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完整课件.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91323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316 大小:5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6页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6页
亲,该文档总共3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诂学》完整课件.ppt(3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训诂学》完整课件.ppt

训诂学,内容,绪论第一章训诂源流第二章训诂方法第三章训诂名称第四章训诂术语第五章训诂内容第六章训诂体式,绪论,一、训、诂与训诂二、训诂学三、训诂学的功用四、训诂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掌握训诂、训诂学的基本概念,对训诂学和训诂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理解学习训诂学的功用和意义。

掌握训诂学的学习方法。

一、训、诂与训诂,

(一)训与诂训、诂本是两个经常连用的单音词,兼具动词和名词两种用法。

“训”字的产生年代较早,先秦时代就已经多见使用。

说文言部:

“训,说教也。

”本义是劝导、教诲,引申出训释、解说义。

唐孔颖达诗周南关雎“诂训传”疏:

“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诂”字始用于汉代。

说文言部:

“诂,训故言也。

”唐孔颖达诗周南关雎“诂训传”疏: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可见“训”、“诂”二字都有训释字词、解释语言之义,动词。

同时也可作名词,指字词的解释,尔雅的前三篇中,第一篇是释诂,第三篇是释训,这里的“训”、“诂”就都是名词,指词义的解释。

(二)训诂,二字连用,最早见于毛亨诗诂训传唐孔颖达诗周南关雎“诂训传”疏“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又做“训诂”扬雄答刘歆书云:

“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犹见輶轩之使所奏言。

”汉书卷八七上扬雄传上:

“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训诂”又作“训故”。

汉书卷三六刘歆传:

“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

”又卷三0艺文志:

“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徵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传至外孙之子杜林,为作训故。

”,二、训诂学,训诂学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

清人陈澧:

“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

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

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

训诂之功大矣哉!

”(东塾读书记卷一一小学),

(一)可以巩固加深古汉语词汇知识,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三、训诂学的功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巴山夜雨)诗词曲语词汇释:

“却,回、返退却、望而却步、却之不恭,“救生”与“救死”同义,庾信哀江南赋:

“弊箪不能救盐池之咸,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

”论语八佾: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

女弗能救与?

”马融注:

“救犹止。

”,

(二)可以指导语文教学,讲清楚词义演变的来龙去脉,知其所以然。

卖柑者言: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文后注:

“皋比,虎皮。

将军座位上垫着虎皮。

”但皋比为什么是虎皮?

将军座位上为何垫虎皮?

运用训诂学的形训和声训的方法可知,“皋”的本义是“把虎皮连缀起来”,“比”也有“连结”之义,“皋比”即缝合起来的虎皮。

将军座位上垫虎皮是古代军事的遗风,以示率兵者的威武。

(三)可以指导古文献整理,为古籍整理工作服务。

就一般古文献校理工作的程序而言,大都需要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翻译等几项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训诂学知识作指导。

墨子公输:

“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通行注本及中学教材都只注“褐”而不释“短”,认为即“长短”之“短”。

实际,“短”乃“裋”之误。

汉书禹贡传:

“妻子糠豆不赡,裋褐不完。

”颜师古注:

“裋者,谓童竖所著布长襦也;褐,毛布衣也。

”,清恭亲王奕奏折:

“中外同心以灭贼为志”不少研究近代史的同志引之作为奕勾结侵略者镇压太平天国的铁证,其实误解“中外”含义,六朝以来,“中外”指“朝廷内外”或“中央和地方”后汉书宦者传序:

“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

”,(四)可以指导辞书编纂,进一步提高语文辞书的质量。

修订本辞源、辞海和大词典、大字典,取得的成就都很高,无论是收词还是释义、举证,都要超过已往的同类辞书,确实做到了后出转精。

不少专书语言词典也有比较高的质量。

但从训诂学角度来看,也还有一些尚可改进的地方。

举例如下:

大词典卷三651页围棋:

亦作“围棊”。

棋类的一种,古代叫弈。

双方用黑白棋子对着,互相围攻,吃掉对方的棋子,占据其位,占多者为胜,故名“围棋”。

按:

这里解释的是“围棋”一词的名词用法,也就是今天此词的意思。

但“围棋”在早期古书中,更多的是用作动词,就是“下围棋”的意思。

大词典所举的四条例证中,前三例“围棋”都是指下围棋方言第五:

“围棋谓之弈。

”晋葛洪抱朴子百里:

“或有围棋樗蒲而废政务者矣。

”唐韩愈送灵师诗:

“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

”,只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日长无事,我便和继之对了一局围棋”一例是名词用法。

汉唐时期“围棋”作名词用的例子也有,如:

太平御览卷七五三引博物志佚文:

“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但比较少见。

四、学习方法,

(一)把握第一手材料

(二)掌握训诂学的科学原理(三)练好运用训诂学的基本功,第一章训诂源流,第一节萌芽时期先秦的训诂第二节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第三节沿袭时期魏晋至五代的训诂第四节变革时期宋代的训诂第五节衰落时期元、明两代的训诂第六节复兴时期清代的训诂第七节更新时期“五四”以来的训诂,第一节萌芽时期先秦的训诂,一、训诂产生与发展的原因1、训诂的产生训诂的实质是用语言解释语言。

2、发展的原因1)语言的发展变化孟子离娄上:

“诗曰:

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泄泄犹沓沓也。

”2)教育的兴盛3)学术研究的深入:

百家争鸣,名实之辩。

二、先秦训诂的特点:

1、有关字词的训诂出现在正文中。

尚书洪范:

“五福:

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孟子梁惠王下: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

”,2、各种训诂方法已普遍运用左传宣公十五年:

“夫文,止戈为武。

”礼记中庸:

“义者,宜也。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3、出现了专释一书的训诂“春秋三传”周易大传,4、训诂重点在补充材料,阐发思想。

春秋桓公十五年:

“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

”左传:

“非礼也。

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

”公羊传:

“何以书?

讥。

何讥尔?

王者无求。

求车,非礼也。

”谷梁传:

“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

故有辞让而无征求。

求车,非礼也。

求金更甚。

”,第二节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一、训诂兴盛的原因1、文化建设受到重视2、经学的兴起3、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今文经:

汉代考经师记诵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的儒家经书。

古文经:

秦以前用古文字书写而由汉代学者加以训释的儒家经书。

二、成就:

1、古书注释大批涌现2、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开始出现尔雅方言释名说文,三、特点:

1、注重语言文字方面的训释以古文经学为代表“汉学”、“朴学”2、注重师承,四、本时期重要训诂家毛亨:

诗故训传扬雄:

方言班固:

白虎通义(白虎通)郑众:

“先郑”贾逵:

左氏传解诂等许慎:

说文、五经异义王逸:

楚辞章句马融:

郑玄之师遍注周易毛诗论语等,郑玄:

毛诗笺、三礼注何休:

春秋公羊解诂今存唯一的今文经学说。

刘熙:

释名,第三节沿袭时期魏晋至五代的训诂,一、训诂概况:

1、儒家经典又出新注。

十三经注疏的前九种。

2、训诂范围继续扩大儒家经典以外的书,二、特点:

1、注疏大量征引资料、考证异同。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159种。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书395种。

李善文选注引书1689种。

2、出现新的训诂形式:

义疏:

经注兼释集解:

集合众注;通释经传音义:

既注音又释义。

三、本时期重要训诂家何晏:

论语集解王肃:

“王学”,孔子家语孙炎:

尔雅音义张揖:

广雅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郭璞:

方言注尔雅注裴松之:

三国志注裴骃:

史记集解,顾野王:

玉篇陆德明:

经典释文孔颖达:

五经正义颜师古:

汉书注李善:

文选注,第四节变革时期宋代的训诂,一、训诂的新发展:

1、不法古人,疑古创新2、注意研究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右文说”3、语法研究更进一层“实字”、“虚字”4、金石铭文运用于训诂朱熹欧阳修薛尚功赵明诚,5、说文学兴起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徐铉整理说文,新附字二、理学对训诂的影响“宋学”,三、本时期重要训诂家徐铉徐锴邢昺:

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孙奭:

孟子正义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第五节衰落时期元、明两代的训诂,概况:

元:

卢以纬语助明:

辞书:

朱谋土韦骈雅方以智通雅字书:

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陈第毛诗古音考,第六节复兴时期清代的训诂,一、训诂复兴的原因1、文化建设带动训诂学复兴大型图书2、知识分子为了经世致用,重视文字、音韵、训诂。

3、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训诂的复兴。

文字学、音韵学,音义通转,二、训诂学的新发展1、从语言角度综合研究语言文字,具有历史观念。

考证古音2、因声求义的方法被普遍运用。

顾炎武:

“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

”戴震:

“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

”,3、整理古籍,全面总结传统训诂学三、特点:

1、好学深思,实事求是2、不囿门户,学风正派3、方法缜密,学成系统。

三、本时期重要训诂家:

顾炎武:

日知录阎若璩:

古文尚书疏证戴震:

方言疏证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桂馥:

说文解字义证王念孙:

广雅疏证读书杂志郝懿行:

尔雅义疏,阮元:

经籍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校刻十三经注疏王引之:

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王筠:

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第七节更新时期“五四”以来的训诂,章太炎:

国故论衡小学答问文始新方言黄侃: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杨树达:

词诠沈兼士: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训诂方法,一、形训二、声训三、义训,学习目标:

了解前人在解释词义时一般采用哪些方法,熟悉训释词义的方式。

正确评价每一种训诂方法。

学会应用训诂方法去解决古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解释说明词义的能力。

训诂方法指训释词义的传统释义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形训,声训和义训。

形训因形求义,一、定义二、作用三、注意的问题,一、什么是形训?

通过分析汉字字形的方法来解释字义,就是形训。

这是根据汉字形体构造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训诂方式。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最原始的汉字是按照字义绘形的,形体和意义之间往往具有直观而直接的关系。

根据早期汉字的这种表意尚形的特点,先民及后代的文字学家们总结出通过分析文字的形体结构来推求字义的行之有效的训释方法。

形训的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

左传中就有“夫文,止戈为武”(宣公十二年)“于文,皿虫为蛊”(昭公元年)的说法。

韩非子五蠹也有“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的解释。

(注:

八,背也。

),汉代经师把这一训诂方法继承过来并发扬光大,例如许慎,一部说文解字,基本上依形立训,可以说是形训的专著。

如:

分,别也。

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

(八部)祭,祭祀也。

从示,以手持肉。

(示部)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从犬在穴中。

(穴部),二、形训的作用,

(一)探求词的本义

(二)理解词的引申义(三)掌握词义系统,因形求义,可探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使词义系统“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举例如下:

说文:

“字,乳也。

从子而在宀下,子亦声。

”段玉裁注:

“人及鸟生子曰乳。

”可见其本义“生子”。

山海经中山经:

“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

”郭璞注:

“字,生也。

”,由“生育”引申出“怀孕”之义。

周易屯卦: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

“字,妊娠也。

”女子出嫁也叫“字”。

礼记曲礼上:

“女子许嫁,笄而字。

”正字通:

“字,女子许嫁曰字。

”未出嫁曰“待字”。

又引申为“文字”。

许慎说文解字叙: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依,即谓之字。

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又引申为“表字”。

古代男子成年则立字。

礼记曲礼上:

“男子二十,冠而字。

”颜氏家训风操: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再如:

朝:

早晨朝拜朝廷朝代习:

数飞也温习熟习习惯,三、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分析字形,应该依据文字的早期写法

(二)分析形体要注意区别字义和词义(三)要有文献佐证,形训这种古老的训释方式今天看来有很多局限。

比如,用这种方式分析汉字,只能是“四书”中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类字,而对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形声字,则很难有所作为了。

再如,所依据的字形,必须是早期未经讹变的字体,否则,立训的基础错了,所作的训释难免不出偏差。

因此,现今运用形训来释义,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一)分析字形,应该依据文字的早期写法,以现今而言,首先应该依据甲骨文、金文(如果有该字的话),再参照说文。

许慎作说文时,以小篆为主要依据,当然无法利用后代发现的甲骨文、金文,因而不乏分析错了的例子。

例如:

“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下腹为母猴形。

”(注:

母猴,即沐猴,猕猴。

)其小篆形体:

其实,许慎对字形的判断是错误的,“为”的甲骨文字体:

上部是一只手,下牵一头大象助劳役,本义应是“劳作”。

(二)分析形体要注意区别字义和词义,字、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字则是词的书写形式。

造字之初,给根据四书原则造出来的字赋予一定的意义,这就是字义。

在古代典籍文献中实际运用的则是词义。

字义、词义有相一致的,如基本词汇中的山、水、曰、月等,字义就是词的本义。

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了词义引申、文字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有可能产生了变化,拉开了距离。

衣部:

“裕,衣物饶也。

从衣,谷声。

”“裕”的造字义是衣物富足,但文献无徵;“丰富、宽绰”是它在文献中的常义。

这个词义应该是从其本义(造字义)引申而来的。

而部:

“而,颊毛也。

象毛之形。

周礼:

作其鳞之而。

”“而”的造字义是颊毛。

假借为第二人称代词和连词。

木部:

“权,黄华木。

从木,雚声。

”“权”的造字义是一种树名。

古籍中常用来作为称量、权衡义用。

(三)要有文献佐证,通过字形分析出的本义,要找到文献中的例证,切忌望文生训。

声训因声求义

(一),一、定义二、原理三、发展四、类型,一、什么是声训?

从语词的声音入手推求词的意义,就是声训。

也称音训,因声求义。

也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

二、声训的原理,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并不存在着本质上的必然联系。

荀子正名所谓“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这并不是说声音和意义之间就毫无联系了,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当事物名称已经约定俗成以后,在词义引申和新词孳乳产生的过程中,一部分意义相关的词常常在语音上也具有音同或音近的关系。

三、声训的发展,这种训诂方式的起源也在先秦时代。

如:

乾,健也。

坤,顺也。

(易说卦)德者,得也。

(礼记乐记)政者,正也。

(论语颜渊)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孟子滕文公上)礼者,人之所履也。

(荀子大略),到了西汉,为了给皇权统治提供理论依据,董仲舒继承孔子的正名说并加以发挥,他的春秋繁露中广泛运用声训,就是所谓“深察名号”的具体体现。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诸儒应诏会集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班固等据此作白虎通德论,也经常采用声训的办法。

可见两汉时声训方式的流行,与政治需求密切相关。

和先秦相比,两汉经注及尔雅、方言、说文,声训使用更为广泛,如:

尔雅释言:

“樊,藩也。

”方言卷一二:

“噬,食也。

”说文衣部:

“衣,依也。

”到了刘熙作释名,则差不多全用声训的办法来释词。

例子见后文。

声训到魏晋以后,又有了新的变化。

晋人杨泉在物理论中说:

“在金石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

”可见,从晋人开始,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形声字声旁的作用。

宋代王圣美更进一步提出了“右文说”,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

古之字书皆从左文。

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

如木类,其左皆从木。

所谓右文者,如戔,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

如此之类,皆以戔为义也。

”,在所有的形声字当中,以“左形右声”结构最为多见。

王氏所说的“右文”是指形声字右边的声旁。

通常认为形声字形旁表义类,声旁表声音,而王圣美则进一步提出“其类在左,其义在右”的观点,说明声旁也有表义的功能。

南宋的一些学者,如王观国、张世南、戴侗等人,也对这一问题有所论述。

清代训诂大家段玉裁、王念孙也借鉴了“右文说”的合理成分。

四、声训的类型,1、原字相训易经序卦:

“蒙者,蒙也。

”“比者,比也。

”2、同音字相训论语:

“政者,正也。

”3、声同韵近字相训说文:

“晚,莫也。

”4、声近韵同字相训说文:

“天,颠也。

”5、声近韵近字相训说文:

“间,隙也。

”,声训因声求义

(二),一、作用二、局限性,一、声训的作用,

(一)探求通假字的本字

(二)探索词语的来源(三)保存古音的历史面貌,

(一)探求通假字的本字,古籍中常用通假字,注释者用声训的方法说明通假,可使读者容易理解。

“通假”是古人在用字时临时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

古书多假借,先秦两汉古籍通假尤为普遍。

不明通假成为误读古书的重要原因。

王引之经义述闻自序引其父王念孙说云:

“训诂之旨存乎声音。

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

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

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屈为病矣。

”,通假字和本字意义上一般没有联系,只是因为读音相同或相近,才会借用。

因此,寻求通假字的本字,只有从声音上入手,找到本字并加以解释。

举例如下:

列子汤问:

“甚矣,汝之不惠。

”惠慧,聪明,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壶瓠,瓠瓜论语阳货:

“归孔子豚。

”归馈,赠送诗经鄘风柏舟:

“之死矢靡它。

”矢誓,发誓,

(二)探索词语的来源,以声音为线索推求事物的命名之原,即所谓“推源”,这是声训的主要目的之一。

研究发现,语音是探索事物命名之因的一个有效渠道。

一些事物的命名之因,能够利用声训的办法寻找到。

即依据一个名称的读音,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词,解释其得名之由。

如:

布谷鸟;乒乓;精卫等。

汉代就有这种探索,清代渐趋成熟。

许慎的说文解字,有人以为是形训专书,但据黄侃的统计,其中形训只占十分之一二,而声训则占十之七八。

用于推求语源的例子很多,仅举几例:

“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

”“婚,妇家也。

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姻,壻家也。

女之所因,故曰姻。

”,最突出的例子是东汉刘熙的释名。

他认为“名之于实,各有义类”,可是“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

他撰此书,就是要把事物之所以命名告诉人们,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推求语源。

有些语源的推求比较成功,得到后人的肯定。

如:

“梳,疏也,言其齿疏也。

”颜师古注急就篇:

“栉之大而粗,所以理鬓者,谓之梳,言其齿稀疏也;小而细,所以去虮虱者,谓之篦,言其齿比密也。

”当然也有些主观推测的色彩较浓,有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之嫌。

如:

“冢,肿也,言肿起也。

”“肉,柔也。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但这并不是说这种办法本身有问题,原因有两个:

一是去古已远,许多事物名称的由来已不好考究;再加上古今音变,都给求名源带来困难。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并不是所有事物的名称都来源于声音,普遍采用声训的办法来求名源,就不免失之宽泛,牵强附会。

上面所举得例子中就有这种情况。

如对“韭”“冢”“肉”的解释。

(三)保存古音的历史面貌,前面我们已经指出,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因声求义的声训。

到了汉代,更加盛行。

这些训诂资料,多半流传下来,对于古音研究,极可宝贵。

例如刘熙释名一书,保留下大量的声训材料,后世学者如罗常培、周祖谟等就利用这些资料考订古音,得出了很多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声训的局限性,

(一)主观臆测,没有佐证。

(二)曲解“音近义通”,扩大声训范围。

(三)不明古音,

(一)主观臆测,没有佐证。

早期声训多半只用音同、音近字相训,而没有佐证。

其中有的是传自其师,有的是出自推测。

推测自然有推测得对的,但推测得错的也很多。

师传也有是有非,不一定都可信。

有时同解一个字,或用这个音同、音近的字来训释,或用另一个音同、音近的字。

如:

释名:

“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

亦言受也,所受手也。

”说文:

“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

”释名:

“山,产也,产生万物也。

”,

(二)曲解“音近义通”,扩大声训范围。

“音近义通”是训诂学上常用的术语,它的意义有些含混。

它可以包括音同义同、音转相通,这是它范围的扩大。

它的范围也可缩小,只限制在同源词范围之内。

我们说,从汉语的实际来看,音近义通是以同源词为前提的。

同源词:

也叫同源字,指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字(或词)。

如:

小少,沙,纱,肖,消,稍,梢,削浓,脓,秾,醲,襛我们要看到汉语中既有许多异音同义词,也有大量的同音异义词。

黄侃:

“周人谓玉为璞,郑人谓鼠为璞。

”,只有同源词,才能出现音近义通的现象。

否则即使是同音字,也不可能义通。

如:

钩、笱、佝、岣、痀等是一组同源词,意义都与“弯曲”有关,我们不能因为“狗”的读音、声旁似乎都与它们有相似之处,而认为“狗”的得名与“弯曲”有关,因为“狗”并非它们的同源词。

(三)不明古音,使用声训来训释词义,必须依据古音,切忌以今度古,根据今音想当然地侈谈音转、通假,这是不严肃、不科学的。

郝懿行尔雅义疏谈音义问题多有失误,根源就在这里。

义训直陈语义,一、定义二、类型,一、什么是义训?

抛开词的形体和读音,不考虑其形义或声义关系,直接阐述其意义的训诂方法。

孟子: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尔雅中的释义大量的都是义训,如:

“浒,水厓。

”“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

”,二、义训的类型,

(一)同义相训

(二)反训(三)义界法释义(四)描述事物的形象释义(五)比拟事物释义,

(一)同义相训,、用同义词来解释同义词的。

(1)用一个词来训释多个同义词,如:

尔雅释诂:

“适、之、嫁、徂、逝,往也。

(2)用一个词来训释另一个同义词:

尔雅释言:

“孔,甚也。

”方言卷一二:

“个,枚也。

”,2、用同义词互相训释的。

也称“互训”。

尔雅释宫: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说文木部:

“栋,极也。

”“极,栋也。

”3、用同义词层层转训的。

也称“递训”。

庄子齐物论: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用今语解释古语。

如:

说文舟部:

“舟,船也。

”段玉裁注:

“古人言舟,汉人言船。

”,5、用通语解释方言。

如:

方言一:

“党、晓、哲,知也。

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

(二)反训,所谓“反训”,即以反义词互相解释,在古代训诂中不乏其例。

尔雅中就有,如:

乱,治也。

(释诂)故,今也。

(释诂)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提法,怎么能用意义与之相反的词解释这个词呢?

其实,这并不足怪,一个词包括正反两个义项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绝大多数语言学家都承认这一事实。

我们知道,词总是以本义为中心,向多方面引申发展的。

既然是多方面的,就会有相反的方面,引申的方向一向东,一向西,就形成相反的义项。

如“茫”,本义是看不清,叶子和针刺的尖端不易看清,于是有麦芒、针芒的叫法,代表小。

而浩渺的大水、广阔的天空也不易看清,于是有苍茫、渺茫的叫法,代表大。

另一方面,词表达的概念即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辩证的统一,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确定一个概念的内涵,总要根据一定的条件。

如时间概念,除夕12时,对于旧岁是终,对于新岁则是始。

施予概念,对于施予者是施授,对于领取者则为承受。

同是“置”,把人放在岗位上是任用,把人放在闲处则是投闲。

“他日”,论语季氏“他日尝独立,鲤趋而过庭”中“他日”是往日,而陆机文赋“他日可谓曲尽其妙”中“他日”则指将来。

由此可见,反训这一方法是成立的,是符合辨证法的。

具体情形举例说明:

贷借出。

借入。

贷之所以有相反的两义,是因为借贷、授受一类词本身就有方向性,即:

从施事一方来说是授予,从受事一方来说就是接受了。

后人为了区别起见,才分为二义。

评价:

“反训”这个术语本身不够科学,容易引起误解。

我们认为:

古代汉语中确实有一部分同时具有相反两义的词,这反映了古人朴素的辩证观念和复杂的民族审美心理;但把反训当作训诂方式或训释原则是不够妥当的,“反训”的提法也有待于改进。

讲反训要剔除许多似是而非的例子,反训的范围应该严格限定。

(三)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训释的,也称“义界”。

一般格式:

被释词=被释词的词义特点+属概念说文口部:

“口,人所以言食也。

”说文石部:

“磬,乐石也。

”尔雅释亲:

“母之姊妹为从母。

”,(四)描述事物的形象释义,说文鹿部:

“麒,仁兽也。

麋身,牛尾,一角。

”说文马部:

“驴,似马,长耳。

”说文山部:

“峦,山小而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