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3385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一、古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1~7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王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

“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啮指出血,曰:

“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

公等奈何言是!

毋复出口矣!

”于是贯高等曰:

“王长者,不倍德。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是时汉下诏书:

“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

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

“公知天下长者乎?

”叔顿首曰:

“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

“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

长者固杀人乎?

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

”叔叩头对曰:

“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

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

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孟舒岂故驱战之哉!

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于是复名孟舒以为云中守。

后,景帝时,田叔为鲁相。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注:

①虫出:

指死不得葬。

 

1.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罪:

过失,错误

B.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微:

如果不是,没有

C.士争临城死敌敌:

抵抗

D.高祖箕踞骂之箕踞:

指傲慢的坐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如子为父,弟为兄无能为也已

B.以故死者数百人以乱易整

C.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D.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

然则将军之仇报

3.与“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句式不同的一项()(3分)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马之千里者

C.郑人有买履者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者,有多种意思,一是指年纪大、辈分高的人;二是指显贵的人;三是指性情谨厚、德行很高的人。

文中“王长者”“公知天下长者乎”中的“长者”,都是最后一种意思。

B.赭衣,古代囚徒穿的衣服。

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

又指囚犯、罪人。

C.髡钳(kūnqián),古代刑罚名,剃去头发叫“髡”,用铁圈束颈叫“钳”。

文中“孟舒自髡钳”就是说,孟舒自己剃光头发、用铁圈束着脖子。

D.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谦称。

5.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B.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C.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D.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叔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

B.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获罪于高祖。

C.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D.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在起用孟舒之前做了详细的调查,既了解他在高祖时的作为,也通过田叔证实了孟舒确为长者,然后方任命他为云中太守。

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5分)

 

(2)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唐】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注】①茅茨:

茅屋。

②薜帷:

薜荔墙帷。

8.下列对诗歌的鉴赏,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写给朋友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了谷口书斋的清幽雅致,这一特点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来实现的。

B.首句中的“带”与第二句中的“生”相对应,描绘了山泉萦绕着小屋、云霞似从小院中升腾而起的景象,起笔不凡,境界雄浑。

C.颔联先突出了竹林山色让人心生同情,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让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具有极强的色彩感。

D.颈联中“闲”和“迟”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白鹭的悠闲和山花的迟落,突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写鸟、花表现了书斋的清新宜居。

E.诗歌将山、水、竹、鹭、花人格化,写得极富感情。

全诗均为写景,句法工整,静中有动,幽而不寂,体现出新奇清淡的诗风。

9.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5分)

①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诗句是“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时,荆轲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③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独到寒山顶

杜芳清

今年春节期间,我独自登上近些年新开发的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的顶巅。

山上被冰雪覆盖,空中仍飘着小雪。

风不大,却像刀子一样刮人肌肤。

山上仍有隐隐约约的路迹,是管理山林的清洁工扫出来的,还是寒风有意无意之中吹出来的,我不得而知。

我也不愿多想它。

人生有限,岁月宝贵,不必物物寻根,事事探底,只需走好自己愿走的路,做好自己想做的事。

在雪天高低错落的茫茫山野中游走,我自然得拣道而行,因为我早已从人生的坎坷道和荆棘林中走出,摆脱了莽撞,抛却了固执,摈弃了狂想,甩掉了浅薄。

况且这山的地形坡谷我早已熟知。

尽管如此,我还是捡了一根长长的干树枝作探路之物。

我不怕冷,尽管是零下二十一度,我并没有感到那种奇寒。

但我还是在两个毛衣之外又加了件藏蓝色大衣,大衣领内又围了条黑白间点的围巾。

我慢慢地随意而轻松地向前放步,上坡,越谷,转弯,踏阶,雪花为我轻扬飘舞,树木为我冰清玉洁。

这些坡坡岭岭道旁渠畔的白杨、垂柳、青草、野花,夏季是何等地放情开颜潇洒妩媚!

可时光一转,秋风一吹,它们就叶子变黄,枝干变秃,“一朝春尽红颜老”了。

自古女子怕红颜褪去,男子怕体弱无能,但这是自然沧桑,谁都逃脱不了啊。

只是我想,处在同一个时间段和年龄段的人,其精神和状态竟有天地之差,有的女子潇洒依然,风韵独存;而有的女子却褶皱网面。

有的男子成熟威武,年富力强;而有的男子却面如土灰,老态龙钟。

何止同龄,不同龄者亦是如此,有的年过八旬,仍是鹤发童颜,声如洪钟;而有的不足三十,却是疲态不振,目光呆痴。

我曾于十五年前说过:

真正的青春在精神,而不在年龄。

眼前的山野已不是秋天,而是银装替换了绿装的严冬季节。

可我却聊发少年狂气,稳踏阶台,迅速登上了山顶的凉亭中。

在山巅,我忽然感到一股冰凉的清气穿过我的全身,脑腔中的杂质和腐物也被全盘清除,浑身觉得好轻松好清醒。

六十多年的人生风雨击破了我的童真,酸甜苦辣的悲欢阅历练就了我的才智,善恶正邪的人世百态顿悟了我的思维。

此时此地,我敢于面对苍天厚土,面对人世尘寰,庄严而郑重地说:

天地之间,人界之中,我好清醒好轻松啊!

我挺胸东望,大西北名城乌鲁木齐的千楼万厦笼罩在雪花飞舞之中。

冬季是冷,可没有寒冷,哪来的雪花飞舞?

哪来的玉树琼枝?

哪来的栩栩如生的冰雕雪人?

哪来的茫茫千里壮观气派的冰雪世界?

我喜冷,还不在于它的外观外貌,而在于它的哲学内涵。

许多人都喜欢热,因为热能生春,没有春天,哪会有山明水秀万紫千红的胜景?

因为热能生情,没有热情,就会出现心难通、事难成的冷落而尴尬的局面。

但热盛出浮躁,热极出膨胀。

人间诸事之败大都败在一个“热”字上。

少年意气导致的打杀成祸,受委屈不忍,一怒而结冤仇,都市邀友聚会上的酒桌醉态……这些有失社会文明又污染人文环境的劣态,极为影响人们的心灵健康。

这就需要一个“冷”字。

有冷才有静,先冷而后静。

静生平和,静出智慧。

任何棘手之事、麻烦之事,必须先作冷处理,然后再图良策。

这样才能据情顺理,得以比较合情合理的解决。

所谓“三思而后行”,不冷静何来三思?

不三思何来良策?

无良策事怎能做顺做成?

无论是大事、小事;公事、私事;国事、民事,都不能偏离这个思路和程序,其先决条件就是:

先冷静下来!

雪花陪伴我下了山。

路迹不清,我竟然没有滑倒。

(有删改)

11.下列对这篇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的地形坡谷熟悉,又懂得拣道而行,加以树枝探路,随意轻松而行,无惧天气恶劣,最终登上了山巅。

B.作者已经六十多岁了,人生的风雨让他思想成熟起来,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才智不凡,人世百态令他思维顿悟,他活得清醒而轻松。

C.文章开头写“山上仍有隐隐约约的路迹”,结尾写“路迹不清”,“路”一语双关,既指上山的路,也指人生之路;首尾呼应,卒章显志。

D.文章边叙边议,借登上山顶而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思索,抒真情,启人智,散发着智慧、哲理的光芒。

12.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5分)

13.作者说“人间诸事之败大都败在一个‘热’字上”,倡导遇事“先冷静下来”,你是否赞同这说法?

结合本文和现实认识,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12分)

大国工匠高凤林

焊枪是针,弧光是线,他追寻着焊光,在火箭发动机的“金缕玉衣”上焊出了一片天。

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组长,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

当年我国卫星发射成功后,年幼的高凤林曾问父母:

“卫星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

”当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面临抉择时,母亲一句“报考七机部技校吧,去解你小时候的迷惑”。

从此,他便与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

迈出校门的高凤林,走进了人才济济的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氩弧焊组,跟随我国第一代氩弧焊工学习技艺。

师傅给学员们讲中国航天艰难的创业史,讲航天产品成败的深远影响,还有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的关怀和鼓励。

从那时起,“航天”两个字深深镌刻在高凤林的内心。

为了练好基本功,他吃饭时习惯拿筷子比画着焊接送丝的动作,喝水时习惯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更曾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

渐渐地,高凤林积攒的能量迸发了出来。

20世纪90年代,为我国主力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其大喷管的焊接曾一度成为研制瓶颈。

火箭大喷管的形状有点儿像牵牛花的喇叭口,是复杂的变截面螺旋管束式,延伸段由248根壁厚只有0.33毫米的细方管通过工人手工焊接而成。

全部焊缝长达近900米,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停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者焊漏,一旦出现烧穿和焊漏,不但大喷管面临报废,损失百万,而且影响火箭研制进度和发射日期。

高凤林和同事经过不断摸索,凭借着高超的技艺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

然而,焊接出的第一台大喷管X光检测显示,焊缝有200多处裂纹,大喷管将被判“死刑”。

高凤林没有被吓倒,他从材料的性能、大喷管结构特点等展开分析排查。

最终,在高层技术分析会上,他在众多技术专家的质疑声中大胆言,是假裂纹!

经过剖切试验,200倍的显微镜下显示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就此,第一台大喷管被成功送上了试车台,这一新型号大推力发动机的成功应用,使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人们把比用金子还贵的氩气培养出来的焊工称为“金手”。

高凤林是“金手天焊”,他之所以成为大国工匠,不仅因为他练就了一手绝活,还因为他焊接的对象十分金贵,是有火箭“心脏”之称的发动机,更因为他在火箭发动机焊接专业领域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金手天焊”是高凤林技艺高超,屡屡攻克焊接技术难关的写照,更是新时代航天高技能工人风采的体现。

高凤林深知作为知识工人的重要。

离开学校8年后,他重新走进校园,捧起课本,开始了长达4年艰苦的业余学习。

快毕业的时候,高凤林还在一次航天系统大型技术比赛中报了名。

白天穿梭于工作现场、训练场、课堂,晚上抱着两摞厚厚的书籍学习到三四点钟,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不到30岁的他头发一把把地往下掉。

终于,高凤林先在技术比赛中取得了实操第一、理论第二的好成绩。

后来他又拿到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文凭。

一枝独秀不是春。

高凤林在实践中不断培养了一批像他一样优秀的航天高技能人才。

“能进高师傅的班组,跟着他学技术,本身就是很荣幸的事情,他的成功事迹及其敬业、钻研、不断突破极限的精神,都在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我们,给我们树立了很高的标杆。

”他的徒弟说。

在技术传承上,高凤林把自己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他指导徒弟如何掌握好焊接的工艺控制过程,来达到最佳焊接效果。

针对出现的问题,他能够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手把手地指导,帮助徒弟举一反三。

今天,他所在的班组,19名组员中有5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和1名航天技术能手。

“事业为天,技能是地”,高凤林参加工作35年来,默默奋战在火箭发动机系统焊接第一线,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摘编自《中国人才》2015年第11期)

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高凤林从小对卫星上天很好奇,中学毕业时,母亲要他报考七机部技校。

这说明正是他母亲尊重他的兴趣爱好并正确引导,才使他取得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B.工作后的高风林,其师傅不仅给他传授技艺,还向他讲授中国航天的艰难创业史、航天产品成败的深远影响,以及党和国家的关怀鼓励,这使高凤林牢记航天使命,并把它化作实际行动,努力钻研神技,最终成为了“金手天焊”。

C.为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最大难题是喷管的焊接,这主要是因为它的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接时焊枪停留0.1秒钟都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焊漏。

是高凤林和同事的不断摸索,才攻克了这一难题。

D.高凤林参加工作30多年,始终奋战在火箭发动机系统焊接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航天焊接高技能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高凤林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能好学勤思,醉心技术攻关,后来能取得卓越成就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无关系。

B.本文通过记述高凤林的工作生活,突出了他在火箭发动机焊接技术上的辉煌成就,也表现了他精研刻苦、执着追求的精神。

C.在焊接第一台火箭大喷管过程中,高风林力排众议,抵制了众多技术专家的质疑声,并取得最后的成功。

D.因为高凤林有绝活,焊接对象十分金贵,是火箭的“心脏”——发动机,再加上他在火箭焊接领域达到的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被人们称为“金手天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E.高风林认为“一枝独秀不是春”,所以在技术传承上,他做得极其出色,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丰富经验传授给别人。

16.作为一位火箭发动机焊接工匠,高凤林有哪些突出表现?

请结合文本概括。

(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短小精悍的吕厚民,1950年被调到中南海,专门给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照相,开始了前后12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

②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③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④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⑤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⑥在行贿物品中最具“操作性”的就是玉器、书画,这些东西对专家而言有可能是无价之宝,对外行人来说可能一文不值。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根据调查显示,今年的红包大战在参与人群的结构上显现出新的特征:

最爱发红包的居然不是一、二线城市,而是三线城市。

网络红包在地域上,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蔓延。

B.这家4S店长期占道修车,不仅毁坏了人行道地砖,而且不能让行人、车辆正常通行,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C.“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留学生跨境旅游渐成时尚,却暗藏安全隐患,虽然办理签证的同时也会购买保险,但是这并不能避免不会出现问题。

D.儿童文学家要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给孩子们呈现一个洋溢着生命激情的大自然。

19.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

“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

“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①。

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

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

但是,②,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

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文字,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博客精神”。

(6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

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

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则思考的一群人!

答: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

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800字左右,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大庆一中高一年级第一阶段考试语文答案

1.A罪,降罪

2.C

3.D

4.D敬称

5.B

6.D“在起用孟舒之前”错,孝文帝事先并没有想用孟舒

7.①您侍奉皇上的礼节很完备了,现在他却像这样对待您,我们这些臣子请求叛乱。

②这时孟舒因为外敌进入边塞抢劫,云中最严重,(孟舒)被免官。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

做人严谨廉洁乐观,喜爱与众公交游。

赵王张敖让他做了郎中。

汉七年时,高祖路过赵,赵王张敖亲自拿着案板进献食物,非常有礼貌,高祖很傲慢的坐着骂他。

这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很生气,对赵王说:

“您侍奉皇上的礼节很完备了,现在他对待您却是这样,我们多人请求作乱。

”赵王咬破手指说:

“我们的祖先失去国家,如果没有皇上,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你们怎么说这样的话!

不要再说了!

”于是贯高等人说:

“王是忠厚的人,不肯违背道德。

”最终私下里一起商量弑杀皇上。

恰逢事情被发觉,汉下诏书抓捕赵王及谋反的众臣。

于是赵午等都自杀,只有贯高被抓。

这时汉下诏书说:

“赵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

”只有孟舒、田叔等十余人穿红衣自己剃光头、脖子带锁,称是赵家的奴隶。

贯高的事情弄清楚以后,赵王张敖得以出来,被废作了宣平侯,于是向皇上称说田叔等十余人。

皇上全都召见了他们,同他们对话,感到汉朝堂上没有能超出他们的人,皇上很高兴,全都封他们做了郡守、诸侯相。

田叔做了汉中太守十多年。

孝文帝即位后,召见田叔问他说:

“你知道谁是天下忠厚的人吗?

”田叔叩头回答说:

“以前的云中太守孟舒是忠厚的人。

”这时因为强盗进入边塞抢劫,云中最严重,孟舒被免官。

皇上说:

“先帝让孟舒做云中太守十多年了,匈奴曾一度入侵,孟舒不能坚守城池,无故使战死的士兵有几百人。

忠厚的人原本杀人吗?

你凭什么说孟舒是忠厚的人呢?

”田叔叩头回答说:

“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

贯高等人谋反,皇上发下明确的诏令:

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

然而孟舒自己剃光头、脖子带锁,随着赵王张敖到了他去的地方,想要为这件事而死,自己哪里知道能做云中太守呢!

汉和楚相对抗时,士兵都很疲惫。

匈奴冒顿刚收服了北方少数民族,前来侵犯边界,孟舒知道士兵都很疲惫,不忍心说出战,士兵据城抵抗,如同孩子为了父亲,弟弟为了兄长,因此死的人有几百个。

孟舒哪里是故意驱赶他们作战呢!

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

”于是皇上又召见孟舒让他做了十年云中太守。

后来,景帝时候,田叔做了鲁相。

8.AD(B项“雄浑”概括不当,应为“清新雅致”。

C项“竹林山色让人心生同情”分析不当,“怜”是“怜惜、怜爱”的意思。

E项“全诗均为写景”分析不当,尾联为叙事。

9.

(1)欣喜愉悦的心情。

前三联写了书斋附近幽静清新的美景,突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隐居生活的愉悦。

(3分)对友人来访的期盼。

尾联写家童打扫着满是松萝的小径,突出表现诗人的诚意和盛情。

(3分)

【赏析】: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

此诗着力描绘作者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