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988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73课题标书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docx

973课题标书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

 

项目名称: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

首席科学家:

起止年限:

依托部门:

一、研究内容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以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向富氧作用转变过程及控制因素为核心,进行海陆相整合研究,探讨碳循环控制的重大地质事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陆地和海洋是构成统一的地球表层系统的不可分割的单元。

白垩纪时期所发生的与碳循环密切相关的大洋缺氧事件-富氧作用不仅在海洋中得到清晰的记录,也必然在陆地上得到良好的响应。

缺少来自陆地的响应研究,既无法精细刻画白垩纪的“黑-红转变”,同时也很难完整而准确地探索这种转变与温室气候变化的关系。

在我国形成的世界最大含油气湖盆-松辽盆地,是进行陆地响应研究的理想地区。

本项目拟开展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海相、陆相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及大规模烃源岩与古气候变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第1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所覆盖的地域是全球性的,第2、3方面的内容是区域性的。

在进行陆地响应研究的同时,必须注意到海陆相记录在物理、化学、生物方面都存在重大的不同,因此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更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因此设立第4方面的研究内容。

1.白垩纪海相重大地质事件与气候变化

大洋富氧作用-大洋红层剖面立典研究与全球精确对比:

在东特提斯洋(喜马拉雅地区)及西特提斯(意大利等)开展白垩纪大洋红层的剖面的立典研究,包括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并利用ODP/DSDP获取的来自大西洋和太平洋典型钻孔岩芯开展“大洋红层”主题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全球白垩纪大洋红层进行精细对比研究,确定其时空分布,分析世界各地白垩纪大洋红层的异同点。

东特提斯洋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的立典研究:

发挥保存在我国西藏地区东特提斯白垩纪古海洋记录的独特优势和在大洋红层研究中取得的学术优势,重点以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为突破,继续加强并深化东特提斯地区海相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研究。

对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沉积开展多学科、高精度研究。

通过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放射虫、孢粉、沟鞭藻等多门类生物化石研究,建立起生物演化的空间序列和大洋缺氧事件的年代格架。

大洋富氧作用和缺氧事件的地质、地球化学及生物记录:

对大洋富氧作用和缺氧事件的地质、地球化学和生物记录进行综合研究,地质记录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含铁矿物、粘土矿物等)、沉积环境、沉积速率等,生物记录包括生物绝灭、更替与辐射速率、生物原始生产力、古生物的生态功能分析,地球化学记录包括稳定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等。

通过对这些记录的综合分析,获得指示这两个重大地质事件的有效标志。

大洋富氧作用和缺氧事件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控制因素及成因机制:

通过多学科研究和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如化石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硼同位素等),探讨当时古海洋环境参数,包括化学参数(溶解氧含量、氧化还原条件等)、物理参数(洋流、温度、海平面、盐度等)、生物参数(如原始生物生产力、生物古生态等);结合全球气候变化、大火成岩省形成、古地理变迁、古海洋演化等特征,探讨大洋缺氧事件和大洋富氧作用的控制因素;从全球范围和地球系统科学框架内,探讨蕴涵在这一重大转变之后的古海洋、古气候条件的变化及其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

2.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的陆相记录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陆相与海相白垩系的对比:

由于陆相生物与海相生物的不可比性,常规的生物地层学对比研究难以开展,而地质事件研究只能在同一尺度的限定下进行,使得中国陆相白垩系的全球对比工作成为本项目的难点。

本项目拟充分依靠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结合陆地剖面,采用磁性地层学、稳定同位素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层序地层学、湖-海沟通沉积记录对比、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生物类群更替与定量古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海-陆相白垩系的对比研究。

陆相生物类群更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与生物群绝灭和复苏在时间上紧密相关。

对白垩纪热河生物群、阜新生物群和松花江生物群形成、演替及其环境变化驱动机制开展研究,从深层次、多角度理解和发现鲜为人知的若干陆相生物类群更替与气候变化关系。

以东北地区白垩纪陆相地层为重点,以脊椎动物、昆虫、植物及伴生化石为典型门类,辅以构造、古生态、沉积、火山岩、同位素测年等手段,全面了解白垩纪生物群的组成和时空分布规律。

在研究鸟类、哺乳类、喜花昆虫和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等问题基础上,重点探讨生物群演替(绝灭与复苏)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重大地质事件的陆地响应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以我国独具特色的大型陆相白垩纪湖盆为研究基地,重点研究松辽盆地登娄库组中部、青山口组上部和嫩江组三次黑色页岩沉积和相间的三套红色碎屑沉积之间转变的机制,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同位素等指标,识别中国大陆环境白垩纪温室气候变化规律,探讨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大洋富氧作用等重大地质事件在陆地的响应,在此基础上探讨重大地质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3.白垩纪陆相大规模烃源岩形成与古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

古湖泊表层温度的沉积有机质指标:

通过研究沉积物中特殊生物化合物的比值及其剖面变化研究沉积水体的古温度及其变化,探讨有机质大量堆积和红层发育时期水体古温度的差异。

缺氧事件与富氧作用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响应:

通过研究具有陆相物源区古气候环境和生态意义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如有机质碳同位素、特征生物标记物、碳黑,确定陆相沉积有机质反映的缺氧事件和富氧作用与温室气候/沉积陆源区环境演化过程和气候事件(缺氧)、海侵事件的相关性;

陆相大规模烃源岩有机质特征与温室气候的关系:

沉积有机质和大规模烃源岩的形成/发育受古气候环境的控制;通过分析松辽盆地白垩系典型富烃源岩沉积剖面有机质丰度、组成,有机碳氧同位素、特殊生物标记化合物、单烃碳同位素,研究有机质、特别是大规模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时有机质物源(母源)区和沉积水体古环境(包括古生态、氧化还原条件等)特征,探讨气候演变以及重大气候地质事件(如海侵、温室气候)对烃源岩生成发育的控制和影响作用。

4.白垩纪海陆相重大地质事件整合研究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白垩纪古地理研究:

利用地层古生物、植物群、岩相、古地磁、古环境研究资料,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方法重建中国大陆白垩纪具有古地形背景的古地理格局;在此基础上划分气候区及气候带,分时段建立中国白垩纪主要大区域的古气候-地理图景。

在海陆相地层沉积学研究基础上,利用古地磁数据,按照重要时期分期进行中国大陆古地理重建,并编制重要时期的气候古地理图。

运用GIS技术恢复中国大陆古地形并构筑重要时期的古地貌形态将是重要探索的内容,尤其是将对中国东部白垩纪晚期可能存在的高海拔山系进行古地形恢复,并探讨其对中国大陆古气候的影响。

白垩纪古气候研究:

研究鄂尔多斯、四川、江汉和浙江及塔里木盆地陆相红层、沙漠相、湖相沉积以及冰筏、煤等特殊气候沉积的结构、地球化学及时空分布等沉积信息,探索白垩纪陆地气候的分带性和变化规律;运用移离、浸解、切片撕片并结合光学和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白垩纪气候敏感植物类群的解剖构造、辐射演化、地质地理分布及其所反映的古气候变化信息;利用木化石生长轮特征以及植物化石的最近似现生关系,探讨白垩纪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的特征及规律,并进行古气候的重建;白垩纪重要时期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重建;重点研究银杏目植物化石气孔参数与古大气CO2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北方及东北地区材料为主对白垩纪早中期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特征进行重建;

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的耦合机制:

由于本项研究包括了白垩纪古气候重建、白垩纪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件、白垩纪大洋红层和大洋富氧作用以及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的陆相记录及其与碳循环、气候变化的关系,涉及到地质学、地球化学、古气候学、古海洋学等诸多学科,有必要在白垩纪海陆相重大地质事件整合研究、古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这些重大地质事件、生物事件、大规模烃源岩形成与碳循环、古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其耦合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对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的海陆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分析比较大洋缺氧事件、大洋富氧作用的海陆相响应及其异同点,在此基础上,探讨重大地质事件的触发机制和发生过程;探讨白垩纪植物气孔参数与古大气CO2浓度的关系,选取相似的现生植物类群进行温室气体控制模拟实验;在白垩纪海陆相地质事件整合研究基础上,结合其它地质时期重大地质事件(如新元古代、古新世/始新世界线等)与气候变化研究,探讨事件与碳循环、快速气候变化之间的耦合机制。

探讨事件与碳循环、快速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以白垩纪与碳循环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和温室气候变化的关系为主线,以独具特色的大洋缺氧事件和富氧作用及其陆地响应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追溯东特提斯洋和我国大陆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的记录,探讨这些事件与碳循环、快速气候变化的正/负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回答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的关系、陆相烃源岩的大规模形成、陆地生物群更替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科学问题并形成创新理论,为预测未来全球长时间尺度温室效应及其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五年预期目标:

1.科学目标:

a)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向富氧作用转变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b)通过“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的实施,研究大洋缺氧事件和富氧作用的陆地响应;

c)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的关系。

2.技术目标:

发展和形成具有切合中国实际的白垩纪研究技术方法体系,尤其是古CO2、古温度等关键技术方法,另外还包括基础资料积累、数据库建设、国家岩矿化石标本管理系统、有关的古生物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测试分析技术等。

3.人才培养目标:

在形成和会聚一支进入国际前沿领域优秀科学家群体基础上,重点培养2-3名国家层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0-20名左右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30名左右高质量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4.创新成果目标:

发表学术论文200篇以上(其中,SCI期刊学术论文100篇以上,争取在较高影响因子的国际刊物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30篇左右);出版“重大地质事件与气候变化”系列学术专著;争取主办国际相关重要学术年会或大会2-3次(如第八届国际白垩纪大会等)。

三、研究方案

总体研究思路

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我国白垩纪东特提斯洋海相记录和大型陆相沉积盆地的地域特色与大洋红层和富氧作用的学术优势,对与碳循环密切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记录和温室气候变化进行海陆相整合研究,重点探讨温室状态下重大地质事件发生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正/负反馈关系和机制,以及它们对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的响应,为预测未来全球长时间尺度温室效应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路线

从本项目定位来讲,属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从学科来讲,为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涉及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古海洋学等领域,主要涵盖了基础地质的多个学科如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矿物学、岩石学、无机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古地磁学、石油地质学等;从项目研究区域来讲,它包括了全球性、区域性(东特提斯和中国)和地区性(我国东北陆相盆地)三个层面;从研究内容上重点查明白垩纪我国有良好基础且颇具特色的重大地质事件(包括大洋缺氧事件、大洋红层、陆相大规模烃源岩形成、陆地生物演化事件等)发生的地质学背景、主要事件转变过程、陆地环境和生物对古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重点探讨温室状态下重大地质事件与气候的耦合过程。

项目的技术难点是陆相地层关键层位的划分及其与海相地层的精确对比。

本项目将以海相白垩系研究成果为基准,结合地表露头研究,在前人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基础上,开展“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利用全取芯钻孔资料,采用年代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方法,厘定关键气候事件层位,建立与海相白垩系主要层序和重要事件层相对应的精确对比方案。

项目拟采取的技术方法如下:

1)实施“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工程:

为解决陆相沉积剖面出露不完整、露头差、样品难以采集等问题,本项目拟在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东三肇地区关键层段(包括青山口、姚家、嫩江和四方台组)实施全取芯钻探(计划取芯约1000米),称之为“陆相白垩钻”(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1井,简称“松科1井”)。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实施。

上述钻探计划所获取的岩芯将统一由“中国国家岩矿化石标本中心”管理,向感兴趣的国内外科学家完全开放。

2)野外调查的关键地区:

东特提斯域西藏南部、中部白垩纪海相沉积;以松辽盆地为代表的陆相富有机质大型湖盆;以及中国大陆内部其他典型沉积相(如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沙漠相、华南和西南地区陆相红层等)等。

另外,将藏南地区大洋缺氧事件、大洋红层的研究纳入到全球框架下进行综合研究,尤其重视开展与西特提斯域立典剖面对比研究。

3)实验室分析:

本项目依托六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平台,开展多学科、多方法实验室分析测试,要求进行从地层学到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的多种综合分析,并且以跨学科性质的实验室分析为特色。

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预期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问题是:

“黑-红转变”过程和“海-陆响应”。

有关黑色沉积的研究国际已有的成果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大洋红层的研究我们拥有明显的优势,这为我们在研究“黑-红转变”过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在海陆呼应方面,由于我们具有世界得天独厚的世界最大的含油气陆相湖盆。

这就为我们研究“海-陆呼应”方面提供了典型研究地区。

除此之外,本项目还有以下基础,也为重大突破提供了有利条件。

1)学术思路创新、科学目标明确:

本项目以海相白垩系及其地质事件为基准和参考,发挥中国陆相白垩系的特色和优势,并以此为主凝练科学目标,对白垩纪陆相环境进行全新思路的研究,对重大地质事件层位的识别和海、陆相地层的精确对比,势必带动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出现。

2)技术路线可行、研究材料有保障:

本项目将大量采用和投入新技术手段,重点进行海陆相整合研究。

项目采用的钻探全取芯和TEX86、有机质碳同位素、植物气孔参数等新技术手段,将取得一批在地表所无法得到实际材料,确保其准确性和权威性。

3)研究积累丰厚、前期工作扎实:

本项目骨干成员及团队围绕“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这一目标,先后主持二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和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973”前期研究专项,发表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论著。

其中仅以本项目骨干成员为首就在《Nature》、《Science》发表相关论文10篇,并在《CretaceousResearch》发表系列成果,在国内外SCI、EI等检索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

4)国际合作活跃、突破时机成熟:

项目组先后与十多个国家的著名大学、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在白垩纪研究方面具有长期而有效的合作基础。

有望在本项目中涉及的若干研究领域率先取得重点创新和突破。

特别是两个大型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P463/494)执行以来,“白垩纪大洋红层”已经成为白垩纪研究领域中的新研究方向,并被多个重要国际会议设为专题研讨,极大推动了国际上对白垩纪大洋红层的研究。

另外,项目组的十多位科研骨干还担任着20多个国际国内学术组织的职务,积极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

5)研究队伍精干、支撑条件强大:

本项目研究队伍以活跃在科研一线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他们中大多数都有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经验,并具有国外留学进修和合作研究经历,部分还是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组织的知名学者,是本项目顺利开展和取得突破的重要力量。

另外,研究成员来自于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12个优势单位,是我国地球科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强势力量,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坚实的基础积累、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料及标本收藏,为本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重要突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和有力保障。

创新点

1)思路创新:

国外白垩纪事件研究主要集中在海相地层,长期以来缺乏对陆相沉积的系统研究。

本项目以海相白垩系及其地质事件为基准和参考,发挥中国陆相白垩系的特色和优势,进行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海洋与陆地响应的整合研究,结合对地球内部过程的探讨,将有利于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全面认识极端气候及相关重大地质事件。

2)理论创新:

集中对我国具有良好研究基础和长期积累、且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几个方面,重点进行理论创新探索,包括:

白垩纪大洋红层、陆相生物演化事件、陆相大规模烃源岩形成与古气候变化等。

3)方法创新:

在重视传统研究方法基础上,针对陆相露头和剖面的不足,在欧洲以外首次实施“白垩系科学钻探”计划,进行全取芯采样和多学科研究;在稳定同位素难以运用的陆相碎屑沉积物中,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如TEX86、有机质碳同位素、植物气孔参数)来弥补这一不足。

课题设置:

根据拟解决科学问题需要,在考虑项目执行和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基础上,本项目设立以下6个课题:

课题1中国白垩纪重要时期的古气候重建

课题2海相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气候变化

课题3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陆相沉积响应与气候变化

课题4白垩纪古气候变化与陆相大规模烃源岩形成

课题5白垩纪陆地生物群辐射演化、更替与气候变化

课题6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综合研究

各课题之间的关系说明如下:

课题2、3、4、5构成项目主题研究,分别从陆相、海相沉积记录、陆相烃源岩、陆地生物群四个方面研究地质事件,为探讨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关系提供科学论据,基点是通过海、陆相地质事件的识别和对比,揭示这些事件的规模和性质,阐明其与白垩纪温室气候的关系。

课题1重点通过特殊沉积、古植物树叶的叶理与CO2浓度和温度关系以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提取古气候信息,将这些信息反映到地形古地理图上,旨在为主题研究提供背景基础。

课题6为本项目的综合课题,在整合课题1-5的基础上,实现项目的总体科学目标。

课题1中国白垩纪重要时期的古气候重建

对中国白垩纪主要时期古气候变化规律的了解和认识,是深入研究中国海相和非海相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的重要而必需的基础。

本课题旨在为项目其他各课题的综合系统研究提供基础和背景。

重点通过对特殊沉积记录与古植物化石的深入研究,提取古气候变化信息并对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重建,探讨古地形对气候古地理的影响和控制。

重点研究内容包括:

●白垩纪重要时期的古地理重建

●白垩纪重要时期的古气候重建

●白垩纪重要时期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重建

由成都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承担,课题负责人李祥辉、王永栋,经费比例10%。

课题2海相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气候变化

本课题重点研究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和大洋富氧作用-大洋红层的时空分布、特征记录和控制条件,重点研究白垩纪大洋不同尺度下“黑-红转变”的过程及其所必须的条件,探讨蕴涵在这一重大转变之后的古海洋、古气候条件的变化及其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

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白垩纪大洋富氧作用-大洋红层的立典剖面研究与全球精确对比;

●东特提斯洋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的立典研究;

●大洋缺氧事件和富氧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和生物记录;

●大洋缺氧事件和富氧作用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的控制因素及成因机制。

由南京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担,课题负责人胡修棉、李国彪,经费比例11%。

课题3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陆相沉积响应与气候变化

本课题以通过松辽盆地陆相白垩系的研究,利用生物和地球化学的替代指标,识别温室气候条件,重点查明白垩纪松辽盆地重大地质事件发生的地质学背景、主要事件转变过程、陆地环境和生物对古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

具体研究内容:

●建立可与海相层序对比的白垩纪陆相地层格架,建立重点层段的年代格架;

●确定用于识别温室气候条件的生物替代指标,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

●追溯大陆温室气候条件下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

●追溯大洋缺氧事件和大洋红层沉积所对应的陆地响应;

●探索大陆环境白垩纪温室气候变化的地质原因。

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吉林大学承担,课题负责人万晓樵、王璞珺,经费比例14%。

课题4白垩纪古气候变化与陆相大规模烃源岩形成

本课题以“大规模陆相烃源岩形成”的成因机制为主要目标,探索白垩纪缺氧事件与陆相烃源岩形成以及陆相生油的关系,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古湖泊表层温度的沉积有机质指标

●缺氧事件与富氧作用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响应

●陆相大规模烃源岩有机质特征与温室气候的关系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课题负责人宋之光和冯志强,经费比例11%。

课题5白垩纪陆地生物群辐射演化、更替与气候变化

本课题以我国东北地区白垩纪陆相地层及其存在的脊椎动物、昆虫、植物及伴生化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鸟类起源、真兽类哺乳动物起源和被子植物起源三大科学问题,采用多学科交叉、多手段实施的综合研究方法,重点探索白垩纪陆地生物群辐射演化和更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热河生物群和阜新生物群中主要化石门类的地层分布规律,进行详细的生物地层划分,建立该区的生物地层系统;

●探索生物群发生、辐射、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及阶段性;

●探讨生物群更替的过程和机制,特别是重大生物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机制;

●在精确定年的基础上,研究盆地发育历史和火山作用;利用孢粉分析等手段,探讨该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规律。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承担,课题负责人季强,经费比例10%。

课题6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综合研究

本课题负责实施“松辽白垩钻”和“西藏白垩钻”,协调各课题之间综合研究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探讨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之间的规律和建立模型为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有:

●探讨白垩纪植物气孔参数与古大气CO2浓度的关系,选取相似的现生植物类群进行温室气体控制模拟实验;

●对重要层段环境磁学参数变化的研究,揭示米氏旋回,分析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为建立气候模型提供依据;

●在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的海陆研究结果整合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如古新世/始新世界线事件)与气候变化研究,探讨事件与碳循环、快速气候变化之间的耦合机制。

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担,课题负责人王成善,经费比例44%,其中28%经费将用于实施科学钻探工程。

 

四、年度计划

 

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

1)项目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2)各课题研究队伍的组织和研究任务的落实工作;

3)各课题开展实质性的工作,重点进行野外科学考察工作;

1)各课题分别实现本年度预期学术目标;

2)获取扎实、过硬的野外第一手资料和数据;

3)实施松辽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工程;

4)发表SCI刊物学术论文10篇以上;

5)国际会议:

参加2006年日本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组织IGCP463/494(白垩纪大洋红层)学术讨论会和西藏野外地质考察。

1)各课题开展对上一年度获取研究样品和标本的室内综合测试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野外科学考察,完成部分研究内容,提交学术论文;

2)对关键科学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联合攻关;

3)项目对各课题进行中期评估;

4)项目进行中期总结,提交项目的中期总结报告,接受中期评估。

1)各课题分别实现本年度预期学术目标;

2)开展松辽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综合研究和分析,初步建立陆相白垩系综合立典剖面;

3)发表项目中期研究成果,其中包括SCI刊物学术论文15篇以上。

1)各课题开展对已获取研究标本和样品的深入研究工作,重点对重要地区开展野外科学考察;

2)对关键新技术和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