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640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docx

泥磷酸工艺操作规程11

磷泥制酸工艺操作规程

1产品性质及用途

1.1产品性质

本产品为70%工业级磷酸,外观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油状的稠厚液体.比重200C时为1.532.熔点42.350C,沸点2130C,凝固点21.20C.溶于水和乙醇.

本品为无机三元中强酸,分子式库H3PO4,分子量为98。

1.2质量标准

执行GB/T2091-2008国家标准

1.3用途

磷酸为基本无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于磷酸盐、冶金、医药、机械等行业。

2磷泥制酸的生产方法及产要原材料

2.1生产方法

以磷泥中元素磷为原料,经氧化、水合反应制取出成品。

本规程的工艺线路为氧化、水合分别进行,回收酸雾采用旋风除雾回收,再利用碱洗塔酸碱中和洗涤,离心风机引风抽收尾气排空的方法。

2.2原料(以磷泥中的元素磷为原料)

2.2.1黄磷

黄磷为淡黄色蜡状固体,分子式P4,原子量124,200C时比重为1.828克/立方厘米、熔点44.10C,、沸点2800C、燃点350C、易气化,在空气中能自燃,故必须保存在水中。

难溶于水,易溶于CS2、液氨等。

有剧毒,对于人的内服致死量为0.1克,在空气中允许限量为0.1毫克/米3。

2.2.2双氧水

双氧水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2,无色透明液体,250C时比重为1.44,熔点410C,沸点150.20C。

溶于水、醇、醚。

为具有较强氧化能力的氧化剂。

双氧水具有腐蚀性,保存时应注意防热,防晒避光,并避免金属杂质混入。

其质量应符合GB/1616---79之要求。

2.2.3工艺用水

生产磷酸所用的水采用净水器处理后的水,要求要求Ca2+\Mg2+含量低于0.03毫克当量/升、色度(黑曾)≦10、氯化物≦0.0001%、硫酸盐≦0.0001%、Fe≦0.001、重金属(以铅计)≦0.0001%、砷≦0.0001%灼烧残渣≦0.1%。

3生产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

3.1生产原理

元素磷在过量空气条件下充分燃烧生成P2O5,P2O5不断与水循环进行吸收反应,生成产品磷酸。

其主要反应式如下:

P4+5O2=P4O10+QP4O10+6H2O=4H3PO4

3.2工艺流程阐述

经分析过后的磷泥经磷泥输送泵从黄磷车间磷泥沉降槽打入磷泥制酸磷泥暂贮槽,并加水对磷泥进行防燃保温。

以备使用。

往清洗干净后的浓酸循环槽内加入适量工艺水(量根据系统余留量确定,以不脱料,能正常运行为原则),关闭取酸阀门,打开出口总阀及文氏管喷酸阀,启动浓酸循环泵,观察运行情况。

运行平稳后,以同样的方法启动稀酸循环泵及碱洗泵。

打开引风机冷却进水,观察出水情况,以确保冷却水已开启,手动盘车3到5转,无异常后点动,点动无异常后正式启动,观察运行情况,无异常后开始打开磷泥投料阀进行少量投磷生产,先让转窑缓慢升温,生产一段时间后,再缓慢增大磷泥抽加量,直到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磷泥在燃烧炉内进行燃烧反应,燃烧生成的高温P2O5气体经收风机的负压牵引,从燃烧转窑尾部进入酸吸塔,气体在酸吸塔中与由循环酸泵打入的循环酸(水)逆流接触进行水合反应并吸收部分热量,吸收后的酸由酸吸塔底部流入循环酸槽,在由泵打入酸吸塔循环吸收,达到70%的酸取入原酸贮槽,经压滤机过滤后的合格酸经液下泵打入成品槽供六偏磷酸钠生产使用或出售。

吸收后的气体进入文氏管,经稀酸泵打入的稀酸进一步吸收气体中的,P2O5,使气体得到进一步的净化,旋风除雾器出来的气体由引风机送入第二文氏管,再经汽水分离器进一步净化,经净化后的气体气体由引风机送入碱洗塔,再经过碱洗泵打来的碱液进行酸碱中和,进一步除去尾气中的五氧化二磷,经碱洗过后的气体经检验达排放标准后排放。

碱洗液经达到一定的中和度后,经压滤机过滤后作为生产六偏磷酸钠原料添加使用。

 

附产品指标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70%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色曾/黑曾≤

30

40

60

磷酸(H3PO4)质量分数%≥

70

70

70

氯化物(Cl)质量分数%≤

0.001

0.0015

0.002

硫酸盐(SO4)质量分数%≤

0.005

0.01

0.015

铁(Fe)质量分数%≤

0.002

0.0025

0.005

砷(As)质量分数%≤

0.0001

0.005

0.01

重金属(以Pb计%≤

0.01

0.03

0.05

 

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材质

单位

数量

1

磷泥暂贮槽

4000×2000×2000(1000深锥斗)

A3

1

2

转窑燃磷炉

φ2500×5000

A3

1

3

酸吸塔

φ1750×7250

A3

1

4

1号文氏管

φ400×1800

石墨

1

5

旋风除雾器

φ1280×4000

A3

1

6

浓酸循环槽

4000×2000×1200

A3

1

7

稀酸循环槽

φ1000×1000

A3

1

8

浓酸泵

50FSY-35

玻璃钢

2

9

稀酸泵

40FSY-25

玻璃钢

1

10

循环水泵

ISW100X160A

304

2

11

2号文氏管

φ400×1800

石墨

1

12

碱洗循环槽

φ1000×1000

304

1

13

碱洗塔

φ955×3500

304

1

14

烟囱底塔

φ955×5700

304

1

15

循环水池

10000×5000×2200

水泥池

1

16

引风机

F9-19NO1.10

304

1

17

碱洗液压滤机

XMY-15-630-U

增强聚丙烯

1

18

原酸压滤泵

32HYU-10-30-1000

增强聚丙烯

1

19

成品酸泵

40HYU-20-30-1500

增强聚丙烯

1

20

原酸压滤机

XMY-30-630-U

增强聚丙烯

1

21

碱洗液循环泵

40FSY-25

玻璃钢

1

22

汽液分离器

φ1590×2500

A3

1

23

原酸储槽

8000×4000×2000

A3

1

24

成品酸槽

7000×4000×2000

A3

1

25

渣池

4520×3520×2120

水泥池

1

26

暂储槽溢流水池

2000×1000×1800

水泥池

1

27

磷泥输送泵

50PYW25-32-5.5

不锈钢

2

28

中和酸输送泵

40FSY-25

玻璃钢

1

 

4操作规程

4.1燃磷岗位

4.1.1职责范围:

将磷泥熔成液态,随时保证磷泥供应的需要。

4.1.2控制指标:

磷泥暂贮槽温度T=60~700C,磷泥投加量:

视生产需要而定。

4.1.3操作方法:

用磷泥输送泵将磷泥由管道输送至磷泥暂贮槽存放,并注意观察磷泥暂贮槽内磷磷液位,最高不超过溢流口下部200mm处,开启加热热水,检查槽内水位是否达到溢流口,以确保磷泥有水保存及磷泥温度控制在600C以上。

4..14职责范围

A、负责控制液态磷泥在燃烧炉内充分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调节磷泥投加量,保证氧化完全,杜绝炉体超温。

B、注意暂贮槽磷泥液位,随时补充磷泥,保持液位相对稳定。

4.1.5控制指标

A、磷泥暂贮槽磷泥液位位上限不得超过溢流口以下200毫米,下限不得低于距出磷口200mm处。

B、磷泥暂贮槽温度T=60--700C。

4.1.6操作方法

A、开保温热水对磷泥暂贮槽内磷泥进行热水保温,预热输送磷泥管线和阀门,往清洗干净后的浓酸循环槽内加入适量工艺水(量根据系统余留量确定,以不脱料,能正常运行为原则),关闭取酸阀门,打开出口总阀及文氏管喷酸阀,启动浓酸循环泵,观察运行情况。

运行平稳后,以同样的方法启动稀酸循环泵及碱洗泵。

打开引风机冷却进水,观察出水情况,以确保冷却水已开启,手动盘车3到5转,无异常后点动,点动无异常后正式启动.开车准备完成.

B、待班长检查无误下达开车命令后,先开启热水阀加热输送磷泥管线,然后缓缓地开启磷管线上的球阀,少量投加磷泥,先缓慢升温。

此时应细心调节磷泥投加量,以求最佳燃烧状况。

磷泥投加量应先小后大,缓缓进行,使炉温上升速度先慢后快逐步达到规定的工艺控制指标,并使之稳定,进入正常操作。

4.2.4停车

A、正常停车,按下列顺序进行

a、得到通知后,先关磷泥投加球阀,让残余磷泥流尽.10分钟后,停循环酸泵。

b、20分钟后,停引风机.稀酸泵,碱洗泵.停车过程结束。

B、紧急停车,如遇到突然断电,风机、浓酸砅突然出现故障时,应采取紧急停车。

紧急停车按下列顺序进行:

a、立即关闭磷泥供磷球阀.

b、迅速查明原因并向班长报告。

c、若供电一时不能恢复、或设备故障一时不能排除的,其它步骤按正常停车停下来。

d、若碱洗泵或稀酸泵出故障,可以酌情减负荷生产。

并及时处理.

C、临时停车,若遇到喷头堵塞、仪表失灵等情况,可按紧急停车步骤进行及时处理。

4.3配酸岗位

4.3.1职责范围

A、控制酸吸塔的运行,及时调整循环酸喷淋量,保证五氧化二磷的吸收及尾气中酸雾的捕集与加回收。

B、控制进行酸吸塔的循环酸温度.

C、按时监测循环酸的比重、温度、色度、及时将含量达到的酸送到原酸贮槽中。

D、及时向槽中补充工艺水,保持循环量。

E、保证成品酸的质量,

4.3.2控制指标

A、循环酸温度T=40--600C(关键控制点)

B、成品酸浓度70----70.2%

D、成品酸槽温度计<500C

E、尾气含酸量<0.3g/HM3

4.3.3操作方法

A、开车时检查循环酸槽中贮酸量,液位处于酸槽1/4处,检查两台酸泵填料、联轴器等有无异常,启动酸泵。

使酸进行循环,启动引风机。

B、运行中及时调节循环酸量,保持合适的流量,控制进入水合塔循环酸的温度。

巡回检查分离器对酸雾的捕集分离情况,维持正常生产力。

C:

随时监测循环酸比重,及时将含量达到要求的酸输送至原酸贮槽,,并及时补充工艺水。

C、停车

a、正常停车、接到停车通知后,应听从班长指挥。

加强各岗位联系。

当供磷停止工作10分钟后,先后停下循环酸泵,20分仲后停引风机、稀酸泵、碱洗泵。

b、紧急停车、当遇到突然停电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应采取紧急停车。

紧急停车时,立及停下引风机,并通知燃磷岗位紧急停车。

以作应急处理。

4.4过滤岗位

4.4.1职责范围

保证为下一工序提供合格的原料或提供合格的产品。

4.4.2操作方法

A: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滤板在横梁上的安放顺序和滤板数量,将所有的滤板移至止推板一端并使其位于两横梁中央。

若滤板短缺时,应增加后再开机。

2、检查滤布情况,不得有折叠和破损。

3、检查各接管口接头有否接错,法兰螺栓有否均匀旋紧。

垫片是否垫好。

B:

操作过程

1、压紧滤板,旋紧锁紧螺丝保压

2、进料过滤

3、滤完后,对可洗式进水洗涤

4、隔膜压榨

5、松开锁紧螺丝卸压,松开板框。

6、拉开滤板卸滤饼。

7、清理检查滤布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

C、具体操作如下:

一、合上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二、按:

“启动”按钮,启动油泵。

三、将所有滤板移至推板端,并使其位于两横梁中央。

四、按“压紧”按钮,活塞推动压紧板,将所有压紧板压紧,达到液压工作压力值后(小于或等于20MPa,)旋转锁紧螺丝锁紧保压,按“关闭”按钮,油泵停此工作,(自动保压机型的不能停油泵)。

五、暗流:

打开滤液阀放液,明流:

开启水嘴放液。

接着开启进料阀,进料过滤。

六、关闭进料阀,停止进料。

七、启动油泵,按下“压紧”按钮,待锁紧螺母松动后,将螺母旋至活塞杆前端(压紧板端),再按“松开”按钮,活塞带压紧板回至合适工作间隙后,关闭电机。

移动各滤板卸渣。

八、清洗检查滤布,滤板,清除结合面上的残渣,再将所有滤板移至止推板端并位居两横梁中央时,可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D、启动成品酸泵,将过滤清亮合格的产品打入成品槽或直接计量打作六偏磷酸钠原料用。

5、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序号

不正常现象

原因分析

处理办法

1

磷泥出口磷量小或无磷喷出,燃烧不正常,出现燃烧炉吐烟现象

1、输磷管线堵塞或阀门堵塞

2、磷泥温度过

3、暂贮槽内磷泥过少

1、1、加热磷管线及阀门

2、检查保温水,提高保温水温

3、补充磷泥量

2

燃烧炉顶正压,磷烟外喷

1.引风机出故障

2.旋风除雾器堵塞

3.循环酸喷淋量过大

4、汽水分离器堵塞

1、及时修复风机

2、清理旋风除雾器

3、检查酸泵,调整酸喷淋量

4、清理汽水分离器

3

尾气中出现大量酸雾

1、除雾器效率低

2、汽水分离器效果差

3、碱洗塔效率低

1、检查第一文氏管工作情况,是否有酸喷淋,并恢复

2、检查第二文氏管工作情况,是否有稀酸喷淋并恢复

3、检查碱喷头是否有碱液喷淋并恢复

6.安全规程及环境保护

6.1安全生产

6.1.1严格执行化学工业部颁发的“四十一条”安全生产禁令,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6.1.2上班前必须按照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燃磷工操作放磷阀门时,要戴防护面罩,燃磷配酸工应戴好防护眼镜。

6.1.3上班时必须穿戴整齐,不得穿拖鞋、裙子、高跟鞋上班,女工不得披长发上班。

6.1.4班前班上严格禁止喝酒。

6.1.5登高作业须戴安全帽,工具袋,并按规定进行操作。

6.1.6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定,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通知电工处理,不得随意乱动。

6.1.7防毒面具应有专人管理,经常检查维护,应放置在有明显标志的地方。

6.2消防

6.2.1在厂保卫科指导下切实做好消防工作,充分认识火灾的严重性,防患于未然。

.6.2.2车间内各种消防器材应齐全可靠,应设立专人负责维护、保养、放置在固定地点,并标有明显标志。

6.2.3车间内不准吸烟,加强明火管理,保持车间道路畅通。

66.2.4由于双氧水(H2O2)受热到一定温度时会发射猛烈的爆炸性分解,要避免高温影响,存放在阴凉避光处,要防止某些重金属离子如Fe21Mn21Cn21Cr3+等混入其中,加速双氧水分解。

6.2.5车间设备检修需要动火时,必须按一定程序办理动火证。

6.2.6设立必要的安全水栓和临时接水点,以便及时扑灭火灾。

6.3环境保护

6.3.1废水、磷酸生产过程中,磷泥暂贮槽运行中需要有水覆盖,在磷泥的表面当液位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便会溢出,设计时都开有溢流口,保温磷热水含有一定量的游离磷,国此本装置设污水池一个,将生产过程中的污水汇集,用管道送至污水处理池处理后回用。

6.3.2废气:

磷酸生产尾气中一般含有P2O5约0.3g/NH3,排入大气中会生成酸雾,故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工艺指标,本工艺采用碱洗中和,生产过程中不得以任何方式停用或不用,以保证排放气体符合排放标准。

 

六偏磷酸钠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1、产品性质及用途

1、1:

产品性质

①性能特点:

白色粉状或粉末,表观密度0.35-0.90g/cm3,熔点622摄氏度。

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微酸性,1%水溶液PH为5.8---7.0。

在水中逐渐水解成亚磷酸盐,具有良好的络合金属离子的能力。

能与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络合,生成可溶性络合物。

能软化硬水。

作为一种无机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有机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②性能特点:

偏磷酸钠聚合体的一种,为透明玻璃片状或白色粉状晶体。

吸湿性较强;吸湿后变粘,在空气中易潮湿,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但溶解速度较慢;水溶液呈酸性反应。

易水解或成亚磷酸盐。

对某些金属离子(钙、镁)有生成或溶性络合物的能力,故可用来软化水,与铅、银、钡盐等也可生成络合物。

1.2:

分子式:

(NaPO3)6(M=611.77)

1.3:

外观:

透明玻璃片状或粉状质

1.4:

主要用途

主要作用是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调整食品的营养构成,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是六偏磷酸钠中会有微量的重金属如砷,铅等,砷会引起以皮肤色素脱失、着色。

六偏磷酸钠用于肉制品、鱼肉肠、火腿等,能提高持水性,增高结着性,防止脂肪氧化;用于豆酱、酱油能防止变色,增加粘稠性,缩短发酵期,调节口味;用于水果饮料、清凉饮料,可提高出汁率,增高粘度,抑制维生素C分解;用于冰淇淋可提高膨胀能力,增大容积,增强乳化作用防止膏体破坏·用于水果饮料、清凉饮料,可提高出汁率,增高粘度,抑制维生素C分解;用于冰淇淋可提高膨胀能力,增大容积,增强乳化作用防止膏体破坏,改善口感和色泽;用于乳制品、饮料防止凝胶沉淀;用于豆类、果蔬罐头,可稳定天然色素,保护食品色泽。

六偏磷酸钠,有助于水合作用,可以使饮品中的沉淀物更好的分散在水中。

能与水中的Ca2+,Mg2+形成络合物,故又你为优良的水处理剂,用于工业水处理中。

1.5:

包装:

内衬食用聚乙烯袋,外套牛皮纸带、编织袋,每袋净重25kg。

1.6:

保质期:

五年

1.7:

质量标准

执行HG/T2519-2007化工部标准

 

2:

六偏磷酸钠的生产方法及产要原材料

2.1生产方法

往中和锅内加入经计量的酸和碱进行中和反应,并严格控制中和液的PH值,当PH值达到工艺要求时,打入中和液高位计量槽,依靠重力的作用,经阀门控制进入聚合炉内进行高温聚合反应,反应好的物料经骤冷机骤冷后,由镙旋输送机送到粉碎机破碎到所要求的粒度,粉料进入料仓,包装即可。

2.2原料的性质

2.2.1磷酸

磷酸是三元中强酸,分三步电离,不易挥发,不易分解,几乎没有氧化性。

具有酸的通性,净的磷酸是无色晶体,熔点42.3摄氏度,高沸点酸,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市售磷酸试剂是粘稠的、不挥发的浓溶液,五氧化二磷含量在83-98%之间。

(1)与碱反应

NaOH+H3PO4=NaH2PO4+H2O

2NaOH+H3PO4=Na2HPO4+2H2O

3NaOH+H3PO4=Na3PO4+3H2O

(2)与某些盐反应

NaBr+H3PO4(浓)NaH2PO4+HBr↑

NaI+H3PO4(浓)NaH2PO4+HI↑

2.2.2碳酸钠(纯碱)

纯碱是碳酸钠(Na2CO3)的俗名,又称为苏打(soda),是白色粉末。

虽然碳酸钠俗称纯碱,但它其实属于盐类物质,因其水溶液显弱碱性而称纯碱。

其晶体含结晶水,化学式Na2CO3·10H2O.在空气里碳酸钠晶体很容易失去结晶水,并渐渐碎裂成粉末。

失水以后的碳酸钠叫做无水碳酸钠。

纯碱外观为白色粉末或细粒结晶,味涩。

相对密度(25℃)2.532。

熔点851℃。

比热容1.042J/(g·℃)(20℃)。

易溶于水,在35.4℃其溶解度最大,每100g水中可溶解49.7g碳酸钠(0℃时为7.0g,100℃为45.5g)。

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

其水溶液水解呈碱性,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并放出二氧化碳。

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

纯碱就是碳酸钠,最重要的化工工业原材料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玻璃、化工工业(烧碱、硝酸钠、清洁剂、软化硬水)、石化、冶金等行业,同时也应用在造纸、肥皂、纺织、印染、皮革、食品、医药、胶卷、轻工等行业。

具有腐蚀性用来除痣对皮肤有损害,不如用激光除痣,医疗美容的地方都有。

 

2.2.3工艺用水

生产六偏磷酸钠所用的水采用净水器处理后的水,要求要求Ca2+\Mg2+含量低于0。

03毫克当量/升、色度(黑曾)≦10、氯化物≦0.0001%、硫酸盐≦0.0001%、Fe≦0.001、重金属(以铅计)≦0.0001%、砷≦0.0001%灼烧残渣≦0.1%。

3生产原理及基本工艺流程

3.1生产原理

本生产工艺采用两步法进行生产,即用纯碱与磷酸在中和锅里反应制取磷酸二氢钠溶液,经高温加热缩聚形成六偏磷酸钠,反应式如下:

2H3PO4+NaH2PO4=2NaH2PO4+H2O+CO2

2NaH2PO4(加热)=2(NaPO3)n+H2O

3.2工艺流程阐述

经计量的酸和碱液按一定比例放入中和锅内,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中和反应,反应好的中和液经中和液下泵打入中和液高位槽,经控制阀门控制好投加量后进入聚合炉进行高温聚合.聚合炉热量由净化岗位净化后送来的黄磷尾气,经分气缸引出,阀门控制后送入聚合炉燃烧提供聚合所需的热量.聚合好的物料经出料口流入对辊冷却机进行骤冷并初破碎,形成片状六偏磷酸钠,再经镙旋输送机输送到粉碎机进行粉碎,达到粒度要求的粉料进入料仓后经计量后包装。

 

附产品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一等品

合格品

总磷)酸盐(以P2O5计质量分数%≥

68.0

68.0

非活性磷酸盐质量分数(以P2O5计)%≤

7.5

7.5

水不溶物质量分数%≤

0.02

0.04

铁(Fe)质量分数%≤

0.02

0.03

PH值(1%)(10g/l)

5.8------7.0

5.8-----7.0

溶解性

合格

 

附设备一揽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材质

单位

数量

1

磷酸储槽

φ3820×5000

316

1

2

液碱储槽

φ3820×5000

A3

1

3

磷酸暂储槽

φ1000×1000

316

1

4

液碱暂储槽

φ1000×1000

A3

1

5

转子流量计

 

不锈钢

2

6

中和锅

φ2550×2500

316

1

7

中和液暂储槽

1000×1000×1000

316

1

8

中和液高位槽

φ1910×4000

316

2

9

聚合炉

9000×3000×2500

 

2

10

对辊冷却机

φ325×1500

A3

4

11

螺旋输送机

GX-300-6000

316

8

12

粉碎机

9FZ-35C

A3

4

13

料仓

φ2000×1000(加2米深锥斗)

316

2

14

磷酸输送泵

50YWP30-30-7.5

不锈钢

1

15

液碱输送泵

50YWP30-30-7.5

不锈钢

1

16

搅拌器

 

 

1

17

中和液输送泵

50YWP30-30-7.5

不锈钢

1

18

水环真空泵

SK—42B

不锈钢

2

19

洗气塔

φ1280×5500

A3

1

20

汽水分离器

φ1280×3000

A3

3

21

分气缸

φ800×1800

A3

2

 

4:

操作规程

4.1中和岗位

4.1.1职责范围:

将计量好的酸和碱放入中和锅反应,得到合格的中和液

4.1.2控制指标:

反应温度:

常温到80摄氏度以下

.PH值:

4.3----4.5.杜绝溢料现象的发生。

4.1.3操作方法:

(以纯碱作为原料进行具体阐述)

先放入一定量的水,开动搅拌器,搅拌运行正常后,从加料口倒入经计量好的纯碱,使其边搅边溶解.纯碱加完后,开启磷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