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438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docx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

潜水泵维护章程及检修标准

文章热度:

281

1.总则

 

1.1为提高水泵的完好率和维修质量,使水泵保持良好的工作状况,特制定本规范。

1.2职责划分:

1.2.1日常保养(属经常性工作)由管理单位运行值班人员与维修人员负责。

1.2.2定期维护(属阶段性工作)由维修单位检修人员负责,。

1.3检修周期:

1.3.1日常保养属经常性工作除特殊规定以外每班应进行检查和维护。

1.3.2在一般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吊泵解体检修。

出水量减少或振动较大,有异常声音时,则必须及时进行解体检修。

1.4检修标准:

按设备制造厂要求执行,无要求的按本规范标准执行。

2.日常维护保养:

2.1运转过程中,必须观察仪表读数及泵的振动和声音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2每季度测量深井的静、动水位,第一级叶轮必须浸入动水位以下3~5m。

3.定期维护保养:

将电机和水泵拆开;清洗零部件,除去锈蚀,并检查零部件的磨损情况。

如无问题,涂刷防锈漆后可将水泵和电机重新装配起来,继续使用。

如零部件有损坏或磨损严重,要进行大修,修理或更换零部件,再将水泵和电机装配起来。

3.1电泵的外观检查与保养:

   电泵提井将水泵和电机拆卸开后,先从外部检查水泵和电机,将电泵的外部用水清洗干净后再检查:

3.1.1.电泵表面的防锈漆是否脱落。

联轴器,轴伸,联接法兰,外壳等零件外部是否生锈腐蚀。

防锈漆脱落应用砂纸打磨平整,擦拭干净后重新涂刷。

零件表面的生锈可用砂纸打磨掉,擦拭干净后抹上机油。

3.1.2.外部零件是否有碰坏与损伤,轻则修复重则要进行更换。

3.2水泵零部件的检查与保养:

   拆开水泵,将零部件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检查与保养,注意橡胶轴瓦要用水清洗。

3.2.1轴承的检查与保养:

3.2.1.1.检查轴承表面是否有裂纹,磨损与偏磨等情况。

水泵经使用后轴瓦均匀的磨痕属正常情况;如果是磨损严重或偏磨,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或更换新轴承。

3.2.1.2.轴承间隙的检查:

用千分尺测量出轴瓦的内孔直径Db和轴套的外经DS,轴承间隙δ1值为:

δ1=Db-DS(毫米)

 

中小容量的潜水泵轴承间隙δ1值在0.3~0.5毫米范围内。

小值对应于小容量的水泵;大值对应于中等容量的水泵。

轴瓦或轴套磨损后,轴承间隙不超过0.45~0.7毫米时,经维护水泵可照常使用。

间隙超过了上面的范围,必须更换新轴瓦或配用轴套。

3.2.2轴套的检查与保养:

   检查轴套表面是否有裂纹,磨损或偏磨情况。

轻度的磨痕与划伤可用细砂纸轻轻打去,也可上车床加工,但要注意控制轴承间隙在允许范围内。

间隙超过允许值时要更换新轴套。

3.2.3

叶轮的检查与保养:

 

 

3.2.3.1.叶轮间隙的测量:

用千分尺测量叶轮的外径De和密封口环的内径Dm时轮间隙δ2值为:

δ2=Dm一De(毫米)

 

 

中小容量的潜水泵叶轮间隙δ2值在O.3~O.5毫米范围内。

小值对应于小容量的水泵;大值对应于中等容量的水泵。

叶轮或密封口环磨损后如间隙不超过1.2~2.5毫米,经维护可继续使用。

如果间隙超过最大的允许值时则要更换新叶轮或密封口环。

3.2.3.2.叶轮前后盖板磨损严重时要换用新叶轮。

3.2.3.3.叶轮的叶片如气蚀严重,也需要更换。

3.2.3.4..叶轮如有松动必须拆了重新装配,用冲筒冲紧。

3.2.4.密封口环的检查与保养:

3.2.4.1口环磨损严重使叶轮的间隙超过最大允许值时要更换新口环。

3.2.4.2.口环的锈蚀可用细砂纸轻轻擦去。

3.2.4.3.口环如有松动要拧紧锁紧螺钉。

3.3电机零部件的检查与保养:

   拆开电机,将零部件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检查与保养,但要注意定子绕组、橡胶密封件及调节囊应用水清洗。

3.3.1电机绕组的检查与保养:

将定子绕组用水清洗干净后检查

3.3.1.1.直观检查绕组的绝缘表面是否有开裂与损伤;绝缘材料是否老化变质。

如绝缘有损伤要进行修补,材料的老化变质降低绕组的绝缘电阻时必须重换绕组。

3.3.1.2.摇测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

如果测得的绝缘电阻值低于最低的允许(值低压电机绝缘电阻小于0.5MΩ时),说明绕组的绝缘质量已有问题,不能保证电机的安全运行,必须分析检查原因并进行修补或重换绕组。

绝缘电阻低的原因有:

绕组绝缘的老化变质;绕组与引出电缆线的接头绝缘有问题或是绕组线的接头绝缘有问题。

进一步拆开这些接头再作检查,找出毛病所在。

3.3.2滚动轴承的检查与保养:

   滚动轴承的检查可在轴上进行,也可拆下来干。

先用煤油将轴承清洗干净,检查如下:

3.3.2.1.轴承的表面、滑道以及滚珠或滚柱是否有锈蚀,凹痕和剥落等情况。

3.3.2.2用手转动轴承应平稳轻快,无阻滞、震动等情况。

转动停止时应慢慢停下,不突然停止和倒转。

3.3.2.3.滚珠或滚柱在滑道内的间隙应均匀。

用塞尺检查轴承的间隙不得超过表3-1的数值。

表3—1

滚动轴承的间隙

 

轴承内径

游隙值

(毫米)

极限问隙

 

(毫米)

球 轴 承

滚柱轴承

(毫米)

 

20~30

35~50

55~80

85~120

130~150

0.01~0.02

O.01~0.02

0.01~O.02

O.02~0.03

0.02~0.04

0.03~O.05

0.05~O.07

0.06~O.08

O.08~O.1

0.1~0.12

O.1

O.2

0.2

O.3

O.3

 

 

 

3.3.2.4..轴承轻度的锈蚀和伤痕可用细砂纸轻轻擦去,清洗、擦拭干净后可照常使用。

如果锈蚀,凹痕和剥落严重,或轴承间隙超过极限值时应换用新轴承。

3.4导轴承的检查与保养:

3.4.1.表观质量

直观检查导轴承的轴瓦表面是否有裂纹,磨损和偏磨,剥蚀等情况。

电机经运行后,轴瓦有均匀的磨痕属正常情况。

但是如果磨损严重或偏磨时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或更换新轴瓦后,电机才能继续使用。

3.4.2.轴承间隙

用千分尺测量轴瓦的内径Dbi和轴套的外径Ds,轴承间隙为:

δ3=Dbi一Ds(毫米)

 

   一般δ3值在0.2~0.65毫米范围内为正常情况。

小值对应于中小容量的电机;大值对应于大容量的电机。

轴瓦磨损后如间隙不超过0.3~0.8毫米,经维护轴承可照常使用。

如间隙超过了最大的允许值会导致电机定转子铁芯的“扫膛”,必须更换轴瓦或整个导轴承;也可更换轴套或喷涂轴颈经加工后使间隙达到合格值,再继续使用。

3.5止推轴承的检查与保养:

3.5.1表观质量

   直观检查滑板、止推环或压力瓦块的表面是否有碎裂、划伤、磨损和偏磨等情况,以及是否有烧伤的痕迹。

 3.5.2磨损情况

   止推轴承的磨损量为滑板和止推环或压力瓦块磨损之和,可由测量它们的厚度尺寸,再与电机厂提洪的图纸或易损件的尺寸进行比较而得。

电机经5000小时运行后,止推轴承的磨损量不超过1毫米为正常情况。

 3.5.3

止推轴承的保养

3.5.3.1轴承表面的轻度划伤可用细砂纸轻轻打去,经保养后可继续使用。

3.5.3.2止推轴承的磨损必须用垫片加以调正,以保持转子在电机内的轴向位置不变,使定子和转子的铁芯不错位。

这点对装有机械密封的电机尤为重要。

装有机械密封的电机,止推轴承的磨损量超过0.5毫米时,就需要用垫片来调正止推环或压力瓦块。

垫片可加在止推环或压力瓦,也可以加在止推轴承座钢球的下面,视具体情况而定。

垫片的材料可用不锈钢片,黄铜片或镀铬钢片;总厚度等于滑板和止推环或压力瓦块磨损量之和。

3.5.3.3止推轴承的偏磨需要修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3.5.3.4滑板如烧伤须换用备件。

   滑板的烧伤多为止推轴承干摩擦所造成。

滑板的周边,止推环摩擦面上的沟槽边棱或压力瓦块的各条边棱均需倒圆,水才能由此圆边楔入摩擦面而润滑轴承和冷却轴承,如果滑板没有明显的伤痕和变形,经保养后也可翻转180。

,装上转轴继续使用。

 

3.5.3.5止推轴承修理后,滑板和止推环或压力瓦块之间需要经过一定的磨合后方可装入电机使用。

如无条件也可装入电机后由电机的空载运转进行磨合,约运转两小时便够。

3.5.3.6止推环和压力瓦块的磨损寿命为3~4毫米,约可用20000小时。

超过此极限尺寸,会导致止推轴承的水润滑和水冷却情况恶化,就需要更换新止推环或压力瓦块。

3.6轴套的检查与保养:

   直观检查轴套表面有无划伤、磨损和偏磨等情况。

轻度的划伤可用细砂纸轻轻打磨掉,也可上车床加工;严重的要用千分尺测量其外径尺寸,并计算与轴承的配合间隙。

间隙超过最大允许值时要更换新轴套。

3.7密封件的检查与保养

   需要检查的密封件有:

紧固螺钉的“O”型密封垫圈,零部件装配面上的“O”型密封环,轴承油封,引出电缆线的密封装置及机械密封。

3.7.1“O”型密封垫圈及密封环

 

 “O”型密封垫圈及密封环,用水清洗干净后用放大镜仔细察看表面是否有裂纹,材质是否老化变质发粘等。

如果均无问题,材质弹性又良好,可继续使用,稍有问题就需换用新件。

 

3.7.2

机械密封

   机械密封较为精密,拆卸检查和装配均要小心地进行。

3.7.2.1机械密封的拆卸

   先拆下电机的联接法兰或上端盖——机械密封的防转销——缓冲环一一将零件从轴上取下——最后拧下弹簧座上的锁紧螺钉——从轴上取下弹簧座。

   在拧下锁紧螺钉时,弹簧座在轴上的位置应仔细地作出标记,以便于机械密封的重新装配。

   将零件用煤油清洗干净。

3.7.2.2机械密封的检查

a.检查缓冲环和轴封环的表面是否有开裂,材质是否老化变质和有发粘等情况,稍有问题就需要换用新件。

如果使用时间不长,质量良好,材质的弹性又正常,可考虑继续使用。

  

b.动、静磨块的摩擦面

   用千分尺测量动、静磨块的磨损情况,将测得的尺寸b1及b2与制造厂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可得出磨损量。

磨损量为动、静磨块磨损之和。

如经5000小时运行后,磨损量小于0.5毫米,则经保养后机械密封可继续使用。

磨损量超过0.5毫米时最好换用新件。

如果一时手头无备用品,又急于要使用电泵,那就用老磨块重新装配,但必须注意要做到磨块上的比压保持不变。

   更换磨块时要动、静磨块成对更换,切不可只换其中的一块,以保证机械密封的密封性能。

3.7.2.3机械密封的装配

  机械密封的技配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要保证磨块上的比压及应有的密封性能。

  

a.磨块磨损量小于0.5毫米的机械密封的装配

   机械密封的重新装配需要严格的控制尺寸和机械密封在轴上的轴向位置。

尺寸可查机械密封的产品样本或向制造厂索取,实际上尺寸是无法测量的,只能靠装配技术来保证。

   装配时弹簧座在轴上的位置一定要符合拆卸时作的位置标记,用锁紧螺钉牢牢地锁紧在轴上,逐个将零件装上。

 

 

 

b.磨块磨损量大于0.5毫米的机械密封的装配

磨块磨损量超过0.5毫米的机械密封重新装配时同样要控制机械密封在辆上的位置和尺寸静磨块的装配同上。

动磨块装配时,弹簧座在轴上的位置需要按拆卸时作的标记往外(轴伸方向)挪过一个磨损量(动、静磨块磨损之和),再用锁紧螺钉牢牢锁紧;然后将零件逐个装上。

 3.7.3.油封

   用水将油封清洗干净后用放大镜检查表面质量、内圈的磨损和材质的老化变质情况,弹性是否正常,稍有问题就需要换用新件。

3.7.4.引出电缆线的密封装置

   检查密封垫圈,用水清洗干净后用放大镜察看表面赁量和材质的老化变质情况,穿线孔是否有裂纹,孔径尺寸是否有变化,如有问题应换用新件,问题不大可继续使用。

3.8.调节囊

   从电机底座内拆下调节囊,用水清洗干净后检查;

3.8.1调节囊的表面是否有裂纹,材质是否老化变质和有发粘等情况。

3.8.2用手按压调节囊,弹性变形情况是否正常。

3.8.3盛满水仔细察看调节囊的表面是否有渗漏水情况。

情况良好可继续使用;如有损伤、变形及渗漏求等情况立予更换。

3.9.其他保养工作

3.9.1.电机内部及零部件的表面应清除泥沙及脏污,并用煤油清洗、擦拭干净。

 

3.9.2.铁芯及零部件表面的锈蚀应用细砂纸打磨掉,擦拭干净后再涂刷防锈漆。

3.9.3

电力电缆线的检查与保养

电缆线用水清洗干净后,外观检查绝缘是否有开裂与破损等情况;用摇表摇测电缆线的绝缘电阻:

低压电缆要求不低于5兆欧;高压6000伏电缆不低于20兆欧。

如绝缘电阻低要查明原因。

绝缘破损要去除坏绝缘重新包扎,材质老化变质则要换用新电缆线。

3.9.4扬水管清洗,检查及外表涂防锈漆:

3.10.装配检查与试验:

电机和水泵装配后要对装配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查与试验,同时也能使电机的止推轴承和机械密封进行磨合。

无问题后电机和水泵方可组装下井继续使用。

4.潜水泵试运行:

潜水泵经过检修后,为厂避免运行中发生事故和鉴定其检修质量,要先试运行,试运行过程应注意观察电泵的运转情况:

a、电泵有无杂音和震动;

b、水泵的流量和出水压力是否正常,

c、电机的电压和电流是否稳定三相电压与电流是否平衡,电流是否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

在试运行中要求泵组所有部件都达到正常工作状态,符合质量标准后方可投入运行。

5.注意事项

5.1提井工作要小心谨慎地进行,切勿让设备掉入井里。

5.2不要碰伤电泵和电缆线。

5.3电泵的扬程高,电缆线较长时,要用线盘缠绕,以便于搬运。

5.4电机的引出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的接头是否拆开,可由具体情况决定。

尽量不要拆开,尤其是高压电缆的接头,重新连接工艺较为复杂。

5.5大容量的潜水电泵提井后要将水泵和电机分解开,以便搬运。

5.6设备的零部件及操作工具要妥加保管,不要丢失。

5.7搬运电泵要用运载工具,切不可将电泵在地上滚动,更不能用电缆线拖动电泵。

5.8起吊电机和电泵时要尽量利用吊钩钩住吊环。

无吊环的电机,绳索要放在中间部位保持水平位置。

绳索问的夹角要小于四十五度。

绳索放在电机的两端时会使电机部件的配合止口受力。

5.9电机和电力电缆一起搬运时,勿要使电缆接头受力而损坏。

5.10水泵和电机的结构均较细长,刚性差搬运时要轻拿

轻放。

5.11水泵和电机应放置在平整的地方,也可放在木质垫块上。

垫块要支撑在电机中间的铁心部位。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