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6250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7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docx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

平正人民艺术发展中心深度专题之

中国人的“平安夜”

——无厘头的狂欢盛会

专题策划:

平正人民艺术发展中心

撰文:

黔印、土土、见见、大盛、小俊、熊瑾

图像拍摄:

黔印、洪阳、土土、见见、大盛、小俊、包洁

图像整理:

黔印、见见

后期编辑:

黔印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的与发展的争议不断,也曾有学者将其提升到文化自信层面来诠释在国内出现的各中文化现象。

作为一个立足本土发展的民间团队,平正人民艺术发展中心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策划本次“洋节”文化的专题拍摄活动,借以促进人们对外来文化入侵及本土文化持续发展的反思。

 

【前奏】

 

伤不起的……

 

黔印:

一路的盲从、清醒与自觉,文化自尊伤不起!

提到圣诞,我总有种说不出的抵制情绪与担忧,这一切源于我对圣诞在中国当下盛行的现实遭遇和无奈回击。

2000年之前,由于乡村生活的相对闭塞和单纯,我只知道清明、新年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

后来学习英语,知道了外国人过年叫圣诞,仅此而已。

2003年,是年对我来说意义不寻常,我经历了从家乡走进大学,再从大学走入军营这样的极大转折。

经历了新兵进入部队所必须经历的新兵集训考验,因此,这一年的圣诞,我还是在城市的狂欢和兴奋之外度过的。

第二年,我成为了所谓的老兵,自然也就有机会溜出军营,与同龄人一起狂欢。

部队给了我极大压力,使我的诸多方面的需求和欲望都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在交际方面。

平安夜和这个城市一起狂欢,自然让我们都释放了许多,经历一夜的狂欢、激战,我们都在天亮前拖着疲惫的身躯溜回部队,回来时值班的战友说,连长查夜,你们几个被发现了。

第二天一大早,连长大发雷霆,给我们的处罚是刷厕所(要求我们用牙刷)、站军姿等,虽然挨了惩罚,但我们心里都还乐呵着,难得有机会这样释放一回,挨罚也值得。

我回头想想,难怪外国人那么疯狂,原来人家有这样的文化支撑。

05年,我从新回到大学的天地,此时的我已经不再是当初刚进大学时那般单纯和冲动,我一直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和几个朋友一起,商量着一起做点生意吧。

于是便几个人谋划了要在平安夜买苹果和玫瑰花的活动。

是年的平安夜异常的寒冷,但狂欢的人依然很多,我们的苹果和玫瑰也都买的不错,一晚上下来,平安夜给我们带来的几百块的收益,恩,不错嘛,甭管是中国节还是洋节,能够给咱带来商机就好,那管它那么多呢。

以后的几年,我对圣诞夜没啥新的认识,就大家娱乐一下,也给一些学生啊带来些收益,还挺好。

09年,我独自一人从丽江返回昆明,途经大理,便慕名停留,决定进入大理古城参观参观。

当我离开旅馆不久,各方面的人群便在古城的几条街道上聚集,熙熙攘攘、接踵摩肩,我在人群中穿梭,不时有人拿着喷雾向我喷洒,我没有武器,只好四处逃窜,一路下来,如过街老鼠,被人群肆意地在我身上喷涂。

我没有生气,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中,如果想保持清洁自然是难。

回到旅馆,花了好半天才清理好衣服及头发上的各种燃料。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突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没有基督教的信仰和文化,而那么多的年轻人都跟着过这样的所谓洋节呢?

而且,这样的狂欢和疯狂,似乎比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还要过得隆重而热烈?

除了商家的操炒作,我想一定还有其他的很多因素。

带着这些问题,我更加睡不好。

第二天,到了昆明,把这样的问题抛给一起学习的伙伴,他们也很费解。

从此后,我不在对圣诞有任何的好感,反而把它和文化侵略联系在了一起。

在我看来,圣诞也好,还是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这些统统是西方文化透过商业的炒作而对我们进行的文化侵略行为,是为了逐渐抹掉国人传统文化自觉的目的服务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起来反对之。

与此同时,国家也开始重视中国传统的节日,开始在清明、中秋等设置相应的假期。

表面上,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得到了应该有的重视,但是在过节的文化内涵上却变了味。

一些类似清明节在亲人的坟前嬉戏、打麻将的场景会时刻浮现我的脑海。

是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太严肃、太拘谨,所以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要借这样的特殊日子来狂欢和发泄?

还是现在人都会选择一种娱乐的途径来过节、甚至包括祭祀亲人?

 

土土:

平安夜恶搞——市容、环境伤不起。

狂欢是好的,好玩,刺激,但贵阳的平安夜狂欢活动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恶搞,而且这样的狂欢之后,街道的卫生及相关的卫生清洁工作也增加了不少,清洁工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大,而这些似乎很少被关注到。

因此,我们也希望对此有一些关注和对市民行为的一些提醒。

大盛:

刚进大一的那年,平安夜那晚见同学都送别人苹果,我也跟着送了别人一些苹果。

我很喜欢那种大家互送苹果的温馨。

其他的,我对圣诞倒是没啥感觉,年轻人也可以出去狂欢一下,但如果对城市环境带来破坏,以及加重清洁工人的劳动的话,我觉得应该值得反思。

 

洪阳:

伤不起的文化自信

圣诞是西方的节日,而现在比中国人过年都还要隆重,这个是不是该反思下了。

我们连这点自信都没有了嘛?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借这样的行动来促成市民的反思。

 

【现场】

人头攒动中,寻找孤单的身影

(一)历程

12月24日晚,8时参与的志愿者陆续到达贵阳喷水池,简单碰头之后便发散开来,各自拍摄;一直到人群基本散去。

我们随着人群,一路跟拍黔灵东路至陕西路段、陕西路至延安东路段,后因延安东路陕西路段人行天桥被拥挤的人群堵塞,我被挤到人行天桥下的绿化带边缘无法动弹,所以一直在此拍摄。

根据现场的情况,我主要捕捉警察疏导道路交通的场景、人群中间疯狂喷洒场景、拥挤人群中的儿童及拾荒人的工作场景。

25日凌晨,狂欢的人群逐渐散去,摄影小组8人相约聚集在肯德基喷水池店,相互分享照片,交流各自的感受和看法;

凌晨1点左右,摄影小组再次出动,集中跟拍喷水池附近的环卫工人及受污染、损坏的设施等。

我关注的重点是:

1)狂欢后的街头状况;2)路旁绿地及公共设施被污染、被破坏的状况;3)清洁工人的劳动现场。

12月25日清早,团队成员各自回家睡觉。

12月30日,活动感悟分享及人民艺术小组工作坊

                                         

                                     

(二)我在情景中

小俊:

可以有文化选择的自由,或凸显我们的文化自信问题?

2011年平安夜,我参与了街拍,在喷水池这个地方,我见证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疯狂,比我想象的要“猛”得多,要“狠”得多。

说它‘‘猛’’,因为年轻人们拿着各种喷漆猛喷路人,无论头还是身体其他地方,都是五颜六色,并且一大堆年轻人跑过来一起喷,围着喷。

说它“狠”,是因为年轻人们除了用各种喷漆之外,还买来鸡蛋、面粉,用鸡蛋乱砸,用面粉撒面部、身上、眼睛,这是否太“狠”了点?

 

人们为何对一个圣诞节这样的疯狂?

这是一个西方的节日,传到中国竟有这么大的影响,况且过法也不同于西方。

当人们在疯狂地追着过西方节日的同时,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渐渐淡化,这是为什么呢?

不过说实话,大部分人或许连圣诞节的来历都不甚清楚,他们对圣诞节的大部分印象大多来自影视作品:

大雪纷飞中,一个驾着驯鹿雪橇,带着红帽子的白须老精灵,挨家挨户地给孩子送礼物。

虽然说不出这个圣诞典故,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狂欢。

今天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人们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选择过什么节也是自由的,但传统节日愈来愈没有过节味时,西方节日越过越浓,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为什么在西方文化传来之后,中国的传统就变成了“老土”?

这是一种文化不自信心理啊。

 

大盛:

那狂欢的场景中,更期待一份和谐与安全

 

大概到了九点多,喷水池中心的人越来越多,买面具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只有少数人买喷雪;又过了一会儿,喷水池中心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人山人海,我被困在那家肯德基下面的场地,想去别处拍照,但就是走不出去,平时几分钟的路在那时就要几个小时。

十点钟左右,人们的狂欢进入高潮,在喷水池中心的每个角落,都是拥挤的人群,很多地方可以见到狂欢的人们互喷的场景,其实刚开始是那些互相熟悉人的互喷,卖喷雪的人也用自己卖的喷雪喷路过的行人,到了最后,不熟悉的人之间也开始互喷,有的人买了喷雪不敢喷陌生人,就喷墙壁,喷商埠的玻璃,还有的喷别人停在路边的车,我亲眼目睹几个家长教自己的孩子往墙壁上喷东西,而且家长和孩子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

 让我最震惊的是,国美电器左边的那个天桥上,从桥脚到桥顶,全是密密麻麻的人,没有警察在那里维持秩序时,人们都挤在那里,上不去也下不来,后来警察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从桥脚到桥顶站了一排警察,把天桥分为上、下两边,那里的道路才疏通了。

等人们都尽兴离去,留下的却是满地垃圾和满墙的我涂鸦。

凌晨两点多,环卫工人们就得提前上班来收拾人们留下的残局。

凌晨的天是异常的冷,他们本来可以安安稳稳地多睡会的,可是,为了让人们第二天能看到干净的城市,他们提前上班了。

还有那些警察们,他们也许对平安夜并不感兴趣,但出于人们的安全考虑,他们不得不陪狂欢的人们到深夜。

 也许大多数人在这样的场景中会觉得这样的气氛很好,但当看到狂欢后那满地的垃圾、满墙的涂鸦以及环卫工人辛苦的打扫,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也许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人们也没有那么高的热情,而对于西方的节日,人们却那么疯狂呢?

而且“疯狂”或者说“庆祝”,真的要用这种方式吗?

我个人很喜欢热闹场面,但不喜欢恶作剧式的庆祝,在昨晚那样的场景中别人喷到我,我不好说什么,但我心里是很不爽的;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要是那些性格粗暴而且不喜欢这样的庆祝方式人被别人喷到了,会不会有引起打架事件的可能呢?

从这次的拍摄活动中,我亲身体验了人们庆祝的方式,也亲眼目睹了狂欢后环卫工人的辛苦,这个世界就是那么不公平,有的人在享受,有的人却在受苦。

希望享受的人们不要给别人制造痛苦!

大家互相理解、体谅,世界会变得更和谐。

 

见见:

见证疯狂时

我是一个喜静的女孩子,不太喜欢热闹的地方,今年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让我逼不得已的去见证了我们贵阳人的平安夜。

2011年12月24日,这是西方国家的节日——平安夜,作为一个中国人和有志青年及中共预备党员,我拒绝过这样的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毫无意义的节日,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因为热闹的气氛也和同学们附和一下,这与我前面所说的拒绝过这样的节日有点矛盾,这可能就是如黄姐所说的“人是情境中的动物”的关系,就是当我们置身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时所做出的行为与自己的初衷有偏颇,而与这个特定的情景却有几丝关联。

晚上7点左右我就到了我们预先选定的点——贵阳市喷水池,那时到那里的人还不是很多,但我觉得甚是热闹,很拥挤,有卖喷雪的、面具的、圣诞帽等一些与这个节日有关的玩具。

时间在黑夜中慢慢流逝,来参与节日狂欢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老人、青壮年、青少年、儿童、婴儿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不过其中也有一些人不是为狂欢而来,而是因各种原因路过此地,因来狂欢得人太多,路人被堵在了喷水池这一节走不出去。

大约9点左右,这里云集了大量的人群,前前后后的交通被堵截了,正在颤抖着的天桥上的人像蚂蚁族一样的慢慢的爬梭、游离,这时值守在路边的警卫人员迅速的来到天桥上慢慢地、井条有序地疏通人群,这才使我们被堵截的交通打开了一个口子。

肯德基店门口的人们正在狂欢着,飞雪从先前的10元3瓶已降价卖到10元5瓶,地摊上的瓶装飞雪越来越少,而店面上的、人们头上、衣服上、地下通道墙面上的、地上的各色各样的泡沫却越来越多,地上的空瓶子、面具、圣诞帽、破气球也越来越多,这样狂欢的时刻从旁晚7点一直延续到深夜1点左右,直至凌晨两点喷水池这个地方的狂欢人群才走完。

黔印:

担心、惧怕、理解、感动

面对如此拥挤的场面,我一度非常担心人行天桥会因人群过于集中会出现坍塌,所以很快挤出天桥。

站在天桥脚下,看着密密麻麻一片黑压压的人头,我仍心有余悸。

天桥上下的人依然很多,而且由于上下无序,致使天桥上的人上不能上,下下不了。

一直忙于疏导车辆的交通警察此时不得不离开公路,在天桥上疏导人群上下。

交警手拉手,组成一条长长的拦截线,使上下天桥的人两边分开,这才慢慢恢复通行。

尽管平时我们对交警有诸多的抱怨,但此时的场景确实让人觉得很感动。

交警的队形在拥挤的人群中被不断冲击,但他们还是不厌其烦,劝道人群中还一直的嬉戏的人。

此时的场景让我更清晰的认识到了两件事情:

一是为什么中国人的游行示威权利被大加限制,除了政治上的考虑,也肯定跟公共安全相关。

我想今天的场景正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今天上街的人不单单是为了娱乐,而是带有某种情绪或是政治诉求,情绪不像今天这般平和,我想这样的场面和境况将会大不一样,发生集体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将极大地升高。

因此,在我们这个人口如此众多、人口如此集中、公共生活中如此无序的国度,限制公众集会,或许也是对民众的一种安全保障吧!

或许,再往更远的去想,历次发生在中国的革命,都是以无数人的牺牲作为代价的。

而这些牺牲的人,都是普通的民众,他们或是被煽动起来革命、或是根本就没有参与进来、或许他们是主动革命,但当看到有流血牺牲之后他们退却了,但在此过程中,民众是注定会成为牺牲品的,而那些革命成功的人,也都是踩在这些无辜者的尸骸上去获取革命果实的。

甚至如韩寒所说,“……东方国家,革命的最终收获着一定是心狠手辣者”。

因此,我们在期待着一个更美好的社会的到来,期待着不合理状况的改变,但如果这样的变革是以诸多人失去生命为代价,而换来却一个历史的反复,这样的所谓革命是不值得的。

怀揣这样革命想法的人也多是自私的。

以往,我总是认为公共安全是一个离我的生活很遥远的问题,但从此时的场景来看,我们觉得它一点儿也不遥远,他就在我的眼前。

在如此众多、如此密集的人群中间,任何一个小的问题都可能成为公共安全问题,踩踏事故、桥梁塌陷……我不敢细想。

因此,此时交警的行动,我觉得是感人的,他们在保护着这一群嬉戏或者说处于亢奋状态中的年轻人的生命,我要把镜头对准他们,也是表达我在此刻对他们的一丝敬意。

人群中不乏许多带着孩子参与狂欢的家长,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出现在狂欢的人群中,我总有一种隐隐的担忧。

这些孩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这个无厘头的狂欢盛会中,他们无疑是更加没有自我,跟随大人到街上狂欢一通,试想若干年之后,他们会不会把这样的狂欢当作是我们中华的传统?

当然,人群中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多是妇女和儿童,穿着破旧,他们参与到狂欢之中,是在为生计而奔忙。

他们在人群中穿梭,所猎取的,正是人们狂欢的作案工具——喷罐。

当我的镜头再次对准人群的时候,两个捡喷罐的孩子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他们今天的收获不错,已经捡了满满的一麻袋。

他们的表情和狂欢的人群的表情一样,都是堆满了笑容,然而,笑容背后的意义却完全不一样。

我想,对于他们来说,人群的狂欢带来他们收益的增加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至于,那些嬉笑打闹,却与他们无关。

我或许走近过他们的生活、到过他们的家,他们居住的屋子脏乱又黑暗,他们的欢乐,来源于亲人的团聚和财富的增加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最实际的快乐,而不需要借助这样的外来节日,大家带着面具去相互喷洒与嬉戏而获得。

(三)谁在为狂欢买单

当城市的青年人群都上街去狂欢后,留下的后果却是满地狼藉和垃圾如山,而这样的后果往往都是由这一群劳动者默默的承受着。

我想在这样的时候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劳动场景,既是对之前活动的一种延续,也是对这样一个事件的一个视角提醒。

(四)狂欢是你们的,却带来了我们的收益

A商贩:

学生、小孩、情侣

 

B拾荒者:

职业的VS临时起意的

 

 【反思】

理解与尊重吧,期待更理性些

土土:

狂欢或与文化无涉,只是年少时的一种跟风的生活方式而已

  圣诞节,这个外来的节日,在贵阳,在这样一个三线的城市居然也有了重要的地位。

今年是我参加的第四个贵阳圣诞节狂欢夜,当我带着特有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时,收获自然与往年不一样。

“人是情境动物”,这句话一点也没错,人们在相应的氛围中就会做出适合这个氛围的行为,扮演符合这个氛围的角色。

就是这样一个夜晚,贵阳喷水池路段汇集了几万人,黑压压的人流在人行道上缓慢地移动着,平时只需要十分钟的路途却走了近半小时。

拥挤的场面没有令人们减去节日的喜悦,每个人脸上反而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旦凡是从喷水池延路走过的人,不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头上都会多一顶红红的圣诞帽,或者戴上闪着光的红色牛犄角。

彩色氢气球成为小孩子和年青女孩的最爱,他们一路拽着氢气球走着,氢气球表面映上店家的霓虹显得更加光亮喜庆,仿佛你不在这个节日里装扮一下,就不是快乐的年轻人。

喷雪,当然要着重地提一下,它承担着将整个平安夜推向高潮的角色。

在那条热闹的街上,认识的,不认识的,男的,女的,对喷着喷雪,这样的互动下,陌生的人们彼此的距离仿佛拉近了许多,笑意挂在每个人脸上,就算不参与喷雪大战,光在一旁观看都觉得很有意思。

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隔离得太远了,远得平日里一句热情的问候都会令人发悚,担心陌生人有什么企图,“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教育了下一代。

有许多人说,喷雪含有毒物质,并且贵阳一个平安夜生产了100余吨垃圾,这种狂欢的方式不可取,要提倡文明过节。

正是几年前文明过节的提议开始落实后,清明上坟不要烧纸点香,要鲜花祭祀才文明;春节不要燃放烟花炮竹,要呆家打麻将看春晚才文明……如果说消费与环保是一对矛盾,那么,我认为,风俗与文明也是一对矛盾。

据说有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对中国人过圣诞节表示焦虑,其实,对于老百姓而言,不会在乎圣诞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更谈不上什么中方文化PK西方文化,他们只知道怎么愉快怎么过。

当这些年轻人慢慢长大后,他们中的许多人会成为四人麻将中的一员大将,年少时曾为圣诞节而熬的夜,终将被麻将战场上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代替。

在某个年龄段过着某种生活方式,仅此而已。

 

见见:

狂欢或与文艺非主体有关,欢愉该先思而后慎行

 

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part,不同的人群,互不相识的人们相聚到一起只为这个不属于我们的节日狂欢,不,用词错误,应该叫恶搞。

在中途的时候,我很幸运的挤到了城市的另外一条街道上去,在那个地方停留了大约两个小时,在那里我看到了令我吃惊的一幕。

聚集在哪里狂欢的人大多是中学生,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用飞雪相互的喷,觉得不过瘾,纷纷到附近的那个大超市去买面粉来相互的撒。

有一个大约15岁左右的男孩子被同伴喷撒得全身没有一点干净之处,就跑到超市去买来鸡蛋向他的同伴报复,一个个鸡蛋就这样砸到那群中学生的身上,然后“砰”的一声滚落在地,看到此景你能想到什么?

也许面粉和鸡蛋都值不了多少钱,但是面粉和鸡蛋意味着什么,我想不用我说大家都应该知道。

乡村的那一头贫困的人民正在勉力自己和家人“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城市的这一边,每天在课堂上都接受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识熏陶,离开课堂后就拿着面粉和鸡蛋当狂欢的工具任意挥洒,这就是我们现代的中学生们接受到的教育与他们的行为之间的差距,这是什么在使然,关于这个我不想再多说什么。

这样的节日,也许有人会说它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这一点我承认,但是有没有人想过10元钱3瓶的飞雪与3个空飞雪瓶所产生的价值一样吗,这只会让富的人越来越富,穷的人越来越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已。

平安夜是西方的节日,却有那么多的人不约而同的相聚在一起,相互的喷撒、狂欢,而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却越来越冷清,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

我们在谴责别人隆重的过这样的节日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推崇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魅力何在?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节日对我们中国人而言根本就没有什么魅力,它唯一的优点就在于喜庆,让人郁结在心里的情绪瞬间爆发出来,释放自己。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国家,它里面关于做人的文化精髓就是“行不露足,踱不过寸,笑不露齿,手不上胸”“,这是人们对淑女的一种共同的审美标准。

而西方国家没有这样的约束,女性也可以放声大笑,开怀畅饮。

对于男子要担负起养家糊口、扬名立万的责任,学习及家庭的沉重负担给了他们莫大的压力,平日没有时间和场合释放出来,好不容易等来了个平安夜、圣诞节,他们当然要抓住机会好好的发泄一下自己。

再看看我们的传统节日,哪一个节日的意义不是说要纪念这个就是要纪念那个,一点节日的喜庆都没有,一点给人的欢快都没有。

还有那个春节,每年都是什么联欢晚会,这样表演那样表演,那么多年下来,人们都看厌烦了,好像每年的春节都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给那些上春晚的明星艺人当陪衬一样,他们高兴,他们欢乐,是因为他们是那个舞台的主人,而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只是观看者,根本就融入不到那个节日的氛围里去,这样的节日过着还有什么意义。

拜托那些搞节日的相关部门能不能换点别的、新鲜的花样,让我们的广大人民也融入其中。

我不反对中国人过西方的节日,但要有一个度。

在你享受欢乐的时刻不要忘了你过分的行为会给身边的人带来那些困扰。

比如说,在你拿着飞雪喷墙壁的时候,有没有谁会在你享受完了走后清理你留下的痕迹;在你拿着面粉和鸡蛋乱扔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在离你身后不到5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和你一般大小的人在等着面包填报肚子。

 

黔印:

当青年人被安排在局外,就该疯狂、无厘头、娱乐至死吧!

从青年朋友的疯狂劲来看,之所以人们会喜欢这样的所谓洋节,不在于其节日本身的内涵,而在于有这样的契机大家能够彼此娱乐、相互戏谑和释放。

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明细,人们被分割和被规范化也越来越严重,人被限制在各种规定或社会期许之内,内心的欲望被长期压抑,因此借这样的机会出来宣泄或调节一下,其实是青年人一种无奈选择和自嘲似的满足方式。

而且,从社会历史层面去理解,现在的80、90后年轻人,对于理想和人生意义的迷茫,使得我们普遍缺乏意义感。

90后我不好说,单就我的成长来看,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父辈对我们的影响,都把我们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但是,当我们成长起来之后,尤其想投身社会与国家建设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和国家没有了多少关系,至少到我们现在,国家政治是不允许与我们有什么关系的。

记得当年在昆明参观陆军讲武堂,看着朱德等一批革命家青年时代的奋斗历程,我当时真正的羡慕那一代青年的作为和时代给青年人提供了如此的空间。

后来去看西南联合大学的旧址,也让我深深的对那个时代大学的社会担当和时代使命感叹服,对比我们现今的大学,实在大为感伤。

在这样的无奈和忧郁之下,借助娱乐聊以自慰,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了。

在接触传媒学系的朋友之后,我看了一本书叫做《娱乐致死》,虽然该书的主题是批判电视传媒的,但在当今全民娱乐的时代,它似乎更像是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预言。

从今天我们参与记录的这个活动来看,似乎就有这样的征兆。

【另外一种声音】

中国人过圣诞节是否应该遭到如此多的批判?

文/熊瑾

12月24日平安之夜,12月25日圣诞之夜。

这样的节日在中国人眼里是西方人的节日,

每年在这时很多某某大学的老师,某某知名人士便跳出来对中国人过“洋节”做一番批判。

每年都这样,您们是为了提升知名度,还是怕人们遗忘了你们的头衔,必须做点让年轻人铭刻的事情呢?

都说现在大家是地球村的人,新闻联播也不断在讲求全球化,可你们就非得做井底之蛙吗?

圣诞节不就是文化上的全球化吗?

全球化:

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二十世纪九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