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3883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docx

语文四上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彩的火烧云。

除了4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关背景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气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

另外,应建议学生运用课上获得的阅读选读课文中的《五彩池》,并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大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教学本组课文可采用10—13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课文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明确关于学习本组教材而将进行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

.培养初步的总体感知和整体把握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课的3、4自然段,背诵第三课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色,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4、对本组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5、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6、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练习修改习作。

7、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8、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1.观潮

教学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掌握14个生字的书写,正确读写“笼罩、薄雾、沸腾”等词语。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若隐若现、水天相接、漫天卷地”等词义。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描写“潮来时”气势磅礴的词句含义,感受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能体会描写“潮来时”的气势磅礴,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有序观察事物的规律。

教学准备:

鼓励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

重点学习"罩昂、蒙、薄"这3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宽阔"等14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结构:

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部分来写文章。

3、学习课文一、二两个自然段,感受大潮前江面的宁静与观潮的热烈氛围。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

教学难点:

了解钱江潮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

1、课前鼓励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自制课件。

课前预习单:

1.认真朗读课文5遍,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在文中划出这些词,并正确朗读和抄写:

屹立宽阔笼罩薄雾沸腾堤坝依旧恢复闷雷颤动霎时

若隐若现昂首东望漫天卷地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人声沸鼎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风号浪吼

我要提醒大家易读错的字是______   ,易写错的字是。

3.读了课文,我知道“观潮”的“观”就是(),“天下奇观”的“观”就是()。

课文是按、、顺序来记叙的。

我是从文中这些词句了解到的,并用“”划下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

说说海潮什么样?

(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课前谁了解到了钱江潮形成的原因?

生介绍课前了解的资料,师除资料袋内容介绍相机补充钱江潮形成的原因。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交流课题“观潮”的“观”的意思。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文章的结构

1、初读课文,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

你能用课文中的哪句话来概括?

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的?

2、检查预习情况

(1)你觉得钱江潮怎么样?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预设:

课文第一自然段——交流“天下奇观”的“观”的意思。

理解“奇观”。

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2)交流汇报字词预习情况,重点生字:

罩(下是卓越的“卓”,不要写成桌子的桌)薄(强调上下结构)、蒙(不要少一横)、昂(不要多一撇)

重点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hǒu)

(3)指名逐段读课文,正音。

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教学。

(4)理清叙述顺序

交流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

三、研读潮来前的“奇”,感受江面的宁静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潮来前作者描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

交代了

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日早晨;

观潮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

描写了观潮人的心情——急切地等待;

观潮的场面——人山人海;

潮来前江面的景象——平静、雾蒙蒙。

2、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潮来前的景象,你会用哪个词?

(风平浪静)

3、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

⑴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从“横卧”可见钱塘江的气势雄伟。

⑵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理解“若隐若现”)

4、本段中最后一句话能否去掉?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看得人多,侧面写出大潮是一种“奇观”,让我们带着焦急的心情来读一读。

5、同桌读,有感情地齐读。

4、作业

1.写近义词。

霎时(  )昂首(  )颤动(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

(2)形容隐隐约约。

  (  )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

3.把下列句中用得不妥的词改过来。

  

(1)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若隐若现)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的滚动,顿时人声沸腾。

(人声鼎沸)

(3)过了很久,钱塘江才重复了平静。

(恢复) 

4.课堂作业本:

1—3题

教学附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品读中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词句的含义。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进一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在品读中进一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学难点:

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词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

收集咏赞钱塘潮的诗句。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直接导入

1、字词听写,校对订正

2、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作者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来写的本文,我们已经学习了潮来前的部分,想看看潮来前是什么样子吗?

2、学习3、4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

作者写潮来时写了潮水的几个方面?

(形状声音)画出相应句子,圈出重点词语,写写批注。

思考:

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读一读品一品,集体交流

(1)写潮来时的声音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开始沸腾起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体会声音:

“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的变化。

(2)写潮来时的形态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开始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一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体会形状:

“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色城墙→白色战马”的变化。

(3)比较句子:

有什么不同?

(突出了钱江潮水的气势壮观))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4)细读这些词语:

读着读着你觉得潮水越来越(),声音越来越()

(5)再读句子,将这种感受读出来,也可指名6名同学来读。

(6)小结写作方法:

从声音和形态两方面描写,并从远及近的顺序描述。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你在文中找到了哪些比喻句,划下来,组内读给大家听。

(结合课作本第3题)

3、除了写潮水以外,这两段还写了什么?

(观潮的人)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找到关键词语:

人声鼎沸沸腾

4、小结:

这样不直接写一件事物,而是从其他事物的描写突出所要表达的特点,这样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5、背诵三、四自然段

三、学习5自然段

1、大潮过后,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自读本段,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理解重点词语: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平静

3、此时,人们的心情怎样?

请你给课文补习一句描写人们心情的句子。

四、总结

1、作者会称钱江潮是“天下奇观”,通过学习,你认为“奇”在何处?

(画面的奇异美潮水的雄壮美)

2、交流收集的描写钱江潮的诗句。

预设交流:

观潮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

5、作业设计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

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

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______________.

2、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3、完成课堂作业5、6题

板书设计:

(时间顺序) (从远到近)

潮来前

潮声:

“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天下奇观潮来时

潮形:

“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

教学附记:

 

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结合课文,有机利用课外补充资料,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体会课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并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认真读课文5遍。

正确朗读这些词语:

珠穆朗玛峰、堪称、平均、马蹄、咫尺为邻、秘鲁、画卷、雅鲁藏布大峡谷、皑皑雪山、涓涓细流、滔滔江水、呈现、山脉、凌空展开、花卉、人迹罕至、美誉

我要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是:

2.积累词语:

神秘莫测、神来之笔、千姿百态、人迹罕至、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郁郁苍苍

拓展:

AABC式词5个——

AABB式词5个——

3.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填表格。

地理

位置

哪些说明方法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事实,在句子旁边做上批注。

形状

海拔

长度

深度

平均深度:

最深处:

4.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从大峡谷的、以及

等方面描绘了大峡谷的奇异景观的。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谈话,出示图片与地图,了解地理位置。

2.出示课文第一段部分内容: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2、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之一,揭题。

读课文导语,明确学习要求:

展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预习检查,感知内容

1、预习检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预习词语检查:

咫尺秘鲁呈现凌空山脉固态花卉美誉不容置疑神秘莫测神来之笔

千姿百态人迹罕至应接不暇凌空展开

皑皑雪山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

堪称、平均、马蹄、咫尺为邻、秘鲁、画卷、、、涓涓细流、滔滔江水、呈现、山脉、、花卉、人迹罕至、美誉

词语积累并扩展。

2、浏览课文:

课文写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在每一自然段旁边做好批注,与小组讨论。

(地理位置奇异景观)

三、学习课文

1、第一部分:

地理位置,了解“世界之最”

学生读课文2自然段感受“世界之最”

思考:

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想一想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的?

(用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告诉人们“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质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交流预习表格,

地理

位置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

哪些说明方法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事实,在句子旁边做上批注。

形状

形成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

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质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海拔

3000米以上

长度

504千米

深度

平均深度:

2268米最深处:

6009米

⑵交流资料袋:

利用课文后“资料袋”中内容,列出表格进行说明。

大峡谷名称

长度

最深处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370千米

2133米

秘鲁科尔卡大峡谷

90千米

3200米

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

504千米

6009米

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

2、学习第3、4段,感受“奇异景观”。

(1)交流预习题4: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大峡谷的奇异景观的。

(2)默读3、4段,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奇异在何处?

同桌交流

水:

万年冰雪、沸腾温泉、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千姿百态

山:

热带雨林、皑皑白雪——神来之笔

生物:

九个垂直自然带,从北极到赤道分布的动植物——神奇美丽的画卷、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多样性

(3)重点理解:

思考一:

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作者反复用“从……到……”的排比句式,使我们形象地感到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思考二:

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作“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

用自己的话介绍本段内容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读。

2、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上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作者预测雅鲁藏布大峡谷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为什么他这样说?

(交流学生收集的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相关的报道及课后资料袋内容)

3、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引读:

正因为雅鲁藏布大峡谷有着奇异的自然景观和无与伦比的地理位置,所以人们说它的发现是()

五、总结练习

 当当小导游,用自己的话介绍本课内容。

六、作业

1.下面句子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1)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

(2)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

()()

(3)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

(4)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

2.课外了解:

世界上还有哪些大峡谷?

3.完成课外练习  

大峡谷的瀑流

  扎曲村是俯瞰大峡谷的最佳位置。

这一段峡谷实在是险峻,北侧紧贴雪山,两岸皆是耸立千仞的悬崖峭壁。

峡谷底部不时升腾起上百米高的水雾汽柱,江水奔涌,涛声震天动地。

如果来到谷底,举头仰望,真有坐井观天的感觉:

天地一下子变得小起来,峡谷是门字形,上方的天空成了一块小小的四方形天井。

在峭壁、汽柱和涛声之中,人实在是太渺小了。

  这里的瀑流是瀑布群。

在峡谷上游急拐弯的端部,出现一处大瀑布,急流奔涌在河床的石槽中,瀑流跌落,声震山谷。

主体瀑布高33米、宽62米,中间有一块大的黑色岩石,把瀑流分成两大股。

主体瀑布上面的石槽,还连接着一系列小的瀑布和跌水。

水流激荡,江水变得像牛奶一样白。

再往下又出现了一串大瀑布,瀑布跌落时腾起的水雾足有数十米高,水雾弥漫,难以接近。

水流声震山谷,回音轰响,甚至面对面讲话都难以听清。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坐井观天:

________俯瞰:

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和两个方面来看大峡谷的。

3.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用“——”画下来。

4.摘抄文中优美的句子,并且背诵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板书:

2、雅鲁藏布大峡谷

地形特点列数字作比较

世界之最山和水排比

奇异景观

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附记: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规律、缝隙”等字词。

2、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鸟的天堂”含义,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灿烂”等词语,积累文中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关键词句在品读中感受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自制课件。

课前预习:

1.认真读课文5遍。

正确朗读并抄写词语:

船桨灿烂竹竿 白茫茫 规律 榕树缝隙 照耀 树梢 静寂 颤动 应接不暇 不可计数抛下树干

我要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是____________    ,易写错的字是。

2.按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

 (展示 裂缝 颤动 陆续 留恋 茂盛 )

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    )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    ) 

不忍舍弃或离开。

(    )   短促而频繁地震动。

(     ) 

3.作者()次路过鸟的天堂,第()次是在()时,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重点描写了“天堂”的本身——()的奇特景象;第()次,是在()时,正是()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热闹活动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想象中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

(天堂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舒服、安全、环境优美,在那里有着美好的生活环境。

)鸟的天堂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跟巴金爷爷一块去看

2、揭题:

鸟的天堂。

简介作者:

巴金

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的相关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了解课文大意。

1、预习检查:

(1)轻轻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字词检查反馈重点交流指导:

规律缝隙照耀应接不暇,重点指导“隙耀“的写法。

多音字枝“干”、不可计“数”。

(结合作业本第1题)

(3)说“应接不暇”的意思,解释“暇”。

空闲,跟时间有关,所以是“日字旁”。

(4)汇报交流

作者()次路过鸟的天堂,第()次是在()时,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重点描写了“天堂”的本身——()的奇特景象;第()次,是在()时,正是()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热闹活动的情景。

(5)小结: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这是非常好的习惯。

三、整理感悟,研读7、8段

1、快速浏览课文,当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他有什么样感慨!

指名读,读出感慨。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

2、你怎么理解这两个“鸟的天堂”?

3、这株榕树变天堂了,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啊?

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棵榕树的?

请你默读课文,用“——”划出相关的语句。

4、交流汇报:

(1)预设:

大、绿、茂盛等。

(2)随机交流某一个特点:

★大

(1)出示重点句: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计其数。

先读句子——再说感受,从哪些地方看出了“大”的特点?

重点强调“一株”,它承接课文的上一段,对大家关于榕树的争论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