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921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docx

中国诗词大会110期点评

柳宗元的江雪,大家肯定耳熟能详。

但是当你听到康震说到柳宗元愤怒到极点,无奈到极点,痛苦到极点,可是文学家会把生活中的痛苦变成艺术上极致的美。

他在钓他的心灵,所有的苦都被过滤了,他呈现给读者的是孤独的美。

你听到这些,心里有没有砰然一动的感觉呢。

康震说长恨歌就是长爱歌。

能爱的时候就要多爱一点儿,不要留下遗恨。

说的也好有道理呢。

“休说鲈鱼堪脍”。

蒙曼介绍了这个典故,说张季鹰想到鲈鱼肥了,莼菜可以吃了,就辞官回家,又讲了辛弃疾反用该典后。

董卿:

“所以现在把莼鲈之思来比喻自己的思乡之情。

我也是南方人,我现在在秋风乍起或者秋风正浓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大闸蟹。

”(大闸蟹那三个字说的是那样有情感啊。

)。

蒙曼:

“你也可以回乡去吃”。

董卿:

“现在不用了,北京到处都有。

”康震:

“我发现你是爱吃这东西”。

董卿:

“怎么了?

”康震:

“说起这东西,两眼是chuachuachua的闪光啊”。

董卿:

“冒着贼光”。

董卿问到郦波老师该如何诗意的生活,回答: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因为人生就在路上,诗词代表中国人的诗意生活。

是自古以来国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美学角度看,国人记忆深处的审美愉悦感其实主要来自于诗词。

董卿说蒙曼老师外表温文尔雅,一柔弱女子,心中却有满腔豪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郦波老师说到李煜死于这首词。

蒙曼说所以这就是词人,太多情,总是忘不了。

董卿:

所以人有时要迟钝一点儿,稍微的没心没肺一点儿,有时候太过多情,自己苦于其中。

话说觉得董卿自己也是呢,要稍微没心没肺一点儿。

我们自己也是,太在意什么,苦的是自己呢。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蒙曼老师说中国古代传统不少写情的作品,总是说欢乐太短了,而秦观把境界翻了上去。

欢乐短不重要,情分长可以抵得上多少朝朝暮暮。

“从此萧郎是路人”。

董卿说到崔郊在全唐诗中仅有这一首,但流传至今,还有侯门似海,萧郎陌路等成语。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中的谢将军误以为是谢玄,答案是谢尚。

郦波老师说到李白是谢家铁杆粉丝。

所以要搬到南京,而杜甫是诸葛亮粉丝,所以要去成都。

蒙曼老师说这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蒙曼老师说,这就是两种态度。

自己最欣赏李清照。

不在于她会写“凄凄惨惨戚戚”,也不在于她会写“绿肥红瘦”。

而是她在大劫面前真的有态度。

董卿问你心里不是住着李白吗?

蒙曼老师说,还住着李清照,秋瑾,很多很多人。

李清照真的了不起,国破家亡,家里也破产了,什么都没有了,一个老太太,她讲什么?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一生想着渡河渡江。

心里和辛弃疾是一样的气质,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蒙曼老师这段说的豪情满怀啊。

我想要想真正知道什么是诗意,首先心里要有态度。

不教胡马度阴山”。

蒙曼老师说这是汉族诗歌写阴山的压卷之作,而敕勒川是少数民族写阴山的压卷之作

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的是西湖荷花。

郦波老师说这首诗的净慈寺就是南屏晚钟所在。

蒙曼老师说大家都知道这首诗是写景的。

然后介绍了林子方要离开当时的都城杭州去地方做官,杨万里劝他,这里毕竟是都城啊,还是最美的。

董卿说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啊。

是的,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所达到的境界也不同。

有的人追求的只是一个位置,而还有的人追求的是自己的创造自己的突破。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李斯”,应该是项斯。

郦波老师说这体现了唐代的风格,阔大的胸怀,前辈不遗余力的推举,奖掖后进。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说哪个节日。

答案是重阳节。

蒙曼老师说到过去的文化传播总是和一些具体行为联系在一起。

比如重阳插茱萸,清明折柳,中秋折桂。

郦波老师补充说端午菖蒲。

蒙曼老师说说所以不要一到中秋,就想起大闸蟹来了,想起来没问题,但除了大闸蟹以外,还有非常多的东西,在诗里在生活里可供我们想象。

支持一下蒙曼老师。

就是,除了大闸蟹,还有月饼么。

陈王昔时宴平乐”。

陈王说的是曹植。

蒙曼老师说,这诗是从曹植诗里化出来的。

是化神奇为更神奇。

“曾经沧海难为水”。

蒙曼老师说元稹深情但不专情。

多情是存在的,深情也是存在的。

董卿说“我们只能这样说,不是假的,是每一次都是真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都希望自己的那份是唯一的深情,唯一的真情。

但是自己得到的真情,得到的深情,未必就是专情。

 

董卿问郦波老师:

“在如此浩瀚的古典诗词海洋中,有没有哪一句是格外能够打动你呢?

”郦波老师:

“我觉得这个问题直击我的心灵。

好的诗词是可以轻易拨动你的心弦的话语。

最容易拨动我的心弦的是两句诗词。

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还有一句是纳兰容若的‘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相信每个人的人生都一定有他精彩的故事,让人感动的部分,哪怕现在,哪怕此刻,我们因为诗词欢聚在这里,有一天,它也会成为一种曾经,一种当时,在时间的海洋里,在时间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董卿:

“多好呀,人能够说当时是怎样,有一天,如果我们这里所有的选手回忆起来,当时我就坐在郦波老师和立群老师身后,当时董卿面对着我笑语盈盈,那是怎样美好的一个场景啊,希望有那么一天,你们还能够想起,想起的时候,还能够面带微笑。

”是啊。

当时,能够说当时真好

“行到水穷处”

王立群老师说这反映了王维晚年的生活态度,心态。

他早年是很积极的,晚年经过测试治具的挫折,心态有了很大变化。

这两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好在随性而行。

郦波老师说是随性自适。

董卿认为后两句“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更能体现出随性。

王立群老师说人生最重要的是态度,你用什么态度来看待生活,在顺利时,在逆境中,怎样看待生活,让自己活的更快乐。

郦波老师认为诗意的生活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一览众山小”

董卿:

“在我们国家,三山五岳,四大名楼每一处我们都能找到相应的诗句。

”王立群老师说因为中国古代,五岳四渎,一直都是帝王祭祀的对象。

(查了下五岳四渎,知道了四渎是指江河淮济,涨姿势了。

王立群老师说这首诗最好的地方就是最后这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反映了一个问题,一个人的高度决定了他的眼界。

你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我想很多人都走了很多路,看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也不一定说看的多了,就一定是看的远了。

如果你自己高度不够,看的再多也不一定有用。

王立群老师说这两句揭示了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两句话“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单纯依靠祖辈的辉煌是无法延续功业的,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

近乡情更怯”。

选手答成了“近乡情更切”。

王立群老师说这诗很好的把游子在外,长期和家人失去联系,把走进家乡时独特的情感,微妙的心情写出来了。

董卿:

“妙就妙在是胆怯的怯,不是关切的切,可能就因为一个字,好多滋味妙在不言中了。

尽是刘郎去后栽”

陈更说到反骨,郦波老师说年羹尧魏延是反骨。

又黑魏延!

刘禹锡是坚持,韧劲。

王立群老师说是承受力。

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缴赊”

陈更在这句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里犹豫了一会儿,她说两句都是有关霍去病的。

这两句一个是写霍去病,一个是写跟随霍去病作战的青年军官。

还君明珠双泪垂”。

王立群老师说这首诗非常有名,因为这首诗讲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道理,就是节制。

节制是人生的很高很高的一个境界。

人都欲望,但是面对欲望时,懂得节制是很难做到的。

待到重阳日

王立群老师说中国古代有一类诗,对时序节令很敏感,伤春悲秋。

实际上是作者本人对生命的一种触动。

要热爱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善待生命的每一个过程。

 

海日生残夜”

王立群老师说作者没有用升起的升,而是用的产生的生。

一字之差,差别极大。

如果是用升起的升,无非是说,太阳升起来了。

而用产生的生,带来一个什么精神呢,就是说它是不可遏制的,在这个残夜中,硬生生的闯进来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

康震老师又说起了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典故,王立群老师说这个文人写东西,不可全信,不可尽信。

董卿:

“和当年这种古代诗人的文字一样,具有欺骗性,或者说需要有待考证的,发展到今天,就是镜头了,再发展呢,就是美女的头像了。

看过就看过了。

 

董卿:

如果让您向全世界推荐一首中国的古诗,您会选择哪一首呢?

康震老师:

那肯定是要推荐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语言如此的浅白,内涵如此的深厚。

没有哪个人读了这首诗不为之感动。

所以首选静夜思。

王立群老师:

敕勒川特别好。

这是一首来自少数民族的诗歌,用汉语记录下来的。

这说明中国优秀的古典的诗歌,不仅是汉民族的,也是中国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康震老师:

唐朝的国花肯定是牡丹。

白居易有两句诗“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就说这个牡丹当时卖的很贵。

白居易写这诗本身是说有点儿奢靡了,这么贵的花,花贵人不贵,花贵人贱。

他是抨击这种社会现象。

但是却客观道出了牡丹当时受唐人青睐的程度。

董卿:

不过象牡丹、梅花、兰花、菊花、桂花。

这都是古诗里面,诗人最喜欢吟诵的一些花卉了。

康震老师:

对,它往往代表了人格和人品。

王立群老师:

它这个和中国人的审美观有关。

中国人有一种独特的审美观,是从先秦时期开始形成的。

最早表现出来的就是孔子。

他讲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说这个水流过去的时候,无论是深的浅的,流过去是平的。

说明水很公平。

水走到一个山崖上,它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我们今天叫瀑布。

古人就说水很勇敢。

中国古代人总是把人的美好品质赋予自然界的东西,所以才有岁寒三友,梅兰竹菊,才有出淤泥而不染。

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让外国人看起来,不会有这种感觉,是这个民族具有的个性化特色的一种审美。

董卿:

通过它的外在,我们要赋予它一些品格和精神在其中。

 

孟浩然《临洞庭》诗中有“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请问诗中的太清指什么?

答案是天空。

康震老师: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有个三清观。

玉清、上清、太清。

太清是极高境界,这里是指天空。

但是这诗的重点不在这里。

这诗说“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什么意思呢?

他想划船没船桨,他想打鱼没渔网。

看着别人打鱼,他掉口水。

但是奇怪的是什么,因为我们熟悉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他好像是个隐士,其实不然,唐代没有真隐士。

许多像他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心里想的就是怎么能做一个官,怎么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可是你知道,才子多的很,机会并不多。

所以像孟浩然这样的就被隐士了。

最后实在没辙了,就只好待在山林里,喝点儿酒,看看菊花,也就罢了。

这诗是写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

特别透露出了他既想出仕又特别无奈的心情。

 

“疑是地上霜”

康震老师:

这是明朝的版本,还有宋朝的版本“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肯定是宋代这个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

为什么明代人爱改唐诗呢,因为明代人有个意愿,好评唐诗,好学唐诗。

他们想普及这些诗歌。

所以这个版本就是被改来改去,最后进入到大众视野的,实际上不是最接近于李白原来创作的那个版本,而是明代人改过的。

但是我们现在读明代这个版本很顺溜,因为它是修饰过的。

这也说明经典是在它的流传过程中,一步一步最后形成的。

“渭城朝雨浥轻尘”

王立群老师说这首诗截取了送别中最精彩的一个片段,就是喝最后一杯酒。

朝雨,既是早晨,又是喝最后一杯酒,这个诗就给了你很多想象的空间,所以诗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此。

冠丐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中,哪个字是错的。

答案是丐,应该是冠盖满京华。

康震老师说李白有很多粉丝,但是最著名最伟大的粉丝就是杜甫。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梦到李白所写的。

他是最了解李白的。

那么多达官贵人,单蹦一个孤独的是李白。

那么样的千秋万岁名,他去世后却是寂寞身后事。

董卿:

这可能也是他在听说李白被流放夜郎之后,心里积思成梦吧。

“此曲只应天上有”

王立群老师:

对这诗的理解,学界还是有争论的。

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是讽谏。

花卿是说的花惊定。

(诗名赠花卿)。

古代对礼乐文明的规定是有严格规制的,你什么样的官阶能听什么样的雅乐。

如果不了解这些,可能就会觉得这是赞美曲子非常好听,如果了解了,就会认为这实际上是批评花惊定,你僭越了,你听了你不该听的那个雅乐了

“四海无闲田”

康震老师:

李绅的悯农诗艺术上没有多少成就,但是我们以前光知道白居易的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实际上引领白居易先声的是李绅这样一个并不特别出名的诗人。

他们这些人写写这类诗有个特点,看到社会不公平就直接指出来。

所以这样的诗开启了一个新题材,开启了后来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运动。

董卿问两位老师用什么诗词送给选手。

康震老师送给返场选手的是“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送给黑马的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王立群老师送的是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立群老师:

这是写一个少妇开始在春天,盛装打扮自己,去眺望春色,看见路边的杨柳就后悔了。

不该让自己的夫婿去觅封侯。

为了达到封侯的目的,她已经和自己的丈夫分离了很长时间了。

换句话说,为了人生的一个目标,她牺牲了一个过程。

她现在突然觉得,这个过程很重要,目标倒不那么重要了。

董卿:

也就是说,对于选手来说,是最终的成绩重要呢,还是整个过程更重要。

“晚来天欲雪”

康震老师说其实在中唐时期,白居易最为大家所喜爱的诗,就是这样的诗。

叫做“元和体”。

因为白居易是唐宪宗元和年间的人,当时有说法“诗到元和体变新”。

就是白居易、元稹

康震老师:

他们非常喜欢写这种短小精干,能写士大夫那种闲适情怀的小诗。

没有那种高大上的东西,也没有那种艰难苦恨繁霜鬓。

就是写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到了宋代,苏轼特别喜欢两个诗人,一个是陶渊明,一个是白居易。

这首诗特别能代表白居易这类诗的风格。

“日出江花红胜火”

康震老师:

写的就是杭州,白居易在杭州做过刺史,修了著名的白堤。

后来苏轼也在杭州修了著名的苏堤。

我们总觉得白居易没有李白杜甫名气大,其实在唐代的时候,他在海外的影响比李白杜甫大得多。

而且从对后代文人的影响来看,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呢?

就是白居易的诗里面,他没有那么多的奔放轻狂,也没有那么多的艰难和苦恨。

他有的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充分享受。

这一点他很像王维。

王立群老师:

北宋初年,白体诗很流行,包括在海外。

比如在日本,最受推崇的唐代诗人不是李杜,是白居易。

“晴空一鹤排云上”

康震老师:

唐代很多诗人都有美誉。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刘禹锡是诗豪。

他被流放二十三年,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人生有几个几十年呢。

但是这位爷呢,性情很乐观,虽然被流放,但他还模仿当地民歌写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就是世豪的本色,也是唐朝的本色。

王立群老师:

对。

所以这样的诗人,你叫他写伤春悲秋的诗,不可能。

他觉得春不用伤,秋不用悲。

所以他对待生活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我未出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董卿:

这个成名可能和我们现在理解的成名不一样,是特指进士及第。

王立群老师:

对。

因为这个罗隐遇到云英的时候,云英是个有名的歌妓,但是过了十几年,罗隐还是没有考上,遇到云英,很惊讶云英还是没嫁人。

云英也很惊讶他怎么还没考上。

康震老师:

这是两个倒霉蛋相遇的故事。

两个人都没有达到对方所认为过了多少年后应该会那样的一个生活状态。

但是,这诗反倒衬出一种情思,说明其实他们对对方很关心,说明两个人感情很深,还在时时惦记对方,还想着对方应该是什么样子。

虽然没有成,有遗憾,但是情谊很重。

 

“为伊消得人憔悴”

 

康震老师:

很著名的,柳永的词。

后来被用在人生境界上。

董卿:

做学问的境界,做人的境界。

康震老师:

都是用宋词比拟的。

第一就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找呢。

第二就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为伊消得人憔悴。

最高境界就是辛弃疾的,蓦然回首,看那真理正在灯火阑珊处。

王立群老师:

王国维的应用说明古典诗词有这么一个现象,作者写的时候,他表达一种意见。

但是读者在读的时候,可以赋予它另一种意见。

那么这个古诗词就不仅仅是一个记诵理解的问题,还有一个践行,赋予新意的问题。

 

“不尽长江滚滚来”

王立群老师:

杜甫的诗用浊酒比较多,李白的诗用清酒比较多。

这个浊酒当然比较劣质一点儿,清酒是比较好一点儿的。

这个当然可能是经济条件的问题。

但是我提出一个说法,就是诗人自己的感受,对这个清酒浊酒的写作影响。

像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谁能吃的起,李白也吃不起。

但是李白和杜甫性格不一样,李白写诗的时候,即使是浊酒也要写成清酒。

杜甫喝浊酒的时候可能比较多,但是喝到清酒,他也可能写成浊酒。

大家不必拘泥字面,其实这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董卿:

有的时候是看他们的心境而定的。

 

“鸡声茅店月”

王立群老师: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两句是最有名的,两句用了十个名词,这是非常罕见的,而且是对偶句,这非常难。

而且它的意境又完全符合商山早行。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康震老师:

这首诗最妙的地方是后头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绽放,香气沁人心脾,怎么写,既让人感到梅花的魅力,同时又不是写的那么实,而且有意境。

其实这是很费周折的。

王安石写的非常好,原来以为盛开的是雪,其实不是雪,因为雪是没有香味的。

他特别用暗香。

沙宝亮有首歌叫暗香。

怎么会有暗香呢。

他实际上就是写这个香气,幽幽的沁人心脾。

所以用这个暗示非常精彩。

所以可见王安石不仅是个大改革家政治家。

王立群老师:

王安石诗词写的最好的,是他被二次罢相后,创作了很多诗歌,被称为荆公体。

董卿:

有的诗人也特别擅长用梅花来比喻在艰难困苦环境中,还能够傲雪凌霜的那种坚毅的品格。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康震老师:

高适的燕歌行。

他的边塞诗不像岑参,岑参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擅长写边塞风光,高适是个政治家军事家,所以他写边塞诗多从政治角度写,这两句揭示的就是军队里的不平等。

董卿:

而且在诗中常用强烈的对比来达到艺术效果。

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芒鞋是什么?

A,草鞋,B,布鞋,C,木屐。

答案是草鞋。

康震老师:

苏轼在朝为高官时,诗写的倒不怎么样。

他三次被贬,第一次到黄州,第二次到惠州,最后到海南岛。

他自己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到黄州后,写的这个定风波。

用他的话说,人生在世,无非天晴天阴两种天气。

你碰上天晴时别得意,碰上下雨时别沮丧。

以平常心面对时间变化。

以此来践行自己的这种淡泊的人生价值观。

虽然就连苏轼自己也未必完全能够做到。

董卿:

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其实今天的年轻人读古诗,也就是学习这样的一种境界,传承这样的一种精神。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夸赞的是谁的哪篇名作。

A,李白的望庐山瀑布,B,徐凝的庐山瀑布,C,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王立群老师:

苏轼写过篇小说,叫《东坡志林》。

有篇文章写的是走访庐山的全过程。

一共记述了七首庐山诗的创作。

这篇短文一开始就说,他不想写诗,但后来不得不写了。

在这七首中间,在赞扬李白的同时,他很严肃的批评了徐凝。

其实徐凝的诗写的也不错,但苏轼这个人很率真,他批评人毫不留情,就提出来“不为徐凝洗恶诗”。

把徐凝贬的很低。

康震老师说到这里有一段公案,关于苏轼和李白的。

说宋神宗评论李白有苏轼的才情,没有苏轼的学问。

他虽然贬谪苏轼,但是还得承认这个人是他们时代的骄傲。

董卿:

这个我觉得也挺有意思。

的确有些人有才情,未必有学识,有些人有学识,可能未必有才情。

王立群老师:

这有个原因。

就是客观上有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宋代诗人普遍比唐代诗人有学问。

很重要的原因,是宋代的雕版印刷已经通行了,宋人的读书量要超唐人。

唐人读书是很受限制的,流传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们到今天,像李白那样的大诗人留下多少诗词啊,一千多首。

再看看苏轼陆游的,所以宋代诗人的学问远高于唐人。

浊酒一杯家万里”

王立群老师说这是范仲淹写的很著名的一首词,范仲淹作为一个文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作为边地的军事长官很多人就不知道不大了解了。

范仲淹和韩琦被派到西北边地主持军政。

而且他在军事上还很有成就,很有一套,打了不少胜仗。

所以应当说范仲淹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大贡献。

王立群老师:

他经历了边地战争,所以他了解戍边将士的辛苦。

所以这首词写的这么漂亮,和他的从军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王立群老师说到这里,我想起那句“军中有一范,西贼为之心胆寒”了。

“先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中哪个字错了?

A先,B畏,C未。

答案是先。

应该是“宣父犹能畏后生”。

王立群老师:

孔子呢,后人,特别是唐代把他称为宣父。

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和这里的意思是相同的。

董卿:

而且这是李白很年轻时候写的,叫《上李邕》。

他是觉得对方对他不是很礼貌,或者对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他就觉得你不应该看轻我。

康震老师:

你说的很对。

李白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遇强更强。

本来应该说是他求人家的事,人家要是不拽,他更不拽人家。

他用的庄子的典故。

小爷是大鹏,飞的很高就不说了,就是落到地面上,翅膀把水也能扇起好几层来。

他的意思就是别人见到我,觉得我太高调了,笑话我,我告诉你,孔子说过后生可畏,等我发了,有你好看的。

董卿:

其实当时他和李邕的地位还是有很大悬殊的。

康震老师: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还是青少年儿童,一个是三品大员。

李白一生就没服过软,他临死时写过一首歌,叫临终歌。

还把自己比作大鹏。

说自己挺能飞的,现在飞不动了。

但我这翅膀一扇,“馀风激兮万世”。

一万年后,你们还得知道我。

所以这个不光是李白的自信,也是大唐的自信。

渗透到骨血里,表现在诗篇文章上,让我们过了一千多年,依然能感觉到这种人格的魅力和震撼力。

唐代有个诗人善做五言诗,自号五言长城。

请问这是哪位诗人。

A,王昌龄,B王之涣,C刘长卿。

答案是刘长卿。

康震老师:

刘长卿称为五言长城。

他的五言诗写的确实好。

比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是他写的。

但是他的诗大体都是这种风格。

所以后人对他又有一个评价,说刘长卿的五言诗,十首以上大体雷同。

意境都是写的苍山青山,就是主要写一种隐居的隐士非常幽静的生活。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比如王维,他也写山水诗田园诗,但他也写游侠诗,写“九天阊阖开宫殿”。

写很多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诗体。

一个优秀的杰出的作家,一般要做到众体兼备,不仅要会各种内容体裁,还要会各种题材。

刘长卿之所以算不上一个一流作家,原因就是他才情不够高,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所以他的创作,就是写五言诗特好,写那种意境特好,你让他拓展点儿就有点儿困难了。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中,斯人指的是谁?

A,杜甫,B,李白,C,杜甫的妻子。

答案是李白。

康震老师:

说了他老梦到李白。

其实是杜甫真喜欢李白,仰慕李白,操心着李白。

你看哪些诗,你就觉得有那闲工夫干么不操心操心自己家里人,操心一个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他仰慕他,操心他,喜欢他。

他觉得这是国之良才,但是没被重用。

杜甫很善良,又是李白的粉丝,所以很操心他。

李白比较大条,关心的都是大事。

眼睛看的都是云端之上,是进行云计算的。

有人说李杜的关系优劣,其实他们是惺惺相惜的。

 

“?

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答案是蜡烛。

  康震老师:

就是两个人要离开,一晚上聊,点着蜡烛。

蜡烛流着蜡泪,消耗着自己。

好像是依依惜别的这种感情一样。

董卿:

就像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从物看到情。

康震老师:

对,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江州司马是指谁?

A,刘禹锡,B,白居易,C,元稹。

答案是白居易。

康震老师:

琵琶行有两句是最重要的主题句。

一句就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们现在觉得这两句诗很平常,而且我们也了解其中的感情。

但是放到一千二百多年前,那可不是这么回事。

白居易当然是因为政见不和被贬谪到江州,但他还是个官人。

唐代,宋代也一样,社会等级是很严格的。

唐代法律里有官人,有良人,还有贱人。

“老大嫁作商人妇”。

她出身歌女,又嫁给商人,社会地位是很低的。

这大晚么晌白居易这个官人陪着客人喝酒说话,听到这个女子弹琵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