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8539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4 大小:9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4页
亲,该文档总共1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档格式.docx

1.在教学中,多采用新教学理念,灵活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养成良好朗读背诵、写字习惯.

3.继续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和爱护学习用品等方面习惯培养.

4.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并有针对性进行摘抄,加大词汇储备量.加大阅读量,充分调动孩子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课外阅读良好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5.加大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6.从写作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多写多练.

 

     

教 学 进 度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

2、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选择课外读物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设问:

读一本好书有什么作用?

(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德国歌德: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人交谈.法国雨果:

书籍是改造灵魂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必须,在于它是滋补光明养料.

2、过渡:

确实,一部好书,它能陶冶人情操和气质,还可以给我们无限智慧.那么如何来选择一本好书呢?

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书籍.(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1、了解选择图书渠道

(1)设问:

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图书呢?

(2)指导学生看第一页上面图,说说这位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3)小结:

要读书可以到书店购买或向同学借,也可以到图书馆去借阅.

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

(1)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

我们来看看第一页最上面图,说说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呢?

(2)现在我们一起来到学校图书室,看看投影片和课文插图,想一想,你会如何选择图书,要做到什么?

(3)教师讲述:

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或书店图书都是分类摆放,比如像《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词典”类,《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图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4)过渡:

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书呢?

(5)出示一本书:

介绍封面、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书名.

(6)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一页上面圆形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呢?

又应该怎样放回去?

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

小结:

找到自己需要书以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

(7)指导学生观察第一页下面图:

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

找到自己所需要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

(8)教师示范,从讲台上选取一本书

(9)学生实际演练,按要求选择图书

三、总结

通过这堂课学习,我们懂得了读书要有选择和该如何选择图书,我们要逐步养成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好习惯.

四、作业

课后,去书店或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书.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读书要有选择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

2、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读书做记号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习惯

教学挂图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呢?

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做记号,做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

2板书课题:

读书要做记号

二、掌握读书姿势

1、请同学观察第三页上方图,说说你看到小女孩是怎样看书?

2、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

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他是怎样握笔,左手在干什么?

3、学生练习做正确读书做记号姿势:

我们同学也能和她一样全神贯注地读书.同学们,拿出你们语文书,好好摆一个正确读书做记号姿势.

4、指导学生读书作记号.

(1)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

(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

(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么样做记号呢?

我们一起来观察图画.(关键词语:

精彩之处.疑问?

重要摘抄).

6、小结:

通过刚才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方法.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作记号,要因人而异,常用哪些记号,自己要分清.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面整洁,如果不是自己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

三、练习

1、按要求阅读文章,要求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2、交流读书做记号体会.

             读书做记号

            不动笔墨不读书

              ·

第三课时·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方法.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良好习惯.

了解留心观察事物方法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

聪聪爸爸对聪聪说:

“不仅要学会查有字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

2、板书课题:

留心观察事物

二、学习观察静态物体方法

1、观察第五页上面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

小结:

画面上是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景物,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还有一尊雕塑.

2、讨论:

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是一种很好学习方法,它可以锻炼我们观察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仅对学习语文十分有益,而且对学习其它学科知识也十分重要.

3、总结观察静态物体方法.

校园一角景物是静态,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

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按一定顺序.可以由远及近,也可以由近及远;

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到上.如第五页下插图就是由远及近顺序.

第二,要有重点.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件事物上,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第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由某一事物想象另一有联系事物,锻炼想象力.

第四,观察以后要勤动笔.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养成留心观察、合理想象、勤于动笔好习惯.可以写观察日记.

4、自己运用所学方法练习观察第四页下面和第五页下面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方法

1、过渡:

动态事物该怎么观察呢?

(1)观察第四页上面图,说说图上画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

(2)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

(学生讨论交流)

(3)总结:

观察动态事物,如观察人、动物等,要弄清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按照一定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并展开合理想象,最好做好观察记录;

如果是观察人,要注意观察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

如果是观察动物,要注意它动作、外形等.

2、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观察结果?

或观察第四页中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3、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应该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学非常认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运用学到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养成留心观察好习惯.

4、作业:

写一篇观察日记

一、要按一定顺序.

           二、要有重点.

  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

           四、观察以后要勤动笔.

教学反思:

1、老师,您好!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含义.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并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含义.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小黑板.

一、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

我们每个人成长都离不开老师辛勤教育,在教师节之际,您想对培养、教育过自己老师说些什么?

1、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课后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着理解,不懂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小节号,想一想每一小节写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学生认读.

(2)分节读课文,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并提出不理解词句.

4、指导朗读长句.

(1)出示句子:

①古今中外,哪个人成材不浸透着教师心血.②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辛苦.③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丝线.④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新苗.

(2)教师范读--学生再次跟着朗读.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上下结构字,上边分左右两部分,左边第三笔是横,第六笔是竖撇,右边“月”略微小一些,下边“土”下横长一些,托住上边.

2、学生描红、仿影.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句子含义.

3、理解教师事业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思想感情.

正确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理解并掌握本课有关句子含义.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第1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小节思考:

哪句话集中赞美了教师事业?

2、默读课文,哪几句可以看出教师事业崇高?

(1)出示句一①为什么说教师是铺路架桥人?

②出示图片,理解词语(昨天:

--今天:

--理想:

--)

(2)出示句三、句四①"

哪个人"

"

哪一项"

分别指什么?

②"

浸透"

心血"

我们成材靠是老师,社会发展也蕴含了老师辛劳.③换成陈述句式怎样说?

(3)引读句五.因此,教师事业如此崇高,对人类贡献这么大,每当看到…,我心中… 

(4)指导有感情朗读.

3、小结第1小节.

4、齐读第一节,看图后谈谈自己理想,说说对诗句理解,举例说说在老师培养下成材名人名家.

三、细读课文第2小节

1、自由读第2小节,划出第2小节中心句.

2、找有关句子:

(1)出示句一,理解词句"

春晖"

、"

朝霞"

师讲解:

教师工作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事业是多么美好!

(原指春天温暖阳光、早晨霞光,这里把老师智慧比作春晖、朝霞般光明美好.)

(2)出示句三、四 ,①这两句中春蚕指什么?

理想丝线指什么?

甘露指什么?

茁壮新苗又是指谁?

笔尖飞舞"

指什么?

"

笑语盈盈"

3、引读:

教师事业是美好,更是辛苦,我们除了赞美老师,还应对老师有什么情感?

理解:

衷心"

发自内心.

4、指导朗读第2小节,理解并练习朗读.

三、听录音欣赏,准备背诵全文.

四、指导背诵:

1、自由练背.

2、指名背.

           哪一个不浸透 每当…就…  崇高

哪一个不蕴含 每当…就…  涌起

           教师事业美好

           工作辛苦感激之情

           第三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小练笔训练:

老师,我想对您说.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小练笔训练:

一、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并用"

情不自禁"

每当…就…"

造句.

二、指导背诵

1、引导学生理清诗歌线索.

2、学生自由练背.

3、指名背.

三、小练笔:

《老师,我想对您说》

1、读题明要求.出示要求:

可以用各种形式,叙说自己想说话.

2、导情入境:

在我们成长历程中,在我们和老师之间同样也发生了许多感人事,让我们打开记忆闸门,回味那感人一幕幕……跟亲爱老师说说来自心底话语.

3、在乐声中习作.

4、交流习作.

         1、老师,您好!

    《老师,我想对您说》:

教学反思:

         

2、但愿人长久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情感?

3、导出苏轼并简介生平.

4、导入课题,板书:

2、但愿人长久

1、学生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

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4、交流讨论.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说说自己理解词语意思.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课文要学哪一首诗.

(4)文章描写诗意境有是哪几小节?

(5)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哪几小节?

概括段意.

3、指导朗读长句.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屈:

半包围结构字,外边“尸”字旁不要太大,里边是个“出”字,最后一笔是点.

3、学生描红、仿影.

           ·

             

 第二课时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句子.

3、体会作者对兄弟思念之情,理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含义.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句子:

.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思考:

课文第一段交代了什么?

2、指名说说.

三、学习第二节

1、学生读文,说说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一种感受?

2、出示课文中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

图中苏轼表现怎样?

3、读第2节,对比一下,人们与苏轼心情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

读出人们喜悦,苏轼思念与惆怅.

四、学习第三小节

1、为什么在如此佳节,苏轼不思念别人而是思念苏辙呢?

2、出示填空:

苏轼思念弟弟是因为__________.

五、学习4-5节

1、看着如此美好月色,苏轼在床上睡不着,他想到了什么?

他情绪有什么变化?

请读文找出有关词.

2、讨论、小结:

中秋佳节,万家团员,苏轼与弟弟却天各一方,难以相聚,正所谓"

月圆人不圆"

,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名状惆怅与埋怨.板书:

月圆人不圆

3、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

苏轼为什么埋怨月亮?

4、讨论、小结:

词人眼望圆月,悟出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圆有缺,很难十全十美人生哲理.既然人有离合,那么诗人又是如何对待呢?

5、指导朗读苏轼为亲人无法团聚而埋怨月亮,更见他对弟弟手足情深.

6、指导朗读(范读与指导相结合)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学习并理解词语

(1)比较:

吟诵--朗诵

(2)"

婵娟"

(本课指美丽月色).

3、出示课文投影,放音乐《水调歌头》.

六、再次朗读古诗,放音乐,学生配乐读、指名读、背诵.

1、你能不能来说说这首词意思?

(可以用课文中话,也可以用自己理解意思)

2、理解词最后两句.

3、试着背诵4、5、6小节.

4、"

但愿人长久"

还可以说到人那些方面?

(推及兄弟情、友情、爱情、美好感情)

  七、总结

这篇课文以故事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造经过.苏轼思念亲人,热爱生活,笃于情谊,又能通情达理,以理遗情,向世间所有离别亲人发出诚挚祝愿.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中秋佳节欢欢喜喜手足情深离别七年

 2、但愿人长久 埋  怨:

月圆人不圆 宽慰许多

      人生哲理:

 月有圆缺人有离合

      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三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初步领略古典诗词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热爱之情.

3、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苏轼及其诗词有关资料,以及有关“思念亲人,思念家乡”诗词.

读书交流会.

背诵课文.

录音机、磁带.

一、指导背诵课文

1、播放乐曲,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2、教师配乐范背.

3、指名背诵.

二、开展竞赛活动

1、读书交流活动.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有关苏轼故事、诗词,进行交流.

(2)交流有关“思念亲人,思念故乡”诗词,开展朗诵会.

文献摘录: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肝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

会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浪淘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昔日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枕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古诗两首

2、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古诗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