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1826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第八单元阿福做新衣

第1课时

课题:

阿福的新衣--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教材93—9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故事情境,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尺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

正确建立建立1厘米的表象,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直尺,长短不同的小棒,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准备:

课件,直尺,长短不同的小棒,长方体和正方体

预习要求:

看一看课本93—95页。

试着说一说图中的故事。

(一拃的长度指的是什么?

你能想办法知道徒弟一拃的长度吗?

想一想生活中,我们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做一做用你看到的方法,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可要认真听呀,听听故事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课件播放《阿福的新衣》故事。

学生认真听。

是啊,大家听到了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

谁来说一说?

学生同桌讨论,发表看法。

同学们想的真不错!

师父的一拃长,徒弟的一拃短,如果用同一个人的拃去量就好了。

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必须有统一的长度单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厘米这个长度单位。

(板书:

认识厘米)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学生说一说通过预习对于厘米的了解。

同学们通过预习,关于厘米你了解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可能说:

尺子上有1厘米,厘米一般是用来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单位。

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2、介绍认识尺子。

对,尺子上有1厘米,为了测量的准确和交流的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通常用他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

你仔细观察过尺子吗?

出示刻度尺,这种尺子叫刻度尺。

请同学们说一说刻度尺上都有什么?

让学生认识刻度尺上的长刻度线:

尺子上的这些线叫刻度线

长刻度线的下面有数字,咱们就把这些长刻度线分别叫做刻度0、刻度1、刻度2、刻度3……刻度0也表示尺子的起点指出0刻度在哪儿?

刻度5在哪儿?

3.认识1厘米

(1)刻度尺上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谁知道在刻度尺上还有哪一段长是1厘米?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

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比方说刻度1到刻度2之间,刻度3到刻度4之间……

(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对照着尺子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大拇指和食指比划)

②为了让同学们比的更准确一些,拿出准备的1厘米的小棒来比划一下。

轻轻地放下小棒,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想起来了吗?

好,现在你能用手势直接比划1厘米的长了吗?

通过摸、想、比划,你感觉1厘米怎么样?

(比较短,所以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③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或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4.画1厘米

怎样画1厘米长的线?

学生说完后教师示范画:

直尺放平,在刻度0上面点个点,一直画到刻度1就停下,在刻度1上面也点个点。

这就是1厘米长的线,在线的上方标上1厘米。

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5.认识几厘米画几厘米

(1)你知道刻度0到刻度3之间的这段有多长吗?

刻度0到刻度4之间的一段呢?

刻度1到刻度6之间的一段呢?

7到11呢?

小结:

有几个1厘米(大格)就是几厘米。

(2)怎样画4厘米长的线?

学生汇报画法教师示范:

从刻度0画到刻度4,就是4厘米长的线,在上面标上4厘米。

学生画教师巡视。

学生再画6厘米长的线。

强调从刻度0开始画。

6.认识线段

刚才咱们画的1厘米、4厘米、6厘米的线都是线段:

线段都有端点,直直的,可以测量长度。

(连结两个点的直直的线就是线段)

7.测量线段的长度

(1)出示:

课本95页小电脑博士提出的问题:

这几条画的都是线段你能量出他们的长度吗?

学生说,教师注意纠正,并示范测量方法:

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段,直尺紧紧挨着线段,另一端对着刻度几,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

然后在线段上方标上几厘米。

学生比着老师的方法量第一条线段。

再量剩下的两条线段。

教师边巡视边强调:

刻度0对准一段,量完后别忘了在线段上面标上几厘米。

三、方法应用

(1)先估一估一拃多长?

再测量一拃的长度。

(2)量一量,大拇指的的宽大约是1厘米。

(3)估一估,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几厘米。

四、自主练习:

第1题、在正确的下面画“√”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测量方法的不同之处:

第一幅图是把直尺的一端与字典左端对齐,第二幅图是直尺的0刻度线与字典的左端对齐。

所以,第一种测量的方法是错误的。

第2题、量一量自己的文具盒、数学课本、长方体(正方体),先说一说物体的长、宽、高,再让学生测量说一说自己测量的方法。

(注:

粉笔盒可以用长方体或正方体代替。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

六、限时作业:

(一)我会填

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厘米可以用字母()表示。

(二)我会画

画出两条线段长度分别是4厘米、8厘米。

 

(三)我会量:

量出下列线段的长度。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刻度0到刻度1之间是1厘米:

从刻度0开始画。

1cm

连结两点的直直的线叫线段。

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端。

第二课时

课题:

阿福做新衣---自主练习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第95-9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厘米和1厘米的认识。

加深对1厘米的表象认识。

2、进一步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3、通过合作交流,加深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巩固测量的方法,掌握估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说一说上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

单位是什么?

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你真学会了吗?

看看你来闯关怎样?

大胆来闯关

(1)

火眼金睛辨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2)

二、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第3题:

量一量,让学生自主动手量一量,然后汇报交流。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展示测量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教师需要注意三角形两条斜边的测量方法)

第4题:

填一填:

小昆虫跳远。

蛐蛐跳了多远?

引导学生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它们跳了多远。

小蛐蛐是从0刻度线开始跳的,跳到刻度线11,它就跳了11厘米。

小蚂蚱跳了多远?

方法一:

可以从刻度线7往后1厘米1厘米的数。

是9厘米。

方法二:

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从刻度7跳到了刻度16,用16-7=9厘米。

这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教师再说一组不是从0刻度线测量的物体。

如2到14厘米。

第5题:

量一量线段,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测量的方法,再交流汇报。

然后分别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7厘米和10厘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测量。

第6题:

比一比,注意观察,在填空。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支铅笔尖,红色的铅笔比9厘米短一些,绿色的铅笔比9厘米长一些,所以两支铅笔的长大约都是9厘米。

多让学生说一说这句话,加深对“大约”的认识,体会估测的方法。

三、动手操作,实际应用:

第7题:

量一量你的手:

先估一估,再一量。

可以先找一名学生示范然后再让学生完成。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估计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逐步缩小估测与实际测量的差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第8题:

量一量你的课桌。

同桌之间合作,先估一估,然后用你的一拃量一量,最后用尺子量一量。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

课题:

阿福做长袍---认识米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第97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100厘米。

建立1米的表象认识。

2、通过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

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

预习要求:

1、仔细阅读教材97页的信息窗,想一想师傅和徒弟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你能帮一帮他们吗?

2、问问爸爸妈妈,看看课本,说一说1米是多少厘米?

1米=()厘米

3、找找家里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

记下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上次阿福去裁缝店做了一件新上衣,结果满意吗?

为什么?

这次阿福又来做长袍了,请看.(出示阿福做长袍的情境图)师傅吸取了教训,买了一把尺子,师傅用尺子给阿福量完说:

“长1米。

”可徒弟连忙说:

“不对,不对,长100厘米。

”如果你是阿福,现在你会有什么样的疑问?

1米=1oo厘米吗?

尺子没变,为什么师傅和徒弟说的不一样呢?

是啊,怎么说的不一样呢?

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

米的认识)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1米的长度。

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那一厘米有多长?

在你的印象中1米有多长?

比划一下。

那到底1米有多长呢?

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师画线段)比划一下。

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米究竟有多长?

想一想,用米尺来量1米的长度时,为了保证精确,应该注意什么?

(要把米尺拉直,手要握住住两端,不能握住太多。

那我们一起来试试:

(1)每个小朋友手中有一个米尺,请你轻轻的拉齐米尺的两端,(示范)这时你两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手臂不要动,手指轻轻一松,放掉米尺,看一看,你两臂伸开的距离就是米。

再试一试,同桌合作,一个比量,一个用尺子量

(2)测量几步为1米。

(3)谁来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

(二)感知一米的高度。

看像这样把米尺竖着放,从地面到墙上的哪个位置的高度是1米?

请大家估计一下,从老师脚底到哪个位置的高度是1米?

1米正好到老师的腰部(师站在米尺前量)。

你觉得1米能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呢?

同桌两人合作,用米尺量一量。

质疑:

为什么都是1米的高度,都是从脚底量起,到老师的腰这里的高度是1米,而到这位同学下巴的高度是1米?

一米的高度是相同的

(三)联系生活。

我们认清了1米,你能找到教室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米吗?

(屏幕的宽,黑板的宽,门的宽,桌子的宽,课桌的宽等)

我们量一量自己估计得准不准。

(请两名代表分别量一量)

(四)联系估测。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天天带着米尺,如果身边没有米尺,你能用什么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呢?

手臂伸开的长度差不多是1米,量一量就能估计出来了,我们刚才步测3歩大约1米,我们可以走一走,看大约有几个3步,就有多少米。

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非常好,这样看来,我们身上又多了好几把尺子呢。

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些尺子来帮忙测量一下吧!

可以怎样测量,请在空格内打对号。

通过联系,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手测量,估计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步测更合适。

(五)米和厘米的关系。

同学们刚才在用软尺的时候,有没有新的发现?

仔细观察软尺,上面都有什么?

有数字0-100,有刻度。

确实是这样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发现。

出示课件。

领生观察,课件出示刻度:

0、10、20……100cm

100cm(1米)

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在1米的下面写着100厘米。

所以我认为1米就等于100厘米,100厘米就等于1米。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会有很多的发现。

板书:

1米=100厘米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这个式子还可以怎样写?

1m=100cm

阿福的这件长袍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

现在能解决了吗?

1米和100厘米相等的,一样长。

认读刻度。

我们通过观察软尺知道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软尺上的刻度会读吗?

课件出示:

0—30cm

0—42cm

20—40cm

三。

自主应用

刻度读熟了,我们也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现在看看谁的反应快。

我说长度,你打手势。

2、穿越隧道。

迷惑隧道。

连一连

课桌的长比1米少得多

铅笔的长比1米多得多

教室的长比1米多一些

信心隧道。

连一连

课桌的长28米

铅笔的长10厘米

教室的长1米30厘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限时作业

一、【基础平台】

1、填一填.

1米=()厘米()米=100厘米

1m=()cm()m=()cm

2、能选用正确的单位吗?

教室的高度约是3(),门的高度是2(),课桌高大约80(),铅笔长大约18(),一块橡皮约是1()厚.

二、【能力检测】

1、比一比.

20cm○30cm1m○100cm9m○10cm

12m-7m○6m8m+9m○10m+7m

2、你能把下面的数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65cm1m20cm83cm74cm

()<()<()<()<()

三、【拓展应用】估一估

 

第四课时

课题:

阿福做长袍----自主练习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第98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认识。

2、知道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学会交流与合作,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一,课前复习:

说一说上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二、巩固提高:

1.自主练习1

 

(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重点强化学生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

(2)用直尺连一连。

  

(3)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2 

结合实际的物体,展开想象。

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的?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然后再集体纠正答案。

 

3.自主练习3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然后说一说理由。

4.自主练习4 

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明确题意。

 让学生明白可以在蚂蚁的左右画一棵树。

三、拓展延伸:

1、想一想,填一填。

 

一张床长2( )

一枝冰糕长12( )

小明的鞋子长23( )

一棵大树高5( )

一列火车长75( )

一座楼高20( )

一本练习本大约长( )厘米

教室的门高大约是( )米

 2、你知道黑板的长吗?

先估计一下,再量出来。

    

黑板的长是( )米( )厘米 

教室的高大约有( )米    

教室的长大约有( )米    

教室的宽大约有( )米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

课题:

我学会了吗(丰收园)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第99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了解米和厘米的具体含义及进率。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说一说。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谈)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厘米、米,还会用直尺进行测量,你想量一量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

 

学生自由说。

 

出示测量要求:

测量前,先估计你想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测量后,与估计的比一比,看看你的眼力怎样?

 

1.学生活动,自由测量。

 

2.交流测量情况。

 

要求学生拿着自己量的东西到前面一边量,一边讲解怎样量。

 

教师强调测量时一定要对齐0刻度开始量。

 

三、巩固拓展,应用问题。

 

1.小组合作,测量小组内同学的身高,你能发什么?

能提出什么问题?

 

2.达标测试题。

 

(1)选一选。

拃步

①教室的长度用()估测比较合适。

②课桌的长用()估测比较合适。

③文具盒的长用()估测比较合适。

(2)填一填 

床长约2(  ) 跳绳长约200( ) 楼房高15( ) 

(3)帮小明改日记。

今天,我在参加200厘米的赛跑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老师奖给我一本长20米,宽16厘米的硬皮本。

我高兴地向前一下蹦了100米,不料撞到一棵高5厘米的树上。

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比以前有没有进步?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100—10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合作测量身体上一些不部位长度的活动过程,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在活动中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2、通过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应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

难点:

运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尺子

学生:

尺子

预习设计:

1、看一看课本100,101页内容

2、量一量自己拳头一周的长度、脚长、一庹长(两臂伸开)、一拃长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谈话导入,引出问题

师:

当你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你的身边没有现成的测量工具,你准备怎么办呢?

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许多这样的工具呢?

它们虽然没有尺子测量得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也能帮我们的忙呢!

生:

我知道,我们前天学习的时候知道了,我的小手指的宽大约是1cm,要是没有尺子,我可以用我的小手指来量。

生:

我还知道,我的两手平伸,稍微向里面一点,就是一米。

师:

你身上还有别的尺子吗?

刚才那个同学用小指的宽度来测量,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其实,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个很好的尺子呀!

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

师:

现在我来布置任务,请你量出自己的身高、脚长、拳头一周的长度、一拃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学合作。

活动二:

分组测量,做好记录。

学生按照表格要求分组活动。

单位:

厘米

1号同学2号同学3号同学4号同学

拳头一周的长度

脚长

一庹长(两臂伸开)

一拃长

身高

学生在测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及方法,如:

在测量伸开手臂的长度时,被测量的学生的双臂要伸直,十指要伸开;测量身高时,头不能抬太高,也不能太低;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拉直等。

活动三:

用拃、庹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生分组活动测量教室内物体的长度。

并汇报交流。

如:

黑板的长度、课桌的长度、同学的身高等。

学生交流:

1、黑板的长度是4米80厘米,我量了4庹,一庹是1米20厘米,4庹就是4米80厘米,大约5米。

 

2:

我估计××同学的身高是1m30cm,因为我刚才量的我的身高是1m20cm,他比我高一些,我觉得他应该是1m30cm。

3:

我估计××同学的身高是1m28cm,因为我刚才量我自己的身高就是这个,我觉得我们两个一样高。

......

4:

我估计××同学的腰围是50cm,因为我刚才量了我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和我的身高差不多,是1m20cm,现在,我一只胳膊就能将他的腰围住,说明他的腰围跟我的胳膊的长短差不多,我看最多也就50cm吧。

等等

5、我估计一下我们的教室长度大约是10米。

我先测量出我的一步大约是50厘米,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我走了20步。

等等

活动四:

活动小结,学生谈感受。

师:

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

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

生:

老师,我发现我的估计能力越来越高了,我估计的结果也越来越准确了,我看,要想估计准确就需要多练习。

生:

我觉得记住几个标准很重要,比如我记住我的身高,我在估计的时候就和自己的身高相比,估计得就比较准确了。

师小结:

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知识和能力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积累起来的。

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多做练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