条。

  1.阅读留言条。

妈妈:

  外婆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我就不在家吃饭了。

外婆还要给你们带些好吃的,晚饭您少做点儿菜。

  小新

  11月4日中午

  2.看看留言条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写?

  3.重点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应该怎么写?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学写留言条。

1.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1)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2.学生写留言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