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930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docx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实证分析17页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温州民营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

温州大学管理学院陈海谊

  温州市金融业较发达,全市有金融机构1340多家,从业人员14580人,银行机构665家,保险机构59家,证券机构20家,农村信用社531家。

金融业效益突出,2002年全市金融业盈利16.78亿元,比2001年增加10%。

银行机构体系不断健全,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已有8家落户温州,民生和光大银行也在积极争取市场进入,这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首屈一指。

尤其是温州的民间金融比较发达。

但是,至今还有不少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抱怨。

 

  一、温州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筹集资金是企业理财的起点,它是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的需要,通过适当的融资渠道和金融市场,经济有效地向投资者及债权人筹措资金,以保证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一种理财活动。

温州民营企业目前主要的融资形式有:

内源融资。

银行贷款、民间融资。

 

  由表1可见,内源融资是民营企业最重要的融资形式,约占六成。

银行贷款是最重要的外源融资方式,民间融资是温州民营企业另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近几年民间融资的比重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表1温州民营企业三种融资形式的比重

 

融资形式

内源融资

银行贷款

民间融资

2000年

58.6%

324%

9%

2002年

60%

24%

16%

 

资料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资料整理

 

  

(一)温州民营企业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性资金。

内源融资主要就是盈余和股东增资,内源融资有既无需定期偿还又无信息成本的优势,且不改变企业原有的股权结构,没有控制权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初始资金的90%由业主,创业团队成员及其家庭提供,温州民营企业原始资本中自筹资金的份额超过95%。

 

  内源融资是企业能够进行其它形式融资的基础。

企业所有者必须先把自己的钱掏出来建立企业的自有资本,冒了企业发展最初阶段的巨大风险之后,别人才会觉得你的企业有前景,企业外部人士才会对你的企业有信心,才会考虑贷款给你。

 

  根据人行温州中心支行的资料,温州民营企业的内源融资占全部融资的60%。

内源融资是温州民营企业最根本的融资方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争取外源筹资的先决条件。

刚创业的民营企业更是依赖内源融资。

 

  由于温州民营企业所处的产业都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上温州民营企业产业类同带来的过度竞争,企业的利润水平普遍较低,资金利润率近年来不断下降(见表2),所以民营企业自身积累不多。

民营企业股东只有几个人,增资能力也很有限。

尤其是处于创业阶段的民营中小企业获利能力更弱,又无信用记录,所以创业阶段,企业是难从企业之外获得资金的,因此,出现融资难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表2温州市历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

 

 

年份

1978年

1991年

1992年

1994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资金利润率(%)

16

18.8

245

14.4

8.16

8.67

8.4

 

  

(二)温州民营企业的银行贷款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依然是银行信贷。

美国银行资金约占全社会资金的20%,美国其正常年份中通过银行贷款等筹集资金比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多25倍。

我国银行业承担了80%社会资金的融通运用,所以银行信贷的地位非常重要。

 

  银行信贷在温州民营企业外源融资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银行贷款占企业总负债比重平均为61%。

据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资料:

企业资金困难时,78.9%的企业首先想到银行贷款。

 

  温州民营企业总的负债率较低,大约在20%左右,向银行大规模贷款的很少。

正泰集团一位高层管理人员解释说:

“我们在银行的长期贷款为零,只有需要周转时才借助银行”。

由此看出温州的民营企业主动利用银行信贷进行投资的愿望不是很强烈,很多企业只有在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资金问题时,才会想到银行贷款,可以说温州民营企业并没有充分地利用外源融资方式。

资金实力强的民营企业不是企业找银行,而是银行找企业。

相反,对于一些刚刚创业的民营中小企业却得不到银行贷款。

据笔者调查的数据: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65%选择了银行贷款这种融资形式,选择民间融资的企业为32%。

但是,作为最重要的外源融资方式,不同的企业面对银行时,他们的“待遇”相差很大。

(见表3、表4)

 

表3银行对企业贷款申请拒绝情况和我国银行贷款在企业来源中的比例

 

企业规模(人)

小于51

51——100

101-500

大于500

拒绝次数比例(%)

7892

5787

44.18

2434

银行贷款比例(%)

54

20.6

22.6

47.1

企业年龄(年)

小于2

2—4

4—5

5—8

大于8

拒绝次数比例(%)

7244

4907

4697

45.79

34.98

银行贷款比例(%)

12

5.2

176

253

36.1

 

资料来源:

杨恩群,中小企业融资,第1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表4温州各种规模民营企业融资难情况

 

企业规模(人)

小于51

51-100

101—500

大于500

认为融资难比例

93

83

65

54

注册资本(万)

小于100

100—1000

1000-5000

大于5000

认为融资难比例(%)

82

77

59

36

 

  可以看出,不同规模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易情况相差很大,最想得到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银行不愿贷款,贷款愿望不强烈的大型民营企业却成为银行争夺的客户。

经常听到企业管理者抱怨:

“银行在我要钱时不给贷款,在我不要钱时要我贷款”。

这种情况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银行是从事信用业务的企业,但是,银行信用贷款实际上在温州比率很低,对于民营中小企业根本得不到信用贷款。

作为信用企业的银行实际上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信用”业务。

  现代经济学认为,信用是经济主体在长期博弈过程中,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形成的行为约束。

银行如对所有企业的贷款有求必应,那么这个银行肯定有问题。

因为银行也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要获利避险。

所以,商业银行“惜贷”是可以理解的行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商业银行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

通过政府行为去干预银行是不可取的,我国国有银行的许多问题就是由于违背市场规律的结果。

 

  由于民营中小企业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银行把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主要寄托于保证、抵押上。

这是银行的自我保护措施,是可以理解的。

这在各国都如此。

”在美国,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的债务中91.94%属于有抵押或担保的债务。

 

  据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2002年统计,全市抵押贷款所占比例约为50%,各家银行还就新增贷款规定了80%或更高的抵押比例。

但目前抵押贷款难以满足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

 

  抵押贷款作为一种信用创造是不完全的,其扩张能力受到抵押资源的限制。

在经济快速增长。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环境中,抵押资源短缺是必然的。

按目前的规定,可供贷款抵押的房产、土地和其他动产一般只占企业资产20%,难以满足企业扩大规模的资金需求。

加上社会有关配套环境不完善,造成原本短缺的抵押资源,又被严重浪费。

如地处农村的房产、7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和其他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一般也不予抵押;民办学校和其他公益产业的资产抵押与担保法相抵触;房产、土地权证办理时间滞后;资产评估随意性大,抵押率偏低。

(见表5)另外,金融机构实际操作时,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要求企业用固定资产来抵押,尤其是偏好房地产。

所以,目前有必要增加抵押物的品种,提高抵押效率。

 

表5目前我国抵押贷款的抵押率

 

资产类型

土地,房地产

机器设备

动产

专用设备

抵押率

70%

50%

20%—30%

10%

 

资料来源:

梅强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模式及政策,第1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三)温州民间融资的历史和现状

 

  民间金融虽然适应非国有经济融资需求,却有“合理不合法”的性质。

民间金融作为非正式金融,对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民营经济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温州民间金融市场上主要的组织形式有:

民间自由借贷、民间合会、银背、私人钱庄、农村基金会、企业社会集资。

民间自由借贷是民间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具有其他融资渠道难以替代的优越性:

1、借贷双方通常都有非经济的社会关系,并且借贷的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较低;2、民间自由借贷风险分散,个别坏帐不会引发社会风波:

3、民间自由借贷风险收益搭配合理,利率、期限灵活,手续简便,适应企业临时性资金需求。

 

  民间自由借贷作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一种渠道,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民间金融虽然有悖现行法律法规,但其存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操作改造,它也能够转化为正规金融的组成部分。

如能将民间金融机构纳入政府的正式制度之中,使其具有合法性,会让民间金融有一千更好的发展。

 

  笔者认为,民间金融改造过程,不能将民间金融国有化或由现有商业银行去兼并收购既已存在的民间金融机构(如这样他们将失去对民营企业特有的功能)。

通过制订法律或制度保护民间金融机构的财产权利和正当的经营活动,使它能进行公开的而不是隐蔽性的地下业务活动。

 

  温州民间资本市场来自于温州民营经济的兴盛,也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利息与市场供求的严重背离。

农村信用社和银行不一样,银行是存款来自大企业用于大企业,信用社是来自民间用于民间,用户是大量小型的私营企业与个体户。

应当允许利率浮动。

正因为银行利息管制,使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各种“会”。

 

  金融业是一个信息行业,贷款过程。

实际上是处理信息的过程,从收集信息,到分析比较信息,再到跟踪信息变化,都以信息为基础。

大企业的信息比较容易获得。

民营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它们不能提供完整可靠的信息,银行就很难给它们贷款。

民间金融却能够在信息方面有优势,所以:

温州民间金融就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要性。

 

  产权清晰使民间金融业有足够的激励,较国有金融有更充足的信息,使民间金融业获得了现实的竞争优势。

地域性强,深入民间,手续简单,机动灵活,便于吸存和放贷是温州民间金融的又一特点。

 

  温州民间金融业还有很强的社区性,掌握民营企业的信息远比国营金融要充分。

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往往有量小、期限短。

时间要求急等特点,这是国营金融业所无法满足的。

民间金融业恰好可以利用其传统资源如血缘、地缘关系以最有效的节约信息成本的手段。

获得必要的信息,保证金融契约的签定和执行。

 

表6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可利用的外源融资形式

 

发展阶段

创业初期

快速成长期

稳定发展期

多元化发展期

融资的形式

天使基金、创业基金

创业基金、民间融资

民间融资、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资本市场

存在的问题

数量小,资金不足

民间融资无合法地位

信息不对称使贷款难

民营企业上市难

解决的对策

积极发展,政策支持

监控、引导不要对民间融资采用取代方式

发展抵押贷款、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发展二板市场

区域证券市场

 

  民间金融从某种程度上填补了金融支持的空白,拓宽了投资渠道,弥补了资金供求的缺口,支持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金融组织方式。

开始是互助性的个人之间的民间自由借贷及各种“会”,然后是中介性的私人钱庄,再往后是“半合法”的农村基金会、社会集资等。

 

  总之,温州人勇于承担风险、善于开拓市场,在体制外迅速发展起发达的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民间金融业的发展。

时至今日。

民间金融对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规模大约为银行贷款的2/3。

实际上,民间融资对于民营企业的创业而言,其作用超过银行。

  二、解决融资问题对策

 

  融资问题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

有着不同的性质,所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也应根据不同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不同对策。

 

  首先,必须分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探讨,才能找到合适的途径加以解决。

对处在创业阶段的民营中小企业,主要依靠创业投资基金和吸引侨资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天使”。

此时银行贷款不可能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因为银行作为企业不可能不顾风险去放贷,而目前还没有二板证券市场的情况下,难以通过证券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民间借贷进入也会有限。

对于处在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民间融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应当成为主要的融资来源。

对于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民间融资和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融资方式,银行应当加大贷款力度,以利民营企业更好地发展。

对于已经创出品牌并进入多元化的民营企业不要安于现状,要利用有利的融资条件,积极进行投资,做强、做大。

 

  其次,大力发展民间资本融资形式。

现实社会中总有“地下金融”,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客观需要这种性质的资金,客观需要运用这种方式来筹集资金;对于民营小企业来说,有无此类资金,有时甚至决定其能否生存。

温州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特别注意要慎重对待民间金融。

 

  笔者认为,发展支持小企业的金融体系,要多管齐下:

不但要想方设法加大银行贷款,更要发挥现有民间融资形式的作用,还要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发展为民营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应居于核心地位。

民营中小企业需要那些能为初登舞台的民营小企业服务的最原始的资本集聚机制。

必须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加多样的资本聚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供给问题。

 

  

(一)银行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对策

 

  提高银行对温州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的主要对策:

 

  1、增加抵押品的种类和提高效用

 

  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没有房地产可作抵押资产,但是,存货和应收账款却是其最常见的资产。

如果银行将存货和应收款作为抵押品,那么,抵押贷款业务就容易开展。

存货抵押贷款的开展需要一些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如仓储公司,它们能对企业的销售活动进行贴身的观察。

应收款抵押是另一种扩大抵押贷款的有效途径,从银行角度看,他们通常把应收款看做是优于存货的抵押品。

 

  采取各种措施,帮助银行和借款人提高抵押品的效用,也是支持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成功做法。

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贷款抵押登记管理办法,明确各类资产登记部门,确定统一合理的收费标准;同时,规范和加强中介评估机构的管理,鼓励发展抵押品拍卖市场,为抵押权的处置和变现提供有效通道。

 

  2、加速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加速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是扩大银行向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有效手段。

信用担保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信用中介地位,通过担保资金的倍数效应,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得到信用担保。

通过信用保证的方式将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联结起来,使企业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信用担保体系对于银行扩大信用业务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

 

  信用担保机构的模式可以有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信用担保机构、有中小企业自发组建的互助担保机构以及商业性担保机构。

不管哪类担保机构都应按照市场化、股份制原则运作,独立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我国现有担保机构分散,规模不大,成长缓慢。

据抽样调查:

江苏的担保公司平均注册资本为330万元,浙江的担保公司平均注册资本630万元,其中最小的仅50万元。

如此现状是不能够适应现实需要的。

2001年3月,在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和温州总商会的牵头下,成立了温州第一家担保公司:

温州市银信企业贷款担保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一家民营企业,注册资金2000万元,股东均为温州民营企业。

由于发展不快,至今只有寥寥几家。

 

  3、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长期以来,对利率进行严格的管制,事实上,限制金融机构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收费会挫伤金融机构调查和收集民营中小企业信息的积极性,从而会影响他们提供信贷和其它金融服务。

世界银行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在2000年进行的调查表明,在我国非正式金融市场上的平均利率是规定利率的1—2倍。

温州已被定为金融改革的试验区,理应在利率改革上走在全国的前列,为我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为各商业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开辟道路。

 

  

(二)规范和完善民间金融

 

  政府首先必须认识到,打压民间金融不能摧毁民间金融,,只能使其以更隐蔽的方式开展活动。

政府的明智之举是对它进行完善和规范。

 

  金融业务是个风险较大,容易出现欺诈行为的行业;任何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都是需要监管的,不监管等于不去发展。

过去,我国已经出现的一些民间金融机构之所以后来问题较多,不是因为这些经济形式本身有问题,而是政府、社会性金融组织没有对其进行应有的监管。

 

  民间金融这种非正式金融是现实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金融资源,具有重要的金融力量;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源泉。

 

  温州正在进行金融改革的试点,希望通过改革,让民间融资从地下走上地面,让民间的地下金融能有一个合法的地位。

以台湾有53家银行现状看,大陆需要300到500家民营银行;而且要大、中、小配套。

民间融资机构可以转变成社区银行机构。

 

  温州民间金融是正规金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正规金融资源不足的补充。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温州民间金融必须相应地进行变革或重新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使温州的民间金融更好地服务于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鼓励发展创业基金

 

  创业基金(YentuteFund)是由风险资本组成的专门对处于发展早期阶段技术创新型企业进行投资,并以获得高额资本利润为目的的资本组织形态。

其投资的主要领域是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

但是,创业基金并不只能投资于高科技领域,它选择的行业是与一个国家具体的发展状况相关联的。

“对于高度发达的美国主要集中在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的行业,而在欠发达国家,情况会不同,如在墨西哥风险投资的大部分投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匈牙利风险投资最多是投向食品加工业”。

我国风险投资不能只投向高科技行业,更不能过多地投向房地产。

 

  笔者认为,不只是技术创新型企业,需要创业投资基金,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早期也需要风险资本的进入。

因为民营企业在创业时风险较大,资金供应方有权要求得到较高的风险报酬,创业投资者可用较少的资金占有具有很强成长性,市场前景广阔企业的较大比重的股权,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

温州民间融资在给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时要求较高的报酬是合理的。

地下金融市场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了创业投资角色。

 

  在温州,民众对风险有较大的承受能力。

“能吃苦,爱冒险”是温州人的性格特征,应该利用民间力量,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

这是解决民营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允许发展区域性资本融资市场

 

  温州人对现有股市的投资热情很低,原因之一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所以很少进入。

应该发展一些区域性的小市场,解决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难的问题。

比如在温州开辟一个小市场,从本地数十万家企业中,挑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温州本地上市,主要由温州人自己投资,他们对这些企业知根知底,这样可以为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也为大量的温州民间资金找到一个投资途径。

 

  (五)支持发展地方特色的“天使市场”

 

  各国的实践都表明,民营中小企业的资本性融资,主要不是依靠公开或正式的资本市场,而是依靠非正式的资本市场和内源性的资本融资。

非正式的资本融资市场在美国被称为“天使融资市场”。

这些“天使”通常都是有管理经验的富裕人员。

 

  温州信用文化发展基础较好,商业和投资意识较强,富有阶层的“天使投资”活动比较活跃。

尤其温州有一大批中小企业主和几十万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温籍华侨,他们是潜在的“天使”投资者。

 

  1、个体业主天使

 

  温州人有“当小老板”的习惯,缺少合作精神,故大量企业主“做大”意识不强。

但是资本对财富的追求是无限的。

调查显示:

只要有获利机会,69.6%的企业主就会投资于其它企业。

政府要支持这种“天使融资”发展。

不能将“天使投资”行为与“乱集资”行为联系起来,要保护“天使”投资行为。

这样将有利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华侨天使

 

  温州有50多万华侨在世界各地.他们对温州的情况比较了解,很多华侨在国内的亲戚朋友也是企业主,本来就有很大的合作可能。

大多数华侨都想在国内有点投资,因此,只要有关部门给一些政策,就会使许多华侨成为民营企业的“天使”投资者。

 

  当前,温州金融机构正铺开新一轮金融改革,主要的内容有:

国有银行经营机制创新,建立小额贷款的“三包一挂钩”制度,重组改革农村信用社,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成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开展商业银行增资扩股,继续推进存贷款利率改革,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动商业银行产品、服务创新。

只要各方努力,多管齐下,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兴化等.我国私营企业的非契约融资与控制权转移[J].经济学家2002(3)。

   [2]毛春华等.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00(11)。

   [3]杨恩群中小企业融资[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第1版。

   [4]姜长云.从乡镇企业融资看农村金融改革[J]经济学家.2002(6)。

   [5]孙洁等.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用机制[J].财会研究。

2002(11)。

   [6]王鹏涛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财经问题研究。

2002(4)。

   [7]孙宁.试论非正式金融[J].当代财经。

2002(11)。

   [8]孙蓓蓓等创业投资:

中国资本市场创新浪潮[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9]苏永江等,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J].学术研究,2001(4)。

   [10]孙琪.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分析[J].经济管理。

2002(21)。

   [11]刘立峰.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设想[J]经济学家.20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