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3391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2.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

江苏省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

考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天体

1.概念:

宇宙中有多种多样的物质,例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2.常见类型

(1)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实际处在不断运动之中。

(2)星云:

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云雾状天体。

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3)行星:

指自己本身不发光,沿着固定的近圆形轨道围绕恒星运动的球状天体。

(4)流星体

(5)彗星:

绕太阳运行的一种天体,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的外表,大部分彗星的运行轨道是扁长的椭圆形,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约为76年。

二、天体系统

1.概念: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2.级别:

总星系(可观测宇宙)

三、地球的普通性

1.结构特征方面:

地球在质量、体积方面与其它行星相比,特别是精确地行星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异,与其它行星相似。

2.运动特征方面:

地球与其它七大行星绕日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运动特征。

四、地球的特殊性

1.表现:

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

(2)自身条件——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成因为三个“适中”,如下图所示:

考点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的能量来源:

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2)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煤炭和石油,其能量也来自太阳辐射。

(3)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丰富、廉价、清洁等特性,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二、太阳活动

1.概念:

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的变化。

2.重要标志:

太阳黑子和耀斑。

3.分布

字母

A

B

C

名称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黑子

耀斑

太阳风

4.周期:

约为11年。

5.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影响指南针指示方向的准确性,使信鸽迷路。

(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4)对天气、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考点3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1)分类:

图中A波表示横波,B波表示纵波。

(2)特性

2.圈层划分

(1)依据: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界面:

①C 莫霍面:

在地下平均约33千米处(大陆部分),A、B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D 古登堡面:

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A波完全消失,B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3)圈层:

由内向外E+F为地核,G为地幔,H为地壳。

①地壳:

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是一个连续圈层,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②地幔:

介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2800千米。

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③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厚度约3400千米。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内核为固态(铁镍物质组成),外核为液态。

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2.大气圈:

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可以避免大多数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削弱紫外线对地球的影响,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3.水圈:

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4.广义的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狭义的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和。

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也是非常活跃的圈层。

5.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

在图中填写地球的圈层。

考点4 常见的地貌

一、流水地貌(主要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1)河流侵蚀地貌

 

(2)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部分

分布

地貌特点

图示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河漫滩平原

中下游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

河口

多呈现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

二、喀斯特地貌

(1)地面喀斯特地貌:

主要包括石芽、溶沟、石林、峰丛、峰林、孤峰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

主要包括溶洞、地下河及溶洞中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3)喀斯特地貌影响:

①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为居住、防空、储藏等提供了便利。

②喀斯特地貌区洞穴系统比较发育,易导致水土流失和地面塌陷,给农业、城市建设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

 

三、风成地貌(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类型

形成过程

典型景观

景观图

地貌特点

风蚀地貌

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风蚀柱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在风长期吹蚀下,形成的孤立石柱

风蚀蘑菇

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雅丹地貌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风沙堆积物

风积地貌

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或气流受阻时,沙尘便降落到地表,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

新月形沙丘

呈新月形,沙丘的两侧有顺着风向向前伸出的两个兽角(翼)。

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

纵向沙垄

顺风向,呈互相平行的长条形

四、海岸地貌

海水以风浪、洋流、潮汐等运动形式,持续在海岸地区进行侵蚀、搬运、沉积而形成的地貌称为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包括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1.由岩石构成的海岸,由于不断受海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高耸的海蚀崖、深邃的海蚀洞、造型奇特的海蚀柱等海蚀地貌。

2.波浪所携带的泥沙、贝壳等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浅水带里,形成沙滩、沙洲、贝壳堤等海积地貌。

五、冰川地貌

1、冰川:

按冰川的形态和规模,主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

大陆冰川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上。

山岳冰川是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

2、冰川地貌

(1)冰川侵蚀地貌:

常见的有冰斗、U形谷、角峰、刃脊、冰蚀湖、峡湾、冰蚀平原等。

(2)冰川堆积地貌:

冰碛湖等。

考点5 地球上的大气及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组成与作用

大气成分

各成分的作用

干洁空气

N2

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含量78%)

O2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含量21%)

CO2

1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②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

O3

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依据: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运动状况及密度。

2.分层

3.与人类的关系

(1)A层:

与人类关系密切,风、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2)B层: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

(3)C层: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

①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层时,部分被大气削弱(吸收、反射和散射),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②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后,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大气增温。

③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2、大气的保温作用:

①表现: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②意义:

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返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考点6 热力环流

一、大气运动

(1)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2)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3)意义

二、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

①A地受热过多,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D地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②B、F地冷却收缩,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③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三、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2、山谷风:

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3、城市热力环流: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

1.风的形成过程

地表受热不均⇒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风

2.风的形成原因

3.受力分析(北半球近地面)

符号

F1

F2

F3

类型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与风向相反

总是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4.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图示(北半球)

高空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考点7 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的组成及特征

(1)组成:

由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

(2)特征:

连续但不规则。

2.、水体空间分布

3、各水体之间的关系:

水源相互补给。

4、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约占淡水储量的1.3%。

5、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其次是西北地区。

6、我国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降水较少,时间较短;人为原因:

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等。

7、水危机:

日益严重,其实质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数量(资源型缺水)、质量(水质型缺水)不能与其需求相适应。

8、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

①开源:

合理开发和抽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跨流域主,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②节流: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水资源的管理,防治水污染。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A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下渗、f地下径流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h蒸发、植物蒸腾、c降水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3.意义

(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

河流流量和水位变化

河流含沙量变化

直接影响的环节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地表径流、下渗

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减少

硬化城市路面

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下渗

铺设渗水砖

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减少

下渗

修建水库

对河流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

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

地表径流

围湖造田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地表径流

跨流域调水

水源区河段流量减少

地表径流

取用河流水

流量减少

地表径流

取用地下水

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径流

考点8 常见的自然灾害

一、洪涝灾害

1.概念:

因连续性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分布

(1)气候:

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地形:

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区。

3.危害

(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3)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4.我国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频繁且灾害严重,主要分布在东部季区风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我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

我国降水集中程度高,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2)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河道、湖泊淤积。

二、干旱灾害

1.概念

(1)干旱:

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2)旱灾:

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时,称为干旱灾害。

2.频发区: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3.危害:

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还会引发水资源短缺,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

4.我国: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旱灾最严重。

我国西北干旱区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少的原因:

干旱区常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

所以,不同的区域,旱灾的特点不尽相同。

在这里关键是对“灾”字的理解。

所谓“灾”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

而西北地区的受灾体稀少,甚至有的地方基本没有受灾体,无法形成大的破坏,所以干旱不等于旱灾。

三、台风灾害

1.概念:

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漩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2.频发区:

西北太平洋是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3.危害:

狂风能吹倒房屋、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等。

4.我国: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四、寒潮灾害

1.概念:

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频发区: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

3.危害:

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4.我国:

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五、地震灾害

1.概念: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2.危害

(1)直接危害:

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

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

3.频发地: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4.我国:

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主要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我国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

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六、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

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多发地:

岩体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3)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2.泥石流

(1)概念: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多发地: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区。

(3)危害:

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3.我国:

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考点9 人口分布特点

一、人口分布

1.衡量指标

人口密度:

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相同的两个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却不尽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1)纬度分布:

主要分布在20°N~60°N之间的地区。

(2)海陆分布:

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

(3)垂直分布:

近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500米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3、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东亚、东南亚及南亚;欧洲西部;北美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1)特点:

地理分布不平衡。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最显著特点)。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2)人口分布地理界线:

“胡焕庸线”——自黑河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最基本因素,其影响逐渐减小。

因素

表现

地形

①稠密区:

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区;

②稀疏区:

高山、高原地区

气候

①气温:

约8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温带地区;

②降水:

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

水资源

干旱地区的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土壤

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农业较发达地区,人口密度较高

矿产资源

资源开采,形成许多矿业城市

2.社会经济因素

(1)主要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及政治、文化等。

(2)最显著的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

3.其他因素:

包括历史、宗教、习俗等文化因素。

政治、文化因素

影响举例

政治因素

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

宗教因素

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文化习俗

美国的唐人街

政府政策

新疆、黑龙江农垦区的形成

历史因素

一些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

 

考点10 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世界人口的增长

(1)数量变化的总趋势:

不断增长。

(2)时间差异

(3)空间差异

①特点:

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②表现: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

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③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①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

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受“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影响

今后变化趋势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如上图):

a出生率;b死亡率;斜线部分为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点

类型

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过程:

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2)表现

差异

具体表现

时间

20世纪50年代

到70年代中期

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

目前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空间

世界

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

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3)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

(4)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的原因:

我国人口基数大。

3.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数量

持续增长势头居高不下

保持相对稳定,欧洲甚至呈现负增长

面临人口问题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儿童人口比重过大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

人口问题的影响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困难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考点11 人口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

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人口迁移的类型

(1)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

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阶段和特点:

阶段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方向

从欧洲到美洲、大洋洲

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到西欧、北美、西亚、北非、大洋洲

特点

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意义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2)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

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②阶段和特点:

a.古代:

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b.新中国成立以来:

时期

特点

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显变化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

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促使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土壤及土地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迁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

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

大庆油田的开发等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