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8446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散文读本1.docx

中学生散文读本1

中学生散文读本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杜甫说得最明确,也最有权威性。

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读本,是提高作文水准的基础工作。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我们提供的,应该是确实优秀的,这样,学生才喜欢、才认同、才会产生积极的效应。

我觉得为学生提供的优秀文章,主要是散文。

当然也不排斥小说、戏剧中的精彩文字。

曾在网上看到一些教师网友提供的美文,但仍觉得不够惬意,因此想自己来编选一回。

回想自己从小就喜欢用剪报的方式来收集优秀文章,后来在工作中也接触到大量优秀散文,现在有网络,收集与保存优秀文章更为方便,由此来看,做这件事还是有一定条件的。

当然,这也是颇费时间的,只能慢慢来。

今日先选出10篇,做个尝试。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管窥

■谭容培

与古代西方相比,中国先民很早就与自然建立了亲和协调的审美关系,并且善于赋予自然审美以丰富的精神内涵;这种审美心理定势,滥觞于先秦时期出现的“比德”山水观。

孔子从自己所奉行的仁学立场出发,提出“乐山”“乐水”说: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论语·雍也》)以水的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盈科而前的动态特征,比喻君子博学深造和不断进取;以山的稳重静穆、参天拔地、滋育万物的静的特征,象征君子沉静刚毅和仁爱友善。

孔子山水观的合理性和深刻性,在于它既注意了自然山水的外部形态特征水的动态和山的静态,又不停留在对自然山水的外部形态的感性直观上,而是进而揭示人与自然异质同构,即道德秩序与自然秩序相互感应的关系。

要实现自然物的形态和人的精神之间的相互感应,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审美修养和人格修养。

孟子说: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

尽心上》)太阳月亮有光辉方能“照亮”和“唤醒”万物;观水也要借助君子的慧眼,透过水盈科而行的感性现象,领悟到必须不断修养和磨炼才能达于大道的道理。

自然形式美的发现,不仅要有能看懂形式美的眼睛,而且要有达于大道的人格修养。

这种自然物的形态和人的精神之间的相互感应之说,极大地拓展了自然审美的精神内涵和想象空间。

其后,屈原则从自我情感体验出发,使自然审美深入到情感净化和人格升华的层面,进一步拓展了自然审美的精神内涵。

他以自然物比附人格“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用心灵深入到大自然的精英中去博采众芳,以增益自己的幽香之操“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热情颂美橘之“受命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的坚贞节操,“廓其无求”、“秉德无私”、“精色内白”的芬芳美质,咏橘以寄志,颂橘以抒情,对自然美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很高的诗化境界,不仅对于《诗经》中所表现的以比附为出发点的对自然的观赏态度来说是一种超越,而且包容了孔子“比德”观无法涵盖的生动而真挚的情感内涵。

古代诗人观赏和描写山水,大多着意赋予自然山水以深邃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情感意味。

如杜甫的《望岳》,登山言志,即通过观照感受泰山的雄伟气势,展现自我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他对山的比德的领悟,建立在对山的自然形态及其空间关系变化的直观感受基础之上,是观景过程中合逻辑的意象引申,比一般比德显得自然无饰。

又如曹操的《观沧海》,咏叹秋风萧瑟中洪波涌起,大有吞吐日月,含孕群星之宏伟气势,因而使人激起包容宇宙的澎湃心潮和唤醒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

这也是借观海以言志,但诗人的情与志完全渗透和契合于自然形式,自然景物不再是作为《诗经》中的陪衬比附之物,而是化为情感之物了。

如所周知,古人喜好把梅兰竹菊的自然形态和形象,与君子高尚的品德和节操联系起来,并以此自喻自励或共勉。

故梅兰竹菊作为园林盆景和诗画主题登临文化艺术大雅之堂,供酷爱者朝夕观赏和品味。

有许多名士为了超脱现实中的苦闷,从自然中寻找精神慰藉,常年留连于山水之间,如被称为“竹林七贤”的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经常在竹林中饮酒清谈,对竹啸吟。

王子猷即使寄居他人空宅,也先行种竹,爱竹之情切,传为佳话。

因古代文人在生活中喜爱观赏梅兰竹菊松,就自然而然地把它们当作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对象。

如东汉刘桢以不罹凝寒、傲然挺立的松柏自况,象征恶劣环境中直立独行的人格本性。

(《赠从弟》)唐代李白诗云: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以松喻刚直不阿。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诗》)元代王冕的《白梅》,赞美白梅的绝俗高洁和迎春之美。

宋代陆游咏梅之作达一百首以上,其中《卜算子·咏梅》托梅寄志,以梅花在凄风苦雨中孤寂而顽强地开放(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象征不改初衷的赤诚之心。

陶渊明借菊抒怀,表达归隐田园所获得的内心宁静与生命自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显然,古人之所以对梅兰竹菊情有独钟,不仅是这些花木美的自然形态使然,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象征古代文人崇高的人格理想。

如果拘泥于自然形式,看不到自然形态与精神状态之间的对称性和相互感应,不承认上述意义上“比德”说的合理性,就无异于从根本上取消了自然审美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

中国古代山水花鸟画集中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审美精神内涵的深切体悟,所谓“写意”之说,就是这种体悟的高度艺术概括。

其画材多为林木窠石,梅兰竹菊,作梅竹时,不曰画梅画竹,而谓写梅写竹,以为梅兰竹菊等为植物中清品,不可假丹铅以求形似,须以文人之灵趣性情注之笔端,随意写出,以抒发高尚纯洁之思想情感。

中国古人乐山乐水,喜爱梅兰竹菊,咏叹写意之作层出不穷,美不胜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道亮丽而又独特的景观,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命意识长期润育和积淀的结果。

※来源:

《光明日报》2004年5月26日

 

听雨

■蔡朝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雨过后,落红满地。

无声的落花,伴着轻声的雨滴,从枝头飘然坠落,那该是多么清绝美妙的景致!

其实在记忆中,雨多半是无声的。

尤其是“沾衣不湿”的“杏花雨”,春分刚过,毛毛细雨下个不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无微不至,悄然落到树上,躲在花上,藏进草丛。

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接受着细雨的滋润,享受着细雨的爱抚。

此情此景,早已化作美好的图景,珍存在温馨的忆念中。

看雨不如听雨。

雨中世界模糊含蓄,目力受到制约,景物也变得迷糊不清,且雨中多有败落景象,不免令人感伤。

听雨就不同了。

听那雨声的大小,由而判定雨的疏密;从那雨声的轻重,可以料想雨的缓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雨声,就是天然美妙的音乐。

和风细雨如同摇篮曲,让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暴风骤雨好似交响乐,令人心肺涤荡,酣畅淋漓。

闲来独坐一隅,听窗外雨声不断,时紧时慢,若运气够好,将伴有黄鹂枝头鸣翠柳,喜鹊登梅声啾啾,岂不是免费享受大自然的音乐盛会?

雨声未曾消歇,听那连绵的雨声,仿佛看到花朵更加娇艳,树木越发郁葱,草叶愈加鲜亮,有了雨水的擦拭,地面变得更洁净了,空气变得更清新了,天更蓝更亮了,地更肥酥了,世界更透明了……与其说雨下在天地间,不如说是下在人的心中。

听雨最好在夜里。

当万籁俱寂、旁无杂音时,惟独雨声由天而降,这时,沏一杯清茶,翻开一本心仪已久的书。

雨声,就成了最好的背景音乐。

在这样的雨夜,进入书中的世界,真正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雨是上天的精灵,书是人间的精华,听雨和读书,同样的入脑入心。

而在静谧的雨夜,心无旁骛,只为诗书;雨声,让世界和心灵瞬间安静下来。

雨夜读书,能更快进入思想的领地,追问生命的意义,领悟人生的真谛。

古人亦偏爱听夜雨。

从傍晚的春雨声中,孟浩然叹出了“花落知多少”的人生感怀;在连绵不绝的寒雨里,王昌龄发出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千古绝唱。

春雨细无声,但同样可以听,那不是用耳,实在是用心去听,用心灵去感悟,去体会,去品味。

雨滴石穿。

那雨不是突来的暴雨而是雨后屋檐流淌而下的雨滴。

只要下过雨,就能听到雨滴声。

狂风骤雨,转瞬即逝,又能奈巨石如何?

滴穿坚硬石块的,竟然是常年不断、无足轻重的小小雨滴!

※来源:

《人民日报》2003年8月23日

 

竹海

■陈明崇

曾到过浩淼无垠的戈壁,感叹那雄浑粗犷的野性;也曾在层林尽染的香山驻足,惊羡那丽如霞、红似火的辉煌。

然而,如今最令我魂系梦萦,思念芊芊的竟是那普通的竹了。

许是受“恶竹应须斩万竿”那句名诗的影响,我历来对竹不甚喜欢。

总觉得它不如松伟岸挺拔,也不似梅傲霜凌寒。

纤细柔弱、难成气候。

不久前,和友人相约去了一趟竹海,竟意外地升腾起“相见恨晚”的情愫。

一行数人,乘车离成都,到泸州,在江安二龙口江边过渡东行十余公里,便驶入被称为“世界之最”的蜀南竹海了。

房前屋后是竹,江河岸边是竹,淙淙溪流旁还是竹。

汽车在绿涛起伏的竹海山路上畅游,恰似一叶欢快的扁舟,时而浪巅,时而峰谷,让你尽情领略那绿满天涯的殷实,丰厚。

一山接一山的竹林,或高、或低、或粗、或细,一丛丛,一簇簇,都一律笔直地向天空伸展着他们的英姿。

间或有一株松,几棵映山红,在别处也许昂然挺胸,目不斜视,在这儿却全都谦恭地听凭游人,把一大把、一大把的赞美词汇洒向了它们的同类——竹。

请别以为是肥土沃壤造就了这漫山遍野的葱翠,那被认为是最贫瘠最难于造物的红土,是竹类天然的母亲。

粗如碗口的楠竹,酷肖人面的慈竹,还有营养价值极高的竹笋、竹荪;餐桌上摆的是竹,卧房里睡的是竹,装杂物的家什、挑粮食的箩筐、美化环境的饰物,精美的,粗陋的全是竹!

置身在竹海的抱拥中,你不得不发出“最贫瘠时也是最富饶时”的感叹。

我不知道杜甫先生何以对竹有“斩万竿”的仇恨,游得竹海,才知高启的“贞姿不受霜雪侵,直节亭亭易见心”,苏东坡的“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君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的诗句,是对竹至善至美的绝唱!

不论是清早听竹,还是黄昏写竹,你都能感到生命的律动荡涤着胸中的烦闷、忧愁、苦恼,营造起奔逸、潇洒、恢弘的情怀。

恋人失和,夫妻动怒,都尽可以在这里来舒缓心扉。

曙色微启,走进还有些黝黑的竹林,夜唱的蟋蟀渐渐止息了一宿的欢歌,有节在长。

不时有画眉、布谷悠然一声掠过竹梢,竟至摇下星星点点的晶莹露珠。

夕阳西沉,登临最高处远眺,方圆120公里的竹海便又是一种别样的璀璨了。

绿浪翻滚,洋洋洒洒,任生命的流金聚敛起竹叶对根、对大地母亲的悠悠情结和欢喜,也由不得你不对繁衍了中华民族的神州大地和祖国母亲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尽管你还不富裕,但你的人民也会像郑板桥笔下竹那样: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是夜,在竹海那充满绿、充满爱的温馨中,我自觉也变成了一株亭亭玉立的修竹。

※来源:

《新安全》2006年10月1日第十期

 

明月文

■周涛

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它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结束了四季中最好的时光。

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至此宣告结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随之,将面对暮秋的肃杀和寒冬的凛冽。

月亮的提醒当然非常重要,人们不能无视这一天的存在。

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心,却一下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远古洪荒,一下就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

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的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也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他甚至想纵身而起“欲上青天揽明月”。

这些唐代的中国人在千余年前就想到了这么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

因此,中国人过中秋节便顺情合理。

可以说,中秋节是一个全民族的诗的节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世界上哪里还有如此凝聚人的心思的节日呢?

别的节日都热闹,惟有中秋节,静远。

约定俗成,中秋节是不能放鞭炮的,别的节日放鞭炮是造气氛,中秋节放鞭炮是煞风景。

那一轮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

因其圆满,反而倒惹出些人的伤感。

这时候,伤感是一种难得的、美好的情绪,是思念,是怀旧,是静下心来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总结。

这些美好的情绪都天然地带有感伤的情调。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感怀;“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是伤感;“月出惊山鸟”是静;“露似真珠月似弓”是巧喻;只有李白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毫无伤感之意,一出手,写月亮也是万里横空出世的气魄!

但是不管怎么说,唐朝的大诗人没有不寄情月亮的,一本唐诗,处处见月,虽说各有各的写法,各有各的寄托,却是个个身上沐浴着月轮的光辉,处处闪现着月亮赠与的灵妙!

最令人费解的是,以大唐国力之盛、疆域之广,唐诗里竟无一首写太阳的、歌颂太阳的,似乎太阳就根本不存在,“月上柳梢头”才是人间最美好的时刻。

那一轮月亮正在白莲花似的云朵里穿行,云动疑是月在行,云破月来花弄影。

可以有一丝风的清凉,但风不能大,风一大便不是中秋良宵佳地。

恰恰是中秋这一天,很少有月黑风高夜,这也是天意独怜人间燥热,降下这一片清凉和圆满。

最好有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

一壶老酒须温热,撒一撮姜丝。

要有一碟花生米,茴香豆更好;一罐凤尾鱼,一盘大闸蟹,再加上一些果品。

不求醉饱,但营情调,故万万不可端上来一大盘手抓羊肉,煞了风景。

“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真可谓秋之伤情处,不过还有更伤情的,那一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更将人生的落寞凄凉、心无系处突兀地暴露在典型情态之下。

唐以后,宋朝明月愈转华美凄清,这一脉相传的明月情结,已经明白无误地揭示出中国文化中的柔性倾向,即便豪放如苏东坡,高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也还是问的明月而不是红日。

那一轮月亮此刻正高悬夜空,如同宇宙间惟一的一盏华美的路灯。

谁也不觉得那光明是反射太阳的,只觉得那清光是它自身独有的;它不炽烈,不耀目,使人可以沐浴那光明,直视那月轮,月之光明,亲近可人。

“月光如水”,那是无声的低语,是母亲慈爱的目光,是打乱了星星的诗行后醒目的句号,是云朵的和声伴唱下突出的主题曲。

月亮不仅一直这样陪伴着我们、关照着我们,而且不断地提升了我们目光、拓展了我们的心胸。

我们已经完全习惯了月亮,习以为常,以为理所当然,从来没有人想到过,假如宇宙间从来没有月亮,人类将生活在何等蒙昧的万古漫漫长夜之中,而那将是多么难以忍受的黑暗生存!

幸亏,我们有月亮!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也正是因为我们懂得了珍惜月亮,感恩月亮,我们才有了中秋节。

中国的古代神话有“射日”之说,后羿射日,可见于日有恨,至少是爱恨交加;还有“逐日”之说,夸父追日,中途渴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只有月亮的神话是最美的,“奔月”,嫦娥奔月,惟有美丽的嫦娥配得上月亮里的宫殿,广寒宫。

她在月光下无翼而翔升,裙袂飘然,兔为玉兔,树是桂花。

西方推石不止的西西弗斯神话,在这里变成吴刚伐桂,砍了又长,东西方神话形不同、神相似。

神话之所以是神话,就因为它太神了。

在那样远古的人头脑里演绎出的故事,竟神奇地预言了千万载之后的人类行为——今天人类正在登月,只不过不是携带兔子而是带着小狗。

关于太阳的神话,在今天也实现了,那就是原子弹、核弹,每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无疑是在大地上升起一轮裂变的太阳火球,后羿要射落九日,解除生民之苦难,也完全符合当今时代的现实。

我们不要千千万万个带着核弹头的小太阳,但是,我们要一轮永不污染的月亮!

月亮总归是不老的。

千万年来,一代又一代看见过月亮的人,都老了,都死了,只有月亮,仍在高悬。

“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清辉未减,容颜不老。

那月轮上隐约着的团团阴影不是老年斑,而是月宫参差错落,月亮的美容术万古不朽。

设想一下,那些终生仰望明月,看着它盈缩变化,产生过无限遐想悠思然后死去的人,肉身寂灭,灵魂是否可以奔月?

或者虽不能奔月却化作一缕云影环绕在月之旁也好?

因此,不能不羡慕那些留下优美诗句的人,他说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虽然早就死了,但谁敢说他真的就完全死了呢?

不朽的诗传诵了千年,已化为月光中的一缕,因而那诗人的心思,千年以后,还鲜活着。

真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谁是有心人留意去统计一下呢?

千百年来,有多少古代诗人留下月亮诗篇、明月佳句?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当然,还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还有、还有,很多、很多。

到这里,突然明白了:

那轮月亮,那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月亮,正是一颗高悬碧空,心迹朗朗的中国心。

中国人的风韵,中国人的审美,中国人的情态,全在那轮月亮的涵盖里,一句话,中国的古老文化是月亮文化。

敏感,伤怀,阴柔,内敛,细腻,多情。

光不耀眼而持久,力不扩张而长存。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唐宋元明清,不但有缺,还曾有蚀,但是月亮坠落过吗?

它只不过是绕了一个圈儿,第二天又轮回过来,恰当中秋,愈显皎洁。

其实,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不是别的,而是对月亮的理解和领悟,是我们独有的中秋节。

中国人用几千年时间积累、演绎的月亮文化,内容之丰厚,内涵之深广,才是奉献给全人类的一份宝贵遗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是全人类,千里是全世界。

相信中国的月亮文化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因为——在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月亮,月亮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月亮代表我的心”,我的心是中国心。

月之明明兮,我心敞敞;

月之盈盈兮,我心荡荡;

月之遥遥兮,我心恍恍;

月之临窗兮,我入梦乡。

※来源:

《人民日报》2009年1月10日

 

春茶中的后花园

■堵力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茶源于尘土却化于流水,有一茶在手,便可以尽揽春色,将春色三分让全身受用。

叶短情长,江南风物的灵气,就这样迢递于上下五千年绵延至华夏子孙的血管末梢。

这种魅力实在令人无法拒绝,甘愿随着它从口腔而食道而脏腹,让自己的万千心事随之奔腾激越而沉静于安详。

捧起茶来,想到的就是放下。

爱茶人说,茶含在口中,烦恼便抛出云外,人只有放下,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水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

春茶是一种品质,工作,要用国际的速度要求自己;喝茶,则要以古人的刻度丈量。

佛教认为,放下最难。

在庸庸碌碌的世界里,放不下的人是绝大多数。

大家为名忙为利忙,嘴里念叨着《好了歌》却什么也舍不得放不开,深深被俗世的尘埃掩埋。

以入世的观点看,功名与声誉、金钱与其他,人拥有得越多,似乎就越成功,似乎越值得肯定。

然而,附着的光芒与成就增多了,人在得到利益的同时也会感到窒息。

因为黄金虽然贵重,但你如果全都背在背上就会被压死。

这时,何妨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来泡一杯春色。

浪乍起,春山如簇层层叠叠,如御风群舞绿波荡漾。

继而趋静,竹雨缤纷翩翩而下,终于归乎宁静。

此时捧起,雾色迷漫影影绰绰,如水墨大写意。

这已不是手中的茶,不是墙上的画,是胸中万千的气象,是锦绣山河浓缩于身体里的悠然心会。

大气象自有大意境,大心胸自有大手笔,而大韬略自有大成功。

茶被中国各个阶层各种人群深深地接受,所以它总在交织与传递着一种情绪,就是你很难得到的东西。

是得与失的交流,是高贵与底层的平衡,更是理想主义与平凡生活的交融。

不过夏茶苦、秋茶涩,只有春茶是甜的。

每个人在品春茗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只属于他自己的唯美的境界。

所以,春茶能为我们艰难跋涉于荒漠的时候,清扫花径。

步出凡尘俗务,循花径独行,柳暗花明那里是自己的精神后花园。

蓦然发现,久不在此徘徊,年少时的梦想竟然蒙上了灰,花园的一切已显废旧——纵然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我们能够身陷俗务,但不能心丧俗务。

回甘的春茶,带着让人悠然心会的闲情,会飘然而至。

江南三月。

梨花落后清明,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工作之余的一口茶带来的白日梦,让人偷得浮生半日闲。

我们虽然不能完整地拥有天地万物,不能永恒地保持春天的甜蜜,但我们可以拥有一杯茶。

它是春的讯息,自然的信使,那一叶,一口,一杯,春光悠然,时间停滞,我们尽自体味拈花微笑。

我们不能兼得人生所有的幸福,不能经历世间各种美妙时刻,但我们可以拥有一杯茶,它是美的书简,是生活的情致,那一丝苦,一丝涩,一丝甜,包含了多少悲喜的激荡,生命的共鸣,小我的宇宙因此而开阔,我们虽心平气和却更热爱生命。

自是人生常恨水长东,生命苦旅却携着后花园前行,在那里人类可以放下困境和怀疑,尽情地舒展精神休养生息。

也许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后花园,只是,我们中华民族,跋涉时带着的,就是这一包春茶。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月4月21日

 

玉门关晓

■吉人

穿过敦煌市西区,过七里镇,从党河口向西北拐去,便上了去玉门关的路。

历史年轮 幽深旷远

一个多小时后,到了小方盘城。

继续西行,直到距城3公里外的一段汉长城脚下。

看到这段300多米保存较好的汉长城,惊喜异常,若不是栏杆阻隔,真要亲手抚摸抚摸。

据测量,汉长城墙底3米宽,顶部1米宽,残高3米多。

墙体是由5厘米厚的芦苇和20厘米的沙砾,交错相叠而成。

看那层次分明的叠叠积薪,犹如看到了历史的年轮,把我引到了幽深旷远的过去,追寻丝绸之路上的古人足迹。

公元前100年左右,汉朝军民在这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芦苇、红柳、砂砾建起长城、烽燧,历经2000多年而不毁。

它灰褐色的色调和它周围的大漠,是那样谐调相配、浑然一体。

犹如一排雄伟的士兵忠诚地站立在流经玉门关的疏勒河南岸,凝望着无垠的旷野,一丝不苟地履行着守卫丝绸之路的职责。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汉长城,奔向东面15公里外的大方盘城。

沿疏勒河河岸东上,有段凹凸不平的沼泽地,路不好走。

由于大方盘城在河谷中的一个台地上,远远就可以看到城形。

走近细看,城墙有的地方已坍塌成豁牙状。

南北宽17米,东西长71米。

据考察,原本这是一处粮食仓储,也叫“河仓城”。

20世纪40年代,考古学家夏鼐曾在这里发掘出一块晋代石碑,上写“河仓”二字。

看完大方盘城,又回到了小方盘城。

这里位于敦煌市的西北方向约90公里。

小方盘城是名副其实的方城,墙体全部为河谷里的黄土夯筑,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高9米。

北面和西面开设有门。

城内有不足一米的马道,可通城墙的顶部,西面那段汉长城和断断续续排列的烽燧,伴随丝绸之路通向西域远方。

由于玉门关的主体关址早已荡然无存,数十年来,许多中外专家一直在考古觅寻,至今尚无一致的认识。

但共同的看法是在小方盘城以及西面11公里处的马圈湾一带。

小方盘城、大方盘城、马圈湾、汉长城等这些遗迹都属于玉门关的组成部分。

所以现在人们都把小方盘城作为汉代玉门关的象征性建筑。

诗篇传诵 名扬千古

玉门关为什么名扬千古而魅力无穷呢?

不少人说是由于唐代诗人写出的名篇传诵的结果。

譬如王之涣的《凉州词》写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写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又如李白的《关山月》写道: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唐代的玉门关和汉代的玉门关不在一地。

诗人描绘的是汉代玉门关还是唐代玉门关不得而知。

此点除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要研究区分外,而一般人吟诗品味,只作一个玉门关来看。

毫无疑问,唐诗名篇的传诵,对玉门关千古扬名确实起到作用。

但这些诗,描绘的多是玉门关的荒旷凄凉,沙场征战,亲人思念,哀怨悲戚的情调。

因为诗人是写诗,不是写史,所以这些诗并未反映玉门关真正的历史面貌和历史地位。

玉门关内外,有没有征战?

有,但不多。

更长的时间是和平贸易、通商往来、文化交流。

它是我国古代特别是汉代、唐代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