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4174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docx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

采取有效措施重振我国大豆产业

作者:

中期研究院王红英吴媛瑾  2010-1-250:

00:

00  来源:

原创  浏览:

72

  国产豆产量萎缩

  进口大豆和种植收益低是主因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是目前世界上非转基因大豆的主要生产国。

1994/1995年度之前,我国一直是传统的大豆出口国,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对大豆及其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1995/1996年度,我国首次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2004年,国外资本大举进入并开始向我国大豆加工业渗透。

当年,国内主要大豆加工企业因对国际市场判断有误,高价进口的大豆尚未到岸即跌去1000多元/吨,损失惨重,而外资借机大规模进入我国大豆压榨行业,目前已经控制国内70%以上的压榨能力。

  据海关总署2010年1月1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2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478万吨,大幅高于11月份的289万吨,全年累计进口量4255万吨,较2008年全年进口量的3744万吨增加13.7%。

大量廉价的国际大豆涌入国内,拉低了国内豆油和豆粕的价格,对东北地区国产大豆销售带来了很大困难。

在进口大豆价格大大低于国产大豆价格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的大豆收购企业不敢轻易冒然入市,使2009年大豆销售旺季出现了罕见的清淡局面,国产大豆收购期大大延长。

  据黑龙江省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6229万亩,较上年增加229万亩,大豆总产量680万吨,较上年减少60万吨。

当年,黑龙江气候变化异常,前旱后涝使得大豆生产遭遇一定困难,部分产区大豆单产较往年明显降低,个别地区甚至绝产。

  在进口大豆和跨国粮商的双重挤压下,我国大豆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以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为例,近几年大豆种植面积迅速萎缩。

除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制约产量提高外,国内大豆种植效益的下降使得农民种豆的积极性降低,也是造成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不断下滑的重要原因。

2004年我国大豆产量创出174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后,到2006年产量降至1500万吨,2007年继续下降,2008年虽出现恢复性增长,但由于种植效益下滑,2009年仅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就减少10%以上。

  国内大豆和菜籽平均成本和收益

  

  

资料来源: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中期研究

  以上表为例,在种植成本上,农业生产资料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推高了2008年的大豆种植成本。

按上述两种油料的平均成本计算,总成本较2007年同期提高16.65元/亩,现金成本较2007年同期增加16.91元/亩,现金收益较2007年同期减少13.45元/亩;若按2008年收获季节时大豆收购价1.5元/斤、平均亩产260斤水平计算,则大豆每亩收入为390元,剔除成本每亩纯收入只有10元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豆农在种植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带来的基础农业资料价格的上涨,同时也要面对耕地资源越来越昂贵的现实状况。

由于经济效益低下和卖豆难,农民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其他农作物。

  2009年东北地区干旱天气使玉米预期减产三成以上,玉米价格一路飙升,玉米种植收益相对较高,这很有可能使一部分豆农改变今年的种植结构。

  

  大豆收储

  只解近忧,远虑仍在

  

  2009年,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严重,且这一态势将继续维持下去,未来国内外市场大豆价差取决于国内更有力保护政策是否出台和国外金融市场的恢复程度。

  早在2009年年初,黑龙江国家临储大豆250万吨收购指标就已公布,全省128个收购储备库点陆续开展收购活动。

国储大豆收购对各地大豆市场带来了利好影响。

与此同时,加工企业及贸易商收购开始活跃,大豆市场回暖势头开始显现。

但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国储大豆收购质量要求严格,部分农民的大豆质量达不到收购标准,直接交到国库大豆的数量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是由于国内外大豆价格严重倒挂,南方食品企业已不再选用国产大豆从事加工。

虽然国产大豆是非转基因产品,但在失去价格优势的条件下,其质量优势很难显现出来。

三是大豆加工企业收购信心仍显不足,收购数量依然有限。

黑龙江大豆价格与到港进口大豆价格相比,价差在350—500元/吨,国产大豆不具备与进口大豆抗衡的优势。

同时,内外价差的存在使得国内加工企业利润维持在较低水平。

尽管国家再次增加大豆收储数量,力撑大豆价格,但国产大豆市场上行无力、下行困难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外资逐步渗透

  国内油脂企业夹缝中求生存

  

  由于粮食产业在我国的特殊战略地位,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满足国内油脂行业供给,我国才逐渐放开大豆进口市场。

与此同时,以嘉吉、邦基、ADM和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国际粮商借机大举进入中国植物油压榨市场。

  大豆市场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之一。

根据WTO准则,2001年之后我国大豆市场大门被彻底打开,国际市场大豆疯狂涌入国内市场。

2001—2003年成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大豆进口也在2003年首次突破2000万吨,超过国产大豆产量。

  据了解,目前外资企业参与我国植物油压榨行业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一是进行原料进口贸易,如大豆、棕榈油等;二是直接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三是进行资金参股。

而实际上,跨国粮商们往往是三种方式并用来参与我国植物油行业。

  经过短短10年时间,目前国内食用植物油总供给量已达2400万吨,其中进口油脂油料加工出来的食用油量接近1500万吨。

ADM、邦基、嘉吉、丰益国际、来宝等跨国粮商参股或控股国内近百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0多家企业,占我国植物油压榨总产能的66%。

跨国粮商利用其对原料采购的优势,正在逐步将中国变成全球植物油加工工厂,我国油脂压榨业被外资垄断的风险日益加大。

  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中国大豆加工企业连续三次在国际大豆期货市场遭受重创,国际大豆贸易商整体“逼仓”,最后受到国际投机基金的疯狂打压而陷入泥淖。

  2006年4月,中国境内仍在加工大豆的97家企业中,外资进入的企业达64家。

2007年年底,除九三、华粮、华农之外,几乎所有的国内大型大豆加工企业都被外资掌控。

  2007年国际大豆价格的上涨,很明显是国际大豆贸易商的联合操作。

国内大豆企业如九三等,在那次大豆价格上涨过程中出现了亏损。

  然而,2008年在中国豆农扩大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大豆价格却被国际粮商、国际基金公司压制操作,国内油脂厂的日子当然也不好过。

  2009年2月、7月和9月,国内食用油价格三次提价,其中7月份集体提价10%。

5月份,在金龙鱼的带动下,国内多个食用油品牌陆续提价;10月中下旬,花生油率先提价;到12月初,除花生油外,其他品类的食用油如调和油、大豆油价格也跟随大幅飙升。

在轰轰烈烈的涨价狂潮中,不少专家和学者称是成本推高了价格,其中不无道理,但还有一个重要推力是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的资金炒作。

从2009年10月份开始,无论是美国的投机基金还是指数基金,都调增了手中CBOT大豆的净多头寸数量,在国际大豆基本面偏空的条件下,却推动了大豆价格自底部的强劲反弹行情。

大豆价格上涨带动相关油脂油料产业链上各个产品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

  目前,国内大豆压榨企业都在以进口大豆作为食用油压榨的原料。

而在国内油脂原料进口上,跨国粮商利用其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和资金优势,已基本完成对我国大宗食用油压榨原料的采购控制。

由于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采用进口大豆,由此造成了我国东北大豆产区出现卖粮难、种植面积持续下降的局面。

外资对我国大豆压榨环节的垄断,导致国内企业压榨能力和实际压榨量不断萎缩。

2000年,国内企业实际大豆压榨量占全国的91%,到2007年降至52%,而同期外资企业压榨量从9.0%快速提高到48.0%,国内大豆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产能盲目扩张

  致使压榨业开工率逐年降低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大豆压榨业的飞速发展。

据了解,2000年我国日压榨大豆能力为6.4万吨,2006年年底达到27万吨,几年之内增长了3.2倍。

按每年开工率300天计算,2006年我国加工大豆能力可达8100万吨,而当年实际大豆压榨量只有3500万吨左右,仅占全部大豆压榨能力的43%。

  由于产能的盲目扩张,我国大豆压榨行业已经出现严重过剩局面。

据中华粮网统计,2000—2006年,虽然我国日压榨大豆能力增长3.2倍,但国内大豆实际压榨量仅增长1.2倍,国内大豆压榨能力的增速远远快于大豆实际压榨量的增速。

由于产能扩张过快,使得国内压榨行业开工率逐年降低,2000年开工率超过90%,到2007年降至44.2%。

其中,2000吨/日以上加工厂开工率仅52%左右,1000吨/日以下的小型加工厂半数以上处于倒闭、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2003—2005年我国建成的大型大豆初榨油厂,有半数以上企业因经营困难,破产或被其他企业兼并。

  目前,国内大豆初榨工业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大豆油脂加工项目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必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采取措施

  以应对定价权的挑战

  

  提高单产,缩小与进口大豆成本差距

  总成本领先战略要从源头做起,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但是,由于近年来种子、化肥、农药、人力资源等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受到收购价格、大豆替代品等多种因素影响,黑龙江省大豆总成本很难减少,实行总成本领先战略难度较大,只能尽力提高单产,从而间接降低大豆成本,缩小与进口大豆的成本差距。

  首先,黑龙江省应运用经济手段,借助价格机制,鼓励企业与豆农签订长期、稳定的收购协议,以保证豆农的基本收益,从而确保大豆种植面积。

其次,要运用法律手段,对大豆进行价格保护,并要适当进行地方保护,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缓解进口大豆对黑龙江大豆的冲击。

再次,在已推广种植的大豆品种中坚决实行优胜劣汰原则,对于高产量良种给予高价补贴,做到种良种大豆农民增收,良种大豆种植增效,从而全方位提高国产大豆的质量和产量,进而达到间接降低成本的目的。

  建立非转基因大豆定价中心

  自2000年黑龙江省率先在全国实施大豆良种工程以来,经过审定推广的高油品种达16个,干基脂肪含量平均为22.84%,超过国外高油品种的脂肪含量,大大超过了国外的转基因大豆品种。

  我国国内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含量高,是安全、绿色健康食品,而且,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韩国等对转基因食品存有戒心。

非转基因大豆本应凭借这些优势更加获得大众消费者的青睐,并以高于转基因大豆的市场价格出售。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进口转基因大豆因其含油率相对较高,反而成了压榨企业的首选,使得农民种植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经常卖不出去或低价贱卖,严重影响了豆农的收益和种植积极性。

  鉴于此,我国应努力改变这一现状,打造非转基因大豆国际定价中心。

当今,全球各国越来越重视绿色生态环保和食品安全,我国可以此为契机在国际市场上扩大宣传,向全球推广种植并消费中国的健康非转基因大豆,合理引导消费者;对我国的大豆主产区实施原产地保护;积极参与国际农业项目合作;建立大型的种子生物研发基地,扩大优良大豆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扩大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出口,提高国际影响力。

  另外,中国是转基因大豆的最大进口国,也应设法在转基因大豆市场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否则将会非常被动,成为一些国家或机构攫取利润的目标。

  通过培育大豆专业合作社、协会,以经济合同、协议等形式把合作社、协会与加工企业直接联系起来,形成“市场牵龙头、合作社协调服务社员、产加销一体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大豆加工企业和豆农的双赢。

  使国内大豆产业尽快形成现代产业链

  从长期来看,国产大豆产业应尽快形成现代产业链。

我国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具有原生态特点,近年来大豆产量保持在1500万—1800万吨左右,而且国产大豆产区比较集中,现已初步形成了黑龙江大豆油脂加工基地。

  如果将国产大豆的生产—收储—加工—销售联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大豆生产者在生产后能够卖出去,有人收进来,然后将其转卖给加工厂进行深加工,批发给众多点多面广的零售商,不同的利益主体在产业链过程能得到相应的利益。

在丰收、供给大于需求、价格较低时,收储企业、加工厂、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在销售加工制成品环节可能获得较高利润,其在产业链上可以进行利润传导,进行“二次分配”,使农户获得二次分红。

在大豆歉收、供小于求、价格较高时,农民不屯集居奇,将大豆卖给收储企业,等加工厂加工之后再由批发企业、零售企业进行销售,使产业链条不致于中断。

在这个供应链中的各个经济体按经济规律获得相应利益,由传统产业链向现代产业链转变,形成现代大豆物流与配送企业代替传统的收储企业,承担大豆原料、大豆油脂、大豆加工后产品的物流与配送,从而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效益,同时,也可以将农业保险引入,增加大豆产业链的利润,使我国大豆产业得到良性发展,避免当前存在的“卖难”、“买难”,走出相互恶性博弈的怪圈。

  增强大豆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大豆产需缺口大、进口依存度高、抗风险能力弱的供给形势在一定时间内将持续存在。

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加强内外统筹、行业统筹和市场统筹。

对内要扶持生产,提高豆农的种植积极性,尤其要大力提高单产;提倡植物油脂多元化,鼓励开发菜籽油、茶油,降低豆油比重;对外有序进口,建立有组织、规模化长期稳定采购协议,引入期货套期保值体系。

对加工企业要限制盲目投资,促进整合和延长产业链,提高企业竞争力。

要加强市场管理,加强信息采集和发布,建立收储和预警机制,监管查处垄断行为。

  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已高达75%,对外寻找大豆资源,是保障我国油脂安全供给的重要途径。

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需求现状,我国应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支持民族大豆企业到南美、南亚和东非进行资源开发,并寻找战略性合作伙伴。

  在应对外资的冲击中,国内油脂企业特别要学习跨国粮商用100多年时间积累的全球资源配置、市场营销和风险管理经验。

通过联合、收购、兼并等手段,形成以民族大粮商为首,包括中小型大豆压榨企业、大豆贸易商及资本市场投资公司等在内的产业集群,建立我国大豆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规范种植、加工大豆等,使加工企业获得硬IP认证,从而成为可追溯标志产品,以增强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品牌收益。

  利用好期货市场服务大豆产业

  一是大豆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成为影响国产大豆种植的“风向标”。

我国大豆期货市场的出现,对国内大豆主产区带来了重要影响。

随着大豆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豆民卖粮习惯和经营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也由单纯重生产向生产和市场并重的方向转变。

在市场价格的引导下,农民和企业联系更为紧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把分散的经营通过有效途径组织起来,使农业生产中的资金、人才、土地、信息、市场、科技等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形成团队作战,增强农民闯市场的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更加有利于大豆产业的发展。

  二是大豆期货市场为大豆生产、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利用市场发展的机会。

对生产者来说,可以利用期货市场“先卖后种”;对贸易和加工企业来说,期货市场为他们提供了签订远期合同的机会,消除了生产、贸易的不确定性。

这一变化使前者可以完全将重点转移到增加生产的有效性上,使后者通过转移风险和提高资金运转能力,实现市场规模的扩大,效率不断提高。

黑龙江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红星农场采用“延迟结算”的模式收购大豆,并通过期货市场避险,实现了农场增收和九三集团保证经营利润的双赢局面。

  三是期货市场为大豆企业规避风险提供了平台和工具。

国内大豆、豆粕和豆油期货市场为国内大豆加工、贸易等现货企业套期保值、规避风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为企业调整经营策略和方向的指示器。

目前,我国大豆产业链各类企业对期货价格参考程度普遍较高,平均达到85.94%,其中贸易商对期货价格的参考程度最高达到93.85%。

同时,我国大豆产业各主体参与大豆期货市场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参与期货市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

一些龙头企业把期货交易视为现货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期货市场规避经营风险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保障了企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期货工具的运用,我国大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逐步提高。

2008年面对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大多数涉豆企业运用期货工具有效规避了风险。

  四是期货市场为大豆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节约了交易成本。

大豆期货市场为金融机构支持大豆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

金融机构对农场签订的远期大豆供货合同所提供的货款支持、仓单质押业务等大大提高了大豆产业的资金运转能力。

部分油脂、油料、饲料企业运用期货市场的实物交割渠道,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而且,由于有严格的交割、结算制度保障和稳定的大豆品质要求,国内大豆期货市场成为了国产大豆南下的重要通道。

据统计,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建立以来,共完成大豆实物交割800多万吨,直接推动大豆现货市场流通和北豆南运。

  五是期货市场公开、透明的信息,促进国产大豆现货市场的统一。

期货市场价格信息传递速度快,使粮食现货市场价格传导时间大大缩短,打破了过去市场信息传递不畅、粮食现货市场相对分割的局面,提高了现货市场效率,并推动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体系。

现在,国际大豆市场和国内销区大豆市场价格信息传导到农民手中已由过去半个月的周期缩短到一两天时间。

同时,随着豆类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国内大豆产区和销区的价差也日渐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