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167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S218(40省道)东阳市上新屋至里坞段

改建工程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金华市公正交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S218(40省道)东阳市上新屋至里坞段

改建工程第JL-1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2014年11月

S218(40省道)东阳市上新屋至里坞段

改建工程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批:

 

金华市公正交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S218(40省道)东阳市上新屋至里坞段

改建工程第JL-1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2014年11月

边通车、边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起点在上新屋村与现40省道及东阳迎宾大道相接,桩号K0+100,终点为里坞村,与现40省道及里歌线形成十字型交叉,桩号K17+116.303。

主线全长17.015Km(短链一处1.099m)。

其中大桥497.4m/3座,中小桥192.51m/4座,隧道2660m/1座。

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其中起点段K0+000-K3+125路段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32m;K3+125-K17+116.303路段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宽度24.5m。

其中32m路基段与24.5m路基段通过平面交叉口进行实现路基宽度渐变过渡。

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沿途道路众多,且本工程有一部分为老路拼宽,交通车流量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干扰。

为此,为了加强施工路段车辆及行人的安全,根据本工程特点,制定以下细则。

二、边通车、边施工位置及长度

1、K0+100~K3+125段

主要是与迎宾大道相接,且该段多为老路拼宽,主要影响是:

(1)施工车辆及机械对行人及过往车辆的影响;

(2)高路堤临空面对车辆行人及施工机械的影响;

(3)路基开挖爆破飞石及施工机械对车辆及行人的影响;

(4)临时便道及导向对车辆及行人过往的影响;

(5)边坡开挖未防护前对车辆及行人过往的影响;

(6)旧桥拆除对车辆及行人过往的影响。

三、边通车边施工路段监理细则

根据JTGH30-200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及浙江省有关国省道改建公路交通标志设置要求,设置限速标志标牌。

每个施工工作区根据JTGH30-200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要求按照要求进行限速,应设置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及终止区设置交通警示、禁令、导向等标志标牌,工作区段应采用钢管加竹蔑形成硬隔离,钢管上粘贴反光警示标志,在半幅施工半幅通车施工路段工作区施工时,施工路段两端各设一人值班指挥交通,配备硬质拦车栏杆,联络对讲机等,按照“通车不施工、施工不通车”的原则进行间歇性交通管制。

1、工程开工前需做好沿途每个村的施工告示,并在每个道口设立相应的施工警示标志及各种交通标志积极收集社会各界对保通畅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保通畅工作部署进行调整;

(1)在施工便道与老路交叉进出口处两侧各30m~50m范围内,设置2m高度的安全防护钢丝网,同时在钢丝网上挂项目工程铭牌、安全标志牌、禁止非施工车辆驶入便道内告示牌等。

(2)在施工便道进出口处设置红白维护栏杆,禁止非施工车辆驶入便道内,并设置专人看护。

(3)在距施工便道与老路交叉口处两侧各50米以外设置警示标志牌,施工告示牌,前方叉路口、有车辆进出、施工地段请减速慢行标志牌,导向牌,禁止超车标志牌。

(4)在钢丝安全网上配置红色提醒警示灯标志,提醒夜间通行的车辆或人员注意交通安全。

(5)在施工便道与老路交叉口处,设置交通协管员,主要路口设一名人员指挥交通。

(6)施工便道区域内进出入车辆要服从指挥交通人员的指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够车辆通过。

(7)交通指挥人员要求素质高,安全意识强,身体素质好。

并配备交通通讯设施(配备对讲机),穿反光背心,佩戴红色袖套,袖套上写明交通管理标志。

(8)施工便道与老路交叉口路段100米范围内,在确保交叉口安全事项时,在短时间内可实行单幅车辆通行实施。

2、施工对原有道路造成干扰时,承包人应制定确实可行的保通措施,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进行开工。

(1)在边通车边施工路段除了加强施工车辆安全管理,还应在施工路段两端及中途主要出口处设专人指挥交通。

遇到小规模爆破时,需临时封闭道路通行。

(2)半幅通车路段,在车辆驶入(出)前方应设置指示方向和减速慢行标志,同时在施工作业区的两端及其延伸一定的安全距离外,设置明显的路栏、隔离墩等,并设专人指挥交通。

夜间时要在两端设置标志灯。

半幅通车路段不宜超过200m,并在中途100m左右设置会车区。

(3)对于K2+200~K2+400、K2+525~K2+640、K2+800~K2+960、K3+200~K3+405高边坡段,落差大、山坡陡峭、挖方数量集中,受地形限制,一旦路基爆破施工及有可能飞石,影响该区域内的通行。

所以,在临路面,做好安全防护设施,设置防护栏,挂好安全网。

必要时加强在爆体上覆盖。

在爆破前会同当地有关部门在沿途警戒路段内布贴施工和交通管制告示,在许可的情况下,设强制性路障。

在进行爆破工作时要注意:

1)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确定危险区边界,一般控制在水平距离1000m外,并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并布置人工警戒。

在爆破作业30分钟前的安全时间内,在警戒线外进行交通禁行,爆破区做好防护。

2)爆破前必须先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使在危险区内的人员都能清楚地听到和看到,等危险区域内的人员、机械设备全部撤离后方可进行爆破,同时做好危险区域边界的警戒工作,以防对过往人员及车辆造成伤害。

并调集人工、装载机等,及时清理因爆破土石方掉落阻挡道路通行。

警戒线外做好警示标志,警戒人员穿好警示工作背心,警戒线两端至少配置两名警戒人员,并随时和爆破区安全专职人员联系。

3)爆破后,爆破员必须在规定的等待时间过后才能进入爆破地点,检查有无冒顶、危石、支护破坏和哑炮等现象。

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和撤除警戒人员,并清理和保障道路通畅后,开放交通。

3、在居民点或公共场所附近开挖沟槽时,应设置牢固护栏,并悬挂标志灯。

4、施工路段设置专职养护人员,对通车路段进行经常性养护和清扫。

做到晴天必要时进行洒水压尘,雨天排除积水。

5、

(1)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过管制区域的路段、路口时,应注意避让来车和观察施工现场情况,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可通行。

(2)通过管制区域路段时,遇有前方车辆停车等侯或缓慢通行时,不得超越前车域占用对向车道,以阻碍和干扰其他车辆正常通行。

(3)管制区域路段时,车辆行驶请慢速通行,并不得在管制区域路段随意停放、阻碍交通。

(4)行驶车辆发生故障阻碍通行的应及时报警、及时清障。

(5)对于超宽的车辆,因施工路段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时,应采取提前绕行措施。

6、旧桥拆除的安全措施

老40省道前山桥需进行老桥拆除重建,老桥拆除期间的主要注意事项:

(1)旧桥拆除前应对旧桥的结构、桥址地质情况、旧桥的现状、修建年、月等情况作充分的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拟定详细的拆桥方案,并经地方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拆除工作。

(2)对拆桥人员特别是施工单位主要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符合性检查,工人上岗前要培训,并为之购买商业性保险。

(3)梁、板式结构的旧桥拆除,其主要的承重梁板可采取支架法或吊装法进行拆除,并对支架或吊装设备按最大的受力状态进行验算。

梁体结构一般应逐个梁体解联后进行吊装并运往单个梁体的破除地点,单个梁体运输中,横向支撑要牢固可靠。

对于最后1-2片梁体解联时应考虑其横向稳定性,必要时应予以临时的支撑。

(4)旧桥拆除的现场应禁止一切非工人员入内。

施工方的技术人员和安全员必须在施工现场,监理应采用全旁站监控。

旧桥拆除不宜在夜间进行。

(5)爆破法拆除旧桥时,应委托有资质的爆破单位进行拆除,并事先进行爆破设计。

水下基础的拆除也应委托有潜水、爆破、切割资质的单位进行。

四、监理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

1、监理安全领导小组由组长、副组长、组员1-3人组成,在总监的领导下开展安全监管工作。

2、监理安全领导小组的成员必须认真学习本细则的全部内容和相关方面的安全文件,模范执行本细则的有关规定。

3、监理安全领导小组的成员有权制止、劝阻承包商或监理人员违反本细则有关规定的行为。

4、监理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或参与(由上级或业主方组织)辖区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大检查,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及整理汇总。

5、监理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或成员有权在工地例会上宣讲安全工作执行情况。

施工过程中,对违反本细则有关规定的可视具体情况下达监理指令。

6、对安全问题严重又屡教不改的承包人,监理安全领导小组有权令其进行整改。

7、监理安全领导小组有权向上级安全组织或机构反映所辖范围的安全情况和问题。

8、负责调查辖区内已发生的安全事故,并编写监理方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

对有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限额以上的安全事故应按规定逐级上报主管部门。

五、安全教育

施工作业区域内的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教育管理,提高其自身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项目部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1)对新入场人员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

(2)作业前由项目部安全负责人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工前安全教育,主要讲解以下知识:

a、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观、安全作业规程;

b、施工安全作业责任制和安全目标、管理办法;

c、施工组织方案。

安全作业常识;

d、安全隐患及事故案例分析;

e、事故应急措施和自救知识;

针对本施工的工程作业特点及作业路段的具体地理环境。

交通流量、气候因素,对员工做进一步的安全技术交底,通过讲解、教育、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在每项施工前,做好以下安全保证工作:

a、所有进场的设备,根据作业特点,在进场前做好安全检查。

b、不因为工期紧张,环境特殊、省略工前安全教育这个环节。

c、由安全员落实安全措施,明确安全作业责任人。

六、设备和安全设施准备

(1)作业前准备足够的安全帽、反光背心、设施与标志,并做到损坏或故障能及时补充或更换。

(2)夜间作业人员均穿着反光背心、佩戴好安全帽。

(3)上路作业前,清点好安全帽、反光背心和设施,核对数量和标志牌面内容,避免在路上进行维修。

(4)进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配戴整齐并说明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后方可进入现场。

(5)遇上级检查工作或外来人员参观作业现场,由接待部门负责,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反光背心和安全帽,配戴整齐并说明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后方可进入现场。

七、紧急情况处治

(1)施工安全事故处治

施工作业发生意外施工安全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a、救伤员;

b、保护现场并控制现场势态防止事故扩大;

c、报告上级管理部门;

d、报告交警(在路段上作业时)。

(2)交通安全事故

施工作业现场或附近发生与作业有关或无关的交通事故,现场人员有责任就地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a、尽现有手段抢救伤员,保护现场;

b、控制现场势态,加设明显标志,防止新的事故发生;

c、通知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及公路管理部门;

d、有重大伤亡或维修人员有伤亡时要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及领导;

e、通知保险公司。

(3)意外事故的处置

针对边通车边施工段施工,项目部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如果碰上意外事故的发生,项目安全领导小组将立即启用救援预案,保证事故发生后将损失降到最小,同时项目部应做到:

a、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b、制订切实可行的抢修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

c、灾害发生时,施工人员能够迅速到达现场,有人员伤亡的先抢救伤员,随即组织养护人员抢修,控制灾害的发展,尽快恢复交通;

d、控制现场势态,加设明显标志,防止新的事故发生;

e、通知当地交通管理部门;

f、有重大伤亡或维修人员有伤亡时要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及领导;

g、组织抢修的同时要注意观察,防患于未然。

施工中如遇特殊情况使作业区附近的交通流量陡增,引起交通通行不畅时,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及时向项目部项目经理汇报和向交警部门汇报现场情况,迅速确定处理措施,尽快使交通恢复正常。

(1)施工期间如遇大、特大暴雨,引起路面积水,路面抗滑性能降低,施工路段发生交通不畅时,现场安全负责人应立即向项目经理和向交警部门汇报,现场安全负责人指挥、引导通行车辆通行,必要时请求交警等部门支援。

(2)施工期间如遇施工路段附近发生交通事故,封闭路段可能或已经影响到交通通行情况时,如果还未进行施工作业时,将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人员撤离或移至路边安全地带,开放封闭路段的交通,如果已经进行了部分施工,不能立即开放交通时,现场安全负责人负责指挥、引导车辆通行,当交通事故发生在封闭路段时,现场安全负责人员应立即向项目经理和向交警部门汇报;同时请求起动应急预案小组及向交警部门拯救中队支援;现场安全负责人指挥人员将封闭区的标志、标牌向事故点后方移动,及时提醒后方的通行车辆。

(3)当施工期间如遇其它不可预见因素,处理原则为尽最大可能不发生人员伤亡或减少人员伤亡,尽可能不影响公路的通行。

(4)在通行车辆误入施工作业区或抛锚在作业区附近时,如果通行车辆还能移动的,将通行车辆引到封闭区内,然后再报告项目经理和向交警或拯救中队;当通行车辆不能移动时,立即与项目经理向交警、路政、救援等单位联系,并保护好现场,配合交警,路政部门在短时间内恢复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

为了确保该通车路段施工的圆满完成,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做到安全、生产两不误,紧实围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将安全管理工作扎扎实实的落实到位,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和死角”,尽最大的可能将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确保施工路段的畅通。

八、事故应急救援

施工单位必须编写应急救援预案,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的救援工作,应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和安全、财产安全和周边单位财产安全。

项目部必须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处理突发事件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通过强化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查堵各种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施工前期,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提前预测,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及配备应急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以防突发事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施工安全。

项目部各施工队、作业班组应紧紧结合各自施工区的实际情况成立抢险救灾小组,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工作,包括救援器材,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施工安全。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要求施工单位成立由项目经理带头的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具体抢险救援工作职责:

a、负责人员和物质的抢救疏散,排除险情及排除抢险障碍;

b、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提供相应和必要的施救工具;

c、负责事故报警和上报,现场救援联络,后勤供应,接应外部专业救援单位施救。

指挥、清点、联络各类人员;

d、负责安全警戒,保护现场,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劝退或撤离现场围观人员,禁止外人闯入现场保护区。

3、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1)培训

应组织全体成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培训;新加入应急救援组织的人员的及时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为:

a、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b、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

c、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

d、事故报警;

e、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f、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2)演练

原则上应急救援组织全体成员每半年演练一次。

救援组织成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

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火灾现场的逃生应急救援预案

a、遇有火警发生时,应迅速准确地打“119”报警并积极参与扑救初期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当火势难以控制时,要镇定情绪,设法逃生。

b、火灾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惊慌,要尽可能做到沉着、冷静,更不要大吵大闹,互相拥挤;

正确判断火源、火势和蔓延方向,以便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

回忆和判断安全出口的方向、位置,以便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安全出口;

要有互助友爱的精神,听从指挥,有序的撤离火场;

(2)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a、休克、昏迷急救

由于外伤、剧痛、脑脊髓损伤等可造成工作现场的休克昏迷。

其一般按以下程序处理:

①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度。

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

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

②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危重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鼻导管或气管内插管给氧。

③立即与医务工作人员联系,请医生治疗。

b、骨折急救

工作现场发生严重骨折时,必须迅速采取紧急救护,对于骨折伤者,正确的固定最重要的。

固定的方法为:

①固定断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棍、树枝、木板、拐杖、硬纸板等,长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错动为准。

②脊柱骨折或颈部骨折时,除非是特殊情况如室内失火,否则应让伤者留在原地,等待携有医疗器材的医务人员来搬动。

③抬运伤者,从地上抬起时,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或绳床。

木板上可垫棉被,但不能用枕头,颈椎骨骨折伤者的头须放正,两旁用沙袋将头夹住,不能让头随便晃动。

c、严重出血急救

严重出血会危及生命,及时有效的现场止血,对挽救伤者的生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

①一般止血法,一般伤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再涂上红汞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压迫带止积压法,严重出血时使用,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时的临时止血。

即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住比伤口靠近心脏更近部位的动脉跳动处(止血点)。

只要位置找的准,这种方法能马上起到止血的作用。

身体上通常的止血点有8处,一般来讲上臂动脉、大腿动脉、桡骨动脉是最常用的。

上臂动脉;用4个手指掐住上臂的肌肉并压向臂骨;大腿动脉:

用手掌的根部压住大中央稍微偏上点的内侧;桡骨动脉:

用3个手指压住靠近大拇指根部的地方。

③其他止血法,有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多种。

c、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安全事故预案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是多发事故,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及尽量降低事故发生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项目部应备有急救箱等其它必需品。

①事故发生后,现场施工人员应一边进行急救,一边派人通知项目经理及班组长。

②得到通知的项目经理及班组长、施工管理人员应尽早通知公司有关部门,并应立即拨打电话120将工程所在位置、工程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伤者情况等通知医务人员前来救护,遇特殊情况应打110通知警方前来协助抢救人员;

③施工管理人员及项目经理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维持秩序,在现场周围设置警

戒线及警戒标志以防其它事件的发生;

④医护人员来到后施工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应协助救治伤员并随救护车前往医院处理其它事项,项目经理及其他施工管理人员应保护好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