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077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高中化学教材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

12.氧化铁红颜料可制成防锈油漆,硫酸铜常用作游泳池中的消毒剂。

(P76)

13.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通常用作黏合剂和木材防腐剂。

(P79)

14.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光学镜片、石英坩埚外,还可制作导光能力很强的光导纤维。

(P81)

15.医疗上用的石膏绷带是利用熟石膏与水混合成糊状后很快凝固的性质。

(P93)

16.二氧化氮能使氧气变为O3,臭氧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后生成的有毒的烟雾叫做光学烟雾。

(P97)

17.氮肥包括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

(P99)

《化学2》

18.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经过研究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P10)

19.1875年以后,门捷列夫关于类铝(镓)、类硼(钪)、类硅(锗)等元素性质的预言先后得到证实。

20.化学电源有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之分,一次电池用过之后不能复原,二次电池充电后能继续使用。

(P42)

21.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它以光和热的形式传送到地面。

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光合作用。

(P48)

22.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贮存的能量。

生物质包括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

(P49)

23.贮氢金属(或合金)并不是简单地吸附氢气,而是通过化学方法如与氢气反应形成氢化物,贮氢金属的发现,开辟了解决氢气贮存、运输难题的新途径。

(P51拓展视野)

24.我国的南海、东海海底已发现天然气候水合物,它易燃料,外形似冰,被称为“可燃冰”。

(P58)

25.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镏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从煤中获得多种肯机化合物。

26.人类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三种不同层次的观测仪器先后得到了应用。

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技术右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27.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经历了波义耳观点、拉瓦锡观点、阿仑尼乌斯的电离学说,以及后来的酸碱质子理论等。

(P94)

 

《有机化学基础》

28.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

(P2)

29.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在中国诞生。

(P5)

30.李比希的“基团理论”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P8)

31.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有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法和紫外光谱法。

32.同位素示踪法是科学家经常使用的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

匈牙利化学家海维西因为在此领域方面贡献突出,获得了194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P13)

33.荷兰化学家范特霍夫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三维认识,开辟了立体化学研究领域。

(P18)

34.烷烃的沸点随着碳数增多逐渐升高。

(P40)

35.在石油的加工中,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都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品质的石油加工工艺。

催化重整还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来源。

(P45)

36.聚氯乙烯(PVC)树脂的用途十分广泛,它是当前产量最大的树脂之一。

37.1866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了苯的结构,称为凯库勒式。

38.DDT是人类合成得到的第一种有机农药,它除了具有优异的广谱杀虫作用外,对温血动物和植物基本无毒害,性质相当稳定。

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在动物体内,形成累积性残留。

(P61)

39.乙醇脱水制乙烯可用P2O5、浓硫酸、Al2O3等作催化剂。

(P69)

40.甲醇起初来源于木材的干镏,俗称木精或木醇。

有剧毒,甲醇燃料电池(DMFC)可作为笔记本电脑、汽车等的能量来源。

(P70)

41.含酚废水处理有两种方法,回收利用和降解处理,回收可采用萃取、吸附等方法。

(P75拓展视野)

42.酚醛树脂是人类合成的第一种高分子材料。

脲醛树脂是尿素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的高分子材料,它可以制成热固性高分子黏合剂。

43.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LA(聚乳酸)是世界公认的环保材料。

(P84拓展视野)

44.单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可分为醛糖和酮糖,最简单的醛糖是甘油醛。

(P91)

45.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除蔗糖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麦芽糖和纤维二糖在结构上仅存微小差异,性质却明显不同,麦芽糖有甜味且能被人体水解,纤维二糖没有甜味且不能被人体水解。

46.人类摄入的营养物质中,油脂的热量最高。

在人体内,油脂主要是在小肠中被由胰腺分泌出的脂肪酶水解,并被吸收。

47.亚油酸、亚麻酸等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人体不能合成,它们被称为必需脂肪酸。

(P98)

48.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相互作用成为两性离子(内盐),固态氨基酸熔点较高,不易挥发,难溶于有机溶剂。

当溶液中的氨基酸主要以两性离子的形态存在时,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可以形成晶体析出,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通过控制溶液pH分离氨基酸。

(P102)

49.氨基酸残基在蛋白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英国科学家桑格于1953年测出牛胰岛素的一级结构,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P105)

50.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由美国的科学家鲍林和科里共同研究发现的,他们提出了“阿尔法螺旋结构和贝他折叠结构。

提出了二级结构主要依靠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亚氨基(-NH-)上的氢原子与羰基上的氧原子之间形成氢键而实现的。

(P106)

51.蛋白质遇茚三酮显蓝紫色或亮黄色,遇双缩脲试剂显紫玫瑰色,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

(P104)

《化学反应原理》

52.在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应标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状态,反应温度和压强(或不标明说明在常温常压下)。

(P3)

53.通过量热计可以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反应热(中和热),此实验至少要用温度计测定3次温度。

(P6)

54.人们常常根据硫酸密度的大小来判断铅蓄电池是否需要充电。

(P17)

55.马口铁(镀锡)与白铁皮(镀锌),镀层镀层损坏时,哪种铁不易被腐蚀。

(P26)

56.比色分析法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颜色的深浅,再根据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关系,换算成反应物(或生成物)在不同反应时刻的浓度。

(P34)

57.有效碰撞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发生碰撞的分子必须具有足够高的能量,二是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

(P36)

58.过渡态理论是指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中要经过能量较高的过渡状态。

过渡状态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差为反应的活化能。

(P38)

59.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我们称之为自发反应。

(P43)

60.浓度对平衡的影响(Cr2O72-----橙色;

CrO42-----黄色);

温度对平衡的影响(Co(H2O)62+---粉红色;

CoCl42-----蓝色)

61.pH试纸有广范和精密两种,广范pH试纸测量范围为1~14,但测量精度较差,精密pH试纸测量范围较窄,但测量精度较高。

62.在使用滴定管前应检查活塞是否漏水,滴定过程中滴加溶液的速率不能太快,一般以每秒3~4滴为宜。

(P74)

《实验化学》

63.物质分离和提纯的三大原则:

不能引入新杂质(不增);

不减少被提纯物质(不减);

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易行)。

64-1.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向分液漏斗中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是否漏水。

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待确认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P4)

64-2.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总体积不得超过其容量的3/4。

盛有液体的分液漏斗应正确地放在支架上。

64-3.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左手握住旋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漏斗上口向下倾斜,下部支管斜向上方,用力振荡,并用拇指和食指旋开旋塞放气,放气时支管口不能对着人,也不能对着火。

64-4.将分液漏斗口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64-5.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

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将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65.纸层析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

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通常把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在Fe3+和Cu2+分离实验中,Fe3+在流动相中分配得多一些。

(P7)

66-1.蒸发结晶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冷却结晶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明显减小的物质(如硝酸钾)。

66-2.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溶液的浓度越高,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越细小,反之,可得到较大晶体。

(P14)

66-3.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或轻轻地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体(晶种),都可使晶体析出。

67-1.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可进行减压过滤(也称抽滤或吸滤)(P14)

67-2.减压过滤装置一般有4部分组成,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

其中橡胶塞插入吸滤瓶部分不得超过塞子高度的2/3,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以便吸滤。

67-3.将滤纸放入布氏漏斗内滤纸大小应略小于漏斗内径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

用蒸馏水润湿滤纸,微开水龙头,抽气使滤纸紧贴在漏斗瓷板上。

(P15)

67-4.用倾析法先转移溶液,溶液量不超过漏斗容量的2/3,开大水龙头,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

若吸滤瓶内液面高度快达到支管口位置时,应拔掉吸滤瓶上的橡皮管,从吸滤瓶上口倒出,吸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吸滤时,就注意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以防倒吸。

67-5.当过滤的溶液具有强酸性、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时,会腐蚀滤纸,此时可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或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67-6.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因为胶状沉淀在快速过滤时易透过滤纸;

沉淀颗粒太小则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溶液不易透过。

68.当有氯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铝制容器不能用来腌制咸菜。

(P20)

69.铝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Al(OH)4-、AlF63-等。

铝还能形成复盐,如明矾晶体。

(P21)

70.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可以测定苯酚的含量。

71.乙醇与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

取两支干燥的试管里加入2mL乙醚,并分别加入1mL的乙醇和1.5g苯酚,振荡,再加入一小块吸干煤油的钠,观察实验现象。

(P27)

72.检验火柴头燃烧的SO2气体可用稀KMnO4溶液。

检验火柴头中氯元素的两种方法:

(1)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检验Cl-。

(2)将3~4根火柴摘下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硝酸银、稀硝酸和NaNO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氯元素。

73.亚硝酸的不稳定性(分解产生红棕色气体NO2),亚硝酸的氧化性(酸性条件下,能氧化I-和Fe2+),亚硝酸钠的还原性(酸性条件下能还原KMnO4溶液)。

(P39)

74.亚硝酸钠与氯化钠的鉴别方法(用硝酸银和稀硝酸)。

75.实验比较法常常通过平等实验或先后的系列实验作观察和对比,分析影响的因素。

在比较某一因素影响时,应控制好其它条件。

(单因子变量)(P45)

76.用Na2S2O3与稀硫酸反应进行探究浓度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通过判断出现浑浊的快慢来确定反应速率的大小。

77.可作为H2O2分解实验的催化剂可选用:

MnO2CuOFe2O3等,但通常选用的是MnO2,MnO2的用量以及颗粒直径大小均为影响H2O2的分解速率,溶液的酸碱性也会影响其稳定性,在碱性溶液中,H2O2分解较快。

78.在乙酸乙酯水解实验中,酸和碱都能起催化作用,但碱还能与水解产物中的酸起反应,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即酸和碱对酯的水解效果是不同的。

(P55)

79.铜锌原电池(带盐桥)又叫做丹尼尔电池。

无论何种材料制作的原电池,电池的极化作用都是很强的,极化作用全使电池的充电变得困难,放电反应变得迟钝。

当加入一定量的KMnO4K2Cr2O7H2O2等强氧化剂时,会降低极化作用。

(P63)

80.在钢铁的析氢腐蚀实验中,往试管中加入盐酸和2滴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可看到铁钉周围产生蓝色沉淀。

(P64)

81-1.铁钉镀锌电镀液的配制方法:

先向烧杯中加入50mL的蒸馏水,再加入3.5gZnCl2、12.5gKCl、1.5g硼酸,搅拌使之溶解,调节溶液pH为5~6。

(P68)

81-2.镀件的处理:

用细砂纸打磨铁钉,使铁钉粗糙的表面变得光滑,用水洗净,把铁钉放入80℃,2mol/LNaOH溶液中浸泡5min,除去油污,用水洗净;

再将铁钉放入45℃的浓盐酸中浸泡2min,取出,洗净;

最后将铁钉放入体积比1(浓硝酸):

100(水)的稀硝酸中浸泡3~5s,取出,洗净。

82-1.食醋分为酿造醋和配制醋两种,配制醋是指以酿造醋为主体,以冰醋酸(食品级)、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品。

82-2.食醋的总酸含量是的指每100mL食醋中含酸(以醋酸计)的质量,也称食醋的酸度。

国标为:

不低于3.5g/100mL。

83.滴定分析法又叫容量分析法,是指将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至恰好反应,根据所用试剂的浓度和体积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

它分为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84.移液管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量具。

吸取液体时,左手拿洗耳球,右手将移液管插入溶液中吸取,当溶液吸至标线以上后,立即用食指将管口堵住,将管尖离开液面,稍松食指使液面平稳下降,至凹液面最低处与标线相切,立即按紧管口,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管尖残留液体不要吹出,管上注明需要吹出的例外),移液管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洗净,放在移液管架上。

85.电子天平是定量分析实验中常用的精密仪器。

操作步骤:

预热——调零——称量——关闭。

用小烧杯称取样品时,可先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放在称盘中央,显示数字稳定后按“去皮”键(归零键),显示即恢复为零,再缓缓加样品至显示出所需样品的质量,停止加样,直接记录称取样品的质量。

读数时,侧门应处于关闭状态。

86.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烧杯中,加入40mL6mol/L的盐酸,反应时用玻璃棒小心翻动镀锌铁皮,使铁皮两边锌镀层都充分反应,到反应速率突然减小(或显著减慢),可判断锌镀层反应完全,立即将未反应的铁片取出,用自来水冲洗掉附着的酸液。

然后将铁片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小火烘干,冷却后用电子天平称量。

(P83)

87.倾析法(又叫倾注法)适合于当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大,静置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的固液分离。

若沉淀物要洗涤,可注入水(或其它洗涤液),充分搅拌后使沉淀沉降。

(P89)

88-1.硫酸亚铁铵(商品名为摩尔盐),为浅绿色的复盐。

制备它有三个步骤:

铁屑的净化;

硫酸亚铁的制备;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P88)

88-2.铁屑的净化方法:

取一只小烧杯,放入约5g铁屑,向其中加入15mL1mol/LNa2CO3溶液,浸泡数分钟后,用倾析法分离并洗衣涤铁屑,晾干。

88-3:

摩尔盐的制备:

在硫酸铵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亚铁溶液,搅拌,小火加热,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

将溶液静置,自然冷却,有晶体析出,抽滤,并用少量酒精洗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

89.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或把食具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必须洗净双手。

90.在闻气体的气味时,面部应远离容器,应该用手轻轻地在集气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91.有毒药品如K2Cr2O7不能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金属汞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之转化为硫化汞。

剩余的废液也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应倒入废液缸或教师指定容器里。

92.受酸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如果酸液进入眼内,用大量水冲洗。

93.受碱腐蚀致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如果碱液溅入眼中,应用硼酸溶液洗。

94.受溴腐蚀致伤:

先用苯或甘油洗伤口,再用水洗。

95.毒物进入口内:

将5~10mL稀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中,内服后,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呕吐,吐出毒物后,立即送医院。

96.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如氯气、氯化氢时,可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

氨气,溴中毒时不可进行人工呼吸;

一氧化碳中毒时不可使用兴奋剂。

97.灭火的方法;

一般的小火用湿布、石棉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

火势大时可使用泡沫灭火器;

电器设备着火只能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98.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误差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

(P103)

99.有效数字是指在实验工作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1)四舍六入五留双;

(2)一次修约,不能分次修约。

100.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1)加减法运算:

几个数据相加减,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为依据。

(2)乘除法运算:

几个数相乘或除,其有效数字应以有效数字最少的数为依据。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