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450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

  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引导学生从事简单的初步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的教学内容,“做一做”第1题,练习二的第5、6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

  1.小猴吃水果的课件。

  2.投影仪。

  3.4个梨、5个苹果、9朵花的磁性软件。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

3只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5个苹果、9朵花的图片;“”、“”、“=”3张符号卡片和“1”、“1”、“2”、“3”、“4”、“5”、“6”张数字卡片;小棒2根。

  教学设计

  创设童话情境,引入象形统计图

  1.课件展示。

  a.3只小猴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玩耍的情况。

  b.3只小猴共进午餐。

草地上凌乱地摆放着3种水果──梨、桃和香蕉。

  2.画外音(小猴说):

我还没看清楚每种水果各有几人,你怎么就开始吃了?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一共有几种水果?

它们各有几个?

怎样摆脱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够吃,哪种水果不够吃?

  3.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4.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

学生的摆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5.课件展示:

主题画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从画面中跳下来,摆成课本第17页的象形图。

  6.提问:

观察摆放的图,数一数几只猴吃几个桃,几个梨和几根香蕉?

  学生回答后,在象形图下面写“3”、“4”、“3”、“2”。

  教学比较2、3、4的大小1.教学“3=3”。

  a.画外音(小猴说):

我可喜欢吃桃了,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b.提问:

每只猴能吃上一个桃,桃子一个没也多,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上图下面写上“3=3”。

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2.教学“32”。

  方法和教学“3=3”相同。

  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符号“”表示。

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

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3.教学“34”。

  方法如前。

  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的形状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状对比来说。

  4.区分“”、“”和“=”。

  a.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

学生可能会用“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等语言描述。

教师都加以肯定。

  b.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①看谁举得对: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

  ②看谁摆得好: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小结

  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加以概括: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

比时仍然可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巩固深化

  1.基本练习:

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

  2.补充练习。

  a.左边摆2个梨,右边摆1个苹果。

填()()

  b.左边摆4朵花,右边摆3个梨。

填()()

  c.左边摆3个苹果,右边摆5朵花。

填()()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的第5题。

  4.综合练习:

完成练习二的第6题。

  5.开放练习:

这里有1、1、2、3、4、5、=、、一些数字和符号。

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篇2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8-21页信息窗4,第1、2个红点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

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关键: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圆片、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拔河比赛吗?

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

那今天组织我们班的同学来进行拔河比赛,分为两组,一组10个人,二组9个人,我们一起去玩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

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

  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师

  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

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

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

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

(老师利用教具与学具组织学生自己来摆一摆,找出比较的方法。

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们自己找到的方法,最后教师给予指导。

  3、由拔河比赛以及上面的展示来引出9比10小,10比9大。

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出示课件

  10比9大可以写成:

10〉9,读作:

10大于9

  9比10小可以写成:

9〈10,读作:

9小于10

  4、接着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

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注意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围绕同一个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树立这种意识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关键的。

同时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再次,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

  三、认识等于号

  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

为什么?

同桌之间讨论,并派代表自愿的将结果进行展示。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

你知道吗?

  出示课件:

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

10等于10

  [设计意图: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

  四、练习与拓展

  第一题:

比一比:

谁更多呢

  第二题:

比较大小

  第三题:

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

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

试一试!

同桌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

通过图形的形象记忆,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弹性练习空间,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通过汇报交流,又给了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

  五、总结与延伸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师:

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

谁和谁比?

几大于几?

几小于几?

几等于几?

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使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秋天的图画,你们看,秋天美吗?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这幅图里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愿意用数学解决秋天里的实际问题吗?

(提示课题:

用数学)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教学主题图1

  

(1)、师出示图1: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

(左边有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右边有两个小朋友在捉虫子)

  

(2)、师:

你还发现了什么?

(大括号,问号)

  (3)师:

你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吗?

对,它叫大括号,想一想,它表示什么意思?

它就能表示把这两部分的小朋友合起来。

大括号下还有一个问号,它表示这里有一个问题。

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吗?

  (4)、师:

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就应该把这两部分的小朋友怎么样?

(合起来)

  (5)师:

谁愿意把你看到的和刚才那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几个学生说。

同桌互说。

全班齐说。

  (6)师:

谁能列一个算式?

4+2=6(师板书算式)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指名学生说说4、2、6分别表示什么?

  还可以怎么列?

  2+4=6你是怎么想的?

  (7)师:

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但认识了二个新朋友“大括号”和“问号”还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

现在,有一位叔叔想请小朋友帮他解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2、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2,师: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说说这幅图画了什么?

  

(2)、你能想到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了3个,还剩几个?

  (4)、这个数学问题,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

把算式写在纸上,写得快的小朋友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并说说你的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5)、反馈:

7-3=47表示什么?

为什么要减去3,4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新知,拓展深化。

  1、P47做一做

  

(1)师:

李叔叔很感谢小朋友为他解决了实际问题,请大家到他家里去玩,他家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小朋友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吗?

  

(2)用手势表示1:

6-3=32:

3+3=6为什么?

  (3)看懂蝴蝶图,说图意,1:

5+2=77-2=52+5=77-5=2

  2、小结:

今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天的景色,也想到了很多数学问题,并且都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

(如果不知道,老师引导:

我发现了这些数学问题有两类,有些是用加法计算的,有些是用减法计算,我们应该看清楚图画的意思来列算式。

  四、拓展练习: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说一说吗?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篇4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

我把这一部分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第一节课,集中教学计算方法,再安排练习课进行巩固复习。

我比较了苏教版和北师大教材,发现用14-9作为例题最为合适,先从实际问题引入14-9,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寒假里,婷婷、明明和小兰三个好朋友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

  在这幅照片上,你们收集到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

  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

14-9

  2、14减9等于多少呢?

你是怎样想的?

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讨论)

  3、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预设:

  A、一个一个的减;

  B、做减想加,9+(5)=14,14-9=5

  C、14-4=10,10-5=5

  提问:

为什么要用14先减4?

减去4后还要减几,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D、10-9=1,4+1=5

  提问:

10是哪来的?

为什么要用10-9?

  板书:

14-9=5

  4101

  +5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E、14-10=4,4+1=5

  提问:

为什么要用14-10,10从哪来的?

减了10后为什么要加1?

  4、质疑:

  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对这些方法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5、练一练:

  用你喜欢的办法计算13-8,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课间休息)

  三、巩固提高。

  1、口算(开火车)。

(课件四)

  13-6=14-8=15-7=

  18-9=11-8=12-7=

  2、小鸟找家。

(课件五)

  

(1)观察图画,注意房子上面的数字。

  

(2)你想帮哪只小鸟找家?

  (3)还有一只小鸟没有家,谁来想办法帮助它?

  (4)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鸟,那么我们大家就来给这只小鸟添一个家,好吗?

  (学生齐答:

15-9=6,课间添一个房子,小鸟回到了家)

  (5)这些小鸟的卡片上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都是十几减9),你发现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特点呢?

  (有条理的板书:

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看图列式。

(课件六)

  详见教材P16。

  4、发散练习。

(课件七)

  ()-()=7

  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同学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节课学习了几节课的内容,你们真是太棒了。

可能有的小朋友还不能熟练的计算,让我们在后面的课堂中再多多练习,争取算得又对又快,好不好?

  教学反思:

  一、情境的创设要灵活机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产生对计算的需要,并在教学计算的同时有机的渗透解决问题(应用题)的教学。

但我认为创设情境切忌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又要照顾到知识的适用性,要灵活机动。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学知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教学中充分把握这一逻辑性,不必每一部分内容都大搞什么情景创设,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如何很好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学生知识体系的新的生长点上。

  二、创设游戏的乐园。

  蒙台梭利有句教育名言:

“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

”当我说接下去要做游戏,小朋友一定会坐得端端正正,因为我说过我喜欢请守纪律的小朋友来玩游戏。

  在做书上的数学游戏的时候,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

我把算式卡片平摆在讲台上,每一轮每组派一个代表,按照教师的要求找出算式。

比如找出得数是7的减法算式,找出得数和11-2一样的算式。

学生跃跃欲试,能安静的为组里的同学加油。

  三、练习形式多样,及时评价跟上。

  对于纯粹的计算,我通常采取开小火车或随叫随答的形式。

特别是随叫随答,通过叫答能不动声色的让开小差的学生回过神来。

说计算过程的时候,往往就是纪律最差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愿意听。

这时候,奖励认真听的学生一颗“数学之星”并大声进行口头表扬能给其他学生榜样作用,但持续的时间不长。

也就是教师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随时抓住可利用的资源。

学生对站起来负责报答案很感兴趣,如果事先说“谁最认真,就请谁报答案”,学生处于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会很认真。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三、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四、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五、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

第二位呢?

第三位呢?

(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

”(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

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

24读作:

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

(指名回答)

  想:

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

42读作:

四十二

  2、

(1)教师拨珠子:

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

”(指名回答)

  板书:

写作:

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

四十三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

过九的数:

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

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

  ?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

(板书:

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

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

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实用创意小学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