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4927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docx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

初四语文《古诗词鉴赏情感把握》课堂实录

高霞

复习目标:

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重点:

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难点:

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

课型:

专题复习课

教学过程:

激情导课:

师:

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

古诗歌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所以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零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

生:

大笑

师:

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探讨诗歌鉴赏中的一般方法。

自学案

幻灯片出示:

莱芜市近五年古诗词鉴赏考点探究

考试

时间

所选诗词

考查

内容

考查

角度

2008年

《渡汉江》

2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品析语言(炼字角度)

思想感情

2009年

《新 柳》

7.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2分)

8.“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

(2分)

诗词内容

品析语言(炼字角度)

2010年

《新晴》

“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品析语言(炼字角度)

2011年

《钓雪亭》

(1)诗人在诗中寄寓了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思想感情

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2012年

《登西楼怀汤损之

 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    ,一个“空”字写出了诗人____的心情。

表达技巧(表現手法)

思想感情

师:

归纳总结莱芜市中考诗歌赏析主要考点。

明确:

1、思想感情2、品析语言3、表现技法

师:

理解古诗词情感是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常考点,也是应试中的难点。

古诗词语言精炼典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这给理解古诗词情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找到解读情感的切入点,如同有了开启情感迷宫的钥匙,就能够登堂入室,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有了破译古诗情感密码,就能领略古诗词艺术殿堂的华美。

探究案

(一)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一读题目-----把握作者情感的流向。

师:

题目,是流露作者情感的一双眼睛。

诗题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出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

比如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怀古诗则多用“感、怀、忆”等字眼,这些字眼直接点明了诗歌的题材、思想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细读诗题,抓诗题中的关键字,体察作者的思想情感。

(带领学生一起细读诗题,抓诗题中的关键字)

师:

《春夜喜雨》

生:

从“喜”字可以看出作者喜悦之情。

师:

《潼关怀古》

生:

从“怀古”字可以看出作者怀古伤今之感。

师:

幻灯片出示:

《天净沙秋思》《渔家傲秋思》《夜雨寄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

从“思”“寄”“忆”中流露出思念家乡之情。

师:

大家能否从学过的赠别诗歌中筛选出这样的诗歌题目,用这种方法找题眼这种方法,触摸一下诗人的情感脉搏。

自主探究,畅所欲言:

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送”,可以感知此诗抒发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惆怅伤感之情。

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寄”,可以感知此诗抒发作者对友人的挂念关心之情。

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赠”,可以感知此诗抒发作者忆友怀旧、劝勉祝愿之情。

………

师:

从“送”“寄”“赠”“忆”等词中可以初步感知这些诗中,主要抒发依依不舍、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等感情。

但我们须注意注意区分词牌、曲牌与题目,情感与曲牌词牌无关。

(如《山坡羊?

潼关怀古》)

师:

诗歌的题目往往能流露作者的情感,如果细读了这些诗歌的题目,把握住了这些不同类型诗的特点,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感情的流向。

但要进一步把握诗人感情。

还需要掌握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二----知作者。

(二)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二知作者----洞察作者情感的窗口

1.探讨形象与情感的关系。

师:

“文如其人”,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

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提醒大家注意:

“知人论世”的前提是要了解三种诗人:

1、教材中学过的诗人。

2、熟悉的诗人。

3、注释中提供了介绍或背景的诗人。

十几年的古诗词熏陶与学习,请同学们说说你熟悉的诗人形象,及他常在作品中抒发的情感,并举一个实例。

生:

李白在我心中是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他常抒发怀才不遇的失意,更多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乐观自信。

如《行路难》。

生:

杜甫在我心中是一个心系天下苍生、忧国忧民的形象,他诗歌的主题思想就是忧国忧民。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生:

陶渊明是一个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士形象,他们诗中常流露热爱自然闲适自在的情趣。

如《归园田居》《饮酒》

生:

陆游、辛弃疾是爱国诗人,他们诗歌中多抒写矢志报国、建功立业、慷慨愤世的情感。

如《十一日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生:

李清照……

生:

苏轼……

师:

在中考时,诗人形象与情感也是考查热点,试看考题回放

真题演练(看幻灯片,学生回答问题)

问题1.填空。

《观沧海》以字统领全篇,先写景,然后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生:

《观沧海》以“观”字统领全篇,先写实景,然后写虚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问题2.在《观沧海》的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生:

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

师:

从这两题中可以看出诗人情感与形象是协调一致的。

请看一道将二者一起考查的,再感知一下。

问题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

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用典故,含蓄地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问题4.《行路难》中名句“,”表现出诗人的性格。

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答“积极”“豁达”“倔强”“乐观”等也可)

师:

通过刚才的习题操练,我们深感“文如其人”,的正是因为曹操是一个踌躇满志、抱负远大的政治家,他才会横槊赋诗,展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博大胸怀,彰显一统天下的决心。

正是因为苏轼乐观旷达,他才会在密州出猎时高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爱国强音。

我们掌握了情感密码二“知作者”,知人论世,洞察作者情感,才会如洞中观火,了然于胸。

在细读了诗题,了解了作者后,我们必须逐句阅读文本,“披文入情”去体味诗歌的情感。

下面我们一起寻觅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三----觅情语

(三)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三:

觅情语——观照作者情感的镜子

1.真题演练。

“诗言志”,诗歌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直抒胸臆是诗人常用的一种抒情方式。

它的特点是诗人直接坦露心迹、表白情感。

这种直接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就是情语。

找到“情语”密码,可以直接打开作者的心扉。

掌握密码三“觅情语”,应是做中考诗歌鉴赏题的必杀技。

下面看好题回放

(看幻灯片习题,学生回答)

(1)《钱塘湖春行》全诗以“行”为线索,最后两句中的“”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生:

“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师:

这个题型是直接让我们找“情语”,请看下一题。

(2)《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生:

直接抒情的是“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

(3)对《过零丁洋》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生: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舍生取义

2.探索规律。

师: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明白诗中的情语,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直观映照出作者的情感。

大家仔细想想,古诗中的“情语”有什么出没规律?

自主探究,畅所欲言:

生:

在结尾处出现,卒章显志。

师:

请大家从学过诗歌中,举一反三,再寻觅一些这样的“情语”,并说说它彰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

我寄愁心与明月。

情语“愁”直接流露对友人遭贬谪的忧虑和关心。

生:

绝胜烟柳满皇都。

情语“绝胜”洋溢着作者对早春景色极度的喜爱之情。

生:

提携玉龙为君死。

情语“为君死”抒发了作者对早春景色极度的喜爱之情的爱国情感。

…………

师:

觅情语,纵然是观照作者情感的一面镜子,但是,我国古代诗歌抒情“贵在含蓄”,所以要破译有些抒情含蓄隐秘的古诗情感密码,还需要另辟蹊径,现在请大家一起探寻密码之四----悟意象

(四)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四:

悟意象——抒发作者情感的载体

1.探究月与酒的意象。

师:

古人作诗,除了直抒胸臆外,还常常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

诗人常把感情汇聚在某一物象上,这一物象因包含了诗人的感情而形成意象。

出示幻灯片:

意象

师:

春花秋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冷雨寒窗,晨钟暮鼓等等,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水”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下面我们通过两道题探讨常见意象的含义,女生做第一题,探讨月之意象。

男生做第二题,探讨酒之意象。

(幻灯片出示)请先将空缺处补充完整,你能悟出这些意象的含义吗?

(1)“月”曾勾起许多古代诗人的创作情思,写下很多名篇佳作。

请写出含有“月”字的古诗句,再探究“月”这个意象的含义。

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看到圆月,想到人的团圆,现实无法团圆,所以产生思念远方亲人之情。

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作者由月残想到人缺,由亲人分离,而倍感孤单寂寞、内心凄凉。

女生代表:

我来总结一下月的意象,它象征着人生的圆满或缺憾,寄托着思乡怀远、孤单寂寞之情。

(2)文学史上,“酒”与“诗”一路同行。

请你写出几个含有“酒”字的完整的古诗词句(课内外均可)再说说“酒”中寄托的情感。

生: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我们有“美酒助兴、无酒不成席、今朝有酒今朝醉”之说,所以酒往往寄托作者欢悦得意之情。

生: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因有庆功酒之说,所以酒寄托作者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生: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国自古就有“饯别”的习俗,借酒味绵长表情深谊厚,寄托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

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东篱把酒黄昏后。

中国酒文化里,酒是要分享的,独自一人饮酒,是喝闷酒,往往寄托诗人失意愁苦之情。

男生代表:

我总结一下酒的意象,它往往表现诗人欢悦得意、建功立业、失意愁苦、留恋思念之情。

师:

我们的须眉不逊巾帼,把酒之意象阐释的意蕴悠长。

同学们,在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数量繁多。

下面我们分组比赛,看哪组总结的意象多。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2.分组总结常见意象。

(合作探究)

组1:

冰雪----喻忠贞、高洁。

月----离愁别绪,思乡念亲。

柳----引发感伤离别之苦。

菊----坚贞高洁。

组2:

梅----傲霜斗雪。

子规、猿鸣----凄凉哀伤。

雁:

孤独思乡消息水--愁绪。

燕--美好春光。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

组3:

松竹梅——高洁坚贞杜鹃——悲惨凄恻雁——相思离愁(带领学生背诵“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吹笛、羌笛——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内心孤寂

组4:

折柳——惜别怀远杨柳——“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杨花----离散:

桑梓、红豆、梅花、杜鹃、鸿雁、流水……

师:

看来每组都是了解众多呀,大家不相上下,胜负虽不能见分晓,但由此大家能多掌握一些意象含义,结果很好。

下面我把常见意象写成一首小诗,方便大家记忆。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猿猴啼凄凄,

落花流水传愁绪。

别时长亭柳依依,草木仍在人事移。

3.真题演练。

师:

古诗词中的意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牢记。

从应考角度,意象也是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

请看考题回放。

(1)《登飞来峰》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生:

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天净沙秋思》一诗通过丰富、密集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的情绪。

生:

渲染了萧瑟苍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孤寂愁苦的情绪。

(3)一切景语皆情语。

试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为例加以说明。

生:

通过杨花飘落、子规哀啼的景象描绘,表达对好友遭到贬谪的伤感之情。

师:

望月常用来抒思乡之离愁,折柳相送多为分别之时。

意象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如果我们能了解常见意象的含义,如这对鉴赏诗歌作品的内涵、思想感情有很大帮助。

但有的诗歌通过上述四种方法,仍不能深入参透作者诗中深情,所以我们还要掌握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五-------品典故。

(五)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五品典故-----探寻情感的幽径

1.解读“典故”三步曲。

师:

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感情,往往缘事即景而兴。

事为情之端,情为事而生,事、情互生互融。

理解诗词作品中作者所叙之事、所引之典故,是探寻作品情感之通幽曲径。

方法有三:

(幻灯片)

解读“典故”三步曲:

(1)能准确叙述典故:

朝代、涉及人物、主要事件。

(2)体会运用典故,诗人想表达什么?

(3)运用典故有什么好处?

师:

以《行路难》为例,解读“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其中两个典故。

生:

(1)商朝姜尚垂钓碧溪商代伊尹乘舟梦日

生:

(2)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两个典故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生:

(3)诗词中借用典故来抒情,往往能避免直白,使表达更含蓄、委婉,加深了诗歌意蕴,增强了感染力。

2.真题演练。

师:

品典故,解诗情,是诗词鉴赏的难点,但又是考试的热点。

看好题回放

(1)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引用了三个典故,分别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看孙郎。

表现作者以孙权自比,含蓄表达了自己少年的狂气。

遣冯唐,词人以魏尚自比,委婉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射天狼。

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精神。

(2)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了什么历史典故?

作者借典故想抒发什么情感?

①指向秀闻笛作《思旧赋》怀念嵇康,表达了诗人怀念故友,无限悲痛之情。

②指王质烂柯,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惆怅之情。

3.典故荟萃。

师:

古诗词中用典的诗句还有很多,现在我们盘点一下,体会个中况味。

(出示幻灯片“典故荟萃”,学生回答表达情感)

生: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宗悫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坚信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乐观豪迈之情。

生: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生: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

生:

(4)“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抒发了边塞将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

(5)“为报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抒发了将士忠君报国(爱国)之情。

训练案

1、渡汉江(莱芜08年)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

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生:

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诗人被贬逃归,遇见来人,既想了解家人的安危,又唯恐遇到意外和不测,心理十分矛盾)。

2、登西楼怀汤损之(莱芜2012)

陈允平

杨柳飘飘春思长,绿杨流水绕宫墙。

碧云望断空回首.一半阑干无夕阳。

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

____ ,一个“空”字写出了诗人____的心情。

生:

借景抒情;失落、怅惘。

3、对《临江仙·夜归临皋》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2013莱芜中考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①?

夜阑风静觳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营营:

往来劳碌。

A.“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B.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

C.“夜阑风静觳纹平”,以江面的平静反衬词人内心的不平静,写出诗人不甘被贬,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追求。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了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生: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可见应该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师课堂总结:

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是一种再创造,我们这节课学习破译诗人情感密码的五种方法,但同学们一定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古典诗歌作为常青的艺术,总是内涵无涯,发掘不尽,希望同学们能在诗歌的国度里自由的徜徉,走进作者内心深处,聆听那个时代的回音,让你的灵感随着诗人的情感脉搏一起跳动。

作业设置(幻灯片出示):

1、学生整理课堂笔记,掌握复习的相关知识

2、学生自选一首古诗词,进行美读美赏。

相关链接:

古诗词鉴赏歌诀

一看题目明含义 二看作者悟情志  三看背景知来历  四看意象析主旨

五看典故解用意 分析风格与手法 时代、流派要牢记  诗经表现是现实

楚辞浪漫多比喻 汉代乐府很灵活  北魏风骨颇大气  两晋山水寄情意

陶潜首推属第一 南朝爱情缠绵意  北朝边塞铿锵诗  唐代鼎盛两高峰

李诗浪漫杜现实 白诗兼备李杜风  无题含蓄刘禹锡  初唐清新有四杰

晚唐哀婉数李煜 词生唐代兴于宋 豪放、婉约两分枝 苏词、辛词多豪放

高歌“大江东去” 低吟“廉颇老矣” 婉约首推李清照  国恨家愁蕴笔底

元代诗型有变异 曲中可寻诗痕迹 明清诗作讽现实  锋芒毕露抒胸臆

古诗源远一脉承 多吟、多背、多深思

初三语文《第一单元》课堂教学实录

宋晓芹

导入: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为拥有五千年的文明而自豪;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为拥有唐诗宋词而骄傲;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没有理由不了解散发出浓浓的中华文明气息的地方民俗。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个单元我们接触到那些民俗?

(学生回忆,自由回答)

(屏幕显示)

《云南的歌会》少数民族的赛歌、传歌

《端午的鸭蛋》端午风俗,尤其是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鸭蛋

《吆喝》北京特有的《春酒》故乡过年的风俗

《俗世奇人》具有浓郁天津特色的市井里巷的刷墙、捏泥人高手《绝唱》说书

师: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几个目标。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复习目标:

1、通过自我复习,检查等方式巩固本单元的字词及作品的体裁、出处、作家代表作等文学常识。

2、梳理单元内容,以《绝唱》等课文为例,明确人物的阅读方法。

3、直击中考:

通过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感受民俗的魅力,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自学案

师:

(屏幕显示)学科助理:

做题认真的小组有二组、五组、六组;需要改进的组有三组、七组;

做题突出的同学,徐瑞吉、狄静、贾瑞雪、李彤;需要改进的同学左曦、李世昌、尚子烨。

师:

同学们出错有几个比较集中的题,看大屏幕,看看现在你能答对么?

(屏幕显示)

投影:

龙吟凤哕蹲踞煨炖炮制怵煨

生:

(学生思考、回忆,片刻后陆续举手)指定两个c类学生读;全班齐读一遍。

探究案

师:

(屏幕显示探究案问题及讨论方式)

明确写人的方法。

请举出结合出自课文或名文的具体实例,方便同学们理解

学生小组形式讨论。

B类学生总结全组意见,C类学生等待发言,A类学生等待点评。

(学生看书、交流、总结。

生:

我们五组认为人物的写作方法有: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绝唱》第五节,“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抓住眼睛写她的相貌。

这是外貌描写。

师:

三组同学找的非常全面。

大家找一下,这个单元还有运用有关描写方法的么?

生:

我们三组找的是《云南的歌会》山野赛歌中那个妇女“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也是着重写得外貌描写。

一生:

我们二组找的是动作描写,《俗世奇人》中写刷墙、捏泥人的动作麻利、神奇。

师:

你能具体说说么?

生:

“抠”“戳”既把泥人张的技艺高超写得淋漓尽致。

师:

五组同学总结的这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总称为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的有益是什么?

生:

侧面描写。

师:

非常准确!

下面我们一起体会一下侧面描写的作用。

前面五组同学找到了写王小玉相貌的句子,其实文中还有,请补充。

谁找到了,请读一下,找到的同学,请读一下。

好。

生:

描写王小玉相貌的是“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师:

你觉得王小玉长的漂亮吗?

生:

她虽然长的不是非常地漂亮,但是这里面形容她是“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给人一种一看到就知道她的艺术魅力很强,她的修养很高。

师:

她的气质够好。

生:

对。

师:

那,但是作者着重写了他的?

生:

气质。

师:

气质,还有呢?

刚才五组同学读的写了她的……

生:

还有她的眼睛。

师:

她的眼睛,你发现她的眼睛是不是特别有魅力啊?

生:

对。

师:

她虽然长得不是很漂亮,就那样一步一看,可以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

为什么要写她的外貌呢?

哪组来补充。

3生:

我们六组认为因为本身白妞她的相貌很出众,艺术魅力很高,这说明她的技艺也一定很不非凡。

就根据她的相貌可以初步看出她的艺术一定是很高的。

她的技艺一定很高。

师:

用更精炼的语言概括一下。

生:

我觉得他这样写是为了侧面烘托王小玉她的说书技术精湛。

师:

哦,侧面烘托出艺术的精湛。

那这样吧。

老师啊画一个画。

(画圆)同学们,这是一轮月亮,孤零零的,不好。

在这旁边啊,点缀几多白云。

大家看,效果就不一样了。

这叫做烘云托月,也叫做烘托。

大家想想在我们以前所学过的文章当中,还有哪一些运用了这个手法。

好,你说。

生:

在我们学过的文言文里面有篇叫《口技》的。

师:

哦,叫《口技》的。

你能不能给同学们说一两处。

生:

比方说“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这就是以宾客的反应去烘托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

师:

恩,好。

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口技》这篇文章同学们都学过了吗?

生:

学过了。

师:

学过了。

刚才这位同学学的很扎实。

大家再说说看。

也可以从其他文章当中再来联系一下。

生:

《口技》里面还有这样写的,“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这样来形容宾客的,就是反映了,可以烘托出口技表演者他表演真正的非常地真实,让听众觉得像是真的失火了一样。

师:

哦,身临其境。

还有没有?

后面的男生再说。

生: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师:

简单分析一下。

生:

这里写出口技人道具的简单,使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