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733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5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docx

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中考题DOC

201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3小题,1-11题每题1分;12、13题每题2分,共15分。

1.(1分)(2014•沈阳)下列符号能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N2

B.

H

C.

Na+

D.

Cl﹣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N2表示1个氮分子或氮气,故A不符合题意;

B、H表示1个氢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Na2+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C符合题意;

D、Cl﹣表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2.(1分)(2014•沈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冰雪融化

C.

酒精挥发

D.

试管破裂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试管破裂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1分)(2014•沈阳)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装入块状固体

B.

滴加液体药品

C.

倾倒液体药品

D.

测定溶液的pH

考点:

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取用块状固体时,不能直接如图放入,将会砸裂试管底部;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

C.取用液体时:

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故错误

B.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正确

C.取用液体时:

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图中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危害和误差.

 

4.(1分)(2014•沈阳)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静置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考点:

水的净化.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净化水操作的原理及在净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操作后水的组成,判断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解答:

解:

A、静置净水时只能沉降掉较大的固体颗粒,所得水中还会含不可溶、可溶性杂质等;

B、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所得水还会含有可溶性杂质等;

C、吸附可除去水中色素、有异味杂物、有毒杂质等,所得水仍含有其它杂质;

D、蒸馏,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

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故选D.

点评:

熟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所涉及的原理或变化,对于此问题的解答是必备的知识基础.

 

5.(1分)(2014•沈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熟食制品

 

B.

家中门把手表面涂防锈油来防锈

 

C.

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必要微量元素

 

D.

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沾到皮肤上的浓硫酸

考点:

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均衡营养与健康.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分析;

B、根据门把手可以镀一层其他金属防锈解答;

C、根据微量元素摄入不当也会导致代谢疾病解答;

D、根据浓氢氧化钠溶液和沾浓硫酸都具有腐蚀性解答.

解答:

解:

A、聚乙烯塑料是塑料,一般用于包装或制器具,其中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不能包装食品,故A错误;

B、门把手可以镀一层其他金属防锈,故错;

C、微量元素摄入不当也会导致代谢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必要微量元素,故对;

D、浓氢氧化钠溶液和沾浓硫酸都具有腐蚀性,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时,应先用抹布擦,再用水冲洗,再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故错.

答案:

C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关爱生命,永保健康,是社会热点,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在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的物质有:

甲醛、工业石蜡、黄曲霉素等,需要识记.

 

6.(1分)(2014•沈阳)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A.

B.

C.

D.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

解答:

解: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

A、质子数3=核外电子数2,为阳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16<电子数18,为阴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

D、质子数17=电子数17,为原子,故D符合题意.

故答为: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

 

7.(1分)(2014•沈阳)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B.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

二氧化碳可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大量制取

考点:

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二氧化碳的用途有:

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实验室中一般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解答:

解:

A、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故A正确;

B、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故B正确;

C、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故C正确;

D、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实验室中一般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一般不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药品上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8.(1分)(2014•沈阳)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

 

A.

K2SO4

B.

NH4NO3

C.

NH4HCO3

D.

Ca(H2PO4)2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

解:

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9.(1分)(2014•沈阳)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不可用的试剂是(  )

 

A.

稀盐酸

B.

酚酞试液

C.

氯化钡溶液

D.

氢氧化钙溶液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

解:

A、稀盐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发生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

B、氢氧化钠溶液和碳

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

C、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

D、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

故选:

B.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

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0.(1分)(2014•沈阳)下列各组物质在pH=1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Na2SO4KCl

B.

HClK2CO3

C.

CuCl2KNO3

D.

NaClNH4Cl

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在溶液中若物质间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物质不能共存,pH=11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此题的隐含离子是氢氧根离子.

解答:

解:

pH=11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或物质间两两反应的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A、两种物质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在溶液中可以共存,故A选项正确;

B、K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和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氢离子和氢氧根两种会结合产生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氯化铜中的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结合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产生氨气而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在碱性溶液中共存.

 

11.(1分)(2014•沈阳)如图是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将110gM配置成饱和溶液,将其降温至t1℃时,理论上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

31.6g

B.

110g

C.

131.6g

D.

210g

考点: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t2℃时物质M的溶解度为110g,t1℃时物质M的溶解度为31.6g进行解答.

解答:

解:

t2℃时物质M的溶解度为110g,即在t2℃时,将110gM配置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所以降温至t1℃时,最多溶解M的质量为31.6g,所以理论上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1.6g+100g=131.6g.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分)(2014•沈阳)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可加入适量的(  )

 

A.

稀硝酸

B.

硝酸银溶液

C.

硫酸钾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

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

A、氯化钾不能与硝酸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钾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硫酸钾溶液不能与硝酸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硝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2分)(2014•沈阳)亚油酸具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及血脂的作用,它的化学式为C18H32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B.

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50个原子

 

C.

亚油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亚油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9:

16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每个亚油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亚油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每个亚油酸分子是由18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52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亚油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亚油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18):

(16×2)≠9:

16,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4小题,共19分)

14.(5分)(2014•沈阳)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例如CuSO4+Fe═Cu+FeSO4

(1)CuSO4的物质名称为 硫酸铜 ,其溶液的颜色为 蓝色 ;

(2)铁属于 金属 (金属、非金属);

(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置换反应 .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右向左读,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进行分析;

(2)根据常见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

解:

(1)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右向左读,含有复杂原子团的化合物,不需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所以CuSO4的物质名称为硫酸铜,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所以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蓝色;

(2)依据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可知,铁属于金属;

(3)通过分析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反应原

理,可知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满足置换反应的条件,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

(1)硫酸铜,蓝色;

(2)金属;

(3)置换反应.

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反应所应用的原理,然后依据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解答,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

 

15.(5分)(2014•沈阳)我省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全运场馆的建造使用了多种材料,其中普通玻璃属于 A (填字母,下同)

A、无机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

(2)组委会保证了运动员参赛期间的营养均衡,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馒头B、苹果C、牛肉D、芹菜

(3)本届全运会提倡“低碳节能、保护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种理念的是

A、选择在白天举行开幕式

B、分类回收全运村里的生活垃圾

C、场馆周围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

(4)全运村内的电瓶车在行驶时,其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电 能的装置.

(5)参赛选手的服装有些是由纯棉材料制成的,纯棉材料的优点为 吸水性好 (写出一条).

考点:

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1)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解答;

(2)根据物质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解答;

(3)根据低碳经济的概念分析即可.低碳经济就是指通过开发新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使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4)根据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进行解答;

(5)根据纯棉材料的优点进行解答.

解答:

解:

(1)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填:

A;

(2)馒头中富含糖类,苹果和芹菜中富含维生素,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填:

C;

(3)A、选择在白天举行开幕式,可以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节约用电;

B、分类回收全运村里的生活垃圾,可以减少污染,同时还能节约资源;

C、场馆周围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故选:

ABC;

(4)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填:

电;

(5)纯棉材料的优点是吸水性好以及透气性好.故填:

吸水性好.

点评:

本题考查了材料利用及其低碳节能、保护环境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6.(3分)(2014•沈阳)酸雨的危害很大,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一有以下两种途径:

(1)正常雨水略显酸性,主要原因是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溶液显酸性 .

(2)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 熟石灰 可改良土壤酸性.

(3)SO2通入碘水(I2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H2SO4)和氢碘酸(HI),我们可利用此原理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SO2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SO2

H2SO4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H2O+I2═H2SO4+2HI .

考点: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1)根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解答;

(2)根据酸雨的危害很大,能够腐蚀建筑物、毁坏森林树木、使土壤酸化,酸碱中和解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

(1)正常的雨水因为含有碳酸而显酸性.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溶液显酸性;

(2)酸雨的危害很大,如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等,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调节酸性土壤;

(3)SO2通入碘水(I2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H2SO4)和氢碘酸(HI),化学方程式为:

SO2+2H2O+I2═H2SO4+2HI.

答案: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溶液显酸性

(2)熟石灰

(3)SO2+2H2O+I2═H2SO4+2HI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酸雨的危害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7.(6分)(2014•沈阳)A是镁、铝、铜三种单质中的一种,在化合物中A元素常显+2价,物质A、C、E、H都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C、G都是氧化物,J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各物质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反应条件未标出):

①A+B→C

②A+D→E+F↑

③C+D→E+G

④H+D→E+G

⑤E+I→H↓+J↓

请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Mg ,F H2 .

(2)D所属的物质类型是 B (填字母)

A、氧化物B、酸C、碱D、盐

(3)写出与G物质元素各类相同的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H2O2 .

(4)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

 Mg(OH)2+H2SO4=MgSO4+2H2O .

(5)写出⑤的化学方程式:

 MgSO4+Ba(OH)2=Mg(OH)2↓+BaSO4↓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

根据A是镁、铝、铜三种单质中的一种,在化合物中A元素常显+2价,所以A不是铝,A和D反应会生成E和气体F,所以A是镁,A、C、E、H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C是氧化物,所以C是氧化镁,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所以B是氧气,镁和D反应会生成E和气体F,所以F是氢气,D是盐酸或硫酸,G是氧化物,氧化镁和酸反应会生成盐和水,所以G是水,H和酸反应会生成E和水,所以H是碱,E是盐,E和I反应会生成沉淀H、J,J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依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知,E中含有三种元素,所以D是硫酸,E是硫酸镁,H是氢氧化镁,I是氢氧化钡,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解答:

解:

(1)A是镁、铝、铜三种单质中的一种,在化合物中A元素常显+2价,所以A不是铝,A和D反应会生成E和气体F,所以A是镁,A、C、E、H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C是氧化物,所以C是氧化镁,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所以B是氧气,镁和D反应会生成E和气体F,所以F是氢气,D是盐酸或硫酸,G是氧化物,氧化镁和酸反应会生成盐和水,所以G是水,H和酸反应会生成E和水,所以H是碱,E是盐,E和I反应会生成沉淀H、J,J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依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知,E中含有三种元素,所以D是硫酸,E是硫酸镁,H是氢氧化

镁,I是氢氧化钡,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