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4372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

《经络腧穴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

1.五输穴

2.一源三歧

3.经络

4.一夫法

5.募穴

二、判断题:

(请在正确的叙述前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乳中穴在乳头正中央,可以针灸。

()2.委中穴为治疗腰背痛的有效常用穴。

()3.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冲、带脉各有1个郄穴,人体共有16郄穴。

()4.任脉从曲骨至神阙每隔1寸都有1个穴位。

()5.原穴在阳经排列在输穴之后,在阴经是以输为原。

()6.外踝直上3寸,腓骨后缘取悬钟。

()7.针刺至阴穴可治疗胎位不正。

()8、十二经脉在头部的分布,手足三阳联系头,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二皮部E、十二经筋

3、有调节、总任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

4、有调节、总任全身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

5、有调节、总任全身阴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

6、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没有十二正经那样的循环流注关系B、没有专属的腧穴 C、无表里配属 D、其走向除带脉横行外,都是自下而上运行 E、不直属脏腑

7、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

A、循行走向B、离入出合C、奇恒之腑D、一源三歧E、别道奇行

8、足太阴脾经与足厥阴肝经在内踝上几寸前后交叉:

A、9寸B、8寸C、7寸D、6寸E、5寸

9、任脉的别络散布于()

A.胸部B.腹部C.胸腹部D.胸胁部E.以上都不是

10、行于腰腹,主约束诸经脉的是()

A、带脉B、阴维脉C、阴跷脉D、任脉

11、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A、8寸B、9寸C、5寸D、13寸E、12寸

12、在下列特定穴中,治疗腑病应选用:

A、原穴B、下合穴C、五输穴D、八脉交会穴E、络穴

13、以两手虎口交叉定取列缺,属于:

A、动作标志取穴法B、食指同身寸法C、简便取穴法D、手指同身寸法E、骨度分寸取穴法

14、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为()

A、络穴B、输穴C、原穴D、俞穴E、郄穴

15、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腧穴称为()

A、络穴B、输穴C、原穴D、俞穴E、郗穴

16、拇指同身寸是指:

()

A、以患者拇指第一节的长度作为1寸

B、以患者拇指第一节的宽度作为1寸

C、以患者拇指第二节的长度作为1寸

D、以患者拇指第二节的宽度作为l寸

E、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17、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B、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C、经穴中带有"俞"字的腧穴均是背俞穴

D、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E、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

18、脏会穴是()

A.章门B.中庭C.中脘D.下脘E.中极

19、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穴是:

()

A、三间B、人中C、二间D、合谷E、阳溪

20、急性咽喉疼痛的首选穴位及针刺方法是:

()

A、鱼际艾灸B、尺泽毫针刺C、少商点刺D、列缺平刺E、孔最拔罐

五、多选题: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答题表格中,每题2分,共20分)

1、冲脉称之为()

A、气海B、髓海C、小海D、血海E、十二经之海

2、足三阳经是指()

A、大肠经B、小肠经C、胃经D、胆经E.膀胱经

3、手三阴经是指()

A、肺经B、肝经C.心经D、脾经E、心包经

4、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点是()

A、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

B、无阴阳表里配偶关系

C、无统摄有关经脉气血作用

D、无协调阴阳作用

E、对经脉气血无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

5、常用骨度分寸中,两者距离度量为8寸的有()

A、耳后两完骨之间B、两乳头之间C、歧骨至脐中D、季肋以下至髀枢E、腋以下至髀枢

6、十五络脉指十二经脉之络,加:

(BDE)

A、带脉络B、脾之大络C、冲脉络D、督脉络E、任脉络

7、十二经别循行分布规律为:

()

A、离B、入C、出D、输E、合

8、大肠经的循行包括()

A.起于大指之端B.上肩C.入缺盆D.贯颊E.入上齿中,还出挟口

9、入齿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B.手阳明大肠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少阳胆经E.手少阳三焦经

10、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可治疗()

A.咳嗽B.胸痛C.咽喉肿痛D.手臂内侧前缘痛E.胁肋痛

六、简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2.腧穴的治疗作用是什么。

3.试述腧穴的分类及各类腧穴的特点。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五输穴:

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为“五输”。

2.一源三歧: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故称为“一源三歧”。

3.经络:

是指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体,沟通内外上下,调整人体各部功能的通路。

4.一夫法:

以患者第二至第五指并合,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其两侧间距离为一夫,折作3寸,用来定取穴位的方法。

5.募穴:

指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穴位。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

三、填空题

1、气血、脏腑、内外、上下

2、胸走手、手走头、头走足、足走胸腹

3、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4、16

5、12

6、6寸,第一肋

7、1.5

8、复溜、合谷、至阴、足三里

四、单选题

1-5ABACD6-10BDBBA

11-15ABCAC16-20ECABC

五、多选题。

1-5DECDEACEABBC

6-10BDEABCEBCDABABCD

六、简答题

1、简述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其交接规律是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2.腧穴的治疗作用是什么。

答:

(1)近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

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

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3.试述腧穴的分类及各类腧穴的特点。

答:

腧穴一般可分为三类:

(1)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即十四经的腧穴,称为经穴。

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

(2)奇穴:

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

(3)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是按压痛点取穴。

这类腧穴既无具体位置,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刺灸的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