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725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1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

最新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22年-2022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82

选择题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布鲁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B〕2-55

A.认知、领会、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B.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C.领会、认知、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领会、认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2.“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3-76

A.华生B.弗洛伊德

C.斯金纳D.巴甫洛夫

3.布鲁纳是以下哪种学习形式的积极提倡者?

〔B〕3-83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掌握学习D.成功学习

4.总的来说,幼儿的学习方式的开展过程是从〔B〕4-109

A.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开展

B.单纯联合学习向中介性联合学习开展

C.经典条件反射学习向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开展

D.刺激-反响学习向动作联锁学习开展

5.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

〔A〕5-189

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

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

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

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

6.动作技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C〕6-199

A.细微型动作技能与粗放型动作技能

B.连续型动作技能与开放型动作技能

C.闭合型动作技能与开放型动作技能

D.徒手型动作技能与器械型动作技能

7.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A〕7-245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8.幼儿道德情感开展三个时期依次为〔B〕8-286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C.教育性原那么与生成性原那么D.理论联系实际原那么与开放性原那么

13.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以把概念分为〔C〕7-236

A.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B.初级概念与二级概念

C.前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D.低级概念与高级概念

14.以下选项中属于不良的亲子互动类型的是〔B〕14-457

A.民主型B.矛盾型

C.溺爱型D.放任自由型

15.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称为〔D〕4-136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

C.正迁移D.负迁移

16.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开展阶段中0—2岁的儿童属于〔C〕4-124

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D.前运算阶段

17.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综合课程取向是〔A〕10-348

A.主题教育活动B.学科教学活动

C.综合学科活动D.综合实践活动

18.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包括〔A〕13-416

A.外显的行为因素与内隐的心理要素B.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行为

C.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D.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

19.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以下哪两方面而实现的?

〔B〕8-260

A.学校教学与个体努力B.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C.教师教育与个体追求D.家庭典范与个体自觉

20.以下哪种说法符合奥苏伯尔的观点?

〔A〕3-85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非选择题局部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21.真实发言人5-192

答:

“真实发言人〞是指教师处于游戏之外,使儿童保持游戏与外在真实世界的联系。

22.动作技能6-199

答:

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系统。

23.互动13-413

答:

互动也称相互作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

是一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任何过程。

24.角色扮演法8-273

答:

角色扮演法就是创设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幼儿表现出与这一角色一致且符合这一角色标准的社会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感知角色间的关系、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行为经验,从而掌握自己承当的角色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标准和道德要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25.简述学生的学习及其特点。

2-44

答:

一、学生学习的概念: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为主的,为参与未来生活实践作准备的,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特殊认知活动。

二、学生学习与人类的学习有着共同的特点,也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是为参与未来生活实践作准备的。

26.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4-137

答:

〔1〕相似性

〔2〕原有的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7.简述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那么。

11-381-382

答:

〔1〕互动性原那么

〔2〕效用性原那么

〔3〕特异性原那么

〔4〕平安性原那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28.举例说明如何根据课程决策论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

10-342-343

答:

〔1〕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2〕确定活动主题。

〔3〕选择与分析教材。

〔4〕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

〔5〕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

〔6〕空间和环境的安排。

〔7〕教学策略。

〔8〕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29.试述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并与冯忠良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加以比拟。

6-220-223

答:

一、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1、加里培林于1959年正式系统提出了智力〔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在加里培林看来,智力动作本身是实践动作的反映,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

实践动作的内化过程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过程,是通过一系列阶段来实现的。

在每个阶段上都产生新的反映和活动的再现以及它的系统的改造。

2、智力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下述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即让儿童了解、熟悉活动,使他们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即借助实物、模型或图表等进行手的操作活动。

〔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即不依赖实物而借助出声言语进行活动的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进行与外部言语相似的默语活动阶段。

〔5〕内部言语阶段

即凭借简化了的内部言语,不需要意识参与就能自动化的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

二、冯忠良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1、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在加里培林研究的根底上,提出智力技能五阶段的划分其实可以合并,名称也可以简化。

2、他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三个根本阶段:

〔1〕原型定向阶段

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的阶段。

〔2〕原型操作阶段

所谓原型操作,即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方案,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

〔3〕原型内化阶段

原型内化即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原型〕向头脑内部转化,就是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及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来做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30.儿童在玩“商店〞的游戏时,教师以“顾客〞的角色自然地参加游戏并给予指导。

请说明这属于哪种游戏指导的策略?

并说明这种游戏指导策略的内涵及运用时的考前须知。

5-191

答:

这属于合作游戏法,它是一种常用的游戏指导策略。

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加游戏过程,但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

〔1〕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情境的需要对儿童的语言和动作作出应答性的反响,也可以偶尔提出问题。

对于教师的建议,儿童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2〕合作游戏法不是教师传授游戏方法,而是以暗示的方式引导儿童合理展开游戏情节。

因而,应防止直截了当的指令,尽量防止儿童放弃主动权而服从于教师的“调遣〞。

〔3〕合作游戏法的关键在于把握介入游戏的契机。

如果贸然参加,可能引起儿童的警戒。

如果儿童没有直接邀请,一种较妥的方法是,以一个与游戏情境相关的角色参与游戏。

一旦进入游戏情境,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角色标准采取行动,但可以利用角色之间的关系采取隐蔽的方式控制游戏的开展。

 

202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斯金纳依据他的强化理论,提出了〔C〕3-80

A.发现教学B.接受教学

C.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D.掌握教学

2.布鲁纳提出了以下哪三种表征系统〔A〕4-126

A.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B.形象、线性排序与图式

C.命题网络、图式与产生式D.命题、线性排序与产生式

3.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开展阶段中属于幼儿期的是〔D〕4-124

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阶段D.前运算阶段

4.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C〕7-233 

A.分析说与综合说B.模板说与分析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D.演绎说与归纳说

5.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指导方法有六种,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D〕8-269

A.观察学习法B.强化评价法

C.体验思考法D.相关下位学习法

6.影响幼儿创造性开展的主要因素有〔D〕9-310

A.先天图式与后天习得图式B.智力与性情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D.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因素

7.根据指导主体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可以分为〔A〕11-366

A.外部指导与内部指导B.教师指导与家长指导

C.领导指导与教师指导D.教师指导与幼儿互相指导

8.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C〕11-383

A.时间、空间、背景、人才与素材B.时间、地点、任务、活动与个性

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

9.以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为依据,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侧重点,可以把教育活动划分为〔B〕10-339

A.课堂教育活动、体育活动与游戏活动B.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

C.教学活动、娱乐活动与游戏活动D.学习活动、娱乐活动与体育活动

10.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那么包括〔D〕11-381

A.通用性、有效性、适龄性与针对性B.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平安性

C.普遍性、适用性、特殊性与教育性D.互动性、效用性、特殊性与平安性

11.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包括〔A〕13-416

A.外显的行为因素与内隐的心理要素B.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行为

C.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D.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

12.米德从社会上时时刻刻互动着的个人角度来阐述人与社会的关系,解释人与社会的生成与变迁,这种理论称为〔B〕13-414

A.人际互动论B.符号互动论

C.团体互动论D.循环互动论

13.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C〕9-300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14.西方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是〔B〕1-5

A.乌申斯基出版了?

人是教育的对象?

B.桑代克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

C.维果斯基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

D.奥苏伯尔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

认知观?

15.心理学上是用以下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拟容易,心理某方面开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C〕2-63

A.开展快速期B.开展顶峰期

C.开展敏感期D.开展潜力期

1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称为〔C〕4-135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

C.正迁移D.负迁移

17.班杜拉认为,强化有以下哪三种类型?

〔A〕3-92

A.外部强化、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B.内部强化、外部强化与自我强化

C.一级强化、二级强化与三级强化D.内部强化、外部强化与替代强化

18.根据生活准备还是欲望满足纬度,可以把游戏动机理论分为〔B〕5-159

A.补偿说、同化说与“殊途同归〞说B.生活预备说、生长说与“新瓶装旧酒〞说

C.觉醒论、权能-效果论与异曲同工论D.剩余精力说、松弛说与“一朵不结果的花〞

19.梅耶学习过程模型的最大特点是〔D〕2-48

A.强调刺激与反响的联结B.强调强化的作用

C.强调联系的作用D.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

20.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A〕5-145

A.认知与情感B.认知与行为

C.情感与意志D.意志与行为

非选择题局部

考前须知: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21.个性化教育 11-375

答:

所谓个性化教育是指成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开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22.智力技能 6-200

答:

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23.亲子互动风格 14-455

答:

亲子互动风格,是指在亲子互动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4.准备律 3-75

答:

准备律是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描述,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而不是指学

习者的知识或成熟准备,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响,同他是否已作好准备有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25.简述儿童游戏开展的特点。

5-178

答:

〔1〕游戏的开展往往以游戏类型的变化表现出来

〔2〕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根本上呈倒U型关系

〔3〕游戏所用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4〕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5〕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

〔6〕儿童游戏的开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

26.简述符号互动论的根本观点。

13-414

答:

〔1〕互动是人类个体生存开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根底。

〔2〕符号是人际互动的媒介,个体是其自身行为的建构者。

〔3〕个体的心灵与自我是互动的产物。

〔4〕社会的形成与变化是互动的结果。

27.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

8-267

答:

〔1〕随机性和无意性

〔2〕长期性和反复性

〔3〕实践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28.试结合实际论述认知开展与幼儿学习的关系。

4-127

答:

〔1〕皮亚杰坚决反对传统的学习理论把知识归结为对外部现实的被动复写的观点,而认为学习附属于主体的开展水平。

〔2〕认知开展水平制约着学习。

认知开展是幼儿学习的根底。

我们在开展幼儿的学习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幼儿已有的开展水平,不要人为地“拔苗助长〞。

另一方面那么应精心组织幼儿的学习活动,促进幼儿认知开展,从而使认知开展与幼儿学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9.试述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9-314

答:

〔1〕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表达在创造性游戏之中。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游戏,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表达在创造性游戏之中。

〔2〕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借助于想象来实现。

几乎所有的创造活动都缺少不了创造性想象。

〔3〕幼儿的创造性学习受情绪影响大。

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7-250

30.幼儿在进行概念学习时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有的幼儿认为昆虫不是动物,因为他们认为动物应该有大的躯体,而昆虫躯体小,所以它不是动物。

(2)有的幼儿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因而把蝙蝠、蝴蝶都看成是鸟。

请说明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指出防止上述错误的方法。

答:

一、幼儿错误概念的原因

有关研究说明,导致儿童,特别是幼儿错误概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可能接受错误的信息

2、迷信会赋予错误的概念

3、受经验局限儿童不能正确地判断事物

4、缺乏识辨能力,容易受骗

5、错误的推理产生错误的概念

6、活泼的想象

7、语言理解错误

二、幼儿错误概念的纠正

1、幼儿概念学习中,常常出现两种错误:

〔1〕一种是不合理地缩小了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不仅包含事物的本质特性也包括非本质特性。

如有的幼儿认为昆虫不属于动物,因为他们认为动物应有大的躯体,而昆虫躯体小,所以它不包括到“动物〞的概念内涵中。

〔2〕另一种是不合理地扩大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中包含的不是事物的本质而足其他特征。

例如有的儿童没有将鸟的本质特征〔羽毛等〕包括在“鸟〞的概念的内涵中,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因而把蝙蝠、蝴蝶都看成是鸟。

2、显然,要消除上面两种错误,其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变式。

〔1〕要消除第一种错误,有效的方法是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性的变式。

〔2〕要消除第二种错误,有效的方法是多提供具有本质特征的变式。

用正确的言语揭示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也有助于幼儿科学地掌握概念。

而提出定义要根据不同的情况。

关于具体概念,其定义可以在演示直观材料时提出,也可以在唤起相应的表象时提出。

抽象的概念要有广泛的感性经验才能掌握,幼儿只能逐渐加以理解,因而这种概念形成的初期,不能提出定义,必须等幼儿积累了足够的知识经验后提出定义。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82

选择题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梅耶学习过程模型的最大特点是(D)2-48

A.强调刺激与反响的联结B.强调强化的作用

C.强调联系的作用D.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

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C)3-85

A.刺激与反响之间联结的形成

B.学习习惯的养成

C.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与实质性的联系

D.知觉的重新组织

3.幼儿学习的根本活动模式是(A)4-116

A.操作学习B.概念学习

C.言语学习D.反响学习

4.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A)5-145

A.认知与情感B.认知与行为

C.情感与意志D.意志与行为

5.以下关于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关系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6-201

A.智力技能是动作技能形成与开展的最初依据

B.智力技能是动作技能的控制与调节者

C.在完成比拟复杂的活动时,既需要动作技能,又需要智力技能

D.确定某种技能是动作技能还是智力技能,取决于其活动的主要成分

6.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以下哪两方面而实现的?

(B)8-260

A.学校教学与个体努力B.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C.教师教育与个体追求D.家庭教育与个体自觉

7.问题解决的根本过程分为哪四个阶段?

(C)9-305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8.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的是(D)10-354/355

A.媒体观B.胚胞期系统观

C.标准系统观D.综合评价观

9.根据指导主体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可以分为(A)11-366

A.外部指导与内部指导B.教师指导与家长指导

C.领导指导与教师指导D.教师指导与幼儿互相指导

10.我国当前师幼互动行为的功能分析可从哪两方面进行?

(D)13-424

A.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B.教育功能与游戏功能

C.教师作用与幼儿作用D.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11.以下选项中属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原那么的是(A)14-474

A.以儿童教育儿童B.科学性原那么

C.成功教育原那么D.挫折教育原那么

12.西方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是(B)1-5

A.乌申斯基出版了?

人是教育的对象?

B.桑代克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

C.维果茨基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

D.奥苏伯尔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

认知观?

13.心理学上是用以下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拟容易,心理某方面开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C)2-63

A.开展快速期B.开展顶峰期

C.开展敏感期D.开展潜力期

14.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其实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B)2-41

A.试误B.顿悟

C.接受D.建构

1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开展特征的是(D)4-125

A.能作出延迟模仿B.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

C.能进行象征游戏D.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

16.根据生活准备还是欲望满足维度,可以把游戏动机理论分为(B)5-159/160

A.补偿说、同化说与“殊途同归〞说

B.生活预备说、生长说与“新瓶装旧酒〞说

C.觉醒论、权能-效果论与异曲同工论

D.剩余精力说、松弛说与“一朵不结果的花〞

17.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开展理论,在以下哪个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

“遵守标准,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

(B)8-279

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D.无律阶段

18.从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的方法包括(D)9-327

A.向幼儿传授学习的方法、游戏的方法和创造的方法

B.向幼儿传授记忆的方法、学习的方法和创造的方法

C.向幼儿传授听课的方法、游戏的方法和学习的方法

D.向幼儿传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技巧、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方法与提问的方法

19.在系统观指导下,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思想的学者是(D)10-347

A.斯金纳B.维果茨基

C.弗洛伊德D.罗米索斯基

20.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包括(A)13-416

A.外显的行为因素与内隐的心理要素

B.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行为

C.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

D.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21.学习关键期2-62

答:

在儿童的开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响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这就是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

22.平行游戏法5-191

答:

平行游戏法是指教师接近儿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与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23.教育活动设计10-341

答:

教育活动设计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对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预先加以筹划,从而安排教育情境,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24.亲子互动14-454

答:

亲子互动,即家长与子女的互动,也就是父母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