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095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简(练)(炼)钢

立(即)(即)使 

(既)然 

(及)时 

奋笔(疾)书

(历)史 

日(历) 

鼓(励)(厉)害 

激(励) 

再接再(厉)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健康是生命之本;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这是一篇演讲稿。

演讲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演讲的主要特点:

真实性、鼓动性。

3、关心学生的陶校长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

2、每个人(既要)讲究"

“公德”,(也要)讲究“私德”。

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

四、陶行知的名言。

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

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3、古诗三首

一、读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贾岛写诗十分讲究遣词造句,与孟郊同是“苦吟诗人”,并称为“郊寒岛瘦”,著名典故“推敲”就出自贾岛。

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意欲捕鸣蝉)”。

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二、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高鼎)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小儿垂钓 

(胡令能)

草长莺飞二月天, 

篱落疏疏一径深, 

蓬头稚子学垂纶,

拂地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 

侧坐莓苔草映身。

儿童散学归来早, 

儿童急走追黄蝶 

路人借问遥招手。

忙趁东风放纸鸢 

飞入菜花无处寻。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解释:

不知处:

不知道在何处。

振:

震荡。

林樾:

林中成阴的地方。

樾:

树阴。

意欲:

心想。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着的蝉,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

(这两句是因果关系。

练习一

一、“诗中有画”的古诗:

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二、带有“风”字的古诗。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三、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二单元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字词:

形近字:

锦 

棉 

二、课文:

1、课题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A,这段话既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结尾),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

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同时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三、拓展练习:

1、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沃野千里、风和日丽、天高云淡、莺歌燕舞、春暖花开、湖光山色、草长莺飞

2、仿写诗句:

例1、青山说:

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

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小鸟说):

(飞翔吧),(飞向辽阔的天空),(展示少年的才华)!

(沃野说):

(耕耘吧),(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甜蜜的果实)!

例2、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森林会翻起层层碧浪,给你们送去热情的夏季。

去吧,果园会散发阵阵清香,给你们送去丰收的秋季。

去吧,大会会涌起朵朵浪花,给你们送去远航的风帆。

3、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

(1、实践出真知;

2、百闻不如一见;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装满昆虫的衣袋

同音字:

察 

查 

纺 

放 

防 

仿 

多音字:

中 

恶 

着 

背 

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2、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追求,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1、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

香喷喷、水灵灵、白花花、湿漉漉、黑乎乎、金灿灿、亮晶晶、绿油油

鼓鼓囊囊:

勤勤恳恳、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风风雨雨、红红火火、风风光光

鸟栖虫居:

龙吟虎啸、龙腾虎跃、狼吞虎咽、龙飞凤舞、莺歌燕舞、草长莺飞

2、颁奖词:

法布尔,一个从小就迷恋昆虫的人,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执着追求的精神引领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写就一部宏伟诗篇《昆虫记》。

3、善于观察、热爱昆虫的法布尔

6、变色龙

一、课文:

1、变色龙,学名(避役),因为它能够(根据环境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2、本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应当(保护动物)。

3、简要的介绍一下变色龙。

变色龙会变色,外形奇特,一目二视,捕食神速。

4、捕食敏捷、善于伪装的变色龙

二、造句:

1、绘声绘色:

她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旅游的见闻。

2、名副其实:

听了郎朗的演奏,我感觉他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

思路:

(1)放在句尾:

早就听说,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

横线上可以是个人特长、名胜古迹、地方特产等,“今日一见”也可相机变为“一听”、“一尝”等。

(2)放在句中:

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我们(你们、大家……)必须。

1、表示“看”的词语:

窥探、观望、凝视、眺望、端详、仰望、俯视、浏览

2、表示“看”的成语:

高瞻远瞩、一目十行、东张西望、居高临下、察言观色、虎视眈眈

3、表示时间快的词语:

刹那间、顷刻间、霎时间、一瞬间、须臾间

4、含有动物的成语:

狐假虎威、鼠目寸光、鸡飞狗跳、画蛇添足、龙飞凤舞、虎背熊腰

5、含有人体部位的成语:

指手画脚、撕心裂肺、七手八脚、七嘴八舌、眉开眼笑、面红耳赤

6、保护动物的公益用语: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珍爱野生动物,留住美丽。

7、词语:

端详安详详细;

吉祥慈祥

7、金蝉脱壳

壳 

柿、肺 

xié

(协)调、威(胁)、(协)作、和(谐)、扶老(携)幼、倾(斜)、(邪)恶、要(挟)

《金蝉脱壳》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事物)。

1、照样子写词:

枝繁叶茂:

桃红柳绿、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风平浪静、天高云淡

2、当你阅读“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时,一定被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吸引了吧。

那你想到那些名言呢?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

练习二

一、背熟书上歇后语,并用歇后语说一句话。

芝麻开花——节节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这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轮到我上台表演了,我的心里那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呀!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他这个人斤斤计较的,怎么可能会帮你,肯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二、补充歇后语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竹篮打水——一场空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扁担挑水——心挂两头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第三单元

8、成语故事

1《成语故事》分别讲了《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举例: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告诉我们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立身处世。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守株待兔狐假虎威 

拔苗助长杯弓蛇影叶公好龙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亡羊补牢郑人买履杞人忧天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望梅止渴(曹操)、背水一战(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精忠报国(岳飞)、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

围魏救赵(孙膑)、卧薪尝胆(勾践)、十面埋伏(项羽)、三顾茅庐(刘备)

乐不思蜀(刘禅)、江郎才尽(江淹)、一字千金(吕不韦)、金屋藏娇(刘彻)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大闹天宫火眼金睛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夸父逐日

水漫金山八仙过海定海神针腾云驾雾女娲补天

3、积累三十六计中的一些计谋:

金蝉脱壳打草惊蛇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远交近攻

4、造句:

总是……她大大咧咧的,做事总是不能让人放心。

不要……而要……我们不要过分地依赖父母,而要学会独立。

9、推敲

1、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贾岛。

2、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原先是“推”,因此,后人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3、你认为用“推”,还是用“敲”好?

请说明理由:

(1)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2)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3)“敲”读起来也响亮些。

4、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苦吟诗人”)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5、课后习题4练习

(1)“访问”与“拜访”。

“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

“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

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

(2)“即时”与“即兴”。

“即时”是立即的意思。

“即兴”是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

文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3)“安静”与“宁静”。

“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很深。

文中用“宁静”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

6、有关“推敲”的经典例子: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这个字)

7、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0、嫦娥奔月

1、本文是一篇 

神话故事。

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美丽善良、机智勇敢的嫦娥, 

力大神勇、造福百姓 

的后羿, 

奸诈贪婪 

的逢蒙。

2、记住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 

新春佳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九月初九 

重阳节

我还知道这些节日:

(七月初七七夕节 

四月五日 

清明节 

4、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与月亮有关的成语:

月黑风高、月明星稀、花前月下、月下老人

披星戴月、烘云托月、花好月圆、众星捧月

6、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

支支吾吾浩浩荡荡 

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吞吞吐吐

碧蓝碧蓝:

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乌黑乌黑 

火红火红 

瓦蓝瓦蓝

7、传统节日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中秋》

12、伊索寓言

1、本学期我们学习的三篇《伊索寓言》是:

《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

2、《狐狸和乌鸦》告诉我们: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3、《牧童和羊》告诉我们: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4、《蝉和狐狸》告诉我们: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5、你还知道有哪些伊索寓言:

《龟兔赛跑》 

、《谁的本领大》、《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从其中《龟兔赛跑》这则寓言中,我明白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从其中《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中,我明白了做事或说话时,都要经过大脑思考,不要轻信别人的甜言蜜语。

6、形容心里紧张害怕的成语:

心惊肉跳、惊慌失措、胆战心惊、大惊失色、忐忑不安

练习三

1、《红灯记》是京剧,我们认识了英勇无畏的李玉和。

我知道的样板戏有:

《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白毛女》。

2、熟记文中的谚语。

3、在课外,我积累的谚语有: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4、仿《幸福》写话:

河流的幸福,在于给鱼儿一个舒适温暖的家,让它们快乐的嬉戏。

所以河流在欢乐地不停奔唱。

蜜蜂的幸福,在于在花丛中亲吻着花朵,带给人们上好的花蜜。

所以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小鸟的幸福,在于站在枝头歌唱,唱出悦耳、动听的音符,让忧愁的人们,变得快乐。

所以鸟儿在空中欢乐地飞翔。

蜡烛的幸福,在于把自己点燃,为人们照亮世界。

燃烧了,给世界留下一片光明。

老师的幸福,在于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我们茁壮成长。

所以老师的脸上每天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

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

3、星期天,小明约你去网吧玩游戏,你会说:

不,小明,我们别去!

我们还很小,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随便进入网吧等公共场所;

再说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上瘾,影响我们的学习,老师不是常教育我们: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

我们还是到别的地方玩吧!

第四单元

13、在大海中永生

1、课文链接:

本文是一篇事件通讯,按“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写的。

充分表达了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

对偶句: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邓小平的话: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全文要求背诵,每小节都是重点。

3、造句:

“爱戴”多用于晚辈对长辈:

陶校长平易近人,深受同学们爱戴。

奔腾不息:

滚滚的黄河水如骏马般奔腾不息。

4、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邓小平。

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5、表示心情悲痛的成语:

悲愤欲绝生不如死心如刀绞撕心裂肺痛不欲生

6、辽阔(广阔)的大海广阔的草原宽阔的操场宽阔的公路宽敞的教室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课文通过叙述高尔基和他的十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 

”以及“写信教子”的两件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以及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2、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高尔基在他的散文诗《海燕之歌》中,把革命者比作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

其实,高尔基本人就是“勇敢的海燕”。

他不仅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他的代表作有《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等。

,他还为孩子们创作了《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等作品。

3、第七自然段中,“美好的东西”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第八自然段中,“美好的东西”指真诚的关心、热心的帮助、无私的奉献。

5、第九自然段中,“给”的意思是给予、奉献、付出。

“拿”的意思是索取。

“给"

”永远比“拿”愉快的意思是:

无私奉献,远比一位享受、索取快乐。

6、学完了本课你想到了高尔基的哪些名言?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

(3)、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7、描写颜色的成语:

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一碧千里万紫千红五光十色

8、关于给予的公益用语:

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十五、艾滋病小斗士

1、文中的“小斗士”指的是恩科西,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这其中有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2、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因为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3、勇敢顽强,关心他人的恩科西。

4、恩科西给我们什么榜样:

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5、世界艾滋病日:

每年12月1日

6、艾滋病公益用语:

“艾”与被爱,连着红丝带。

他们惧怕病魔,可更怕冷漠。

练习四

你积累了哪些成语?

它的意思是什么?

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南辕北辙:

一个人追求的方向出现偏差,他就无法达到目标。

这个成语故事说明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考虑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有没有错,否则有可能徒劳无功。

2、杯弓蛇影:

比喻疑神疑鬼,神经过敏,自相惊扰。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疑神疑鬼,否则只能自找罪受。

3、程门立雪:

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尊敬师长,刻苦学习,虚心求教。

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16、黄山奇松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千姿百态的黄山奇松。

2、整篇课文要求会背诵会默写,第三自然段要注意所有的标点符号。

3、“天然盆景”、“手臂”加引号表示特殊的含义。

4、“有的形似孔雀……”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省略了黄山松别的姿态。

请你再写两个:

有的形似熊猫,有的状如大伞、有的形如天仙……

二、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

“五岳”分别为: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sōng)山。

三、造句:

1、“遒劲”的意思:

雄健有力。

形容树木:

枝干遒劲。

造句:

我家屋后的梧桐树枝干遒劲,充满生机。

形容书法:

笔力遒劲。

经过多年的练习,他的钢笔字写得遒劲有力。

2、“屹立”含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思。

屹立的对象如:

人民英雄纪念碑、新中国、东方明珠塔等。

周恩来总理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东方明珠塔像一位巨人屹立在黄浦江畔。

新中国如睡醒的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3、“饱经风霜“的意思:

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志。

老红军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奶奶用她饱经风霜的手抚摸着我的脸。

四、描写山的成语:

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山穷水尽 

大好河山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峰峦雄伟 

满山遍野 

锦绣山河 

江山如画

五、描写美丽景色的成语:

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景色宜人花团锦簇山清水秀

六、表示“站立”的词语:

屹立直立矗立耸立挺立

七、“辨析“屹立”——“矗立”——“耸立”——“挺立”的异同:

同:

这四个词都有“不倾斜、不弯曲、朝上直立”的意思。

异:

“屹立”着重在“屹”,像高山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矗立”着重在“矗”,常用来表现雄伟的气势,多指物也喻人。

“耸立”着重在“耸”,常用来表现雄伟的气势,只用于物,如高山或高大的建筑物。

“挺立”着重在“挺”,挺拔而直立。

形容精神饱满,超出一般,可用于物和人。

17、黄果树瀑布

一、填空: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写作特色鲜明:

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

二是善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