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1519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docx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名师教案

一、课标内容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认识问题、总结问题能力的缺陷,在理解大一统格局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问题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将问题探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微课、影视频、图片,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在了解汉武帝时期加强统一的措施的基础上,与秦朝时期进行对比,达到掌握此目的。

三、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讲解、自主学习、示意图展示、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

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

通过教师讲解,知道“大一统”的含义;阅读教材并观看微课,结合材料,经过分析,能够理解汉武帝继位初期政治、思想、经济、军事上面临的问题,从而深刻理解汉武帝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并识记。

回顾所学知识,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

(重点、难点)

目标3:

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汉武帝,认识到重要历史人物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

展示图片

班固在《汉书·武帝纪》中盛称武帝“雄才大略”及其文武功业。

汉武帝为什么受到史学家如此高的评价呢,他有什么丰功伟绩呢,让我们一起走入汉武帝统治的大一统王朝中,去领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

“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

任务一:

【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师:

同学们自学完这几课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本节课的题目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为什么说是“大一统”呢我们先了解这个概念。

师出示:

中央加强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

(3)合作探究

“推恩令”的实施——讲授法

出示任务:

任务二: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内容,小组合作完成问题1,问题2,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1.汉武帝继位初出,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作用

(教师可调出白板答题互动工具栏,利用答题器让学生抢答,回答问题多的小组得到奖励)

反馈指导:

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回答。

师:

由于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是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采取措施的背景、内容、作用,在这里给同学们讲下遇到这类问题应该从哪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

(1)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时,应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思考,政治包括:

格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等等;经济包括: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等;文化包括:

思想、宗教、科技、教育等;

(2)作用或影响:

包括消极或积极;现实或深远;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方面思考。

进而得出答案)

师:

展示汉初同姓王分封形式图与汉景帝时平定七国叛乱图。

讲述: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一些诸侯王。

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任免官吏,自集军队,自征租赋,自铸钱币等特权。

因此这些诸侯王的势力增强后,逐渐威胁王权。

汉景帝时,采纳大臣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但是却引发了七国之乱。

虽然最后平定了叛乱,但仍然威胁王权。

师展示资料:

1面临的问题: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政治方面)

地方上豪强地主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政治方面)

强调:

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背景,本题是从政治方面回答,遇到一道题时,要全面的思考,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具体答题时,就要结合材料,给出答案。

2措施、作用

(1)措施:

颁布“推恩令”,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叛乱。

作用:

削弱诸侯的实力,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现实作用)

(2)措施:

建立刺史制度。

全国分为13个州郡,每州部派刺史一人。

代表朝廷监督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作用:

抑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现实作用)

师详细讲述“推恩令”的内容。

结合示意图。

本目设计意图:

1通过微课学习及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教师结合地图进行讲解,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

3结合材料教学,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加深对推行“推恩令”背景的理解。

4向学生讲述分析问题的角度,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过渡:

推行“推恩令”与建立刺史制度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了。

但是这时候汉武帝并不能为所欲为,因为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活跃,总是给皇帝出难题。

为了利于统治,汉武帝又采取什么措施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讲授、讨论法)

出示任务:

任务三:

【小组探究】观看微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阅读课本内容,小组合作完成问题1,问题2,问题3,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1.汉武帝继位出,思想上面临什么问题

2.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3.思想方面的影响

反馈指导:

学生积极讨论,并形成小组讨论学习结果进行展示。

学生回答后,老师结合PPT进行总结。

并出示答案。

1面临的问题: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政治方面)

2.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选拔儒士进入政府机构。

3.影响: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深远影响)

提示:

这一时期的儒学与先秦儒学不同,新儒学的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思想的某些成分。

其主要内容是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德刑并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处“罢黜”的意思是“贬低并排斥”,不是“禁绝”。

汉武帝时代及其以后,儒家之外的各家学说并未“禁绝”。

探究:

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设计意图:

(1)通过对比比较,加深学生对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容,作用的理解。

(2)通过设计表格,让学生初步有建构表格的思维。

过渡:

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我们学完了,最后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最后一个子目——盐铁专卖。

盐铁专卖

出示任务:

任务四: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完成问题1,问题2,问题3,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1.汉武帝继位初,经济上面临什么问题

2.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的作用

反馈指导:

学生积极讨论,并形成小组讨论学习结果进行展示。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答案。

1面临的问题:

汉武帝时期,私人铸币,盐铁经营权被豪强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不被中央控制。

(经济方面)

2措施: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在全国各地设置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作用:

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现实作用)

教师:

讲到这里,本节课的内容讲完了,汉武帝作为一位伟大帝王,却说了这样一段话“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那么,在同学们的心中,汉武帝是怎样一位帝王呢,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评价一下汉武帝,可以写一篇小论文。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培养他们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北击匈奴

出示任务:

任务五:

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完成问题1,问题2,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的是什么政策,原因是什么

2.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的是什么政策

反馈指导:

学生积极讨论,并形成小组讨论学习结果进行展示。

生1:

和亲。

国力疲弱。

生2:

武力政策。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4)知识结构

任务六:

【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5)课堂小结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即位初年,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对维护汉朝的大一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他在位的50多年里,西汉国力最为强盛。

(6)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随堂训练——当堂达标,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

我学到的方法

我还要努力的

五、课后作业

请将课后作业栏目——提升训练—《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发送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六、拓展提升

推荐学生查看学生端拓展提升栏目资源或将教师端教学素材和拓展提升资源推荐给学生,以拓展学生知识。

教学素材

微课:

削藩

微课:

强化中央集权

微课:

汉匈和战

拓展提升

历史事件:

汉武帝开疆拓土缔造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