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051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docx

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25

课题:

《2.1花边有多宽

(1)》

教学目标:

1、经历方程解的探索过程,增进对方程解的认识,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2、渗透“夹逼”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用“夹逼”方法估算方程的解;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用具:

幻灯片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什么叫一元二次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一般形式:

ax2+bx+c-0(a≠0)2、指出下列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1)2x2―x+1=0

(2)―x2+1=0(3)x2―x=0(4)―

x2=0

二、新授:

1、估算地毯花边的宽。

地毯花边的宽x(m),满足方程(8―2x)(5―2x)=18

也就是:

2x2―13x+11=0你能求出x吗?

(1)x可能小于0吗?

说说你的理由;x不可能小于0,因为x表示地毯的宽度。

(2)x可能大于4吗?

可能大于2.5吗?

为什么?

x不可能大于4,也不可能大于2.5,x>4时,5―2x<0,x>2.5时,5―2x<0.

x

0

0.5

1

1.5

2

2.5

2x2―13x+11

(3)完成下表

从左至右分别11,4.75,0,―4,―7,―9

(4)你知道地毯花边的宽x(m)是多少吗?

还有其他求解方法吗?

与同伴交流。

地毯花边1米,另,因8―2x比5―2x多3,将18分解为6×3,8―2x=6,x=1

2、例题讲析:

例:

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m)满足(x+6)2+72=102也就是x2+12x―15=0

(1)你能猜出滑动距离x(m)的大致范围吗?

(2)x的整数部分是几?

十分位是几?

x

0

0.5

1

1.5

2

x2+12x―15

-15

-8.75

-2

5.25

13

所以1

x

1.1

1.2

1.3

1.4

x2+12x―15

-0.59

0.84

2.29

3.76

x的整数部分是1,十分位是1

注意:

(1)估算的精度不适过高。

(2)计算时提倡使用计算器。

三、巩固练习:

P47,随堂练习1

四、小结:

估计方程的近似解可用列表法求,估算的精度不要求很高。

五、作业:

P47,习题2.2:

1、2

 

配方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2、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解下列方程:

(1)x2=9

(2)(x+2)2=16

2、什么是完全平方式?

利用公式计算:

(1)(x+6)2

(2)(x-

)2

注意:

它们的常数项等于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解方程:

(梯子滑动问题)x2+12x-15=0

二、新授:

1、引入:

像上面第3题,我们解方程会有困难,是否将方程转化为第1题的方程的形式呢?

2、解方程的基本思路(配方法)

如:

x2+12x-15=0转化为(x+6)2=51

两边开平方,得x+6=±

∴x1=

―6x2=―

―6(不合实际)

因此,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方程转化为(x+m)2=n的形式,它的一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另一边是一个常数,当n≥0时,两边开平方便可求出它的根。

3、配方:

填上适当的数,使下列等式成立:

(1)x2+12x+=(x+6)2

(2)x2―12x+=(x―)2

(3)x2+8x+=(x+)2

从上可知:

常数项配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4、讲解例题:

例1:

解方程:

x2+8x―9=0

分析:

先把它变成(x+m)2=n(n≥0)的形式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解:

移项,得:

x2+8x=9

配方,得:

x2+8x+42=9+42(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即:

(x+4)2=25

开平方,得:

x+4=±5

即:

x+4=5,或x+4=―5

所以:

x1=1,x2=―9

5、配方法: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

三、巩固练习:

P50,随堂练习:

1

四、小结:

(1)什么叫配方法?

(2)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3)怎样配方?

五、作业:

P50习题2.31、2

六、教学后记

 

配方法

(二)

教学目标:

1、利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般一元二次方程。

2、进一步理解配方法的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给方程配方。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什么叫配方法?

2、怎样配方?

方程两边同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解方程:

(1)x2+4x+3=0

(2)x2―4x+2=0

二、新授:

1、例题讲析:

例3:

解方程:

3x2+8x―3=0

分析: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后,用配方法解此方程。

解:

两边都除以3,得:

x2+

x―1=0

移项,得:

x2+

x=1

配方,得:

x2+

x+(

)2=1+(

)2(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x+

)2=(

)2

即:

x+

所以x1=

,x2=―3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2)移项,方程的一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另一边为常数项。

(3)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4)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方程的根。

3、做一做:

一小球以15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弹出,它在空中的高度h(m)与时间t(s)满足关系:

h=15t―5t2

小球何时能达到10m高?

三、巩固:

练习:

P51,随堂练习:

1

四、小结: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化二次项系数为1;

(2)移项;(3)配方:

(4)求根。

五、作业:

P33,习题2.41、2

六、教学后记

配方法(三)

教学目标:

1、经历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2、进一步掌握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配方:

(1)x2―3x+=(x―)2

(2)x2―5x+=(x―)2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3、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3x2―1=2x

(2)x2―5x+4=0

二、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在生产生活中常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答,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54页,阅读课本,并思考:

三、出示思考题:

1、如图所示:

(1)设花园四周小路的宽度均为xm,可列怎样的一元二次方程?

(16-2x)(12-2x)=

×16×12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什么?

x1=2x2=12

(3)这两个解都合要求吗?

为什么?

x1=2合要求,x2=12不合要求,因荒地的宽为12m,小路的宽不可能为12m,它必须小于荒地宽的一半。

2、设花园四角的扇形半径均为xm,可列怎样的一元二次方程?

x2π=

×12×16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什么?

X1=

≈5.5X2≈-5.5

(3)合符条件的解是多少?

X1=5.5

3、你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

请设计出来与同伴交流。

(1)花园为菱形?

(2)花园为圆形

(3)花园为三角形?

(4)花园为梯形

四、练习:

P56随堂练习

五、小结:

1、本节内容的设计方案不只一种,只要合符条件即可。

2、设计方案时,关键是列一元二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般有两个,要根据实际情况舍去不合题意的解。

六、作业:

P56,习题2.5,1、2

七、教学后记:

2.3 公式法

目  标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2.会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  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难  点求根公式的条件:

b2-4ac

0。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2、用配方法解方程:

x2-7x-18=0二、新授:

1、推导求根公式:

ax2+bx+c=0(a≠0)

解:

方程两边都作以a,得x2+

x+

=0

移项,得:

x2+

x=-

配方,得:

x2+

x+(

)2=-

+(

)2即:

(x+

)2=

∵a≠0,所以4a2>0当b2-4ac≥0时,

得x+

=±

=±

∴x=

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b2-4ac≥0时,

它的根是x=

注意:

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

2、公式法:

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3、老师提示: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前提是:

♦必需是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

♦.b2-4ac≥0.

例题讲析:

例:

解方程:

x2―7x―18=0

解:

这里a=1,b=―7,c=―18

∵b2-4ac=(―7)2―4×1×(―18)=121>0

∴x=

,即:

x1=9,x2=―2

例:

解方程:

2x2+7x=4

解:

移项,得2x2+7x―4=0

这里,a=1,b=7,c=―4

∵b2-4ac=72―4×1×(―4)=81>0

∴x=

即:

x1=

,x2=―4

三、巩固练习:

P58随堂练习:

1、⑴⑶ 2习题2.6 1、2、⑵⑶

四、小结:

(1)求根公式:

x=

(b2-4ac≥0)

(2)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五、作业:

作业本

2.4 分解因式法

目标1.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

2.会用分解因式(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掌握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灵活运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1、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5x2-2x-1=0   2.10(x+1)2-25(x+1)+10=0

观察比较:

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3倍有可能相等吗?

如果相等,这个数是几?

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分析小颖、小明、小亮的解法:

小颖:

用公式法解正确;

小明:

两边约去x,是非同解变形,结果丢掉一根,错误。

小亮:

利用“如果ab=0,那么a=0或b=0”来求解,正确。

分解因式法:

利用分解因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分解因式法。

因式分解法的理论根据是:

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如:

若(x+2)(x-3)=0,那么x+2=0或.x-3=0;反之,若x+2=0或x-3=0,则一定有(x+2)(x-3)=0.这就是说,解方程(x+2)(x-3)=0就相当于解方程x+2=0或x-3=0.

一、范例学习

例:

解下列方程。

1.5x2=4x   2.x-2=x(x-2)

想一想你能用几种方法解方程x2-4=0,(x+1)2-25=0。

三、随堂练习 1、2 P62 习题2.7 1、2分解因式法解方程:

x3-4x2=0。

四、课堂总结

1.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否分解是关键,因此,要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通过提高因式分解的能力,来提高用分解因式法解方程的能力,在使用因式分解法时,先考虑有无公因式,如果没有再考虑公式法。

2.老师提示:

♦1.用分解因式法的条件是:

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等于零;

♦2.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

♦3.理论依旧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五、布置作业补充:

用分解因式法解:

(1)(2x-5)2-2x+5=0;

(2)4(2x-1)2=9(x+4)2;(3)(x-1)(x+3)=12.

六、板书设计

2.4 分解因式法

一、复习

二、例题

三、想一想练习

四、小结

五、作业

 

为什么是0.618(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掌握黄金分割中黄金比的来历;

2、经历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依题意列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解方程:

(1)x2+2x+1=0

(2)x2+x-1=0

2、什么叫黄金分割?

黄金比是多少?

(0.618)

3、哪些一元二次方程可用分解因式法来求解?

(方程一边为零,另一边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

二、新授

1、黄金比的来历

如图,如果

=

,那么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

,得AC2=AB·CB设AB=1,AC=x,则CB=1-x

∴x2=1×(1-x)即:

x2+x-1=0

解这个方程,得x1=

x2=

(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

黄金比

=

≈0.618

注意:

黄金比的准确数为

,近似数为0.618.

上面我们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了求黄金比的问题,其实,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

2、例题讲析:

例1:

P64题略(幻灯片)

(1)小岛D和小岛F相距多少海里?

(2)已知军舰的速度是补给船的2倍,军舰在由B到C的途中与补给船相遇于E处,那么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多少海里?

(结果精确到0.1海里)

解:

(1)连接DF,则DF⊥BC,

∵AB⊥BC,AB=BC=200海里

∴AC=

AB=200

海里,∠C=45°

∴CD=

AC=100

海里DF=CF,

DF=CD

∴DF=CF=

CD=

×100

=100海里

所以,小岛D和小岛F相距100海里。

(2)设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x海里,那么DE=x海里,AB+BE=2x海里

EF=AB+BC―(AB+BE)―CF=(300―2x)海里

在Rt△DE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

x2=1002+(300-2x)2

整理得,3x2-1200x+100000=0

解这个方程,得:

x1=200-

≈118.4

x2=200+

(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相遇时,补给船大约航行了118.4海里。

三、巩固:

练习,P65随堂练习:

1

四、小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三个重要环节:

1、整体地,系统地审清问题;

2、把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3、正确求解方程并检验解的合理性。

五、作业:

P66习题2.8:

1、2

六、教学后记:

 

为什么是0.618(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2、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黄金分割中的黄金比是多少?

[准确数为

,近似数为0.618]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三个重要环节是什么?

3、列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找等量关系)

4、销售利润=-

[销售价][销售成本]

二、新授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可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来解答。

1、讲解例题:

例2、新华商场销售某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为销售价为29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每台冰箱的定价为多少元?

每天的销售量(台)

每台的利润(元)

总利润(元)

降价前

8

400

3200

降价后

8+4×

400-x

(8+

)×(400-x)

分析:

 

每台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销售冰箱的数量=5000元

如果设每台冰箱降价为x 元,那么每台冰箱的定价就是(2900-x)元,每台冰箱的销售利润为(2900-x-2500)元。

这样就可以列出一个方程,进而解决问题了。

解:

设每台冰箱降价x元,根据题意,得:

(2900-x-2500)(8+4×

)=5000

2900-150=2750元

所以,每台冰箱应定价为2750元。

关键: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2、做一做:

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一元,某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实现平均每月20000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

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

分析:

每个台灯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台灯的销售量=10000元

可设每个台灯涨价x元。

(40+x-30)×(600-10x)=10000

答案为:

x1=10,x2=40

10+40=50,40+40=80

600-10×10=500600-10×40=200

三、练习:

P68随堂练习1

四、小结:

五、作业:

P68习题2.91

六、教学后记:

 

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灵活选择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解法;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什么叫一元二次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它的二次项系烽,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各是什么?

2、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解法?

3、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什么?

4、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关键是什么?

二、新课讲析:

1、解下列方程:

(1)2(x+3)2=x(x+3)

(2)x2-2

x+2=0

解:

(1)2(x+3)2=x(x+3)∴x1=-3x2=-6

(2)x2-2

x+2=0这里a=1,b=-2

c=2

∴b2-4ac=(-2

)2-4×1×2=12即:

x1=

x2=

三、练习:

1、解下列方程:

(1)x(x-8)=0

(2)x2+12x+32=0

2、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x2-13x+12=0的值等于42?

3、已知2+

是方程x2-4x+c=0的一个根,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及c的值。

4、将一块正方形铁皮的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4cm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已知盒子的容积是400cm3,求原铁皮的边长。

四、课堂小结:

1、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2+bx+c=0(a≠0)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配方法:

方程两边同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2)公式法:

x=

(b2-4ac≥0)

(3)分解因式法:

方程一边为0,另一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积。

3、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步骤:

a、设未知数;b、列方程;c、解方程;d、检验;e、作答。

(2)关键:

寻找等量关系。

五、作业:

P69复习题:

4、6、7、8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学习目标:

1、经历抽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2、经历方程解的探索过程,增进对方程解的认识,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产生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列方程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一、简要回顾,方程思想

简要回顾方程知识,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大致思路:

1、待求的量用字母表示出来;2、把已知量与未知量放在同等地位进行运算;

3、求建立等量关系4、方程(组)

体会感悟:

往往解决一个未知数的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等量关系;解决两个未知数的问题,则需要建立两个等量关系。

……

二、展示素材,创设情境

在处理下面的每一个素材时,都带领学生经历探求思路、建立方程、分析特点三个过程,并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艺术设计一块四周镶有宽度相等的花边的地毯如图所示,它的长为8m,宽为5m。

如果地毯中央长方形图案的面积为18m2,那么花边有多宽?

这是俄罗斯画家别尔斯基的一幅题为《难题》的名画中写在教室黑板上的一道题,此画上面还画了拉钦斯基和他的作口算的学生们。

拉钦斯基(1836~1902)一度曾在大学中任自然科学教授,后来辞去大学的职务,成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在这期间,对非标准习题的解法以及口算给予很大注意。

从惊奇与趣味中激发学生思考:

这样的数组还有吗?

如何求解?

设未知

数的技巧。

联想勾股定理中:

,……

3、梯子移动如图,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

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

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及时教育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自己发现问题与

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诗出自十二世纪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Bhaskara;1114~1185)之手。

诗文简洁,数学內容也不太难。

同时,也可介绍《九章算术》第九章第六题“葭生中央”问题:

三、观察归纳,抽象命名

从上面的几个素材中可以看出,这类方程在生活中大量出现,回忆前面在学习“黄金分割”时,我们曾经得到方程

,其中

,这

是如何解出的,当时我们不得而知,但数学应该而且必定能为生活服务,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这类方程作一个系统的研究。

上述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上面的方程都是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为

(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

形式上是一元二次方程,但化简整理后的方程却未必是一元二次方程,例如“印度莲花问题”,其实这仅仅是知识上的简单分类,目的是便于语言叙述与更有利于知识学习,因此没有必要过多计较。

四、学生编题,深化理解

在感受前面四个素材及归纳一元二次方程形式特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编拟一条与自己身边生活有关的应用题,使列出来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五、随堂练习,及时巩固

从前有一天,一个醉汉拿着竹竿进屋,横拿竖拿都进不去,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

另一个醉汉教他沿着门的两个对角斜着拿竿,这个醉汉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去了。

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

请根据这一问题列出方程。

六、交流体会,概括总结

新课结束后,让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体会?

在本节课中,对自己及其他同学们的学习表现满意吗?

对数学这门课有什么感想?

 

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方程x(2x-1)=5(x+3)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其中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_,二次项系数是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

2.关于x的方程(k+1)x2+3(k-2)x+k2-42=0的一次项系数是-3,则k=_________.

3.3x2-10=0的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_.

4.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为_________.

5.x2+10x+_________=(x+_________)26.x2-

x+_________=(x+_________)2

7.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84cm2,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_________.

8.m_________时,关于x的方程m(x2+x)=

x2-(x+2)是一元二次方程?

9.方程x2-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