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3110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docx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34章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与人地关系论

一、现实世界的人地关系

(一)人地关系中的人和地

人地关系是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

人——个体的人和人类社会两方面

地——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

可以说地理环境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交织的产物。

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看,它是人为化了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就是要探讨人与地理环境在各自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具体来说,就是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种活动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这些就构成了人文地理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主要内容。

不过,人地关系并不是人文地理学独家研究的内容,而是许多其他自然、社会学科都要涉及的内容,但是,只有人文地理学对人地关系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研究。

这种研究在实际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人地关系的具体形式、表现程度、以及变化规律的探讨;在理论上主要表现在对人地相互影响和作用程度的哲学观的讨论。

不论是实际的研究,还是理论上的探讨,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认识的加深,都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实际内容上的研究导致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派的形成,而理论上的探讨则产生了一系列有关的理论观点,将这些观点综合归纳起来,就成为人地关系理论,即人地关系论。

(二)人地关系的现实表现

1.人类生产活动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1)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产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物质基础,它决定了各种生产活动的内容。

(2)自然环境以其提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程度。

(3)自然环境以取资源的空间组合特点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分工。

(4)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对人类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5)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反作用,而且以负影响为主,集中表现在导致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自然环境质量的下降。

2.人类生活中人地关系表现

(1)不同环境的人类生活习性差异明显。

(2)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理特征产生影响。

(3)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心理和精神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以通过社会环境的作用,进一步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人地关系理论的各种观点

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Determinism)

即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

这是人地关系各种理论中最早形成的一种观点。

核心思想:

认为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代表人物:

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及其学生——美国地理学家E.C.森普尔。

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古希腊的希波革拉第(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7年)是最早表明环境影响人类生理特征的学者,他在其著作《论空气、水和地方》一书中就论述了生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们在性格、物产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性。

在地理学中,一般认为,真正将“环境决定论”完善和发展的,是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FledrichRatzel,1844-1904年)及其学生——美国地理学家E.C.森普尔(EllenChurchillSemple,1863-1932年)。

拉采尔在其1891年出版的著作《人类地理学》中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拉采尔的学生森普尔在1911年出版的著作《地理环境之影响》一书中,广为介绍拉采尔的思想,但是她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采取谨慎态度。

拉采尔和森普尔之后,森普尔的学生——美国学者亨丁顿(E.Huntington,1876--1947)更进一步发展了环境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其著作《气候与文明》。

理论评述:

环境决定论思想在早期,带有对西方中世纪神学中“上帝创造人并主宰世界”思想的否定意义,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早期的地理唯物主义思想,但是,这种思想在分析人地关系中,过分强调了环境对人的作用,只表明了这一客观现象单方面的因果关系,而忽视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因而,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环境决定论思想普遍受到各国学者的批评,影响大为减少。

2.可能论和或然论(Possibilism)

这是两个略有区别但大体一致的思想观点,因此人们一般将其视为一种理论。

核心思想:

认为人与地(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所以称为可能论),它们是否能为人类所利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因而两者之间人是积极的因素。

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或者以地对人的影响为主,或者以人对地的影响为主,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或然论的由来)。

代表人物: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

可能论的提出与发展:

可能论最先是由法国“人地学派”的创始人维达尔·白兰士(P.V.Blache1845-1918)于20世纪初期在他的著作《地学》中提出。

在白兰士之后,他的学生白吕纳(J.Brunnes1869-1930)通过肯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不是“控制”,进一步完善了白兰士的思想,以《人地学原理》(1925)一书为代表。

再后来,法国人地学派的思想被进一步发展,加入了时空含义,表明了人地相互作用关系中的一种时空随机性,英国地理学家斯贝特(O.H.K.Spate,1911-2000)称之为或然论。

为了便于理解,有人将两者统称为“人地相关论”;而人文地理学者、曼切斯特大学教授M.费布雷(M.Febre)把法国学派这些论点称为“忽然论”,他有一句精彩的结论:

“没有必然的需要性,但到处有可能性,而人作为可能性的主人,才是利用可能性的主宰”。

理论评述:

可能论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认为地理环境只是提供可能,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不够彻底。

但是该理论反对环境决定社会的观点,认为在人地关系中既不能忽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样也要重视文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它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实质,具有朴素的辨证观点。

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可能论和或然论这种人地相关的思想在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研究上得到很多支持和响应。

时至今日,其理论意义和地位仍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

3.适应论(AdjustmentTheory)

核心思想:

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与生物遗传上的适应不同,它是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

简言之,该理论强调人群对自然环境的文化适应。

代表人物:

P.M.罗士培(或译为罗克斯比,PercyM.Roxby,1880-1947)

理论的提出:

法国学派的人地关系理论在英国受到重视,利物浦大学教授P.M.罗士培(即罗克斯比,PercyM.Roxby,1880-1947)创用了Adjustment(适应,协调)一词。

他认为Adjustment一词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罗士培提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双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容可分为人种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这4个主要部分,它们都是论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力的,即通过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

理论评述:

总体而言,该理论已开始具有了“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4.生态论(HumanEcology)

核心思想:

该理论将生态学的观点引入到地理学中,认为地理学的论题应规定为完全论述人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影响。

代表人物:

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HahanH.Barrows,1877-1960)

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巴罗斯在1923年美国地理学者协会会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人类生态学》,把地理学称为“人类生态学”,提出了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态的观点。

巴罗斯主张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生态的研究。

他认为,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其中人是中心论题,一切其他现象只有当它们涉及到人和它们的反应时才予以说明。

这实际是强调人地关系中人对环境的认识与适应。

20世纪中叶开始,由于人类普遍关心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已有初步的认识,于是生态学的观点再度受到地理学者的关注,并形成了人地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方向。

理论评述:

首先,生态学概念的引入,使人类活动、生物作用、自然营力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加以整合,既避免了决定论和或然论各持一端之嫌,又打破了自然和人文的二元论观点;

其次,生态学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一套新的研究方法模式,如结构与功能、营养层次与连锁反馈、生态平衡等观点,以及物质循环、能量交换的测度方法,使其研究更科学化。

第三,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结合有助于加强环境观点和生态观点的结合,地理学综合分析方法与生态学的系统分析方法的结合,空间地域的研究与物质流、能量流的研究相结合,并可望取得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突破。

5.环境感知论(EnvironmentalPerception)

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借助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

核心思想: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

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即环境感知的支配。

文化地理学家认为,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

各种文化集团的成员对相同环境的感觉认知是不完全相同的,这种环境感知就成为人们对该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从而导致对该环境进行利用、改造的决策不同。

因而研究各种文化集团、尤其是决策人的环境感知就是一种重要的人地关系。

理论评述:

①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行为,可透彻地了解和检验人—地之间的关系。

用人类的行为感知过程把人类与环境关联起来,克服了传统人地关系研究中只把人类活动加以理性化、概括化,且只注重人类活动和环境后果的倾向;

②通过人与环境间的知觉、认知、激励及行为和行为方式、行为原动力、决策与反馈等方面的研究,并融入心理因素,将地理学对行为的人的思考推向深层次领域,从而为人—地之间的协调或调控提供了又一支撑体系。

6.文化决定论(CulturalDeterminism)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因此出现一种认识,认为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于是出现了一种的观点,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起着决定性作用。

由于人通过文化起作用,所以称之为文化决定论。

核心思想:

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每一种文化特征水平都对应于特定的人地关系。

理论评述:

文化决定论的片面性:

虽然文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但人类在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面前并不是束手无策和俯首听命的。

在面临新的人地问题时,人们总是从传统习惯和文化习惯之外去寻找解决办法,从而不断创造新的文化。

7.其它观点

(1)生产关系决定论(productionrelationsdeterminism)和唯意志论(voluntarism)

核心思想:

这两个理论否定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

与地理环境决定论正好相对,它们单方面强调人地关系的社会属性,并把其绝对化,否定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有重大作用的自然属性。

具有代表性的是原苏联的一些学者,他们认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各自按自身的规律发展,也因此把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割裂开,否定了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①生产关系决定论:

把生产关系的作用估计过高,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的态度。

②唯意识论(又称征服自然论):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实质上是一种人能战胜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

该思想历史久远,如我国古代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圣经》中关于人利用万物、主宰和统治万物的表述等。

近代,英国的哲学家培根等更进一步把这种思想引入实践,提出“知识就是力量”,鼓舞人们向大自然开战,认为人类为了统治自然就需要认识自然,科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认识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征服自然的途径。

理论评述:

虽然这种思想及其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确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定胜天”,则会导致滥用自然资源,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2)“天人合一”观(conceptof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

自古以来,中国的人地观多种多样,既有“人制于天”,也有“人定胜天”,然而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天人合一”观。

这里所指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

天人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

核心思想:

“天人合一”的人地观认为人与自然处于一个整体中,天人关系是由自然规律联系的,人与环境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

要求人们遵循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不能违背天,要能与天融合为一体。

“天人合一”观不但有了“人地协调”的意思,而且认为“和”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关键。

不但中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代东方如印度、日本和朝鲜等国,也有类似的思想。

可以说,“天人合一”观是东方普遍的思想表露,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与西方传统的人地观是完全不相同的。

理论评述: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尤其在人地矛盾尖锐的今天,深入学习和研究“天地合一”观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的人地关系论中,出现过两个极端:

一是人被看作和其他生物一样完全受控于他所处的地理环境中,环境是人的中心,人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只是从环境到人的线性作用,而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完全被掩盖在环境的压力下;

二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地关系思想,以人类为中心,环境本身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内在的价值,人地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一种单向的线性过程,只不过作用的方向是从人到环境。

人类只把环境作为一种纯粹被人类任意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对象而存在,而在人类价值的尺度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被认为是合理的,这必然会导致人类活动会失去应有的控制,因而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地关系在实践上更具危害性。

这两种极端都是把“人”和“地”简化为因果链的两端,纠缠于是“人”为中心决定“地”,还是“地”为中心决定“人”的思想怪圈,没有反映出真正的“人地关系”。

8.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协调论/和谐论(Harmony)

核心思想:

人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和谐关系。

和谐论的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地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确认,同时“人口爆炸”、工农业污染、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越来越阻碍人类生存与发展,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课题。

1980年8月在东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地理大会上,大会主席——英国的M.J.怀斯教授在开幕词中指出:

“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急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的处境中,如何去和谐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

因此,这种思想被称为人地关系中的“协调论/和谐论”(Harmony)。

和谐论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思想,它是由于众多科学家的提倡而逐步深化和被公认的。

和谐论所提倡的“协调(Harmony)人地关系”与“适应环境”不同。

适应环境,多少带有被动的意思,而强调协调人地关系则带有主动的意思,反映人们对环境的积极作用。

人不同于其他生物,人类不但有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有改造环境的能力。

和谐论的主要观点(书P.40页):

和谐论认为,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和谐论的主要内容:

①认为协调的目标是一个包括生态、社会、环境等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战略目标;

②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③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保持和谐共生;

④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理论评述:

现代人地关系和谐论与早先的人地关系论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并在当今的社会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模式和人地关系优化的目标,具有泛科学化的意义。

对地理学来说,最重要的乃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构建富有实际地理内涵的现代人地关系理论。

三、人地关系的实质

(1)尽管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各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后者存在于前者之中,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这两者之间即发生着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且这种联系和作用还将一直存在下去。

(2)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一种动态变化关系。

长期以来,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以自然对人类的限制和影响为主,并且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环境决定着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强烈,而且,在一些地区这种影响正在制约着自然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3)人地相互作用中,人是积极的一面。

这种积极性产生于人类需要更好地生存的愿望。

因此,人地之间的关联和相互影响体现在人类向自然主动不断地索取(财富)和给与(废物)的过程中。

(4)人类需要有目的的去保护自然环境和协调人地关系。

由于人地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动态特征,还由于在这种关系中人的主动性及其欲望和能力的无限膨胀,因此人类目前除了主动索取外,还需要有目的的去保护自然环境和协调人地关系。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和谐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

2、简述人地关系与人地关系论的联系与区别。

3、分别论述人地关系论中各种观点的核心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4、论述和谐论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第四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

定性的记述或描述性分析,是传统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1.野外考察法与社会调查法

这是人文地理学最古老的研究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检验意义。

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多,一般根据考察和调查的目的、要求、内容、范围和对象的性质,分为三种类型:

综合考察和调查、部门考察和调查、专题考察和调查。

野外考察法与社会调查法研究程序:

(1)室内准备阶段:

包括确定研究的地域范围与课题,拟定考察与调查提纲与工作计划,组织考察与调查人员,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等等。

(2)实地考察与调查:

首先要熟悉考察与调查提纲与计划,并能按计划有步骤实施,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其次,要随时注意收集和整理资料,认真描绘草图或填绘地图,拍摄照片;第三,要把直接观察与座谈访问结合起来。

(3)考察与调查总结

(4)实地考察与调查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编写考察与调查报告

2.统计图表与地图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借助统计学的方法,把大量的统计数字加工成为图表或地图,以便直观、生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问题。

(1)统计图表:

是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总称

统计表是把说明问题所需要的统计数字,按纵向与横向排列而成的表格,它可以使庞杂的统计数字变得简明而清晰,便于有关指标的相互对照和比较,适合于揭示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与变化趋势。

统计图是利用几何学的基本度量,如点、线、面图形或具体事物的象形,以表示人文现象的规模、结构、依存关系、发展变化过程和趋势等内容。

常用的统计图柱状图、曲线图、圆形或扇形结构图、象形图等。

(2)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充分利用人文地图是人文地理学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人文地图在内容上包括综合人文地图和部门人文地图。

综合人文地图综合反映区域人文事象,如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文地理特征,表现各种不同人文活动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联系,表现地区之间人文活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等。

部门人文地图只表示人文地理学的某一方面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分布图、宗教分布图、聚落分布图等。

从形式上看,人文地图是人文现象和统计资料与地图的结合体,即将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在地图上表现出来。

常见的图式有:

点状分布图、几何形状分布图(方形、长方形、圆形、复合条形等)、等值线分布图、色彩分布图、系统联络图、动态流向图等,它们都是以地图为背景绘制而成的。

3.科技文献资料分析法(教材P.56-59)

主要是科学地运用历史科技文献资料,包括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人文资料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社会调查和野外考察直接获得,二是从报刊、杂志、书本、电讯、网络等方面间接获得。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现代新方法

二次大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文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不断革新,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相继被地理学吸收,特别是系统理论(包括“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以及计量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构成了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新体系。

1.系统方法(教材P.69-71)

系统方法即系统分析法,是将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人文地理学运用系统方法,着重从三个方面考察人文地理系统的运动形式:

(1)结构分析;

(2)关联分析;(3)过程分析。

2.计量方法

计量方法是将数学与计算机应用于地理学的一种现代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一般统计方法,也称描述统计方法,是以常用的各种地理数据的统计参数来描述各种人文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比如分布位置的代表值(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离散度(绝对离散度、相对离散度、偏度、峰度)等指标和某些指数(罗伦兹指数、基尼指数)等。

一般统计方法计算简便,可不用计算机,比传统的文字描述要精确、科学,在20世纪50年代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得到广泛使用。

(2)空间模型方法(书P.62-63)

(3)数学分析方法(书P.63-65)

3.3S技术方法(教材P.59-61)

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4.社会学方法(教材P.65-69)

(1)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

(2)时间地理学方法

(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哲学透视(教材P.50-55)

1.经验主义方法论

2.实证主义方法论

3.人本主义方法论

4.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4章思考题:

(见教材P.71)

补充:

1、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有哪些?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现代新方法包括哪些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