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268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四川省成都市

2010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试卷第

卷及答题卡一并收回。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面是世界四个重要钢铁工业城市图,读图回答1—3题。

 

1.四城市中钢铁工业形成主导因素明显不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世界钢铁工业从形成至今,其布局的主导因素发生了三次变化,上图中四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按顺序能正确反映这三次变化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④C.③②④D.④①③

3.关于四城市所在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城市所在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B.②城市所在地区为混合农业

C.③城市所在地区为乳畜业

D.④城市所在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下页图为南半球某大陆沿纬线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

4.该大陆是()

A.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D.南极大陆

 

5.图中所示纬度可能是()

A.5°SB.18°SC.35°SD.50°S

 

6.关于图中大陆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西岸气温低于东岸是洋流的影响

B.夏季西岸气温高于东岸是大气环流影响

C.5月—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因东岸受东北信风控制,而西岸受西风带控制

D.11月—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因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而东岸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幅范围内的最大高差H可能为()

A.1500

B.1000

C.1400

D.1950

8.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

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和水稻土

B.河流以雨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地势南高北低

D.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小于同纬度东部地区

 

下表为6—8月四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据表回答10—11题。

地点

昼长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先增长,后减短

先减小,后增大

不变

先增大,后减小

先增长,后减短

先增大,后减小

先减短,后增长

先减小,后增大

10.四地由北向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

11.①地可能位于()

A.3°N~5°N之间B.18°N~20°N之间

C.16°S~18°S之间D.33°S~35°S之间

12.与下列图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石器锄耕”的耕作方式

②图二既能反映土地的外貌,也能反映土地所有制形成

③图三反映了战国时期已使用铁农具

A.①②③都正确B.①②③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D.①③不正确,②正确

13.我国的年节习俗以正月为新的开端,下列历法中与此

习俗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夏小正》

B.《太初历》

C.《大衍历》

D.《授时历》

14.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

“凡事皆需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

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B.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以民为本,成就帝王之业D.以民为本,休养生息

 

15.据《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3世纪修筑的水利工程,“灌溉三部,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下列关于该水利工程的描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修建时间距今15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

B.修建时间距今1700多年,是由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

C.修建时间距今2000多年,是四川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因素

D.修建时间距今2200多年,是杰出的生态型无坝引水工程

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回答16—18题。

16.《游沪杂记》写道:

“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

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近代以来,“上海兴”主要表现在()

①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城市②成为中国著名的金融中心

③成为中国著名的工业中心④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中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7.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自从镇上有了洋油、洋布、洋纱……河里有了小火轮以后,他自己田里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一天天不值钱,而且镇上的东西却一天天贵起来。

”以上材料反映出()

①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②列强从中国掠夺了大量财富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④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8.“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洋布、洋米面外,洋铁最为大宗。

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易矣。

”(《张文襄公全集·奏议》)该材料反映出哪一派别或群体的什么主张?

()

A.顽固派“抵制一切外洋事物”

B.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师夷长技以制夷”

C.洋务派“求富自强”

D.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回答19—20题。

19.《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对“文明婚礼”的报道: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如图),……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民国时期婚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促进

②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③民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提倡自由平等

④传统的封建礼教被彻底摒弃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每个年代都有其特殊的生活记忆。

下列四组关键词中,正确反映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状况的是()

A.土地改革、公私合营、“三反五反”,抗美援朝、雷锋

B.列宁装、土地改革、公私合营、粮票、全民炼钢

C.列宁装、保家卫国、整风运动、公共食堂、石油自给

D.全民炼钢、红卫兵、上山下乡、三年困难时期、“大跃进”

21.为纪念刘少奇同志逝世40周年,2009年11月16日《刘少奇家世》一书正式发行。

刘少奇同志的冤案得以平反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②应该健全民主与法制

③应该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④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2.右图为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故宫前的留影。

37年前,也有一位美国总统访华,进行“破冰之旅”。

他是()

A.肯尼迪B.尼克松

C.里根D.克林顿

23.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写道: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

下列关于澳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澳门曾经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

B.澳门问题是从16世纪开始形成的

C.澳门回归后实行高度自治的原则

D.澳门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方针的伟大实践

24.生活中,很多人对瓜子情有独钟。

瓜子是居家、旅行、请客及交友的一种小食品,这种小食品的市场价格常有小幅波动,但在较长时期内却一直比较稳定。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该市场()

①供求关系大体平衡和稳定②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

③价格信号失去了引导作用④竞争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5.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经指出:

“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硬通货不再是美元,而是关注。

”在信息爆炸和产品丰富的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大众的注意力。

如何抓住消费者注意力这种稀缺的商业资源,便成为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

这对企业经营者的有益启示是()

A.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B.企业之间竞争成败的关键是营销网络上的创新

C.企业应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大众培养潜在消费者

D.企业必须拥有能引导消费市场的全部经济资源

据《成都商报》2009年11月23日报道,成都目前有8家超市实现了“农超对接”,即农产品从专业合作社直接进入超市销售,带来了农民增收、超市旺销、市民买菜更便宜的“三赢”局面。

据此回答26—27题。

26.传统农产品的采购模式一般是:

农民→当地批发市场→“二道贩子”→本地市场→供应商→超市,而“农超对接”较传统的农产品采购模式而方,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A.促进了产销一体化B.节约了社会劳动

C.提高了商品价值量D.加快了商品流通

27.“农超对接”让市民、农民、超市三方都获利,但目前却不能快速全面推广。

因为要全面推广“农超对接”需要过“四关”,即农民的农产品规模、产品品种的丰富性、配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因此,必须()

①提高农产品生产的产业化水平②提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③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权益④完善政府监管和市场服务体系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指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据此回答28—30题。

28.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

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扩大。

漫画《分蛋糕》给我们的

启示有()

①收入差距的存在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②缩小收入差距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公平的收入分配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④对企业高管限薪是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9.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应该()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切实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③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保障机制④完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0.房价上涨过快,不仅使普通居民住房难问题凸显,而且会对居民消费形成严重“挤出效应”,导致居民即时和潜在的消费能力萎缩。

为此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着力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以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这表明()

①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

②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

③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决策权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是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31.广州市番禺区为是否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而引发激烈争论,广受人们关注。

在接受央视《新闻调查》节目采访时,该区某人大代表说:

“我没有去与群众沟通,沟通应该是政府的事情。

”我不用判断,政府会判断。

“我们主要都是听政府部门的。

”你对此的认识是()

A.人大代表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群从

B.人大代表依法行使的职责与政府职责是相同的

C.人大代表的主要职责是支持政府部门进行决策

D.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应增强履职能力

32.2009年10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位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备受争议的“农民1/4选举权”(农村与城市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4:

1)将成为历史。

这一重要修订,鲜明体现了我国()

①人人平等②立法平等③地区平等④民族平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3.2009年12月2日,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法制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扩大政府立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范围,建立政府立法听证制度,探索研究行政决策公示制度、听证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保证公开听取民意常态化。

这样做的目的是()

①扩大行政权力,增强政府权威②规范公民行为,加强司法监督

③保障科学决策,维护公民权益④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34.右图为2003—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职业情况。

由图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

A.是我国的执政党

B.积极加强自身建设

C.有巩固的阶级基础

D.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5.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重要

原则。

下列体现这一原则的政治现象是()

①某村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

②某县县长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书面述职报告

③某市市委决定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范围

④某省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战略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36.(36分)读世界某地区旱涝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中①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6分)

 

(2)图中M河的水文特征,与N河比较,最明显的差异有哪些?

(6分)

 

(3)简述图中旱涝灾害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分析其成因。

(16分)

 

(4)试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对图中②国农业生产(种植业)的有利影响。

(8分)

 

37.(32分)都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每一个都城都是一个特定时期的文明发展的丰碑。

都城的文化浸润了整个国家,而都城变迁则是国家政治震荡的波谱图和晴雨表。

中国历史的演进,与都城的确立、变迁和发展紧密关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我国共有古都217处,涉及王朝或政权277个。

1988年,中国古都学会确认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为中国“七大古都”。

这一观点已得到我国众多学者的认同。

——据《中国古都和文化》等书

(1)材料一所列中国“七大古都”中,最早成为都城的是哪一个?

它是哪一朝代的都城?

(2分)

 

材料二(汉)高祖欲长都洛阳,齐人刘敬(即娄敬,赐姓刘氏)说,及留侯(指张良)劝上都关中。

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

——摘自《史记·高祖本纪》

娄敬曰:

“……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

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夫与人斗,不搤其亢(即扼住喉咙),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摘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留侯曰:

“……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少数民族畜牧业等)之利,也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

——摘自《史记·留侯世家》

(2)依据材料二分析,娄敬和张良为汉高祖定都关中论证了哪些有利因素?

(4分)

 

材料三著名明史专家马渭源在南京电视台《金陵往事》上讲述《大明帝国在南京》……论述了南京作为大一统帝国首都的历史必然性。

……由于北京的不断战乱,北民南迁,到南宋时长江流域以南的经济已压倒性地盖过经北方,南宋的版图不到唐朝的一增,可南宋的财经收入却是唐朝的2~3倍;到元朝时,元帝国的经济命脉已完全依赖于“南粮北运”。

——《南京的历史名片》(《扬子晚报》2008年3月25日)

(3)材料三中论述的明初建都南京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后来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5分)

 

(4)近代时期以南京为都城的政权有哪些?

(4分)

 

材料四当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决定把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北京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统一全国的作用,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所考虑定都的历史背景。

……北京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起的先导作用,是以毛泽东为首中共领导人考虑定都的现实背景。

……在北平成立中央政府是当时许多民主人士共同的想法。

——摘自《首都中国:

迁都与中国历史大动脉的流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5)请用具体史实阐明“北京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起的先导作用”是什么?

(8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为何选择北京作为首都。

(5分)

 

(6)你如何理解“每一个都城都是一个特定时期的文明发展的丰碑”?

(2分)

 

38.(34分)深刻认识世界、准确把握时代,由此提出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大势、反映时代进步要求、实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外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六十年代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继承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时代主题的基本战略思想,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体现时代潮流、推动时代发展、引领时代前进方向的系统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创新理论。

该理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内容

基本观点

深刻变革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和谐世界论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共同发展论

国与国之间“利益交融、休戚与共”;必须树立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时代思维。

共担责任论

国际社会应树立共同责任意识,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多方入手,统筹兼顾,“携手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和威胁。

积极参与论

“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既坚定不移坚持独立自主,又勇敢参与经济全球化。

(1)联系材料,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引领时代发展的重大意义。

(12分)

 

材料二进入新世纪以来,金融危机、能源资源问题、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公共卫生、重大自然灾害等各类全球性重大挑战和威胁凸显,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制定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绿色增长。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高度重视保增长与调结构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2)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说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正确性。

(12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传大历史转折。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3)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当代中国应怎样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10分)

 

39.(58分)我国西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图

 

(1)图中M山地南坡雪线(高或低于)北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2)图中N盆地绿洲边缘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6分)

 

(3)近年来M所在省区边境贸易发展迅速,试分析该省区发展边境贸易的有利条件。

(8分)

 

材料二“郑吉,会稽人也,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由是为郎。

……至宣帝时……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即匈奴日逐王),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

都护之置自吉始焉。

……汉之号令班西域矣……成于郑吉。

——《汉书》卷七十

(4)材料二中的“西域”指什么地区?

(2分)此材料为我们研究我国中央政府管辖西域的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

(2分)

 

(5)自公元前1世纪起,新疆地区就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潮朝前期,清政府为巩固新疆边防做出了哪些努力?

(6分)

 

材料三1954年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

……现有14个师(垦区),174个农牧团场,4391个工业、建筑、运输、商业企业,有健全的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金融、保险等社会事业和司法机构,总人口245.36万人,在岗职93.3万人。

……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37个民族成分。

……在边境地区建立了“军、警(武警)、兵(兵团)、民”四位一体的联防体系。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白皮书《新疆的发展与进步》(2003年5月)

(6)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4分)

 

材料四截至2008年,全区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宗教团体91个、宗教院校2所。

……新疆宗教界人士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担任职务的有1800多人,他们代表信教群众积极参政议政,并对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进行监督。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白皮书《新疆的发展与进步》(2009年9月)

(7)材料四为我们研究新疆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哪些信息?

(6分)

 

材料五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障碍。

西北5省(自治区)的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12,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一些局部地区的缺水尤为严重。

由于灌溉技术比较落后,水利用率低,致使农业用水占各项总用水量的比值过大,如西北内陆区高达95%,黄土高原区达87.3%,而一些发达国家仅占50%左右。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西北地区的干旱状况将进一步加剧。

发展节水农业,对推动西北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将发挥极大作用。

(8)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为大力发展西北地区的节水农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8分)

 

材料六我国155个民族自治地方中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西部地区的86.5%。

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任务。

截至200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